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德光 《中氮肥》2016,(4):37-40
浅析氨汽提法尿素装置主要温度控制指标——合成塔底部温度、合成塔顶部温度、汽提塔底部温度、中压分解器温度、中压吸收塔温度、低压分解器温度、蒸发系统温度、解吸塔温度、水解温度的确定依据,寻找尿素装置操作中的盲区,以达到优化系统、节能降耗、减少腐蚀、保护设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操作参数(冷凝器进水温度、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和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对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及两相喷射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喷射器引射系数随冷凝器进水温度和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喷射器压升比随冷凝器进水温度和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冷凝器进水温度和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而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其中,冷凝器进水温度每降低5℃,制冷系统COP增加0.44;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每升高2℃,制冷系统COP增加0.16。结果可供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晓东 《水泥工程》2015,28(1):40-42
<正>1稳定预分解窑的烧成带温度及窑尾温度稳定预分解窑烧成带及窑尾的温度,就是稳定预分解窑的热工制度,因此是烧成系统控制的关键。烧成带温度或窑尾温度发生变化时,窑系统会有多个操作参数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大小,可找出导致烧成带温度或窑尾温度变化的真正原因,据此及时调整窑系统的风、煤、料、窑速等参数,就能尽快恢复烧成带温度或窑尾温度。表1是调整烧成带温度及窑尾温度的措施表。  相似文献   

4.
刘宝庆  蒋家羚 《化工学报》2006,57(5):1114-1119
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考察了燃磷量、过剩空气系数、壁面温度、辐射吸收系数对新型燃磷塔的最高燃烧温度、烟气排放温度、壁面最大热流和平均热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无论过剩空气系数固定还是空气流量固定,随燃磷量的增大,最高燃烧温度、烟气出口温度、壁面平均热流和最大热流都呈上升趋势.在燃磷量不变情况下,最高燃烧温度、壁面最大热流和平均热流均随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但烟气出口温度缓慢增加.壁面温度对最高燃烧温度、壁面最大热流和平均热流影响不明显,但烟气出口温度随壁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较大.辐射吸收系数对最高燃烧温度和壁面最大热流影响很大,随辐射吸收系数的增大,最高燃烧温度和烟气出口温度会下降,而壁面最大热流和平均热流会上升.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项目中某设备的设计条件,利用Workbench平台对其鞍座的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鞍座的温度分布.并分析设备保温厚度、设备设计温度和环境温度对鞍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板和筋板的设计温度可取与设备设计温度相同;底板的温度与设备的设计温度相差较大,并给出了不同设备设计温度下底板的温度;为底板和地脚螺栓的设计温...  相似文献   

6.
玻璃熔窑内的温度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合适的温度制度有利于玻璃质量的提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燃料并延长熔窑寿命.熔窑空间温度容易测量和控制,熔窑内玻璃液的温度却很难实现实时检测,对于玻璃生产,玻璃液温度比熔窑空间温度更为重要.通过对熔窑内玻璃液温度的测量,探索熔窑内玻璃液在不同区域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温度时效是研究温度对管线钢性能影响的重要手段,加热介质的温度到达试验所需的温度后,很难准确测量试样芯部的温度何时能到达试验所需的温度。因此拟采用伴热带加热的方式对管圈进行温度时效处理,再加工成所需的试样进行钢材的性能检测,比较接近现场涂敷的加热工艺。  相似文献   

8.
王伯春  刘宝林 《化工学报》2011,62(6):1492-1501
引言 许多液体被冷却到某个特征温度时,容易结晶,这个温度是熔融温度.这个过程中,首先形成晶核,然后晶体生长,无序的分子排列于是变得高度有序.但是只要超过一定速度降温到另外一个特征温度,液体就能避免结晶,这个特征温度被称为玻璃化温度.随着液体的温度被降到玻璃化温度以下,液体分子还是保留着无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加氢反应催化剂和在第一温度下使用这一催化剂转化含有醋酸和醋酸乙酯混合物生产乙醇的过程,和在不存在氢的情况下催化剂吸附醋酸乙酯,温度为大于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催化剂在第一温度下,不存在氢时,催化剂具有合适的醋酸乙酯吸附性。一种情况下第一温度范围是125~350℃,第二温度范围是300~600℃。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降低SCR脱硝反应区域运行温度后造成催化剂失活的问题,以600 MW燃煤机组典型SCR脱硝反应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脱硝SCR催化反应温度、催化剂区域硫酸氢铵生成温度、还原剂稀释风、测温元件允许误差等对机组脱硝反应区域温度的影响,确定SCR反应器区域最低运行温度安全值。结果表明,钒钨钛系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为320~420℃,最佳反应温度窗口主要集中在340~380℃,SCR脱硝反应效率达到最高约90%;SCR反应器入口的气相主体硫酸氢铵的凝结温度为270~320℃;喷氨稀释风会降低SCR反应器运行温度,温度降低2.6~2.9℃;温度测量元件的允许误差对SCR反应器系统测量温度造成相对固定的影响,造成温度最大偏低约4℃。提出SCR脱硝反应器进口温度应集中在350~390℃。  相似文献   

11.
张军山 《合成纤维》2013,42(4):41-43
从切片干燥、纺丝温度、侧吹风、牵伸温度、变形温度、上油等方面对尼龙66切片纺地毯用膨体变形丝(BCF)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在110120℃,纺丝温度在298℃左右,侧吹风温度17120℃,纺丝温度在298℃左右,侧吹风温度1725℃,风速0.625℃,风速0.60.8 m/s,牵伸一辊温度900.8 m/s,牵伸一辊温度90120℃,牵伸二辊温度210120℃,牵伸二辊温度210230℃,变形温度220230℃,变形温度220240℃,上油率1.4%240℃,上油率1.4%1.6%,卷绕速度小于2200 m/min,可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尼龙66 BCF地毯丝。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套基于LoRa技术的注塑机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料筒温度、进料口温度、喷嘴温度、模具温度、油温进行控制,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后通过LoRa模块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采集信息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多点温度的精准监测,为注塑机温度控制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对注塑机温度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塑料制造》2005,(5):55-56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挤出温度偏低,熔料塑化不良。应适当提高机身及机头温度。通常,挤出机机身温度应根据成型原料的种类而定,机头温度一般比机身温度高5~10℃左右,机头温度的分布按中间低、两边高的原则来控制。几种热塑性塑料板材挤出加工温度条件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14.
蔡建红 《河北化工》2013,(10):146-147
对焦化企业粗苯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洗苯温度、洗油质量、过热蒸汽、富油温度、粗苯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与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洗苯效率随着入塔煤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煤气最佳温度为20~25℃;确保洗油质量的措施是控制再生器的排渣次数和排渣温度,每周排渣3次,排渣温度190℃为佳;蒸馏塔顶温度为94~96℃、蒸汽温度为340℃以上,富油温度为180~190℃;冷却后的粗苯温度在25~30℃之间时,粗苯产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蔡建红 《河北化工》2013,(6):146-147
对焦化企业粗苯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洗苯温度、洗油质量、过热蒸汽、富油温度、粗苯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与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洗苯效率随着入塔煤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煤气最佳温度为20~25℃;确保洗油质量的措施是控制再生器的排渣次数和排渣温度,每周排渣3次,排渣温度190℃为佳;蒸馏塔顶温度为94~96℃、蒸汽温度为340℃以上,富油温度为180~190℃;冷却后的粗苯温度在25-30℃之间时,粗苯产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张新军  王京通 《轮胎工业》2014,34(12):716-719
介绍常用的橡胶低温性能的表征检测方法,并从轮胎的使用过程出发推荐采用脆性温度表征其低温性能。将根据粘弹谱仪所测损耗因子一温度曲线确定的特性温度与脆性温度相比较,发现损耗因子一温度曲线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拐点处两切线交点对应温度与脆性温度高度吻合,可以用来表征胎面胶的耐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电磁波峰焊接过程中波峰焊锡炉的温度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焊接之前必须进行温度测量。采用热电偶、MAX6675模块、Arduino控制器和计算机组成的温度测控系统对电磁波峰焊焊料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测量,并结合Lab VIEW将温度数据和温度变化曲线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及时反馈温度变化数据,提高焊接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所得的温度数据与预期值吻合。  相似文献   

18.
韩喜俊 《水泥》2018,(12):51-52
热电偶和热电阻是水泥厂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热电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热电偶的主要应用位置在烧成系统,这里温度高,符合热电偶的应用范围,水泥厂应用最多的为K型热电偶。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硫酸铝法制备拟薄水铝石过程中成胶温度和老化温度对拟薄水铝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胶温度和老化温度对拟薄水铝石的影响较大,在实验考察范围内,随着成胶温度和老化温度的升高,拟薄水铝石的晶粒、最可几孔径和结晶度逐渐增大,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成胶温度的升高,孔容逐渐增大,而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孔容则是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球型固体热载体煤粉热解反应器和操作条件,建立了热载体球煤粉热解过程的传热模型。计算了不同热载体与煤质量比、热载体初始温度及煤粒径下的煤颗粒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增加质量比、提高热载体的初始温度能够提高煤热解平衡温度,缩短达到平衡温度所需时间;减少煤粒径同样可以缩短达到热解平衡温度所需时间。在热载体初始温度973.15 K,煤初始温度373.15 K,热载体与煤质量比大于4时,煤热解温度才能高于732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