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片状氧化锌粉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氯化锌、尿素为原料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得到纳米级氧化锌粉体。并以TEM、SEM、XRD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粉体结构、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0 0℃下热处理得到的氧化锌粉体结晶性能良好 ;在较大的反应物浓度及反应物浓度比下可以得到较小的晶体粒径 ,平均为 2 0nm ,且分散性好 ;在较小的浓度及较小的浓度比下得到的晶体粒径较大 ,并呈片状生长。阐述了浓度对于粒径大小的影响并得出片状氧化锌微晶生长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可溶性Zn^2 盐反应制备纳米ZnO。从可溶性Zn^2 盐中优化出最佳原料为硝酸锌。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是:尿素与硝酸锌的物质的量比3.5:1,反应时间为1.0h,反应温度为105℃;收率为93.80%,粒径为11-17nm。  相似文献   

3.
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粒径的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纳米氧化锌的功能和用途不同,因而需要制备出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氧化锌。论文以六水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研究了均匀沉淀法制备不同平均粒径纳米氧化锌的工艺条件,讨论了工艺条件对其粒径和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的前驱体为Zn5(OH)6(CO3)2;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六方晶系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20~50nm;纳米氧化锌的产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配比(n尿素/nZn2+)的增大而增大;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温度和煅烧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5.
孙强强  韩选利  项中毅 《应用化工》2011,(12):2172-2175
以醋酸锌和浓氨水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结合微波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XRD,SEM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分散剂及其用量、超声条件及微波热解时间对降解实验的影响。研究表明,以0.5%聚乙二醇20000为分散剂,超声处理10 min,微波热解15 min得到六方纤锌矿结构,直径20~50 nm、长度约为1μm的纳米棒状氧化锌粉体,该纳米材料在紫外光下具有高催化活性,照射2.5 h,可以使MB溶液的脱色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6.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硫酸锌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了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采用TG、DTA、XRD、TEM和BET表征了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7.
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纳米ZnO粒径为8~60nm,收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8.
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崔若梅  张文礼 《化学世界》1999,40(12):630-632,633
选择不同的微乳液体系及适宜反应条件,制备出粒径不同的纳米氧化锌,并进行了性质表征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廖莉玲  刘吉平 《贵州化工》2002,27(3):1-3,13
介绍以不同方法制备纳米ZnO,采用XRD,TEM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级的粉体结构和形貌进行的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方法对合成纳米晶粒大小的影响。实验表明:尿素均匀沉淀法、草酸和碳酸钠直接沉淀法、室温固相法均可得到纳米氧化锌,但以尿素沉淀法产品平均粒径最小,碳酸钠沉淀法次之;并且这两种方法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功能材料,有着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对纳米氧化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制备技术(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及其应用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纳米氧化锌的形成机理及微观结构进行探讨,寻求行之有效的制备高纯、均匀纳米氧化锌的方法,以及制备各种性能的氧化锌粉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应用研究以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表面改性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化学沉淀法、醇盐水解法、微乳液法、固相合成法、溶胶 凝胶法和喷雾热解法的主要特点与优缺点,并对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方法:即表面包覆改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外膜层改性(胶囊)法和高能表面改性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以碳酸钠和硫酸锌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前驱体碱式碳酸锌,前驱体经过热分解得到氧化锌粉体。采用热重分析(TG-DTG-DTA)、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前驱体和产品氧化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前驱体为碱式碳酸锌Zn4(OH)6CO3;以水、乙二醇为溶剂及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均可制备出较为纯净的氧化锌;乙二醇为溶剂和PEG为分散剂,改善了氧化锌的形貌和分散性,避免了氧化锌团聚。  相似文献   

15.
纳米级氧化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纳米氧化锌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 ,用途广阔。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研究现状、制备方法、表征方法 ,并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由粗氧化锌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碳酸氢铵法由粗氧化锌制备纳米活性氧化锌。研究了用碳酸氢铵法由粗氧化锌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热力学、中间体碱式碳酸锌的主要组成和碱式碳酸锌热分解的温度对形貌的影响;考察了中间体碱式碳酸锌的热分解温度和时间对纳米活性氧化锌的纯度、白度、比表面积和表观密度的影响。碱式碳酸锌焙解生成纳米活性氧化锌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0℃和1h时,产品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97.6%,粒度<100nm,比表面积50m2/g,表观密度0.21g/cm3。  相似文献   

17.
制备纳米氧化锌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的热解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碳酸氢铵法由粗氧化锌制备纳米氧化锌。研究了碳酸氢铵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的组成、热解温度、纳米氧化锌晶型,以及前驱体热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的组成为Zn5(CO3)2(OH)6,它在222℃左右开始分解,在250℃左右强烈分解为氧化锌、水和二氧化碳,温度高于265℃后分解接近完全。前驱体在600℃下热解1h得属于六方晶系的纳米氧化锌,空间群为C46V%DP63mc。Zn5(CO3)2(OH)6热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84.59kJ/mol,表观频率因子A为4.98×1018s-1,动力学机理就是随机核化机理,遵从Aurami方程Ⅱf(α)=3(1-α)[-ln(1-α)]2/3。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锌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探索制备工艺条件对纳米氧化锌粒径及形貌的影响规律。最佳工艺条件:锌离子(Zn2+)初始浓度为0.74 mol/L,碳酸根与锌离子浓度比[c(CO32-)/c(Zn2+)]为1.1,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40 min,煅烧温度为600 ℃,煅烧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形貌为球形,粒度均匀,粒径约为25 nm,二次粒径(D50)为549.9 nm,分散性好。该工艺条件为低成本工业化制备纳米氧化锌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不同制备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按原料的原始状态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根据制备和合成过程不同,液相法可分为: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沉淀法等。具体介绍了纳米氧化锌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制抗菌除臭、消毒、抗紫外线产品;用于催化剂和光催化剂;制备气体传感器及压电材料等。提出了纳米氧化锌应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未来的应用研究提出一些观点,指出了纳米氧化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超声场中沉淀法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超声辐射应用于以硫酸锌(ZnSO4·7H2O)和草酸(H2C2O4·2H2O)为原料的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工艺过程,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26nm的氧化锌粉体。通过XRD,DTA—TG和SEM等技术研究了纳米氧化锌的合成过程及粉体性能。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引入普通沉淀法,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使前驱体颗粒细化,抑制其团聚并延缓其向凝胶转变,从而可制备出氧化锌纳米粉体。这种方法所得纳米氧化锌粒子外貌为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