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倪泽华 《陕西水利》2022,(7):124-128
为探索新会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 本研究采集 120 组新会区地下水样品 , 运用利用 Gibbs 图、Durov 图、离子比例法、饱和指数法等方法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新会区地下水 p H呈弱酸性 , 松散岩类孔隙水中主要阴阳离子主要为 Ca2+和 HCO3-, 水化学类型以 HCO3-Ca 型水为主 , 其次为 Cl-Na型水。基岩裂隙水中主要阴阳离子主要为 Na+和 Cl-;水化学类型以 Cl-Na 型水为主 , 其次为 HCO3-Na 型水。(2)新会区地下水中 Na+、K+、和 Cl-主要来自岩盐矿物的溶解 , 过量的 Na+、K+来源于钠长石和钾长石等硅酸矿物的溶解、阳离子交换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 并且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的硅酸盐的溶解作用明显强于基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选取2017年12月采集的57件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法,分析了大武水源地的主要离子特征及其成因,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武水源地地下水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a+,约占阳离子总量的82.8%;主要阴离子为HCO3-、SO42-、Cl-,约占阴离子总量的91.9%;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Mg(Ca)型、HCO3·SO4·Cl-Ca·Mg(Ca)型、HCO3·Cl-Ca·Mg(Ca)型为主;水化学组分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地下水水质都在Ⅲ类水以上,Ⅲ类水占据总水样的47.4%,Ⅳ类和Ⅴ类水占据了52.6%。研究成果对了解大武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收集了长江水系赣江外洲水文站1958—2013年年鉴数据,分析了赣江南昌段河水水文和水化学季节性变化规律及演化趋势,探究了长期人为活动对河水水化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化或人为调蓄作用,1958—2013年径流量季节性变化逐渐趋于平缓;HCO3-和Ca2+为赣江流域主要阴阳离子,分别占相应离子总量的75.3%和51.9%;1958—2013年不同时间段河水水化学阳离子变化不大,而阴离子变化较为显著。赣江碱度和河水(Na++K+)/Cl-研究均表明,人为活动的变化为水化学演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永定河平原区河段生态补水不同水源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开展生态补水对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研究非常必要。以永定河平原区河段为研究区,使用水均衡等方法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分析研究,识别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探讨生态补水过程中永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的演变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2019—2021年之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浓度在上游河段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在下游总体呈下降趋势;各水源主要阴阳离子不同,引黄水主要阴阳离子分别为HCO3-和Na+,南水北调水主要阴阳离子分别为HCO3-和Ca2+,再生水小红门主要阴阳离子分别为Cl-和Ca2+;地下水水化学特征逐渐从HCO3-Ca·Mg·Na型水向Cl·HCO3-Ca·Na型水转变;永定河生态补水后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混合作用,其次是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溶滤作用和蒸...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极端洪涝作用下乐平市乐安河沿岸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及环境健康风险,综合应用图示法、数理统计、主要离子比等方法,对研究区洪涝期间及洪涝后期24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的22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地下水主要化学组分无显著差异,均属弱酸性的低矿化度淡水,优势阴、阳离子分别为HCO-3、SO42-、Ca2+、Na+、K+。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差异明显,洪涝期间以HCO3-Ca·Na型和HCO3·SO4-Ca·Na型为主,洪涝后期出现Cl型及NO3型水。地下水主要组分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水-岩相互作用、硅酸盐矿物溶解、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局部地区受农业施肥、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干扰。洪涝灾害发生后地下水水质较差,不适宜直接饮用,污染指标主要为氨氮、NO-3、Mn、Cd,污染物来源于地表-地下水混合、洪水对土壤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舒卡列夫分类法、Piper三线图、Person相关性、Gibbs图以及离子比值图等对大连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Ca2+型和HCO3-·Cl-Na·Ca2+型,占比为41.9%,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研究区Ca2+和Cl-为优势阴阳离子,HCO3-次之,碳酸岩盐是Ca2+和HCO3-的主要来源,而Cl-主要来源于海水入侵;地下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主要水岩作用为碳酸盐岩溶解,并受海水入侵影响发生显著阳离子交换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沿海山地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阿拉善左旗贺兰山山前平原地下水系统内53个井孔共68个含水层位采样分析结果看,系统内NO3-含量较高,85%NO3-含量>10mg/L,其余15%NO3-含量接近10mg/L;最高达141mg/L,最低2mg/L,多数为20~30mg/L。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地下水中NO3-含量与含水层特征、水循环条件、地下水埋藏深度有关。形成原因是由于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岩层中硝酸盐类矿物的溶滤。  相似文献   

8.
疏勒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疏勒河流域水文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疏勒河流域河水的化学组成虽不尽相同,但大部分河段阴离子中以HCO-3占优势,阳离子中以Ca2+为主.按照水文地质学的方法,根据水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浓度,将河水分为重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三种类型,但大部分河段属重碳酸盐类.根据取样测试,河水的总矿化度为256 12~413 74mg/L,总硬度为3 37~7 16me/L,河水总碱度为2 62~4 25me/L.同时对疏勒河流域河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弄清贵安新区东部区域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根据研究区采取的50组和收集的68组水样的水化学测试结果,利用SPSS、ArcGIS、MapGIS、Origin等软件,对水质参数相关性及主要离子空间分布进行分析;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图等对研究区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Ca2+、HCO3-为优势离子,Na+、SO42-、F-、NO3-有强烈的空间变异性,溶解性固体总量(TDS)与各组分相关性较好;②地下水类型以HCO3-Ca、HCO3-Ca·Mg、HCO3·SO4-Ca型水为主,其中HCO3-Ca·Mg型水占比最大为32.2%;③Mn、Fe、Al、NH4+等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主要分布在三叠系安顺组(T1-2a)、大冶组(T1d)含膏盐地层,Mn超标达8.47%;④地下水处于岩石风化控制区,含岩盐地层溶滤起主导作用且发生阳离子吸附作用,主要水岩作用为碳酸盐岩溶解,碳酸岩盐是Ca2+和HCO3-的主要来源。该研究为今后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神府矿区直罗组含水层地下水化学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方法】选取侏罗系直罗组风化基岩层和基岩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Piper图、反距离权重法、Spearman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关系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神府矿区直罗组地下水呈弱碱性,风化基岩含水层为低矿化度HCO3型水,基岩含水层为高矿化度HCO3型水。沿西北向东南方向,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水化学类型复杂,演化规律为HCO3型→HCO3·SO4型,局部出现SO4型和Cl型。直罗组风化基岩层地下水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为方解石、石膏、钾长石沉淀和白云石、岩盐和钠长石溶解,其次是Na-Ca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黄铁矿氧化作用;基岩层地下水质形成主要受方解石、石膏、岩盐和钾长石沉淀与白云石和钠长石溶解等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其次是Na-Ca阳离子交换、脱碳酸作用和混合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能够为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矿井突(涌)水是采矿过程中最具威胁的灾害之一。能否准确快速地判别矿井突水水源,不仅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基础。以安徽淮南煤矿谢桥井田为例,在分析其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qua Chem软件分别绘制出砂岩裂隙水和灰岩水的Piper三线图,经比较发现在Piper三线图中砂岩裂隙水和灰岩水分布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且砂岩裂隙水中次阴离子为HCO_3~-,而灰岩水中次阴离子为SO_4~(2-)。根据这一特点,选定SO_4~(2-)和HCO_3~-作为砂岩裂隙水和灰岩水的水源判别特征离子,通过对SO_4~(2-)/HCO_3~-比值分析比较发现:砂岩裂隙水中SO_4~(2-)/HCO_3~-比值小于0.55,正确回判率高达100%;灰岩水中SO_4~(2-)/HCO_3~-比值大于等于0.55,正确回判率高达91%。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修武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选取2018年丰水期42个地下水样和3个地表水样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模糊数学综合法、相关性分析和Gibbs图等进行修武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及水质评价,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修武地区地下水中Na+、Ca2+、HCO3-和SO42-含量相对较高,阳离子浓...  相似文献   

13.
2017年对焦作地区42个地下水样品进行了采集和测试,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运用单因子评价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Ca2+、Mg2+、SO2-4和HCO3-占主要优势,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按地下水径流方向由HCO3-Ca型逐渐演变为HCO3·SO4-Ca·Mg型和HCO3·SO4·Cl-Ca ·Mg型,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型,局部为HCO3·SO4-Ca·Mg型;水体离子组分变化主要受碳酸盐、硫酸盐和岩盐等风化溶滤作用影响;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TH、Mg2+、TDS、SO2-4等组分的超标是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浅层及深层地下水质满足Ⅲ类水及以上标准的采样点,分别占总采样点的61%和75%。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水质评价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枣庄市地下水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里泉、丁庄—东王庄水源地是枣庄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由于该地区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使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地下水对上部土体产生淘空作用,破坏了岩层的自然平衡状态,引起岩溶塌陷;峄城盆地第四系岩层中的粘土具有膨胀性,随着地下水水位下降,干裂收缩,产生地裂缝,抽水活动在含水层内部形成远井径向的拉张区,加速了地裂缝的活动;地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向地下渗透,使十里泉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根据上述水环境问题,提出了防治地下水环境恶化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开采量,调整开采井布局;开发新水源,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农业和实施防污工程等。  相似文献   

15.
滨海地区潮汐对地下水位变化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互相关分析、谱分析、Mallat分解重构算法等理论与方法,利用实测的潮汐资料和观测井水位资料,并结合实测的电导数据,从统计学上分析计算了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附近,滨海含水层地下水水位波动的原因以及波动的位相、周期、振幅对海潮潮汐的响应。结果表明,微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水位波动的原因均是含水层承受的质量负荷随潮汐的变化而变化;微承压水水位波动相对海潮潮汐的位相延迟时间约为7.0h,基岩裂隙水约为1.5h;微承压水水位波动的周期组成成份比海潮潮汐略少,基岩裂隙水水位波动的周期组成成份与海潮潮汐基本相同;微承压水水位波动的振幅约为海潮潮汐的1/100左右,基岩裂隙水为1/3左右;本研究区域海潮潮汐对浅层基岩裂隙水水位波动的水平影响范围在1 000m之内。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评价南通市地下水压缩开采对水质咸化的控制效应,根据南通市的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出了南通市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了南通市地下水渗流与溶质运移三维耦合数值模型,分别预测了现状开采和压缩开采条件下2018-2034年逐年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现状开采条件下2034年底南通市第Ⅲ承压含水层中氯离子质量浓度大于250 mg/L和270 mg/L的面积分别达到355.17 km^2和30.67 km^2,2030-2034年咸化速率为9.59 km^2/a;压缩开采条件下2034年底氯离子质量浓度大于250 mg/L和270 mg/L的面积分别为329.21 km^2和1.76 km^2,2030-2034年咸化速率为7.52 km^2/a,压缩开采方案能有效控制第Ⅲ承压水的咸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规律,以马莲河流域下游为例,应用氡同位素222Rn示踪方法分析了不同水体222Rn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河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并利用氡同位素梯度指示河水和地下水作用强度。结果表明:马莲河下游不同水体222Rn活度差异较大,表现为白垩系地下水>黄土地下水>第四系地下水>河水。岩性是控制地下水中222Rn活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构造和氧化还原条件对其也有影响,河水222Rn活度主要受地下水补给的影响。马莲河下游各段222Rn同位素梯度分布表明R02—R03,R03—R04,R13—R14段地下水大量补给河水,其他区段地下水无补给或补给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微涡流絮凝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时,絮凝区流场流态的变化以及水中浊度、CODMn、UV254的最优去除效果,采用CFD数值模拟探究不同流量(絮凝时间)下絮凝区流场流态,确定最佳絮凝时间;应用响应面中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流量、混凝剂投加量与涡流反应器投配比及其交互作用对微涡流絮凝工艺去除浊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