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同根 《塑料科技》2018,(9):121-127
结合产品的注塑成型需要,设计了其一模一腔的点浇口三板模注塑模具。为实现模具的自动化注塑生产,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4个动模侧斜导柱滑块抽芯机构、2个前模弯销滑块抽芯机构、1个齿条驱动螺纹抽芯机构、1个斜顶杆顶出脱模机构及3个推管推出脱模机构。机构中的齿条驱动螺纹抽芯机构,利用模板的开模动力来驱动螺纹型芯对产品的螺纹特征进行成型和脱模,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模具整体结构布局合理,机构简单可靠,具有较好的工程设计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某扫地机器人尘盒盖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针对该产品的特性和注塑模具的特点,选择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抗静电剂作为产品的材料。为了满足扫地机器人尘盒盖的外观要求、结构要求和产能要求,模具采用一模两穴布局,采用单嘴模热流道转冷流道的浇注系统,采用侧浇口进料形式,提高了产品成型良率及外观质量。模具设计了前模斜顶抽芯机构,创新设计了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同时脱2个方向的倒扣,采用后模斜顶内缩抽芯机构结合普通滑块抽芯机构来完成脱模,解决了产品不同方向上的孔位倒扣的脱模问题及产品环形深筋位的粘模力问题。经过实际生产验证,该模具的各个结构设计合理,产品成型稳定,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款落地电风扇后壳的结构特点,对此塑料产品的分型面做了合理设计。由于该产品内侧存在多个形状各异、方向不同的倒扣难以脱模,因此设计了四组斜导柱抽芯机构和四组斜顶机构组合的单型腔注塑模具,从而保证成型的同时能够顺利脱模。该壳体作为大众消费品有较高外观质量要求,因此采用侧浇口进浇以保证产品外观质量。对产品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同时,利用CAE技术对所设计的注塑模具进行了注塑成型过程的模流分析,提高了注塑模具的设计效率、优化了模具的设计结构和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的设置,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经验证,该模具结构可靠,运动顺畅,产品注塑成型效果良好,为类似结构特点模具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两制件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介绍了一模成型两个不同制件的模具结构特点及模具的动作原理,研究和分析了模具结构采用斜导块和斜顶杆相结合,进行内、外侧抽芯成型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模具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实现了一模成型两个不同制件的设想,得出了此模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叶长青 《塑料科技》2007,35(9):86-89
通过分析两制件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介绍了一模成型两个不同制件的模具结构特点及模具的动作原理,研究和分析了模具结构采用斜导柱侧抽芯和斜顶相结合,进行内、外侧抽芯成型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模具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实现了一模成型两个不同制件的设想,得出了此模具既方便加工又节约了材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电器盒面盖注射模采用热嘴结构,从产品背面的中心进料,既改善了PC料的流动性。又节约了成型后的浇道凝料,还缩短了塑件的成型周期。模具结构利用先复位机构的工作机理。实现在定模一侧设置顶出机构顶出注射成型后的塑件,满足了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经大批量的生产验证模具结构满足成型工艺要求,生产效率高,脱模动作可靠。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7.
邓万国 《塑料制造》2005,(11):43-45
电器盒面盖注射模采用热嘴结构从产品背面的中心进料,既改善了PC料的流动性,又节约了成型后的浇道凝料,还缩短了塑件的成型周期。模具结构利用先复位机构的工作机理,实现在定模一侧设置顶出机构顶出注射成型后的塑件,满足了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经产品大批量的生产验证,模具结构满足成型工艺要求,生产效率高,脱模动作可靠,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某工控机感应探头罩塑件的结构特点及成型工艺难点,介绍了用于该塑件成型的四面槽内收抽芯机构、气动顶出辅助脱模机构、推板推出机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塑件的成型需要,设计了一种改进型三板结构点浇口模具,增设了动模推板和动模垫板,用于机构件的安装及顺序动作,实现了模具的5次开模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维合  邓成林  闫丽静  胥永林  冯婧 《塑料》2024,(1):178-182+188
根据汽车后大灯镜壳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副大型薄壁精密注塑模具。模具采用定模成型内表面、动模成型外表面及动模侧向抽芯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成型塑件脱模困难问题;模具采用三级定位机构,显著提高了模具刚度和寿命;模具采用随形水路温度控制系统,成型周期降低了10%,成型塑件最大变形量下降了20%,成型塑件的尺寸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的MT3;模具采用推杆先复位机构,有效地消除了滑块和推杆汽相撞的风险,保证了侧向抽芯机构安全可靠。模具投产后运行平稳,成型塑件尺寸稳定。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机器人关节轴液压油缸自动脱螺纹的注射模具详细结构,该模具采用点浇口转侧浇口浇注系统,通过采用"液压油缸+齿条+齿轮"的组合传动方式实现螺纹自动脱模,通过采用斜滑块内侧抽芯和外侧抽芯实现成型塑料件的侧向抽芯。通过采用小拉杆、弹簧和限位螺钉的内置定距分型机构保证模具的开模顺序和开模距离。模具在定模板、动模板和斜滑块上均设计了冷却水道。模具成型零件均采用活动式结构,导向定位机构采用12支导柱,成型塑料件最后由推板推出。模具结构复杂,动作繁多,投产后各机构运行顺畅,成型塑料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1.
张维合 《中国塑料》2016,30(7):107-111
根据打印机基板的结构特点,采用热流道、侧向抽芯、定距分型和推件先复位机构设计了一副大型注塑模具。该模具在侧向抽芯、浇注系统和脱模系统中采用了较多先进和创新性的结构,是一副典型的大型、复杂、精密和长寿命注塑模具。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具有多向侧孔、内侧凹特征的相机前面板,采用注射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一种多元组合的抽芯机构注射模具。分析了相机前面板的工艺特点及要求,介绍了模具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型腔布置、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抽芯机构设计、楔紧块斜角的确定、定模板侧壁厚度的确定、脱模及复位机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该模具结构合理、系统坚固,运动部分动作协调、可靠,满足塑件成型需要。  相似文献   

13.
易忠奇  贺柳操 《中国塑料》2020,34(5):97-101
介绍了一款汽车雨挡导流片异型塑件两板注射模的结构设计,该模具基于采用常规的滑块抽芯机构及斜顶机构难以实现塑件完全脱模的机构设计困难问题,突破常规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型芯浮顶式侧抽芯机构来实现塑件的自动化注射生产。机构中,在模具开模打开后,通过顶出板及顶杆将塑件和部分成型一同顶出,而后再通过侧边二次顶出机构将塑件从局部型芯上顶出而实现塑件的完全脱模,有效地简化了模具结构设计,降低了模具的加工制造难度,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模具结构复杂新颖,工作稳定可靠,为异型类塑件的模具结构及机构设计创新设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斜双联齿轮四板注塑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正-斜双联齿轮进行工艺及结构特点的分析,介绍了正-斜双联齿轮注塑模的主要结构和工作过程,阐述了正-斜双联齿的斜齿的脱模原理和方法。采用了齿形型腔旋转脱模机构实现斜齿脱模,通过斜导柱-哈夫侧向分型机构实现侧抽芯,应用四板模结构实现注塑模的三次定距分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带多种滑块抽芯三板式注塑模具及其特殊抽芯机构,针对产品形状比较特殊的情况及现有模具存在的技术问题,对模具结构进行了改进,浇注系统采用点浇口转侧浇口浇注方式,有效提高了模具模架的结构空间利用率;采用楔紧块+T型槽动定模分别抽芯的结合方式,有效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了模具抽芯机构的工作可靠性;针对球孔抽芯位及内藏孔侧抽芯位的抽芯要求,采用多重带T型槽滑块联动抽芯方式,有效解决了产品复杂部位的高难度抽芯问题。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工作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电热水壶手柄塑件的结构,并借助Pro/E软件完成了该塑件的注塑模具设计,阐述了模具分型面的选择以及浇注系统、成型系统、冷却系统和侧抽芯机构的设计。经生产实践验证,该模具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成,型塑件质量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管接头塑件结构和特点,设计了一副潜伏式浇口两板式塑料模具。为实现塑件外表面凹槽倒扣结构顺利脱模,设计了“斜导柱+瓣合滑块+定位弹簧”的侧抽芯机构,该机构在开模时实现侧抽芯;为实现塑件内螺纹结构顺利脱模,设计了“马达+链条+小齿轮+大齿轮”内螺纹自动脱膜机构,该机构在开模完成后由马达带动链条齿轮机构实现内螺纹抽芯。针对塑件外观质量要求高,产品结构为中空圆筒形式,模具脱模机构采用推板推出。重点研究了模具的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斜导柱+瓣合滑块+定位弹簧”的侧抽芯机构设计及内螺纹自动脱机构设计等。模具工作顺畅可靠,成型制品符合质量要求,实践表明,模具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4层叠层模用于实现游戏机手柄的高效率注塑生产,解决了塑件成型时在保证塑件成型精度的基础上,单次注塑量产数量4倍倍增难题。4层叠层模的结构由4层结构相同的单层模具通过一定的空间组序排列组装后,应用立式注塑机来进行注射成型。单层模结构设计采用两板式2次开模热流道浇注两板模形式,第一次开模用于热流道嘴与塑件的冷流道部分分离,第二次开模用于塑件从型腔镶件中脱模脱出。为解决单层模做4层叠层组合后,顶出板无动力顶出的问题,在单层模的模架模板侧边对称设置了拉杆,将单层模在开模动力转化为单层模中顶出板的顶出拉力,巧妙地解决了单层模做4层叠层安装后各单层模的顶出元件顶出板无推动力的问题。模具结构布局及机构的驱动设置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工程设计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台灯底座下盖塑料件的产品特点,确定了台灯底座下盖注射成型工艺,在此基础上,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设计了模具结构,优化了模具型芯、型腔、冷却系统等的设计,并重点介绍了主流道、衬套、推出机构等典型零部件的设计,其设计思路对相关塑料件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