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浩 《中外建筑》2002,(5):44-44
开平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之乡。遍布城乡、风格各异的碉楼是开平最具特色的建筑景观,也是开平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结合开平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开平碉楼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建筑特征,并分析了开平碉楼与区域环境之间的联系,指出开平碉楼的建筑设计符合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彬 《城乡建设》2010,(12):16-17
历史随着潭江穿过这座开平小城,悠悠岁月,在一幢幢碉楼的身躯上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行走在开平市城镇乡村,一座座高大坚固、中西合璧的古老建筑随处可见,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也有两三座,连绵数十公里,蔚为大观——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开平碉楼。  相似文献   

4.
薛婧  段威 《建筑创作》2020,(1):91-97
碉楼起源于明清时期,在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碉楼承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开平碉楼产生与发展的时期特殊,深受多元的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防御性的基础上又呈现出独特的景观价值,是中国乡土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的融揉。碉楼作为聚落的一部分与山水林田和谐交融,是防御危机与守望风景的载体。本文试从聚落空间、建筑样式、景观风貌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开平碉楼的发展过程,总结出开平碉楼聚落的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罗建平 《华中建筑》2011,29(12):157-160
碉楼在我国分布极广,但它们的起源和发展却有着区别:川西碉楼是西南碉楼的发源地,经过战争传播,由军扩展至民,增强了川黔传统民居的防御性;而开平碉楼来自于传统民居的楼化和碉化;前者实现方式是平面附加,后者则是竖向叠层.碉楼具有的多样性,是各自传统建筑文化与技术对防御功能的地域性应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亦师 《建筑学报》2004,18(9):52-54
本文首先阐释“碉楼民居”的概念,并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碉楼民居在全国的分布状况及建筑形制上的异同:川西北羌藏地区碉楼建筑形态发生最早,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川中汉族地区受羌族影响但保持传统居住模式;客家地区延续中原地区较古的居住形态;五邑开平地区受西方近代思想影响。同时,对碉楼民居的价值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开平碉楼是中国近代乡土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独特的外观屹立于中国的南方小城--开平.2007年6月28日第31届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将"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开平碉楼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碉楼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以及开平碉楼对当下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有什么意义,这些是本文试图探讨的内客.  相似文献   

8.
傣族民居建筑,不仅反映了当地建筑文化特征,而且体现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文化,是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达。本文以云南地区傣族传统民居为实例,通过对比其所在不同地域的建筑空间形态构成,进而分析这些传统民居所展示的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聂雨馨 《城市建筑》2021,(10):102-105
我国碉楼建筑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主要功能为防御,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类型.屈垣子庄园是我国现存较为典型的高墙碉楼民居代表,为研究四川近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建筑民俗提供了重要的解析场所.本文从屈垣子庄园的特征出发,对碉楼民居文化建筑在川南地区的特征进行解析,结合相关历史建筑...  相似文献   

10.
11.
潮汕侨乡是广东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投资极大地推动了近代潮汕侨乡的建筑发展。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和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是近代潮汕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孝祥 《新建筑》2002,(5):66-69
分析比较了近代粤中五邑地区、粤北兴梅地区、粤东潮汕地区等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论述了近代岭南侨乡建筑发展的适应性规律及其文化地域性格。  相似文献   

13.
广府侨乡与潮汕侨乡、兴梅侨乡并称广东三大侨乡。广府侨乡建筑以其覆盖地域面积最广、建筑形制最丰富、保存数量最多而成为近代岭南侨乡建筑文化中的代表,它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从接触碰撞到融会创新的历史过程,突出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创新性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赵曼丽 《重庆建筑》2006,(12):22-25
本文从美及文化的探讨入手,揭示苗族民居“半边楼”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伍国正  吴越 《华中建筑》2011,29(1):84-87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建筑文化审美可以从建筑生成环境系统、建筑文化传统和建筑的审美特征等三个层面展开.该文结合对湖南传统民居庭院的布局方式、人文精神、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观的分析,从文化审美的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在体现"礼乐"和鸣的宗法伦理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阴阳有序的"四象"时空观、审...  相似文献   

16.
李嘉华 《四川建筑》1999,19(2):29-31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立体文献,每幢建筑都蕴含了它那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观念和哲理。作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征,学者们已从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形态待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本文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因的线索,在与西方建筑的比较中对中国建筑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春媚 《江西建材》2014,(1):247-247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建筑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缩影。不同的建筑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反过来不同的文化也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建筑的设计和建设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而审美活动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时也会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特征。这就很明显的说明了不同的文化机制下,对建筑审美活动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本文就主要针对建筑审美和文化机制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会泽县的历史沿革、铜商文明.并从会泽传统民间的平面布局.结构形成和建筑细部等方面叙述了会泽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6)
云南省永德县博物馆藏的长命锁银饰,是民国时期大理鹤庆的银匠在永德县户乃村制作的大量银器中的一小部分。这些长命锁造型独特,做工精致,样式和图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主要有吉语、菊花、蝴蝶、麒麟、雄鸡、兔子等图案,具有美好的吉祥寓意。这些长命锁银饰为全手工制作,工艺十分精良,运用了锤錾、錾刻、焊接等工艺。这些长命锁是研究民国时期的传统手工艺、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迁移杂居情况的珍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特点,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三方面,对大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展现了大理传统民居独特而富有人文魅力的民族建筑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