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B252—2000《轻柴油》标准将轻柴油闪点指标由原来的≥65℃改为≥55℃,由此导致轻柴油的火灾危险类别发生变化。根据对轻柴油闪点的试验研究和应用CFX模拟软件的模拟分析,探讨了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变化,为轻柴油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野 《炼油与化工》1996,7(4):17-19
用不同催化剂对重油催化裂化轻柴油进行加氢精制,可以生产出-10号优级轻柴油。中压加氢改质可以达到与工业生产相同转化率41%的要求,并且产品质量较好。通过上述途径使重油催化裂化轻柴油的性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宋利军 《石油商技》2007,25(5):40-42
选择不同炼厂生产的轻柴油,在常温和43℃的储存条件下,对轻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色度变化进行了考察,对轻柴油在储存过程中的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利用化学流体力学模型对 65℃闪点轻柴油 (旧标准 )和 5 5℃闪点轻柴油 (新标准 )的储存火灾危害性进行了评估 ,取得了高、低闪点轻柴油储罐火灾危害程度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结果表明 ,新标准轻柴油与旧标准轻柴油相比 ,储罐火灾危害性有小幅增加 ,主要指标增幅均在 5 %以下 ;新标准轻柴油火灾危险性明显增大 ,拱顶油罐操作温度宜控制在 40℃以下。  相似文献   

5.
FCCU轻柴油365℃含量的软测量模型及其控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通过对分馏塔中部的工艺分析和计算,找出表征轻柴油365℃含量的特征变量并建立其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时、加权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立轻柴油365℃含量的软测量模型。然后,以轻柴油抽出层塔盘温度为操作变量对其进行预估探讨,以达到实际生产的要求,为装置的挖潜增效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对-35号轻柴油馏分用PA和PB催化剂在实验室进行了加氢工艺条件的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氢油比对铝材冷轧基础油脱硫率和脱芳烃率的影响规律,并且找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当压力10.0MPa,空速1.0h-1,氢油比500∶1时,一段反应温度300℃,二段反应温度200℃。在此条件下能生产出含硫0.0003%、芳烃0.4%的铝材冷轧润滑剂基础油,为工业生产装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发催化裂化轻柴油的实沸点蒸馏曲线与轻柴油抽出塔板温度及油气分压关系模型,在线计算轻柴油油气分压和装置在线验证,开发出轻柴油凝点数学模型。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空冷器操作管理现状当前,我国炼油厂空冷器在设计和操作管理上,普遍存在下述问题:1.设计面积富裕量过大。这是由于:(1)空冷器的空气设计气温偏于保守,规定按当地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的月平均值再加3~4℃,因之计算面积较大。且空气温度超过28℃以后,空冷面积会随设计气温的很小增加而增加很多。  相似文献   

9.
降低柴汽比是炼化企业满足市场需求、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轻柴油与加氢尾油共裂解可作为降低柴汽比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验室评价装置上进行轻柴油、加氢尾油的裂解性能试验,并在USC工业裂解炉上进行了不同裂解炉出口温度、混合比例的轻柴油和加氢尾油共裂解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裂解三烯和C_5C~+_5收率总计达到76%以上,轻柴油裂解低碳烯烃收率远低于加氢尾油,但高附加值的裂解C_5C~+_5收率高10%~15%;轻柴油和加氢尾油比为2∶5、在COT为835℃下共裂解,乙烯、丙烯和三烯的收率分别达到31.48%、15.29%和53.05%;而轻柴油和加氢尾油掺混比例为1∶3、在841℃共裂解烯烃收率更高,即轻柴油与加氢尾油共裂解降低柴汽比技术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轻柴油产品的实物质量 ,分析了目前我国轻柴油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认为将于 2 0 0 2年实施的轻柴油产品质量新标准 ,要求更严格 ,因此炼油企业除了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深度加氢精制或改质 ,对直馏柴油适当加氢脱硫外 ,调整产品结构 ,把车用柴油和非车用柴油分开生产和管理 ,将是一有效而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柴油馏分加氢精制/临氢降凝一段串联工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方寒冷地区市场对柴油牌号需求变化大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加氢精制/临氢降凝一段串联工艺,用于处理少质柴油和直馏含蜡馏分油制聚优质凝柴油。该工艺技术具有精制、降凝效果好、原料适应性强、产品方案灵活和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是目前生产优质低凝柴油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在哈尔滨炼油厂的工业应用表明,处理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及它和直馏常三线混合油,在较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可生产出35-号优质低凝柴油,产品投放市场后每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生产—10号柴油时产量下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增产—10号柴油的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10号柴油的一种调合组分油的凝点,并添加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可以在保证低凝柴油实际使用性能情况下,拓宽柴油馏程,达到增产柴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制取优质低凝柴油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FDW-1临氢降凝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氨性能,临氢降凝可直接与加氢精制串联,实现加氢精制-临氢降凝一段串联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原料适应性强,精制性能好,降凝效果佳,稳定性良好,是生产低凝(疑点与冷滤点可分别符合-20号和-35号柴油规格指标)、优质(硫含量<0.05%、颜色浅、安定性好)柴油的专门技术。哈尔滨炼油厂利用该工艺建成投产的 0.3 Mt/a工业装置,加工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已生产出合格的-35号低凝柴油。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90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开工后出现的原料与热量不足的问题,进行了掺炼催化柴油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催化柴油掺炼比(质量分数)为10%,裂化反应器第1~第4床层温升依次为7,8,5,6 ℃时,航空煤油收率与柴油转化率最高。与掺炼前相比,掺炼10%催化柴油后,装置能耗由19.48 kg/t(以标准油计)提高至19.96 kg/t;产物中气相、轻重石脑油与航空煤油收率增加;精制柴油收率下降;重石脑油中环烷烃、芳烃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2.11,1.67个百分点;航空煤油冰点降低了10 ℃,烟点降低了8.2 mm;精制柴油的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以十四醇、十六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苯乙烯-油酸丁酯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以正交实验法确定的最佳聚合条件是:n(甲基丙烯酸混合酯):n(油酸丁酯):n(苯乙烯)=8:1:1、引发剂加量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评价结果表明,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使用符合标准柴油的车辆冬季不能正常启动的问题,对车用柴油凝点、冷滤点、倾点和浊点等低温流动性能的各项指标与实际应用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测试,探讨了造成冬季结蜡堵塞油路的原因,指出了过量使用降凝剂会造成柴油结蜡的现象发生,为此提出并实施了冬季增加浊点控制,与其他指标综合使用以准确评价车用柴油低温使用性能,避免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结蜡。  相似文献   

17.
P(DBF-VA)型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新疆地产柴油蜡含量较高的特点,以游离基聚合法合成了富马酸双链混合酯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型[P(DBF-VA)]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聚合温度对聚合物降冷滤效果的影响。共聚物用IR进行表征,利用XRD初步探讨了该降凝剂的降凝机理。结果表明:该剂能使吐哈—10~#、0~#柴油冷滤点降低10℃和7℃;使独山子0~#柴油冷滤点下降12℃;使石化0~#柴油冷滤点下降8℃;使克拉玛依0~#柴油的冷滤点下降8℃。  相似文献   

18.
以新戊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新戊二醇为核心的多羟基多酸爪形小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CNC),再利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基团的硬酯酸、十八醇接枝合成了新型的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硬酯酸-十八醇(CNC-SO)。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CNC和CNC-SO,结构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吻合。用元素分析确定了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17H24O14和C107H202O15。CNC-SO可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不同的轻柴油中添加600μg/g的CNC-SO,柴油的冷滤点降低了7℃。  相似文献   

19.
柴油轻馏分选择性催化转化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柴油轻馏分选择性裂化多产高辛烷值汽油MIP工艺进行小型实验研究。以柴油轻馏分为原料,考察在剂油质量比为6、重时空速为10 h-1、反应温度为450~620℃的条件下柴油轻馏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汽油产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汽油中芳烃质量分数占60%以上,主要为C8和C9芳烃,并且主要为多甲基侧链芳烃;温度每增加10℃汽油中苯的质量分数增加0.12个百分点。柴油轻馏分选择性催化转化理想模式为长侧链烷基芳烃主要进行烷基侧链断裂反应,尽量避免进行环化脱氢和缩合反应。柴油轻馏分选择性催化转化可以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催化材料的活性位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Fuel oils (numbers 1–6) are fractions of crude oil. The boiling point and carbon chain length of the fuel increases with fuel oil number. Viscosity increases with the number, and is needed to flow the heated heavy oil. No. 4 fuel oils are used as burner fuel for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heating and have to raise steam for power generation and marine propulsion. Recycling and rerefining are application 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troleum-based heavy products by converting into reusable light products such as gasoline and No. 2 diesel fuel. Possible pyrolysis and cracking processes are appropriat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performed to obtain light products, especially gasoline and No. 2 diesel fuel from No. 4 fuel oil by the method of pyrolytic distillation. Sodium carbonate (Na2CO3) was used in pyrolysis as catalyst and the purified oil samples were blended separately with catalysts having a mass basis of 5% and 10%. If the objective is to maximize the yield of distillate producing from No. 4 fuel oil, a low temperature and a high heating rate process would be required. The yield of gasoline-like fuel was 10.6% in the noncatalytic conversion, while 13.3% was obtained in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The yield of No. 2 diesel-like fuel was 23.3% in the noncatalytic conversion, while of 32.6% was obtained in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The yield of No. 2 diesel-like obtained from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was higher 39.9% than that of the noncatalytic conver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