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酱油抗癌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于酱油抗癌性的研究包启安酱油是我国祖先遗留的宝贵财富,其历史悠久,其生产技术传至东亚各地,成为东亚各民族的重要调味料。我国酱油随着华侨及中华餐食的进出传统地大量出口。前苏联利用我国技术,在莫斯科及敖德萨建立了酱油及酱的联产工厂。日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关于酱油抗癌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酱油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历史悠久,其生产技术传至东亚各地,成为东亚各民族的重要调味料。前苏联利用我国技术,在莫斯科及敖德萨建立了酱油及酱的联产工厂。日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其成为现代化的大工厂,并逐步向国外扩展,四十年代末,由龟甲万酱油公司在美国WisConsin州建成年产10,00OKL酱油工厂。1984年又在新加坡建厂,其供应目标为澳大利亚及东南亚。最近又有巴西进行酱油试生产、试销,随着巴西经济的好转,酱油也会成为该地重要调味品。据闻近来日本雅玛沙规划在美建立酱油工厂。所以酱油已经走向世界,逐步成为世…  相似文献   

3.
1.3豆豉与酱油关于豆豉生产技术的记载,以《要求》较为全面。将豆豉及酱类分章叙述,体现了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质的不同。对大豆发酵食品来讲成为两大系,而且各具特点,因而其发展前途各异。如前项所述,从酱发展出了今日广泛为东亚以大豆及麦(麸)为原料所生产的酱油。而豆豉则派生出只用大豆为原料的日本溜酱油和我国福建琯头系酱油和农村生产的豆酱油。在我国农村自产酱油多是将热豆粒制成团,进行採黄,加盐水发酵,  相似文献   

4.
酱油是东亚——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的重要调味品。现已传至世界各地。美国已建有相当规模的酱油厂,苏联从我国引进生产技术,已于1957年在莫斯科等地进行生产,据说法国最近也在建厂。所以酱油已不是局限于东亚地区的特产,正在逐步变成世界性的调味品,其前景是光辉灿烂的。至于酱的生产在日本是仅次于酱油的重要调味品,而在  相似文献   

5.
2012年全国酱油总产量已达700.3万t,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取代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已是一种趋势,新建酱油工厂应选择高盐稀态工艺路线。新工厂设计与建设应符合我国GB14881—201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食品生产良好管理规范(GMP)和酱油工厂卫生规范。工厂设计与建设过程,其厂区环境、厂房结构、车间布置、设备选型、管道布置、卫生和更衣设施及功能区布置,设备与管道安装等均应符合食品GMP要求。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酱油技术发展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最早是从中国引进酱油生产技术,经过日本人民的不断努力,如今已在基础理论研究、生产设备及其产品质量方面远远超过了我国,并将其产品、生产设备以至整个工厂打入了欧洲和美国,占领了世界市场。为了使大家对日本战后酱油技术发展情况有一个概要性的了解,特编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酱油成为世界性调味品 中国人发明的酱油过去一直只限于在中国、日本等国食用。经过近几年推广,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调味品。而推动中国酱油国际化的主力则是日本的厂商。1995年之前,日本生产的酱油出口量居世界第一。1996年,中国台湾生产的酱油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其中有一半出口到美国。日本山河酱油公司于1995年在美国西部设立工厂,年产酱油500万升。日本的知名品牌龟甲万也已在美国设厂,年产酱油7000万升,除在美国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8.
酱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具有重要位置,其营养丰富、滋味独特。我国酱油的酿造工艺在传统酿造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利用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文章从紫外诱变、离子注入、原生质体融合等酱油发酵微生物育种方法和微生物调控技术、优势菌干扰技术、膜分离技术等现代化发酵过程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酱油现代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民 《酿酒》2012,39(2):108-108
本刊讯:国内酵母行业龙头企业--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酱油生香活性干酵母项目已顺利完成技术攻关,首批安琪酱油生香酵母已成功投放市场。酵母菌在酱油及酱类生产中,产生特殊的香气,是酱香的主要来源。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是制酱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的重要微生物之一。目前,一些较大型的酱油及酱类酿造工厂一般采用自培方式向酱醅添加酵母菌,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酱油生香活性干酵母项目已顺利完成技术攻关,安琪酱油生香酵母已经投放市场。酵母菌在酱油及酱类生产中,产生特殊的香气,是酱香的主要来源。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是制酱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的重33要微生物之一。目前,一些较大型的酱油及酱类酿造工厂采用自培方式向酱醅添加酵母菌,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总体上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独特而丰厚的烹饪文化。丝绸之路,使臣互访,酱油的酿造技术随之先后流传到东亚、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酱油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调味食品。酱油的传播与译称都与大豆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先秦古籍《诗经》的“小雅”中已载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实录。在这里,菽音叔,指的就是大豆。菽字由“ ”转化而来,其下半部的“小”是其发达根部的象形;上半部的“丫”是其幼茎和两瓣子叶的象征;中间的“一”则表示土壤的地表。早在公元前,大豆已从我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十七世纪德国科…  相似文献   

12.
陈云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5,22(2):22-23,31
现今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啤酒生产国。啤酒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啤酒废酵母泥。介绍了利用酵母水解技术与传统酿造工艺相结合生产出高级营养酱油的生产过程,此过程主要是通过添加木瓜蛋白酶来达到分解啤酒酵母的目的,同时利用固态低盐酿造工艺来生产生酱油,再经过适当的调配得到符合标准的优质酱油。用此工艺生产的酱油卫生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而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中外食品工业》2002,(9):34-34
去年,法国达能集团宣布将“海鸥”牌酱油的生产权和销售权并入自己旗下的淘大食品公司;随后,日本最大的酱油酿制集团龟甲万株式会社正式宣布与我国台湾统一企业共同投资1100万美元在昆山工业区成主酱油酿造专业工厂;雀巢目前也因为拥有“美极”、“太太乐”和“豪吉”等酱油品牌,使其调味品成为除咖啡以外的主要业务。  相似文献   

14.
《酿酒科技》2012,(3):91
本刊讯:国内酵母行业龙头企业——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酱油生香活性干酵母项目已顺利完成技术攻关,首批安琪酱油生香酵母已成功投放市场。酵母菌在酱油及酱类生产中,产生特殊的香气,是酱香的主要来源。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是制酱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的重要微生物之一。目前,一些较大型的酱油及酱类酿造工厂一般采用自培方式向酱醅添加酵母菌,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总体上存在菌种性能良莠不齐、操作繁琐、费工费力、生产稳定性差等缺陷。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型酱油及酱类酿造企业来说,由于市场上没有专业应用于酱制品行业的酵母发酵剂,  相似文献   

15.
日前 ,美国亨氏公司正式收购广州市番禺区粮食局下属 3家国营企业的经营权。至此 ,投身于国内酱油市场争夺的外资食品企业已近 8家。就在此次美国亨氏展开大规模收购的 2个月以前 ,法国达能集团宣布将上海知名的“海鸥”牌酱油的生产权和销售权全部并入自己旗下的淘大食品公司 ,其纯天然酿造酱油年生产能力将达到 1 0万t以上 ,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纯酿造酱油生产企业。随后 ,在紧邻上海的昆山工业区 ,日本最大的酱油酿制集团龟甲万株式会社也正式宣布与台湾统一企业共同投资 1 1 0 0万美元 ,成立酱油酿造专业工厂 ,其年产酱油将达 1 .4万t,…  相似文献   

16.
酱油的历史与发展(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酱油产品开发之路 大众产品 保证市场 我国酱油行业是从手工作坊开 始发展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上 供应的酱油以低档产品为主,仅简 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酱油。 酱油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 使生产企业处于微利状态。这样企 业规模难以扩大;科技投入少难以 增加;技术工艺革新难以加快。随着 我国市场经济形成,面对市场竞争 态势,企业产品开发更新已成为了 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酿造酱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是开门七件事之一。酱油文化与茶文化一样,自唐朝传至日本。在中国、日本、东南亚乃至西欧各国酿造酱油享有悠久的信誉。烹调中国菜离不开酿造酱油。目前我国年出口的酿造酱油约2万多吨。世界各国也纷纷建设起酿造酱油厂。所以酿造酱油已逐渐成为世界共享的东方文化。但  相似文献   

18.
包启安 《食品科学》1984,5(3):12-17
<正>从酱油的起源发展到现在,有三种不同风格的产品在生产,即分别从豆鼓、豆酱、麦酱发展起来的豉油、酱油及麦酱油。鼓油以福建罐头酱油为其代表,麦酱油在我国已几乎不见,日本仍以白酱油(目前以稍加大豆为原料)生产较多,至于以大豆及面粉为原料的我国传统酱油和新工艺的普通酱油是  相似文献   

19.
成熟酱醅淋出的半成品酱油,其地下池底及储存在大罐内的成品酱油罐底,总会积存一部分酱油脚,这部分酱油脚主要由细小的有机颗粒、非溶性蛋白质、盐泥等杂质及混有部分酱油构成。当酱油脚在池底或缸底积存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进行清理除去,否则影响酱油澄清,造成酱油浑浊。大型工厂酱油脚的处理都  相似文献   

20.
酱油酿造中添加酸性蛋白酶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酱油酿造中添加酸性蛋白酶生产性试验于丽萍王金英何家芬(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10)我国酱油生产普遍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工艺,由于整个生产过程偏长,工艺繁多,技术条件复杂,许多工厂因种种原因造成原料的全氮利用率、氨基酸生成率和酱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