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小川  戴旭尧  刘璐  冯天硕 《计算机应用》2005,40(12):3485-3489
针对中文短文本缺乏上下文信息导致的语义模糊从而存在的特征稀疏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CNN-MHA)的文本分类模型。首先,借助现有的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表示(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以字符级向量形式来格式化表示句子层面的短文本;然后,为降低噪声,采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MHA)学习文本序列内部的词依赖关系并生成带有全局语义信息的隐藏层向量,再将隐藏层向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CNN)中,从而生成文本分类特征向量;最后,为提升分类的优化效果,将卷积层的输出与BERT模型提取的句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后输入到分类器里进行再分类。将CNN-MHA模型分别与TextCNN、BERT、TextRCNN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搜狐新闻数据集上的F1值表现和对比模型相比分别提高了3.99%、0.76%和2.89%,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文短文本分类最重要的是提取和表示短文本特征,传统的表示方法静态训练词向量,存在特征稀疏、语义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词性信息和ACBiLSTM的中文短文本分类模型.用BERT模型动态训练词向量,引入词性因子优化,将得到的具有词性信息的词向量作为输入层信息;经过卷积神经网络初步提取局部特征,通过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进一步得到具有上下文时序信息的中间向量表示;结合注意力机制,突显关键信息,获得最终文本特征表示.在FudanNews、SougouNews及THUCNews数据集上将该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其准确率和F1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文本的表示与文本的特征提取是文本分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连续词袋模型(CBOW)与ABiGRU的文本分类模型。该分类模型把改进的CBOW模型所训练的词向量作为词嵌入层,然后经过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层和池化层,以及结合了注意力(Attention)机制的双向门限循环单元(BiGRU)神经网络充分提取了文本的特征。将文本特征向量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在三个语料集中进行的文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文本分类算法,提出的方法有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THUCNews的中文新闻文本标签分类任务,在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融合多层等长卷积和残差连接的新闻标签分类模型(DPCNN-BERT)。首先,通过查询中文向量表将新闻文本中的每个字转换为向量输入到BERT模型中以获取文本的全文上下文关系。然后,通过初始语义提取层和深层等长卷积来获取文本中的局部上下文关系。最后,通过单层全连接神经网络获得整个新闻文本的预测标签。将本文模型与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TextCNN)、循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TextRNN)等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4.68%,F1值达到94.67%,优于对比模型,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文本特征表示方法无法充分解决一词多义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融合字注释的文本分类模型。首先,借助现有中文字典,获取文本由字上下文选取的字典注释,并对其进行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器(BERT)编码来生成注释句向量;然后,将注释句向量与字嵌入向量融合作为输入层,并用来丰富输入文本的特征信息;最后,通过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学习文本的特征信息,并引入注意力机制突出关键特征向量。在公开数据集THUCNews和新浪微博情感分类数据集上进行的文本分类的实验结果表明,融合BERT字注释的文本分类模型相较未引入字注释的文本分类模型在性能上有显著提高,且在所有文本分类的实验模型中,所提出的BERT字注释_BiGRU_Attention模型有最高的精确率和召回率,能反映整体性能的F1-Score则分别高达98.16%和96.52%。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未能充分利用不同通道间的文本特征语义信息和关联信息,以及传统的词向量表示方法采用静态方式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忽略了文本的位置信息,从而导致文本情感分类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ALBERT(a lite BERT)和注意力特征分割融合网络(attention feature split fusion network,AFSFN)的中文短文本情感分类模型ALBERT-AFSFN。该模型利用ALBERT对文本进行词向量表示,提升词向量的表征能力;通过注意力特征分割融合网络将特征分割为两组,对两组不同通道的特征进行提取和融合,最大程度保留不同通道之间的语义关联信息;借助Softmax函数对中文短文本情感进行分类,得到文本的情感倾向。在三个公开数据集Chnsenticorp、waimai-10k和weibo-100k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3.33%、88.98%和97.81%,F1值也分别达到了93.23%、88.47%和97.78%,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中文短文本情感分析中能够达到更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文本匹配的准确率,针对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和MatchPyramid模型在文本匹配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BERT与图像自注意力机制的文本匹配模型。首先,利用BERT模型将一对文本编码为单词级别的特征向量。其次,根据词向量构建2段文本之间的词与词相似性的匹配矩阵,并将其视为单通道的图像表示。然后,通过图像的自注意力机制生成匹配矩阵的自注意力特征矩阵。最后,将匹配矩阵与自注意力特征矩阵连接为多通道,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捕获图像中的文本匹配信号,并将匹配信号与BERT模型输出的[CLS]编码向量连接后,输入全连接层得到2段文本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WikiQA数据集上相比于BERT模型、MatchPyramid模型和其他文本匹配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MAP和MRR衡量指标,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过程中实体特征利用率低,语义表示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RT语言模型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运用Char-CNN学习字符的多种特征,将特征加入BERT预训练生成的词向量中,获得融合领域信息和汉字特征的词向量表示,将词向量输入迭代扩张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特征抽取,引入注意力机制加强实体特征的关注度,通过CRF解码标注命名实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CCKS17中取得91.64%的F1值,识别性能优于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传统神经网络由于上下文语序变化而导致的情感歧义问题,提出一种多通道语义合成卷积神经网络(SFCNN)。使用改进的情感倾向注意力机制对词向量进行情感加权操作;将情感倾向词向量进行多通道语义合成,生成带有文本上下文语义信息的深度语义向量,构建情感分类模型;使用自适应学习率的梯度下降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完成行情感分类任务。为了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使用多种微博数据样本集在提出的模型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情感倾向注意力机制结合多通道语义合成卷积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情感分类能力,并且自适应学习率的梯度下降算法可以更快地完成模型收敛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有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研究方法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不能全面提取文本信息特征,二是很少从图结构数据中挖掘全局标签之间的关联性。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融合卷积神经网络-自注意力机制(CNNSAM)与图注意力网络(GAT)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模型(CS-GAT)。该模型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充分提取文本局部与全局信息并进行融合,得到更为全面的特征向量表示;同时将不同文本标签之间的关联性转变为具有全局信息的边加权图,利用多层图注意力机制自动学习不同标签之间的关联程度,将其与文本上下文语义信息进行交互,获取具有文本语义联系的全局标签信息表示;使用自适应融合策略进一步提取两者特征信息,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AAPD、RCV1-V2与EUR-Lex三个公开英文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所达到的多标签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主流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进行情感分析任务时会忽略词的上下文语义以及CNN在最大池化操作时会丢失大量特征信息,从而限制模型的文本分类性能这两大问题,提出一种并行混合神经网络模型CA-BGA。首先,采用特征融合的方法在CNN的输出端融入双向门限循环单元(BiGRU)神经网络,通过融合句子的全局语义特征加强语义学习;然后,在CNN的卷积层和池化层之间以及BiGRU的输出端引入注意力机制,从而在保留较多特征信息的同时,降低噪声干扰;最后,基于以上两种改进策略构造出了并行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的特性,并且有效地提升了文本分类的F1值,在中文评论短文本情感分析任务上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结合改进主动学习的SVD-CNN弹幕文本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使用池化层进行文本特征降维会损失较多文本语义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VD-CNN)。首先,采用改进的基于密度中心点采样的主动学习算法(DBC-AL)选择对分类模型贡献率较高的样本进行标注,以低标注代价获得高质量模型训练集;然后,结合SVD算法建立SVD-CNN弹幕文本分类模型,使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代替传统CNN模型池化层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弹幕文本分类任务;最后,使用改进的梯度下降算法(PSGD)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为了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使用多种弹幕数据样本集,对提出的模型与常用的文本分类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更好地保留文本语义特征,保证训练过程的稳定性并提高了模型的收敛速度,在不同的弹幕文本上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经典循环卷积神经网络(RCNN)在池化层采用的最大池化策略较为单一,会忽略除最突出特征外的其他特征,影响分类精度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头注意力池化的循环卷积神经网络(MHAP-RCNN)模型。多头注意力池化可以充分考虑各特征对分类的贡献,且能在训练过程中动态优化,有效缓解最大池化的单一性问题。在三个公开的文本分类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RCNN及其他各模型相比,提出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文本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4.
邓钰  李晓瑜  崔建  刘齐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132-3138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对其包含的海量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不同于普通文本分类,短文本情感分类需要挖掘隐含的情感语义特征,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性。为了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短文本的情感语义特征,提出了一种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MAMN)用于短文本情感分类。首先,利用n元语法特征信息和有序神经元长短时记忆(ON-LSTM)网络对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进行改进,以对文本上下文内联关系进行充分提取,使模型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文本特征信息。然后,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对多跳记忆网络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在拓展模型深度的同时,挖掘更高层次的上下文内联情感语义关系。在电影评论集(MR)、斯坦福情感树(SST)-1和SST-2这三个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结构的基线模型以及一些最新成果相比,所提MAMN取得了较优的分类效果,验证了多跳结构对于性能改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孟曌  田生伟  禹龙  王瑞锦 《计算机应用》2019,39(8):2450-2455
为提高对文本语境深层次信息的利用效率,提出了联合分层注意力网络(HAN)和独立循环神经网络(IndRNN)的地域欺凌文本识别模型——HACBI。首先,将手工标注的地域欺凌文本通过词嵌入技术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中;其次,借助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提取地域欺凌文本的局部及全局语义特征,并进一步利用HAN捕获文本的内部结构信息;最后,为避免文本层次结构信息丢失和解决梯度消失等问题,引入IndRNN以增强模型的描述能力,并实现信息流的整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准确率(Acc)、精确率(P)、召回率(R)、F1和AUC值分别为99.57%、98.54%、99.02%、98.78%和99.35%,相比支持向量机(SVM)、CNN等文本分类模型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文文本分类准确率低、单一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难以提取多方面特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NN的并行门控机制的混合文本分类模型——CGGA(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parallel gating unit and attention mechanism).利用卷积提取文本的局部特征,并加入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对数据进行上下文数据建模,提取关系特征,同时,引入门控Tanh-ReLU单元进行进一步的特征筛选,从而控制信息向下层流动的力度,并且减轻梯度弥散,提高模型分类准确率.最后,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进行权重更新计算,以提高在相应文本类别上的输出,进而优化模型分类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文本分类模型和分类算法,在THUCNews数据集和搜狐数据集上,比基线模型的宏平均精确率分别提高了2.24%、6.78%.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常常被用于文本情感分类的研究中,但多数研究都会忽略文本特征词本身所携带的情感信息和中文文本分词时被错分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情感特征的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情感分类模型(Dual-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sentiment classifi...  相似文献   

18.
情感多分类标注对文本信息的敏感性远高于二分类问题。为了有效利用语义依赖距离和语义多层次进行情感多分类,提出一种多窗口多池化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使用多窗口的卷积层提取上下文局部语义,然后通过多池化层降低特征维度,同时保留不同层次的语义,由多层次语义构成文本特征向量,最后送入全连接层完成多分类标注。采用斯坦福情感树库数据集验证所提模型的多分类标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集含短语和未包含短语两种设定下,模型的短文本情感多分类正确率分别达到54.6%和43.5%。  相似文献   

19.
王丽亚  刘昌辉  蔡敦波  卢涛 《计算机应用》2019,39(10):2841-2846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中同层神经元之间信息不能互传,无法充分利用同一层次上的特征信息,缺乏句子体系特征的表示,从而限制了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影响文本分类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基于CNN-BiGRU联合网络引入注意力机制的模型,采用CNN-BiGRU联合网络进行特征学习。首先利用CNN提取深层次短语特征,然后利用双向门限循环神经网络(BiGRU)进行序列化信息学习以得到句子体系的特征和加强CNN池化层特征的联系,最后通过增加注意力机制对隐藏状态加权计算以完成有效特征筛选。在数据集上进行的多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91.93%的F1值,有效地提高了文本分类的准确率,时间代价小,具有很好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