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任杰 《岩性油气藏》2020,32(6):129-137
哈萨克斯坦K油田石炭系KT-Ⅱ段储层为开阔台地相中低孔、特低渗灰岩储层,裂缝对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至关重要,前人研究的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由于受裂缝产状、饱和度、泥浆侵入深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确定性差、容易误判的缺陷。基于研究区目的层段有限的取心和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补偿中子确定基块岩石电阻率与基块声波时差,再比较二者与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的差异特征,进而综合识别储层不同产状裂缝发育段,最后建立了裂缝孔隙度、次生孔隙度、裂缝渗透率、总渗透率等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的裂缝识别及参数定量评价。该方法应用的测井综合评价成果与取心物性分析、生产动态情况能够更好地匹配,为该类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肯基亚克油田位于滨里海盆地的东缘,该油田石炭系油藏是一个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划分为三类:裂缝-孔隙-孔洞型储层、孔隙-孔洞型储层、微裂缝型储层。由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溶洞发育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如何建立裂缝、溶洞储层地质模型一直都是较为关注的难题。此次首先通过描述储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确定了地质模型的框架;通过对岩心与测井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不同孔隙度范围内微裂缝与溶洞分布规律,并利用密度孔隙度和基岩孔隙度做裂缝和溶洞的定性描述;在对井间储层预测与地质建模时,运用了地质统计学原理,对不同类型的储层选取了不同变程,这样确保了不同类储层预测的精度,并采用条件模拟方法,建立了孔隙度模型。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密度孔隙度、钻速、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并运用地质统计学技术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分布模型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车西洼陷北部陡坡发育了大量碳酸盐岩砂砾岩储层,该类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不同于其他砂砾岩储层。针对该区储层特点,将储层分为孔隙一裂缝型、裂缝型和孔隙型三种类型,不同储层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总孔隙度选用中子一密度交会法计算;裂缝孔隙度利用电成像测井或深浅侧向测井资料计算。由于该区砾岩储层与砂岩储层的孔渗特点不同,分类建立了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公式;裂缝渗透率利用了双侧向测井和电成像测井资料计算;根据试油资料建立了适合本地区总渗透率计算公式。通过各渗透率计算模型的对比,地区渗透率经验公式最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肯基亚克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基亚克油田位于滨里海盆地的东缘,该油田石炭系油藏是一个以裂缝、溶洞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划分为三类:裂缝—孔隙—孔洞型储层、孔隙—孔洞型储层、微裂缝型储层。由于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溶洞发育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如何建立裂缝、溶洞储层地质模型一直都是较为关注的难题。此次首先通过描述储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确定了地质模型的框架;通过对岩心与测井数据的分析,确定了不同孔隙度范围内微裂缝与溶洞分布规律,并利用密度孔隙度和基岩孔隙度做裂缝和溶洞的定性描述;在对井问储层预测与地质建模时,运用了地质统计学原理,对不同类型的储层选取了不同变程,这样确保了不同类储层预测的精度,并采用条件模拟方法,建立了孔隙度模型。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密度孔隙度、钻速、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并运用地质统计学技术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分布模型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针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志留系海相浅变质裂缝性砂岩油藏,系统分析、总结了砂岩储层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成因以及裂缝对储层渗流能力的影响;指出对致密裂缝性砂岩储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的采集应当作为必测资料,建立了一套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为主体,结合常规测井资料的低孔隙度裂缝性砂岩油藏有效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借鉴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的经验,结合储层中裂缝的发育程度与产层的有效下限,给出了该区砂岩储层精确的基质孔隙度下限标准值.由此,提高了塔北志留系储层测井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6.
用FMI测井研究砾岩、火山岩储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秋涛,黄思赵,时新芹.用FMI测井研究砾岩、火山岩储层.测井技术,1998,22(增刊):56~59准噶尔盆地砾岩和火山岩油藏多为孔隙、裂缝型双重介质储层,该类储层基质孔隙度低,渗透率极差,岩性复杂,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裂缝和储层描述难度很大。研究表明钻井岩心与FMI图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用不连续岩心的岩性、组分、粒径、裂缝、构造、结构,精细刻度FMI成像测井资料,提供了小拐油田砾岩储层和石西油田火山岩储层的单井连续岩性、裂缝柱状剖面图,划分了砾岩的相带和火山岩的岩相,提出了高产油气层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王庆如  李敬功 《岩性油气藏》2013,(6):98-102,111
碳酸盐岩油气藏所蕴藏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均超过油气总产量的一半,因此对其开展储量参数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变化明显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导致在储量计算中难以评价孔隙度和渗透率.以某海上碳酸盐岩气田为例,基于常规测井资料,从岩性识别、储层孔渗参数计算和裂缝识别等方面对双重介质储层进行了测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资料能有效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和裂缝,能定量计算双重介质储层原生(基质)孔隙、溶蚀收缩(次生)孔隙、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且能建立裂缝定量判别标准.该项研究可在缺少钻井取心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的情况下为双重介质储层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常规测井的花茶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凌云 《海洋石油》2007,27(2):97-102
百色盆地花茶油田区块小、断块多,其碳酸盐岩储层以裂缝溶洞型为主。影响储集空间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应力和风化淋滤作用。该类储集层的特点是储集空间类型多、复杂,非均质性极强,横向可对比性较差,对其储层的正确评价比较困难。从基础资料入手,分析该类储层特征,建立了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参数的解释模型,实现了裂缝发育程度评价,使用数学方法研究出多种有效的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综合岩心的观察、测井新技术对该地区的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研究和评价。初步形成了一套用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评价花茶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的技术,实际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满足油田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渗透油藏的类型很多,而且大多数是复杂岩性油气藏。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油藏测井评价的重点和解释方法都不尽相同。低渗透油藏涉及中一高孔隙度低渗透储层、低孔隙度低渗透砂岩储层、低渗透性砾岩储层、泥岩裂缝储层、裂缝性碳酸盐岩和火成岩储层等六种类型。文中从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和测井解释难点出发对上述油藏的测井评价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奥陶系已经勘探开发十几年了,目前除了在塔河继续精细勘探,也正在加大塔河之外的勘探.近几年塔中、玉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实践表明,储层有效性评价越来越显得重要.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从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入手,在岩心、成像测井、常规测井相互标定的基础上,细化溶孔、裂缝和溶洞型储层的分类,建立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对溶洞型储层采用自然伽马与视地层水电阻率交会方法进行有效性评价.对于裂缝孔洞型储层还可以利用电成像局部电阻率法评价储层有效性.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较好解决因泥质充填造成的储层有效性评价问题.对于因储层类型不同,或具体说因裂缝发育强弱造成储层有效性差异的裂缝孔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通过"四性"关系及数模研究,提出定渗透率、变孔洞孔隙度、变裂缝孔隙度的储层渗流评价模型.实际应用表明,储层渗流评价方法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为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完井方案制定和储量参数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孔隙结构对低孔低渗储集层电性及测井解释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近年的研究发现,在低孔低渗储集层中,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储集层产能评价和油、气、水层测井评价的准确性。分析了研究地区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储集层产能和电性的影响,发现对于纯水层而言,在地层水电阻率及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孔隙喉道连通性越好电阻率则越低,相反,孔隙结构越差(孔隙喉道连通性不好)电阻率则越高。有些孔隙结构差的水层电阻率甚至会超过油层的电阻率,因而地层电阻率对油、水层分辨能力降低,测井解释难度增加。研究表明,根据不同孔隙结构改变岩电参数m值,可较好地解决孔隙结构影响低孔低渗油、气、水层测井解释准确性的问题。研究区块的应用表明,采用可变的m值计算储集层的含油饱和度来评价油水层,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得低孔低渗储集层测井解释符合率由原来的64%提高到85%以上。图7表1参15  相似文献   

13.
论储层评价中的五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空隙空间结构(孔隙、裂缝和溶洞)十分复杂,完全破坏了传统的储层四性关系,在储层评价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矛盾,严重地阻碍了该技术的发展。为此,从展示这些矛盾的根源入手,进行了大量的实例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复杂空隙结构储层中常见孔隙度与渗透率、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电性与含油气性的矛盾,其孔隙的类型、孔喉大小、裂缝产状等因素是造成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层空隙空间几何特性的概念,并分别探讨了定量或定性描述孔隙、裂缝、溶洞几何特性的方法:①孔隙。孔、喉大小与岩石结构和物性、含流体性质的关系;孔隙类型与含流体性质及测井响应特性的关系。②裂缝。产状与孔隙结构指数(m)的关系;径向延伸与深浅探测电阻率的关系;张开度与裂缝渗透率的关系;产状与储层基质岩块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发育指数与岩性的关系。③溶洞。大小、连通状况与m值和3种测井(中子、密度、声波)孔隙度的关系;充填程度与测井响应特性的关系。所建立的储层空隙空间几何特性与岩性、物性、含流体性和电性的五性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复杂储层(如碳酸盐岩等)评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岩样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其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岩样核磁共振分析是利用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形成核磁共振现象的这一特性,重复测量同一样品在不同处理阶段的核磁共振信号以及该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截止值,从而求取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等地质参数的一项新的录井技术。其测量结果仅与样品的孔隙结构、孔隙流体性质及其赋存状态有关,与岩石骨架的矿物成分无关,据此可以很好地判断油田勘探工作中面临的低孔、低渗、低阻、特殊岩性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该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储层物性分析从室内到钻井现场的迁移,分析对象从岩心拓展到岩屑,具有用量少、速度快、成本低、获取参数多、准确性高等优点。将其分析结果与其它测、录井资料相结合,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对储集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长庆油田HQ地区长6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其烃类所占岩层体积比例不足8%,油气储层测井响应十分复杂。本文利用特低渗储层类型识别、储渗特征和含油气性质分析,对11种常规测井方法进行了优化评价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区内100多口井的目的层段1000多个不同类型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效果,有效地阐明了特低渗透储层勘探开发中不同系列测井方法的作用和效果,通过加强测井系列采集和资料深化研究,提出了在特低渗透油田中选择测井技术系列的原则。其中岩性系列以自然电位测井效果为好,井径和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测井居中,自然伽马测井较差;孔隙度系列以密度测井效果为好,中子孔隙度测井居中,声波时差测井较差;电阻率系列以阵列感应测井效果为好,俄罗斯感应测井居中,双感应及微电极系测井较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结合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等常规测井评价方法,用大量岩心样品作为校正依据,使用测井曲线重叠法、测井参数图版交会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地区三叠系八宝山组储层岩性、物性、有机碳含量等关键参数的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解释模型,并结合实测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和补偿中子(CNL)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储层含气量解释模型。通过测井模型拟合计算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地区三叠系八宝山组页岩储层孔隙度分布在0.5%~2.6%之间,渗透率分布在(0.002~2.3)×10-3 μm2之间;有机碳含量分布在0.2%~7%之间,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在2.3%~3.12%之间,平均含气量为3.7 m3/t。储层整体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和含气性及较高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7.
礁滩相储层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光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与常规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相比,具有厚度大、孔隙发育等特点.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局部发育裂缝,常规双侧向电阻率法等裂缝识别方法适应性差。文中在岩心观察、成像测井识别裂缝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点的裂缝识别方法,即采用深电阻率与自然伽马、孔隙度的交会图版法识别致密岩性段裂缝,采用电阻率滤波差值法识别孔隙发育段裂缝,优选叠前方位振幅、方位频率衰减等地震属性预测裂缝空间展布,进而模拟建立裂缝分布模型研究裂缝分布特征。研究成果较好地指导了气藏地质模型建立和气井合理配产.并为开发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该研究方法基于常规的测井资料,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孔隙度低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难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验室岩心分析数据,通过对微观孔隙结构分析,讨论了高孔隙度低渗透率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电阻率、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测井响应异常。具体分析了某孔隙型碳酸盐岩油气田B层油气藏的响应特征,从岩心分析资料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分析表明,B层的油气储性较差,与原测井响应的高孔隙度、高含油饱和度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例举了数口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低孔低渗致密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导致电阻率测井对流体的辨识能力较弱,低阻油层、水层误判现象频出。针对研究区致密碎屑岩储层特点,立足测井资料,综合运用测试、地质分析等资料,采用视地层水电阻率比值法、可动水分析法、核磁共振差谱法等方法开展了碎屑岩致密储层测井流体识别及适用性分析综合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