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测井低对比度油层饱和度评价与分布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回顾"中国石油"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阐述构造油藏中测井饱和度—电阻率及低阻油层分布规律,简要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岩心刻度测井"岩石物理研究与饱和度评价技术的发展,以及黏土附加导电、钻井液侵入油、水层的岩石物理与电测井响应等的研究。在吉林、长庆油田低渗透岩性油藏勘探中,近年来发现烃源岩排烃压力(距生油岩距离)控制含油饱和度(电阻增大率)的分布。简要介绍了复杂孔隙类型的低渗透砂岩油层的复杂电性质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与测井饱和度评价研究进展,对低对比度油层识别、评价与低渗透砂岩油层的产能预测,以及对储量参数研究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J油田大量岩芯分析资料,应用油藏流体分布理论和毛管压力计算方法,研究该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认为:地层水矿化度高(多数>20万ppm);微细孔隙发育,束缚水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高且分布在碎屑颗粒表面等是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的主要原因。一般常规测井评价时,对这种低电阻率油气层容易误释而丢弃。依据油气藏流体分布原理,应用毛管压力方法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可准确地识别出这种低电阻率油气层,并可预测其产能。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发育大量低对比度油层,具有含油层系多、地层水变化大、油层特征多变、油水关系复杂的特征。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化验分析及试油等资料,从储层特征、水性、电性及相渗分析入手,侏罗系低对比度油层的主控成因是地层水变化大,导致测井电阻率低对比度和特殊相渗关系引起低饱和度低对比度,核心问题是储层含油饱和度的准确评价和储层相渗关系主控因素的测井表征。提出电阻率增大率—孔隙度交会、相渗等效产水率含油饱和度下限这2种有效油水识别方法,有效解决了侏罗系低对比度油层判识的难题,在生产应用中解释符合率明显提高,见到良好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低饱和度油层的测井解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油藏工程理论,推导出地下力场与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的关系,根据沉积韵律、沉积能量所形成的储层孔、渗条件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低饱和度油层的成因特点,提出了利用录井显示结合油水界面,沉积特征识别低饱和度油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规模小,成藏特征复杂,预测难度大。探讨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是否存在二次运移与成藏,以及延安组油藏的主要成藏期次等,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颗粒荧光定量测试、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的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油藏存在古油水界面上升和油气逸散等地质事件,揭示出部分油藏在地质历史时期遭受过破坏并发生过油气二次运移。整体而言,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主要存在两期成藏,早期为早白垩世末的充注成藏,油气主要在延安组下部层位聚集成藏;晚期为晚白垩世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油气二次运移成藏,油气在延安组上部层位聚集成藏。相比早期成藏,晚期的成藏区域更加远离长7生烃中心,两期成藏形成了演武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现今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孤东油田水淹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疏松砂岩油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开发时期的测井资料进行解释,总结出剩余油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为该油田的剩余油挖掘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毛细管理论为与岩电实验理论对各油田大量油藏进行实例统计,分析了较好储集层中油藏的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得知其控制因素为油,水密度差,自由水平面之上高度和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据此深入分析了渤海湾地区中,浅层形成低电阻油层的主要背景条件。近些年该区所复查与勘探的低电阻油层大多属于油,水密度较差小(0.1-0.15g/cm^3),幅度较低(10-20m,甚至小于10m)的油藏;其含油饱和度较低(50%-60%),好砂岩油层电阻率比值(与相邻水层比较)为4-6.3;此时,由于钻井液侵入,孔隙结构差,粘土附加导电等因素,就釜形成低电阻油层,在淡水钻井液条件下如果用侧向测井,将使油,水层差别更,这一研究将为低电阻油层的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图2表3参10(欧阳健摘)。  相似文献   

8.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油藏.采用室内大模型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拟合建立含水率变化经验公式.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考虑了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渗流特征的影响,从而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没有无水采油期,且存在一个含水快速上升后略为回落的含水稳定采油期,初始含水饱和度越高,含水稳定期采油时间越短;当注采压力梯度接近拟启动压力梯度时,采出程度随注采压力梯度变化较大;当注采压力梯度远大于拟启动压力梯度时,采出程度随注采压力梯度变化很小,甚至没有变化.注采压力梯度小于拟启动压力梯度时,注水速度与最终采出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渗透油藏的类型很多,而且大多数是复杂岩性油气藏。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油藏测井评价的重点和解释方法都不尽相同。低渗透油藏涉及中一高孔隙度低渗透储层、低孔隙度低渗透砂岩储层、低渗透性砾岩储层、泥岩裂缝储层、裂缝性碳酸盐岩和火成岩储层等六种类型。文中从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和测井解释难点出发对上述油藏的测井评价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低电率阻油气层主要分布在台北凹陷西部,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的主要原因有高矿化度地层水、微孔隙发育、高泥质含量、低幅度构造所造成的低含油饱和度等因素.通过电阻增大率图版、束缚水饱和度的计算和阵列感应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新技术的应用,总结了一套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解释和评价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此新增探明、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 251.92×104t,溶解气10.13×109m3.  相似文献   

11.
西峰油田低孔、低渗透油藏测井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峰油田延长组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油的信息对测井曲线贡献小,用中、高孔、渗测井解释方法对这类储层判识油水层容易造成解释失误。本文通过分析低孔、低渗的原因,研究了用测井资料确定地质参数方法和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解释方法,满足了生产、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地区延安组为例,利用大量岩电、测井、地层水矿化度、试油等资料,开展了低阻油藏流体类型精细测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油藏电阻率下限可达7Ω·m,低阻与黏土组分、泥浆侵入及高地层水矿化度相关。当地层水矿化度高于50000 mg/L,油藏电阻率通常小于10Ω·m。构建了延安组地层水矿化度的测井解释方法,并确定了延安组油藏的岩电参数。  相似文献   

13.
受低幅度构造、地层倾角小、储层渗透率低、油源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油层中存在自由水,若整个开发层系的油层大面积内均为油水同层,则称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井投产初期就具有一定含水率。由于室内岩心试验获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在饱和油情况下进行,因此,油田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和利用室内试验曲线计算出的理论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不能较好吻合,当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时这种误差会很大,导致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曲线无法正确预测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根据试验获得的相渗曲线和实际生产数据,采用试验数据与生产实际相互印证的方法,修正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计算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解决了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以及具有原始含水饱和度油藏含水上升规律预测问题,对正确认识油藏和开发指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低阻油气藏,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时不符合地层的实际含油情况,而在没有油基泥浆取心的情况下,要得到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往往很困难。本文通过J函数建立含水饱和度与毛管压力之间的联系,从而求取油藏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该方法在Y油田取的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A井区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孔隙结构、岩电关系复杂,导致测井评价中传统阿尔奇公式计算的流体饱和度精度较低。为实现饱和度的精确计算,以阿尔奇公式计算电阻率误差为目标函数,将需要设定m、n值的传统阿尔奇公式计算转化为信赖域方法求解,通过带m、n值约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在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中,根据基于m、n值约束的流体饱和度计算结果判别的油水层,与试油结论较为吻合,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精确计算流体饱和度,适用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含水饱和度计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八道湾组油藏前期成因研究缺乏储层物性、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从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隔夹层等方面开展了油藏低饱和度成因分析,剖析了构造幅度对油水分异、储层物性对油水同产区厚度、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孔隙结构差造成储层油水分异不明显、油水置换不完全是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主要原因;②储层低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导致油水同产厚度较大是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次要原因;③由于八道湾组并没有形成区域性的、连续的隔夹层,因此,隔夹层对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将为八道湾组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加快探勘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7.
根据J函数的思想和经典SDR模型,通过对37块同时进行压汞实验和核磁共振测量的岩心样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构造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并建立了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模型,通过与实际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的对比,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J油田大量岩芯分析资料,应用油藏流体分布理论和毛管压力计算方法,研究该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认为:地层水矿化度高(多数>20万ppm);微细孔隙发育,束缚水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高且分布在碎屑颗粒表面等是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的主要原因.一般常规测井评价时,对这种低电阻率油气层容易误释而丢弃.依据油气藏流体分布原理,应用毛管压力方法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可准确地识别出这种低电阻油气层,并可预测其产能.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测井在低渗透油藏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斌 《测井技术》2006,30(4):320-322
低渗透砂岩油藏由于孔隙结构复杂,利用常规测井进行油层识别和储层参数的定量解释有很大难度,影响了储量的升级和评价.以基山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例,以核磁共振的原理为基础,从孔隙结构研究入手,利用T2分布谱分布形态特征和差谱、移谱分析进行了油层的识别,利用核磁共振T2谱对孔隙结构的研究确定了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孔隙体积进行了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将核磁共振测井成果与常规测井资料相结合,明显提高了有效层识别和参数的解释精度,解决了低渗透油藏储量评价的难点,也为储量的评价和顺利上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柳东地区储层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东地区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含油性评价是测井解释的一大难题。根据该区的地质特点以及电性特征,以毛管压力理论为基础,结合孔隙结构和饱和度的关系,提出了最大不动水饱和度概念以及用于识别油水层的新的判别参数,并建立了2个实用解释图版。根据解释图版得到的含油性评价结果与试油资料相符,证实了该方法在评价柳东地区低矿化度地层水储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