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享有“鲍鱼大王”美誉的世界御厨驻香港大使、阿一鲍鱼始创人杨贯一大师及其爱徒威哥饮食集团总裁梁诚威先生来京,应中央电视台《天天饮食》栏目的盛情邀请,齐赴央视演播厅接受采访,届时杨大师将现场展示他的看家绝技,而且此档节目将在春节期间中央一、二、四套节目循环播放.这无疑给杨大师的追慕者们一个不小的惊喜。  相似文献   

2.
阳光味道     
那天在中山公园御花园大酒店品尝有“鲍鱼强哥”之称的粤厨李强的新莱,在一片赞叹声中,小伙子似乎有点陶醉,两眼兴奋得发出光泽:“这是太阳……阳光的味道呀!”  相似文献   

3.
自古被视为“八珍之冠”的鲍鱼,肉质软嫩细滑,滋味鲜美,但是这味食材的烹制过程十分复杂,从发到煨制的过程需要将近二十小时而且需要马上将其烹饪加工,若是没掌握好烹制方法,可能是既没吃到美味又浪费了好食材。所以我们请来本帮大厨来讲解他烹制鲍鱼的心得——  相似文献   

4.
“掌上明珠鲍鱼”是河南历史名馔。它用水发鲍鱼、鸭掌和鹌鹑蛋为主料烹制而成,造型十分优美,品味鲜香更胜一筹,是高档宴席上的名贵菜肴。 “掌上明珠鲍鱼”与雍正皇帝有缘。传说清世宗胤祯当皇帝之前,早就是个风流人物。他曾经爱上了一个渔家女冯艳珠。也许是善于逢场作戏,短暂的卿卿我我之后,胤祯又卷入了政治纷争,去全力谋求皇位,把那个平  相似文献   

5.
在餐饮界,说起高档菜肴鲍鱼,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阿一鲍鱼”。前不久,应中国烹饪协会的邀请,阿一鲍鱼的创始人杨贯一作客北京。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饮食界重量级的大师。人称一哥的杨贯一,从小在餐厅当过跑堂、楼面、侍应、部长、经理……当他开始专心研制鲍鱼时,有些师傅给他的却是冷嘲热讽,说什么完全不懂厨艺,还要班门弄斧。历经许多挫折后,为了证明自已,他选定了从既昂贵又难料理的鲍鱼、鱼翅、肚菜开始,一边学习,一边研究。用一哥自已的话说,就是凭着对餐饮的喜爱和悟性以及自已坚韧的性格坚持了下去。以前,鲍鱼的做…  相似文献   

6.
张林 《美食》2010,(8):70-70
豫菜名款中有一道“明珠鲍鱼”乃历史名馔。它取鲍鱼、鸭掌和鹌鹑蛋烹制而成,造型美观、鲜香可口。故而又有“掌上明珠鲍鱼”的美称。  相似文献   

7.
北京名人国际大酒店门前过,人们会看到一个醒目的广告:“王子鲍鱼,鲍鱼王子”。出于对这条广告的好奇,近日记者采访了酒店中餐厨师长黎积成。和黎积成先生谈起鲍鱼,他语出惊人。他说,我们这里每月进600斤鲜鲍鱼,都能卖完。一个月卖600斤鲍鱼,有什么诀窍?黎先生告诉我,煲制鲍鱼是非常讲究选料、用料、时间的,而且每种鲍鱼菜都有不同的火候,因此选用鲍鱼时要了解鲍鱼生长的年份。这里用的鲍鱼是南非鲜鲍,制作一只鲍鱼要用3天时间煲制,煲制过程中要求味道天然,不加盐和味精。他们这里每天要准备200只鲍鱼的半成品,如果有客人点…  相似文献   

8.
郭建宇 《中国食品》2005,(3):04-105
鲍鱼是饮食中的至尊,烹饪世家出身的阿东对鲍鱼煲制工艺的追求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把鲍鱼做到尽善尽美一直是他的理想。1998年11月的一天,他到三九大白鲨酒楼去做客,听香港著名烹饪大师李驹先生说,世界上鲍鱼做得最好的是日本熊谷家族,堪称独一无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阿东一心想去日本寻师求技,2000年4月利用公司组织旅游的机会.费尽周折找到青森县,  相似文献   

9.
<正>涛哥才过不惑之年,却顶着一头当下最流行的“奶奶灰”,虽黑发已占下风,但纯天然的黑白灰配色给他增添了别样魅力;涛哥性格随和、生性乐观,无论何时何地见到他,厚厚的“酒瓶底”后面总是一张笑脸;涛哥能力出众,在单位他是当仁不让的业务能手,企业近况、行业标准、抽样流程他信手拈来;涛哥作风也过硬,  相似文献   

10.
说到“草原鲍鱼”,是女神饭店今年由中国烹饪大师周国良带领厨师们创制的一道美味佳肴。主要利用内蒙古大草原的绿色食品为主料,经过精心加工烹制而成的。其不仅风味独特、造型逼真、质感爽脆、甘香滑嫩,而且营养丰富、食疗功效甚高。深受众多食者好评。  相似文献   

11.
王科 《新食品》2008,(12):23-25
在白酒业,华红兵不是最有名的职业经理人.实际上.其作为“策划人”的名气更大。兼具双重身份的华红兵在酒业的经历并不长,只有三年多的时间.但短暂的经历.却让他背负了“大师”与“恶人”的双重名分。  相似文献   

12.
记得在 1948年的夏天,我在成都西东大街“天恩老店”的手园(即我家住的小院)内,宴请“荣乐园”的“蓝氏三兄弟”蓝光 、蓝光荣、蓝光壁。出席作陪的有卓雨农(当时成都的名中医.我们称他“卓麻哥”),以及“耀华餐厅”的创始人赵志成。 虽说这次宴请只是请他们吃一顿便饭,但备办起来也不是一件轻松事。你想想看,蓝氏兄弟乃是野中的川某大师,开的又是一家大名鼎鼎的“正宗”川菜馆.我总不能用“正宗”川菜在他们面前班门弄斧吧!至于“卓麻哥”,他可是一位黄酒饮客,而且很会品菜;还有那位中西合壁“耀华餐厅”的赵志成,他…  相似文献   

13.
孙杰 《中国食品》2002,(1):2fzgsp
2001年12月7日至10日,在由中国饭店协会和天津市商委共同举办的全国津菜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暨第二期鲍翅燕肚参高级演示会上,师承“阿一鲍鱼”创始人杨贯一大师的梁诚威先生,为各地代表们耐心、细致、生动地讲解了鲍鱼、鱼翅、燕窝等名贵原料的挑选、价格、浸发、烹制、营养功效、真假鉴别等知识和方法,现场回答了代表们的疑问,并亲自演示“威哥鲍鱼”制作。为了能品尝到正宗“威哥鲍鱼”,代表们纷纷翻过桌子挤到威哥面前,只见一阵刀叉闪动,盛鲍鱼的盘子就见了底。然后就开始“抢威哥”,争相与威哥拍照。说到威哥,很多人都知道他…  相似文献   

14.
杨沐春 《中国酒》2022,(10):12-27
<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酒种,从远古走到今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匠心、匠艺、匠术、匠能的口口相传,代代相授,其间,涌现出了无数个杰出的能工巧匠、一个个酿酒大师,胡志明就是此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不仅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大国工匠”,还是中国酒业协会褒奖的首批“中国酿酒大师”,且是带出了不少好徒弟的弟子们口中可敬的“师尊”。在胡志明的悉心指点下,他的一些弟子甚至成为了新时期的“中国酿酒大师”,作为“大师的大师”,胡志明也因此被业界亲切地称为“胡师师”。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匠心、匠艺、匠术、匠能的口口相传,代代相授,其胡志明的悉心指点下,他的一些弟子甚至成为了新时期的“中国酿酒大师”,作为“大师的大师”,胡志明也因此被业界亲切地称为“胡师师”。  相似文献   

15.
阿明鲍鱼     
南新雅大酒店盛邀香港著名“阿一鲍鱼”嫡系传人陈耀明大师加盟,隆重推出适合上海人的品味、入口清淡滑爽的“阿明鲍鱼”。此举令申城美食家们口福不浅,酒店平均每月售出鲍鱼近千只。他们将不同规格的干鲍陈列在外,并将干鲍放在钵中让顾客自行挑选、经十分钟烹调即可上桌。  相似文献   

16.
春节前夕,威哥鲍鱼天津常德楼隆重开业。威哥师父世界御厨杨贯一大师和中国饭店协会韩明会长百忙中应邀主持开业典礼。梁诚威先生显得很兴奋,直忙到晚上,他才腾出时间坐下来接受记者的专访。由于威哥鲍鱼屡见报端,人们对梁诚威大师的厨艺也相当熟识,故此记者此番采访梁先生,重点对梁先生厨艺人生进行了深入采访,让人们从厨艺人生层面更真切地了解梁诚威。  相似文献   

17.
陈凯,江湖人称“凯哥”,这名号可不是胡乱叫的,听很多人说他颇具侠骨风范,凡是有人遇到因难求助于他,能帮上忙的他都会出手相助。对于他我充满了好奇,引起我好奇心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1988年出道至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对基于“软件人”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SMSDIDS中各个“软件人”之间和“软件人”与Snort之间的通信模型、消息处理方式哥口参数传递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19.
鱼翅、鲍鱼、海参、鱼肚,这四种海味,俗称“四大海王”,是烹饪中的名贵高档原料。在粤、港、澳的一些高级海鲜酒楼,对“四大海王”的烹制极为重视,尤其是对鲍鱼和鱼翅的制作则更为精心和讲究。 一、翅鲍参肚的涨发 (1)鱼翅 鱼翅,一般可分为鲍翅(又称包翅)和散翅(又称生翅)两大类。前者是连皮肉带翅骨(也有  相似文献   

20.
阿力 《食品与生活》2008,(10):37-37
有人曾经问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你在‘文革’期间,被游街示众,备受欺侮,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张开济先生淡淡一笑,回答了三个字:“不要脸。”这真是一个既匪夷所思又非同凡响的回答,先令我震惊,后令我深思。骂人“不要脸”,在我们这个十分重面子的国度是一句非常重的话,哪有说自己“不要脸”的?但仔细一想,其中蕴意很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