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本文对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对应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较合理的计算方法,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通过4个不同构造钢结构梁柱端板连接试件在单调荷载下的破坏试验,研究了不同构造端板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的受力特性,给出了螺栓拉力一荷载、螺栓弯矩一荷载变化曲线以及螺栓拉力分布状态,研究了节点形式、端板加劲肋、节点域柱腹板加劲肋等因素对螺栓受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受拉区螺栓同时承受拉力和弯矩、端板加劲肋和柱腹板加劲肋对螺栓拉力发展变化和分布状况影响较大;不同的节点计算模型适用于不同的节点构造. 相似文献
3.
为使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计算更趋合理,结合大量有关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试验资料,通过对影响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能力的多种主要随机因素的分析,利用一次二阶矩实用概率理论,给出了一种当高强度螺栓连接达到最大设计容许承载力时的可靠度的评估方法,并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时其计算公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抗拉连接高强度螺栓的工作性能,指出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与很多因素如连接板翼缘和螺栓的刚性性质,撬力,预拉力等有关。当连接板翼缘的刚度较小时,其弯曲变形将造成明显的撬力,从而增大了螺栓力,使整个连接过早破坏,考虑到撬力的作用,各种设计方法被提出来,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没有具体的撬力设计公式,只是在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公式中引入系数0.8来考虑撬力,设计应用较方便,但高强度螺栓抗拉承载力计算方法过于保守,其设计值明显低于国外标准,建议对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予以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8.
方钢管具有较大的截面模量且不存在弱轴,针对方钢管与方钢管拼接节点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方钢管与方钢管之间的新型装配连接方式,连接件不凸出主体截面.为了解该螺栓连接方钢管梁的抗弯性能,对单个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件在加载过程中荷载与跨中挠度的关系及关键点处荷载与应变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连接件影响了钢梁跨中刚度,对试件跨中受拉区的塑性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在整个加载过程,扣除支座变形影响后,螺栓连接方钢管梁荷载与跨中挠度关系基本呈线性;螺栓连接方钢管梁连接件及方钢管段应变沿梁高度呈线性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螺栓连接方钢管梁整体刚度有所降低,连接处尚未做到等刚度连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连接处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三组不同试件的试验,对磨擦型和承压型两种高度螺栓连接形式的工作机理和失效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把试验结果和不同规范中的取得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分析结果为以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接触面喷砂处理的5个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试件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砂处理的接触面抗滑移系数较规范建议值低;高强螺栓的预拉力对接触面的抗滑移系数有影响,预拉力愈大,接触面抗滑移系数愈小.还对其中一个试件做了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连接板件相对滑动时螺栓孔周围大部分区域的应力达到了板件钢材的屈服强度,而连接破坏时,螺栓孔周围的板件应力均达到了钢材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美国钢结构协会设计规范(AISC2005),中关于高强螺栓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有关分析结论可供高等院校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中美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动态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一种采用U形钢筋来连接梁柱构件并提供抗弯能力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首先在介绍该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接着描述了3个梁柱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3个试件的主要区别在于U形钢筋的长度.主要分析了试验中测量的各种钢筋应变.结果表明,U形钢筋的长度对试件的屈服荷载影响不大,且箍筋的屈服荷载比纵筋的要大.试验中柱的钢筋并未屈服,柱仍能承载,满足强柱弱梁的原则.U形钢筋应变显示,钢筋的滑移是从梁柱表面开始,逐渐发展到键槽末端.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design method for T-shaped tensile connector with high strength bolt,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irstly,it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or and establishes prying force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model,prying force equation and function between bolt prying force and flange thickness is derived,and the min and max thickness requirement of flange plate under a certain tension load is then obtained. Finally,two simplified design methods of the connector are proposed,which are bolt pulling capacity method and flange plate bending capacity metho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榀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缩尺模型的抗震性能研究,发现用高强混凝土做框架节点,其破坏形式同普通混凝土一样,也是经历了初裂、通裂直至破坏。通过对核心区配箍量的变化,研究了梁端位移延性和节点的抗裂强度,得出用高强混凝土做框架节点,核心区可适当减少配筋,能保证工程抗震的实践要求,施工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16根高强砼桩的试验,研究了高强砼框架柱的抗剪性能,讨论了剪跨比,轴压比等因素对破坏形态,开裂剪力及抗剪强度的影响。对现行规范的抗剪计算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高强砼框架柱抗剪强度研究的空白,可作为编制高强砼设计规范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为国内首次进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圆柱节点抗震的试验研究。本文进行了六个钢筋混凝土圆柱中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采用塑性理论推导了核心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节点铁心区抗剪强度的实用计算公式。本试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模式,可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通用的有限元程序ANSYSl0.0对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节点纯受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接触分析,对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单元类型、预应力的施加方式、约束条件及各单元的实常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顶板螺栓外侧的螺栓的分担的剪应力大于内侧螺检分担的剪应力,腹板螺检靠近节点板上角的螺栓附近的滑移量最大.本文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研究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节点的摩擦力分布规律及极限承载能力,弥补试验过程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刘 伟,贾金青 (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116024) 创新点说明: 1)研究了轴压比对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破坏形态的重要影响,随着轴压比提高,破坏形态由梁塑性铰延性破坏变为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当轴压比超过试验轴压比0.38,破坏形态转变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2)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包括承载力、延性、剪切变形、应力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的轴压比限值。 3)提出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轴压比限值下的最小配箍率。 研究目的: 主要解决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抗震设计问题,提出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的轴压比限值及最小配箍率。 研究方法: 开展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的低周往复试验研究,使用IMC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节点核心区采用LVDT测量剪切变形,并进行理论分析。 结果: 1)随着轴压比提高,破坏形态由梁塑性铰延性破坏变为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当轴压比超过试验轴压比0.38,破坏形态转变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2)当轴压比提高80%时,构件的延性系数下降57%。 3)当试验轴压比小于0.38时,提高轴压比能提高构件的初始刚度,而当试验轴压比超过0.38时,提高轴压比导致初始刚度下降,且刚度急速退化。 4)当试验轴压比小于0.38时,提高轴压比能提高构件的承载力,而当试验轴压比超过0.38时,提高轴压比承载力反而降低。 5)提出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的轴压比限值0.38(设计轴压比0.65),及对应的最小配箍率。 结论: 1)研究了轴压比对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破坏形态的重要影响,随着轴压比提高,破坏形态由梁塑性铰延性破坏变为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当轴压比超过试验轴压比0.38,破坏形态转变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2)研究了不同轴压比下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包括承载力、延性、剪切变形、应力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的轴压比限值。 3)提出钢骨超高强混凝土边节点的轴压比限值0.38(设计轴压比0.65),及对应的最小配箍率。 关键词:边节点,钢骨超高强混凝土结构,钢骨,轴压比 相似文献
19.
以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为研究依据,研究了焊缝TIG熔修原理及工艺过程,分析了疲劳试件的熔修实验结果,给出了熔修后的S-N曲线及方程,并分析TIG熔修提高试件疲劳寿命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南方潮湿多雨地区公路工程的路基填筑过程中,高液限填土的使用非常广泛,其力学特性直接影响路基的长期稳定性。由于降雨较多,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将路基填土完全压实,影响了路基的安全稳定。因此,为维护高液限填土路基的安全,深入研究高液限粘土的物理特性与工程特性,尤其是研究高液限填土路基的安全稳定,对保障路基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目前针对高液限土的水稳定性、抗剪强度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所以确定其强度的影响因素对于研究路基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某高速公路路基高液限填土的力学性质,选取两个断面路基填土,通过击实试验获得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采用不同压实度控制制样干密度进行侧限压缩、回弹和三轴剪切试验,得到了路基填土的压缩和强度特性随压实度、含水率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该路基填土为中等压缩性土料;在相同含水率下,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压缩模量Es、压缩指数Cc都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回弹指数Cs随压实度的增大而略微增大;在相同压实度下,采用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的土样进行试验。压缩模量Es、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s都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粘聚力c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φ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