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2007-2009年临沧电网线路雷击跳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研究,介绍临沧雷电监测情况及雷电参数特点,线路雷击跳闸、重合闸及故障点查找情况;分析雷电强度对线路雷击跳闸的影响、雷击跳闸率与地面落雷密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广东电网防雷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线路防雷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落雷密度与雷击跳闸率的相关性,并根据线路反击、绕击跳闸比例,雷击跳闸杆塔的地形、接地电阻、雷电流幅值、地线保护角、绝缘子类型等运行数据分析线路雷击跳闸特点,总结广东线路防雷基本面和存在的问题,主张贯彻综合防雷改造和差异化防雷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更深入的研究云南电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2015年的对雷击跳闸事故进行多维度地分析。分别从落雷时间、落雷区域、雷击跳闸线路电压等级、雷击类型和重合闸成功与否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和改进建议,为输电线路运维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际雷电活动分布下的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更好地预防输电线路雷害,以湖南省220kV线路柘泉线为例进行研究,依托于湖南省雷电定位系统,对2000~2005年该线路走廊的落雷进行了分段统计,发现同一线路各个区段间落雷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区段的落雷年间存在规律。同时应用规程法分别计算了该线路在实测落雷密度下与规程落雷密度下的理论雷击跳闸率,对比发现,实测落雷密度下的计算值能与该线路的历史跳闸记录更好地相符。因此建议,借助雷电定位系统,采用实测落雷历史数据,在线路设计与改造中采取分段标准的新线路防雷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雷电预警研究无法给出特定区域落雷密度以及落雷频数随着雷暴生消演变的规律,而这是影响输电线路实时雷击跳闸概率的关键因素,对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观测的目标区域按0.01×0.01划分为等面积网格,将每15 min雷电定位系统测量落雷数据按时间等分为3段;通过对每段落雷数据聚类分析剔除数据中的杂散点;在聚类云团识别的基础上,线性拟合3个连续时间段每个聚类云团质心位置,预测未来15 min内任意时间聚类云团质心移动规律;统计分析该时间段每个网格落雷密度并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所有网格在该时间落雷密度进行计算,获得聚类云团覆盖区域;最后,利用海南电网雷电定位系统历史数据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15 min内聚类云团质心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在20%以内,落雷预测区域与实际落雷区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广东省雷电参数特点;分析了落雷密度与雷击跳闸率的相关性;分析了线路走廊地形地貌、杆塔接地电阻、雷电流幅值、地线保护角、绝缘子类型等关键因素对线路雷击故障的影响;建议开展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改造、提高防雷设计标准、加强线路继电保护和重合闸管理、加强防雷运行管理和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单避雷线塔型雷击跳闸率计算分析,与现行规范比对,通过实际落雷密度及相关数据,提出减小雷击跳闸率的方法.供今后工作中借鉴.通过线路材料比对,分析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童杭伟  孙淑莲 《浙江电力》2011,30(1):1-3,35
通过对浙江4个典型地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与地闪密度的统计分析,指出了平原、高山、丘陵及沿海山岭等地形的地闪密度分布特点,以及各典型区域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与各级地闪密度的相关性,从而提出了不同地形区域差异化的防雷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输电线路防雷运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分析2001-2007年广东地区地面落雷密度、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等雷电参数,线路雷击导致变电设备受损、线路雷击跳闸比例、雷击跳闸率等防雷运行参数,指出广东电网雷击跳闸率偏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防雷工作的重点,建议加强输电线路的综合防雷改造,适当提高广东线路的防雷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0.
输电线路沿线走廊的雷电活动参数的统计对线路雷击故障的风险性与地闪密度相关性分析有重大的意义。基于雷电定位系统对发生在红沿河核电站周围的220 kV输电线路沿线引雷区间的地闪密度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比较了2013—2017年各年的线路沿线的地闪密度情况,并结合线路经过区域的地形地貌,分段统计各个杆塔区段的落雷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线路近海的高山上其地闪密度较高,超出其他杆塔区段地闪密度均值的40%左右。将线路沿线雷电活动的统计结果与线路杆塔所处的环境结合起来,针对特定杆塔区域给出差异化的防雷措施,减少线路的雷击跳闸事故,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保证线路安全、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使防雷措施的效果评估更加接近工程实际情况,提出采用单位雷击跳闸率评价防雷措施效果的方法.该方法以实际雷电观测数据和输电线路运行记录为基础,将雷击跳闸率归算到同一地闪密度水平,弥补了仿真计算和模型试验需要简化和假设的不足,克服了单纯采用雷击跳闸率指标或仅进行年雷暴日归算的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对江西电网输电线路广泛应用的负角保护针、防绕击避雷针分别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标明电压等级越低,防绕击措施所起的效果越弱,并给出了定量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概述地闪密度统计分析方法,以雷电定位数据库为基础,采用自然分割法对河北省南部电网雷电数据进行计算分级,得到2003-2010年实际地闪密度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实际地闪密度分布情况与常规计算结果的差异,认为防雷设计应以基于雷电定位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地闪密度分布图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瑞芳  陶鑫  杨雪  沈豪 《高压电器》2020,(5):107-113
地闪密度是各项防雷设计的基础参数,研究一定范围山区内不同地形地闪密度分布的差异可以获取更准确的山区地闪密度分布图。文中首先定义了表征山区不同地形落雷密集程度的落雷分布系数这一概念,利用电气几何模型(EGM)中的击距理论推导了山顶、山谷、山脚地区的落雷分布系数理论计算公式。然后对比了山区典型地形落雷分布系数理论计算公式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山区典型地形落雷分布系数的影响。最后利用某省不同地区10年的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做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山顶地区地闪密度大于山谷、山脚地区地闪密度;山体坡度越大不同地区的地闪密度差异越明显;50%雷电流幅值越大的地区地闪密度差异越明显;地形宽度变大地闪密度差异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地闪参量特征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和兰州中川地区测到的地闪资料进行的计算和统计分析,总结了两地区正负地闪的电流幅值、电流梯度、回收数、峰值电流时间、回周间隔等一批在防雷工程中具有较大在参考价值的闪电参量的概率分布特征,以及北京地区的平均年落雷密度分布和平均年雷暴日分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2005—2012年广东雷电活动规律及雷击跳闸情况,表明各年50%概率雷电流幅值集中在26~35kA之间,雷击跳闸率受50%概率雷电流幅值的影响较地闪密度大;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雷击同时跳闸占雷击跳闸比例达15%~30%。提出了防雷策略,包括输电线路防雷需要抓住重点,转变观念,加强管理;重视常规防雷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治理易击重要线路和同塔架设线路,提高线路雷击跳闸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湖北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电网防雷重点关心的落雷密度及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两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近十年的年均落雷密度与雷暴日之间的关系符合IEC推荐的公式,幅值概率分布符合Anderson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赵庆州 《广西电力》2014,37(6):80-82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水平,对2005年—2013年天生桥局所辖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情况和雷电活动的关系分别按时间、区域、雷电流幅值、电压等级和地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线路雷击跳闸情况和雷电活动间存在一致性,但电压等级、直流线路极性和雷电流不同时二者差异较大。相关数据显示了近年来雷电活动呈加强趋势,而线路雷击跳闸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天生桥局防雷工作开展效果良好,防污调爬、防雷改造工作起到实效。基于分析结果,明确了天生桥局今后的防雷工作重点,提出针对性的防雷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500kV交流同塔四回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解决架设50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高杆塔时的雷害问题,运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法及电磁暂态仿真程序计算了杆塔的绕击耐雷性能,得出了不同杆塔呼称高度、地面倾角、杆塔保护角和击距系数等参数时的绕击跳闸率并且详细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高度等参数对绕击跳闸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善500kV同塔四回绕击耐雷性能的措施,即在实际工程中,从减小杆塔高度、避雷线采用负保护角、增加绝缘子片数以及尽量避免在地面倾角较大的地点架设输电线路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