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29(2)
为了探索复电阻率测井的可行性,利用模拟岩心所处地层条件下的不同矿化度地层水对岩心样品进行完全饱和,油驱水至束缚水,再进行聚合物驱.实验过程中仪器采用宽频带扫频测量,不断改变测量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岩心复电阻率的实部数值、虚部数值;分析孔隙流体性质及含量变化和测量频率变化对泥质砂岩频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油饱和度相同、低频时复电阻率实部、模值受溶液矿化度的影响,而虚部几乎不受矿化度的影响.当注入水与原始地层水电阻率比值小于2.2时,复电阻率模值、模的差值、虚部与含水饱和度有着很好的函数关系,可用来评价含油性. 相似文献
2.
水驱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率域复电阻率测井的应用与研究已成为国内测井界重点讨论的课题之一。为了探索复电阻率测井在大庆油田适用的可行性,本次实验针对水驱条件下进行了泥质砂岩岩心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孔隙流体性质及含量变化对泥质砂岩频散特性的影响,为复电阻率测井技术评价泥质砂岩水淹层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三元复合剂驱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庆油田三元复合剂驱已具备了工业化推广的条件,三元复合剂驱对复电阻率的影响有待于实验研究论证.实验针对不同地层水矿化度,在三元复合剂驱条件下进行了泥质砂岩岩心复电阻率频散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同一地层水矿化度不同含水饱和度下和同一含水饱和度不同地层水矿化度下岩心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以及不同地层水矿化度不同频率下聚合物驱岩心复电阻率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复电阻率模值、模的差值、虚部、虚部差值、虚部比值与含水饱和度有着很好的单调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价三元复合剂驱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层解释. 相似文献
4.
5.
最近文献的论述中表明,视电阻率是2MHz频率(传播电阻率仪器常用的频率)的关系密切函数,如果属实,电阻率频散应是在随钻测井电阻率资料解释中一个主要的因素。一些公布的实验室数据甚至表明:2MHz频率测得的含水饱和度由于频散效应往往很不精确,然而对两种频率(400KHz和2MHz)获得的数以百计的测井图进行分析后得知,在油田地层中这两种频率很少出现电阻率频散。用理论模型分析油田实际地层可知,电阻率频散不 相似文献
6.
7.
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技术是以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为理论依据,从岩石物理性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测井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岩石电阻率、低频介电常数和频率响应特性.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的实现是在双侧向仪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频率大约为10kHz的高频通道,并检测其复电阻率模值.其测井资料的解释用岩心实验建立的复电阻率频散模型作为正演模型,对测量到的低频实部电阻率和高频模值电阻率进行反演求出地层的含油气指示参数,从而评价地层的含油气特性.应用该方法进行了现场测井和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复电阻率测井(CRL)是我国电法测井研究工作者根据岩石电阻率频散特性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从理论角度看,其区别于其它常规电测井方法的主要特征为:复电阻率测井把电性参数的频散特性作为测井评价储层合流体性质的主要依据,有望在剩余油评价、特殊矿化度地层评价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首先介绍复电阻率的定义、电阻率频散的概念和复电阻率测井的原理,然后结合电极型复电阻率测井仪器的油田应用实例,探讨其在剩余油评价方面的应用可能性和有效性,并指出了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岩石复电阻率Dias模型及其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as模型是众多描述岩石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模型中的一种,它不但参数少而且可由这些参数导出具有特定物理意义的参数。针对Dias模型参数的求取及反演解的不确定性评价,提出了一种模拟退火阻尼最小二乘联合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参数求解空间离散化,利用模拟退火找到全局最优解区间,然后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在解空间进行求解。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原来两种方法反演速度慢、反演结果依赖于初值的缺点,并实现了对反演结果多解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岩石复电阻率数据的处理解释,Dias模型比传统的Cole模型及其变形更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讨论砂岩和灰岩岩心电阻率、电容率参数与岩石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对砂岩和灰岩岩心样品进行高压(30 MPa)真空(-0.092 MPa)驱替饱和,使岩心样品饱和某一矿化度的盐溶液,测量这些岩心电阻率和电容率参数。对所测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在4Hz~5 MHz的频率范围内,每种岩性电阻率和电容率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但在同等条件下,电容率随频率的变化幅度更明显,其频散度更大。不同的频率段,岩心电阻率和电容率参数频散度不同,低频段(小于100kHz)频散度大,在高频段(大于100kHz)频散度小。根据岩性电阻率和电容率参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岩石含水饱和度的计算方法。相比于传统岩电实验,利用该方法计算饱和度不需要测量岩石的胶结指数、饱和度增大系数、地层因数等Archie公式的相关参数。通过岩心的电容率可以直接计算岩石含水饱和度,可减少多个不同参数实验测量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前,准确识别油水层仍然是大庆油田测井解释的难题之一。为了准确识别油水层,加深对储层含油性的认识,复电阻率测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手段。本文简述了复电阻率测井的理论基础,优选了应用复电阻率测井资料在大庆长垣外围油田识别油水层的图版。 相似文献
16.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是套管井必需的测井仪器,其关键结构推靠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使用性能。为增大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的最大测井直径,并控制所需最大驱动力,需要对其推靠机构进行优化。在建立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推靠机构力学模型的基础上,以测井直径和所需最大驱动力作为优化设计目标,将推靠机构板弹簧最大展开长度、簧片厚度、主动推靠臂两铰接点间距及驱动臂长作为设计变量,提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利用复合形法求解。应用该优化模型对某测井仪推靠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脆性指数(BI)是储层压裂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复杂储层往往具有矿物成分多样、结构致密等特点,与页岩油气开采有一定的相似性,其脆性主要受矿物含量和含水饱和度等因素影响。脆性指数根据获取方式不同,定义也不同,有基于矿物组成的,也有基于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ν)。从孔裂隙介质弹性波动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各因素对岩石脆性指数影响,给出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定义的脆性指数由页岩推广至致密砂砾岩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比致密砂砾岩储层压裂前后脆性指数特征,研究脆性指数对储层压裂的指导意义,为压裂效果的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储层环境岩石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应用先进的模拟储层条件下岩石电阻率测试技术,利用保压密闭取心技术取得具有保持原始地层饱和状态的储层特征岩心,在储层环境下系统地研究了岩石电阻率与温度、压力、饱和度等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对饱和原油及饱和水样品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不同流体饱体和介质在岩石电阻率测试中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储层环境下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定,而且可以通过饱和原油样品电阻率测定来确定储层含油饱和度。此项研究首次把保压密闭取心技术获得的岩心应用到电阻率测试技术上,开辟了电阻率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