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药》2015,(6):41-43
通过检测小麦穗期施用多菌灵单剂或其复配剂不同次数、不同施药时间、不同剂量后,小麦籽粒中多菌灵残留量,分析麦穗期不同施药方式下多菌灵残留超标风险。结果表明:多菌灵残留超标风险与施药剂量、次数密切相关。施药次数越多,残留超标风险就越高;施药剂量越大,残留超标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
杀虫脒是一种新型有机氮杀虫螨剂,它具有高效、低毒、残效长等优点,能防治水稻、棉花、果树等多种作物的多种害虫,特别对螟虫防治效果显著,是取代剧毒农药对硫磷和高残毒杀虫剂六六六的好品种。对其在作物上的残留动态尚缺少系统研究。为此,我们利用~(14)C-杀虫脒在水稻、茶叶和土壤中进行残留、消失、收效、运转的试验,为合理安全使用、确定安全间隔期,改进施药方法,提高药效,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摘要如下:一、杀虫脒在水稻上的残留:一九七四年研究了~(14)C-杀虫脒水剂在晚稻上的残留和消失动态,初步得出:  相似文献   

3.
水稻抽穗前、后施药的时期,农药种类,施药剂量与次数和稻米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供试的有机磷农药除敌敌畏未检出外,其余农药都在稻米中残留,残留量三唑磷〉乙酰甲胺磷〉甲胺磷〉毒死蜱〉吡虫啉〉敌敌畏。水稻抽穗前用药2次,甲胺磷、三唑磷均超标;用药3次,毒死蜱残留量与国家标准相当,乙酰甲胺磷未达标。上述农药剂量提高1倍,残留量提高30%~50%,用药2次除毒死蜱外,残留量均超过国家标准。水稻抽穗后用药,农药残留量明显提高,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三唑磷、毒死蜱常规剂量用药2次,除乙酰甲胺磷未超标外,其余残留量都高于国家标准。吡虫啉抽穗前后使用,其残留量均低于食品中最高允许标准。农药残留量与糙米贮存期有关,一般贮存90d后,农药残量即低于允许残留标准。降低农药施用次数,适当降低用药量,尽量选择抽穗前用药,选用高效、安全、低残留农药,是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建立一种测定柑橘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产物多菌灵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对其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量进行研究。[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优化的Qu ECh ERS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04~4.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质量浓度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004~4.0 mg/L添加质量浓度范围内,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平均回收率为87.8%~117.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3%~10.7%;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5、0.005 ng,其定量限(LOQ)分别为0.01、0.004 mg/kg。[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等优点,且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甲基硫菌灵在柑橘全果的消解动态结果显示,其半衰期为2.8~6.4d,属于易降解农药;7d后在柑橘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127~2.277mg/kg,低于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5.0mg/kg,表明甲基硫菌灵对柑橘安全。  相似文献   

5.
溴氰菊酯在烟叶上残留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礼章  潘桐 《农药》1989,(4):32-33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溴氰菊酯在烟叶上的残留,仪器为Perkin-Elmer F-17型,检测器为~(63)Ni ECD,色谱柱为3%OV-101/Chromosorb W AW DMCS (80~100目)。测定结果,其平均半衰期6.1天,其残留量与施药量、施药次数、取样间隔期、降雨量等有关,最后提出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6.
呋喃丹(Furadan,2,3-m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甲基氨基甲酸酯)是个内吸杀虫和杀线虫剂,广泛地以叶面喷洒或以颗粒剂施于稻田水面防治常见的水稻害虫。然而呋喃丹颗粒剂水面撒施防治褐飞虱效果比根区施药效果差得多,施于水面的呋喃丹因稻田中水呈碱性而化学水解因此迅速降解,根区施药能增加呋喃丹的残留和在水稻体内的吸收及持久性。不同施药方法对呋喃丹在土壤中持久性影响的资料并不完整。本文报导测定~(14)C-呋喃丹在土壤中的持久性,以及水面和根区施药~(14)-呋喃丹的释放研究的结果,还研究了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用气相色谱测定技术,研究了二氯苯醚菊酯在水稻植株上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它在田间自然环境下的稻株上很稳定,不易降解,半衰期约为3.5天。尤其在抽穗后施药,造成对谷壳及稻草的严重污染。污染程度与施药次数、施药浓度、离稻谷收割间隔天数密切有关。但药剂对作物组织穿透能力很弱,在糙米中的残留量是甚微的。使用有效成分7.5克/亩,施药不超过4次,糙米中残留量低于0.1ppm,谷壳中高达12.5ppm,稻草中4.5ppm。药剂对谷壳及糙米污染差异可相差19~185倍。降雨对药剂的残留有一定影响,但不突出,在多雨季节施药仍有较高的残留量。二氯苯醚菊酯[(3-苯氧基苄基)甲基-顺式,反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又名除虫精,苄氯菊酯,Permethrin,Pounce,Exmin,Matadan,代号有NRDC143,FMC33297,S-315等,是近代发展的高效低毒广谱性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据报导,对稻蓟马、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达到安全用药,在1976、1977、1979年进行了残留试验。本文综述三年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6,(5)
[目的]明确杀虫剂在水稻上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次数与糙米、稻壳和稻秆中农药残留水平的关系。[方法]供试农药为阿维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茚虫威,田间小区设置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及其1.5倍,施药次数为2、3次,采收间隔期为14、21 d,调查糙米、稻壳和稻秆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结果]糙米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为0.001~0.04 mg/kg,稻壳中0.002~0.32 mg/kg,稻秆中0.001~0.12 mg/kg。[结论]施药剂量越大、次数越多、采收间隔期越短,农药的残留水平越高;农药的应用时期会影响其残留水平;稻壳和稻秆中承载了大部分的农药残留,稻壳中4种农药的残留水平均高于稻秆。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5,(8)
[目的]明确苦皮藤素V在露地白菜上的残留动态。[方法]施药后不同时期采集白菜及土壤样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相关样本的药剂残留检测。[结果]苦皮藤素V在白菜植株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1.203、0.063 mg/kg,半衰期分别为11.8、14.6 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苦皮藤素V在白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14~0.713、0.004~0.065 mg/kg。[结论]苦皮藤素V施药最高剂量喷施2.7 g a.i./hm2,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21,60(9):668-673
[目的]为确保4种农药在不同品种梨上的安全使用,评价其在梨上的消解趋势、残留水平,并且在2018年试验的基础上,验证毒死蜱、吡虫啉的安全使用评价标准及制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灵的安全使用评价标准。[方法]参考农药标签和梨果生产中调研的施药方法,选取全国6地的黄冠梨、莱阳梨、砂梨、早酥梨、砀山酥梨和鸭梨6个梨品种,开展田间试验。利用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多菌灵在梨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4种农药在梨中的消解动态均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4.2、7.1、12.2、11.9 d。毒死蜱、吡虫啉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与2018年相比,较为吻合,年度差异不大,无超标现象。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灵均有超标现象,多菌灵尤为突出。[结论]必须严格控制施药剂量及施药次数,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建议按照低剂量施药,每个作物周期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21(高效氯氟氰菊酯)、28 d(多菌灵)。按照推荐剂量及其操作规范在梨上施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农药》1977,(5)
多菌灵的化学名称为:N-(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该农药杀菌谱广,对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小粒菌核病,三麦赤霉病,棉花苗期病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它在农作物上的吸收,残留,代谢以及在土壤中的残留和移动等情况尚需进一步弄清。我们自1974年至1975年,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法研究了多菌灵在早稻,晚稻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为该农药安全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6,(4)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及室内残留检测,明确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中霜脲氰在人参、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中霜脲氰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霜脲氰的平均回收率为81.37%~114.04%,相对标准偏差为1.52%~8.84%,相关系数0.9999符合残留检测要求。施药有效剂量为2754 g a.i./hm2时,霜脲氰在人参茎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3~11.0 d,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1836、2754 g a.i./hm2,分别施药1、2次,施药间隔7 d时,采收间隔期为14、45、75 d,收获期霜脲氰在茎叶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854 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27 mg/kg,在鲜人参及干人参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结论]建议我国霜脲氰在人参上的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可暂定为0.1 mg/kg,每季最多使用次数1次,安全间隔期14 d。  相似文献   

13.
[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75%代森锰锌代谢物乙撑硫脲在茎和叶中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吉林抚松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剂量为推荐剂量的2倍(6250 g a.i./hm2)时,乙撑硫脲在茎和叶中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782、8.23 mg/kg;半衰期分别为4.9、19.5 d.施药1次,测得茎中乙撑硫脲残留量14d后低于欧洲规定的MRL值(0.05 mg/kg),而叶中乙撑硫脲残留量均高于欧洲规定的MRL值(0.05 mg/kg).[结论]综合多方面因素,按照推荐剂量3 125 g a.i./hm2处理,建议我国在茎上乙撑硫脲的MRL值可暂定为0.05 mg/kg,茎安全间隔期为14 d,而叶上的残留量较高,建议MRL值可暂定为0.50 mg/kg,叶安全间隔期无法确定,施药次数为1次.  相似文献   

14.
我所在去年开展高丁体六六六粉在水稻上的残留试验的基础上,今年又对该农药及高丙体六六六粉在水稻上的残留水平作了重复扩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田间试验设计 1.供试田块及施药: 共选五个点,各供试点均选用大田田块作试验,其面积一亩左右。大田试验参数见表1。施药期、施药量、施药次数均按当地习惯施用。高丙体六六六粉增加用药量比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海棠果果实、叶片和土壤整个生长系统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估其膳食摄入风险商值。[方法]采用高浓度(1∶1000)施药2次(T_1)、高浓度施药1次(T_2)、低浓度(1∶2000)施药2次(T_3),低浓度施药1次(T_4) 4个处理方法,多次施药,多次采样,于第2次施药后1 h,1、3、5、7、9、14、21、28、35 d采取海棠果果实、叶片和土壤样本。[结果] 3种农药在海棠果果实、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方程,3种农药在海棠果果实、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是叶片果实土壤,初始残留量均是T_1T_2T_3T_4;3种农药残留量随喷施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喷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半衰期随喷施剂量的增加而增长,随喷药次数的增加而增长,T_1、T_2、T_3、T_4处理,3种农药的半衰期分别为9.9~34.7、9.9~34.7、7.7~17.3、6.3~13.9 d;施药后第21天,3种农药的残留量均低于其MRL值,施药第35天,3种农药在海棠果果实、叶片、土壤中的降解率均大于61.32%。[结论]按照推荐浓度1:2000倍液及推荐浓度2倍浓度1∶1000倍施药,不会引发膳食安全问题,风险商值小于69.35%,处于人群可接受的健康风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5,(12)
[目的]为评价四氟醚唑在水稻和环境中的安全性,开展四氟醚唑在水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方法]进行2年3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四氟醚唑72.80ga.i./hm~2施药1次;最终残留试验按72.80ga.i./hm~2(高剂量)和48.53 ga.i./hm~2(低剂量)分别施药2次和3次水稻收获期采样。[结果]四氟醚唑在田水、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7~5.1、4.1~9.8、2.1~6.3 d。四氟醚唑在土壤、植株、谷壳和糙米中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2133、5.4557、5.4498、0.0397mg/kg。[结论]糙米最终残留量低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05mg/kg。  相似文献   

17.
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允成  赵云和  朱杰丽  张宇  范志先 《农药》2006,45(2):119-120,12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了利谷隆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50%利谷隆可湿性粉剂(2812.5g a.i./hm^2)测出在玉米植株上的残留量较低,施药后14d的残留量仅为0.08mg/kg;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7.02mg/kg,半衰期为2.1d,据施药后第14d采样,消解率为72%。利谷隆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8.
灭多威在油菜和土壤中残留与降解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雁君  邹立海 《农药》1995,34(5):31-32,42
本文进行了灭多威在油菜而上壤中残留与降解的动态研究。按推荐量施药,灭多威在油菜和土壤中降解较迅速,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54天和5.o4天,施药后15天,灭多威在油菜和上壤中的降解率分别钩95.6%和97.7%。按不同浓度施药,灭多威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与施药量是正相关。本文还以降解速度、残留量,并参考国外残留标准,评价了灭多威对蔬菜、土壤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按推荐量施药,灭多威对蔬菜、土壤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检测水稻(植株、稻壳和糙米)中哒螨灵残留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哒螨灵添加水平在0.020~5.00 0 mg/kg范围内,植株、糙米和稻壳中哒螨灵的添加回收率在80.13%~98.5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40%~8.47%;哒螨灵的最小检出量2.3×10~(-11) g,该方法在水稻基质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kg。一年三地田间实验结果表明,距末次施药21 d后,植株、糙米和稻壳中哒螨灵的最终残留量为0.05 mg/kg。本文建立哒螨灵在水稻中的检测方法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且最终残留数据为其在水稻上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药》1975,(5)
经1973~1974连续两年大田药效与残留分析测定表明,“速灭威”农药在水稻上使用后残效短,残留物少,是一种高效低残留的农药。现将研究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一、田间残留试验设计: 1.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施药后的残留量:试验于1973年早、晚稻。由台州地区农科所,东阳县玉米研究所,平湖县良种场在水稻分蘖、孕穗、齐穗、灌浆等四个不同生育阶段,结合蟓虫的防治用20%“速灭威”粉剂,每亩用量半斤,加水150公斤喷雾一次。于水稻收获时采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