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在才能(高考成绩)基础上城乡居民对高等教育需要的满足程度基本相同。文章考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认为造成这种机会不均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现均等的有效策略只能是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高校收费应该建立在充足的财政资助体系之上才能维护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政府应大力拓展慈善组织,增加高校的社会捐赠,打破高校对政府单一资金来源的路径依赖,也由此打破行政路径上政府对高校的管制。慈善组织和高校都应该独立于政府,因此政府应该明确行政边界,利用社会捐赠进行"第三次分配",增加学生资助,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性,改善社会的"不公正感",培养公民意识,加强社会自治。  相似文献   

3.
当前,来自农村和城镇的考生以及父亲身份分别是农民、工人、干部的子女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和专业入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与综合素质的差异和填报志愿选择有关,同时,还不能排除招生工作的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扩大高等教育机会;二是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综合素质教育;三是改革高考录取制度,减少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四是严肃高校招生纪律,减少或杜绝招生工作中的不良之风,同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使社会学中的补偿原则和反向歧视理论在高校招生中得到一定体现,使农村考生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4.
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入学机会的公平分配只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一环。研究基于承认正义视角审视高校专项生的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发现,这些学生进入重点大学后在情感、权利及个体价值方面都有着非正义的经历,制约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阻碍学业与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研究认为,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认识亟需从入学机会的分配正义进一步深入到教育过程的承认正义,更加关注弱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关注人的平等承认,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补偿性政策,营造更加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和展望厦门大学张建奇一、新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问题建国后,我国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主要原因如下:政府重视提高女性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在法律上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意识形态上大力宣传男女平...  相似文献   

6.
尽管代际传递对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备受关注,但高等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问题尚未得到已有研究的充分挖掘。基于两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并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代际传递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农村居民中却呈现出特殊的"反再生产"特征,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更能培养出"凤凰男"。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相较于农村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居民更能熏陶出"学二代",高等教育起点不平等的再生产路径得以形成。要降低代际传递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未来的政策设计需要提升农村居民参与高等教育的能力,加大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经费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大学生奖助学金的投入并为其求职提供政策支持,从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来补偿起点不公平。此外,政府应推进"普惠型户籍改革",尽快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  相似文献   

7.
从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看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影响分析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反思性研究方法和多元分析框架。从文化再生产理论看,"惯习"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心理根源,"资本"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平等的物质基础,"符号权力"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原因。为此,要重视文化观念更新,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供正确认知;加强各种制度改革,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供实施载体。  相似文献   

8.
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应然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被同时赋予世界性使命与民族性使命。世界性使命是世界高等教育系统群的共同使命项目,执行世界性使命要求在世界维度上执行系统群共同使命项目,并且要求在世界维度上保障其执行质量;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只有执行世界性使命,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群中获得平等席位与平等权利。民族性使命是各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自选项目,对于任何一种民族高等教育系统而言,民族性使命都包括民族国家文化的承传及民族国家精神的培养、民族国家人的培育两大核心项目与永恒项目;执行民族性使命,要求在民族维度上执行这两大核心项目与永恒项目,并且要求在民族维度上保障其执行质量;不执行民族性使命的高等教育系统不具备民族性或民族国家性,不具备民族性或民族国家性的高等教育系统不是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核心使命是推动社会整体持续发展与改善,民族国家社会整体品质提升与世界社会整体品质提升互为因果、循环促进,民族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民族性使命与世界性使命互为终始,交替往复,均指向民族国家社会整体品质提升与世界社会整体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9.
英国教育旨在全面开发个人能力。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能力的开发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英国的义务教育是从5岁至16岁,但5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学习机会,而16岁以上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也不罕见。第三级教育(大多是指在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和公立学校中进行继续教育的高等教育)形式灵活,为学生在学术上、职业教育上和终身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剧变,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也在"公平"与"效益"的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地进行着调适与改革.透过对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回顾和脉络走向的把握,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政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有必要进一步转变角色、职能,关注群体间接受高等教育"量"与"质"的双重差异.  相似文献   

11.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社会地位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她们履行重要社会职责的有力保证。性别差异是历史客观存在,中国自古以来便存在着教育上的男女不平等,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更是处于劣势。但是,中国在1949年以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有了...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其社会属性与意义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成为人权、人权实现手段或人权支柱,高等教育公平便成为社会发展必需.教育公平包括入学公平、资源公平与结果公平等三个维度,其中,资源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教育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致学交流"的本质决定了师资与课程是资源公平的核心,课程与教师资源品质差别将导致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的缺失,优质师资争夺将加剧资源及教育质量的国际、区际与校际差别.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公平,最有效途径不是调整或重新配置,而是合作开发与共享,使高校群体平等使用优质资源,使大学生整体平等获取优质资源.为此,应该建立开发与共享系列策略或制度,主体包括: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制度;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制度;跨校学分互认与互换制度.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是时下我国高等教育耳熟能详的一个话题 ,破立之或转变之等相关字眼频频在各种媒体上闪亮登场。然而 ,由于其自身的理论研究尚欠成熟 ,人们在破之、立之或转变之之时 ,势必会存在许多难尽人意之处 ,1 2 以致达不到预期的影响和推动效果 ,甚至不小心还会走向问题的反面。故此 ,对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为何破、为何立 ,怎样破、怎样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无疑会有助于这一重大课题在理论上的科学建构 ,有益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当前 ,在破、立抑或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过…  相似文献   

14.
诚信机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了人们对于质量问题的普遍担忧,要求加强质量保障的呼声日益高涨。期望用原有的精英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解决大众化时代的所有问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市场机制已成为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方式。诚信原则是市场竞争中的公共守则,是市场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不诚信因素直接影响着质量的保障和提高。加强诚信机制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必须有赖于诚信原则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5.
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的规模,在绝对数上已经接近7工万人(包括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在校生,不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非学历培训生源),可以说,在数量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之一.这一伟大成就足以令我们感到骄傲.然而,我们实在无法从心底里骄傲起来,因为,在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学中,我们还看不到我国大学的名字;我国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科在世界高等教育中还称不上优秀;我国高等教育不论是结构还是人才培养规格,都还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因此,巩固高等教育大国地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影响的国际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从公共教育投资中获益最多的乃是中上收入阶层的学生,低收入阶层的学生只从中获得了一少部分公共资源.免费或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低额学费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成了一种通过税收把穷人的收入向富人转移的不公平机制.实行成本回收,则可以部分地纠正这种不公平现象.但由于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对学费增加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情况下,低收入家庭对学费的变化较之富裕家庭更为敏感,所以实行成本回收,会对低收入家庭出生的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消弱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两种公平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转换机制.不过,由成本回收所造成的对低收入阶层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学生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与学费减免等措施部分地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芬兰的大学可能(抑或不可能)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中获得成功呢?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芬兰高等教育经历了以多科技术学院为中心的改革.之后,波隆那宣言拉开了芬兰大学改革的序幕,芬兰开始注意到大学的学位结构、法律上、组织上和财政等方面的问题.芬兰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和诺基亚的国际性成就刺激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本论文首先勾勒芬兰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之后重点从组织内涵上研究当前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最后以两种欧洲大学发展图景为分析框架研究芬兰大学.  相似文献   

18.
任何学科都有对以往发表的期刊论文进行诸如研究主题分类和统计分析的必要,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这种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同行反思过去的研究经历,另一方面可为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以及学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将高等教育学专业的期刊论文分为高等教育思想、元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系统和院校管理四大主题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分类结构体系,这种分类不仅能鲜明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需求.统计发现,大部分的研究属于高等教育系统和院校管理两大主题,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应用"或"实践"取向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教育学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包括教育权利公平与教育机会公平。慕课作为高等教育在线教育的融合形态,具有共享、在线、自主、低廉等特性,其公平性更多集中于权利公平的政策层面;运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哈佛在线教育等慕课开放大数据对慕课的教育机会公平进行检验,发现慕课在教育机会公平层面呈现极不均等的状态。无论是入学机会、学习过程还是学业成就,都高度倾向于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学历年轻男性,客观上扩大了教育差距。我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时期,应着力于慕课教育机会公平的改善,可通过资源均衡布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建设、发展先修课程及在线学位、构建课程体系等多种举措使慕课助力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评估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是1985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的颁发已使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 (1) 教育评估的本质和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