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含不锈钢长丝棉针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和服用性能。用棉/不锈钢长丝赛络包芯纱和赛络菲尔纱分别织制了纬平针、1+1罗纹、满针罗纹、提花和集圈式双层5种组织的针织物,测试并分析织物抗静电性、刚柔性、透气性及顶破性能。结果表明:赛络菲尔纱结构更利于织物静电的衰减;织物的厚度越大,刚性越强,顶破强力越高;1+1罗纹织物的透气性最大,织物组织相同时,赛络包芯纱织物的透气性较低。因此,选用合适种类的纱线及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并改善其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选择黏胶、涤纶(65∶35),黏胶、腈纶(65∶35)涡流纺混纺纱线,全黏胶涡流纺纱线,编织3种典型针织物:单面集圈、双罗纹、涤盖棉,通过测定织物回潮率、透湿量、透气率,以及芯吸爬高等性能,对织物的湿传递性能进行研究,并选择棉涤混纺(65∶35)环锭纺双罗纹织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纱线和织物吸湿性能主要由纱线中纤维成分决定;透气率关系为单面集圈﹥涤盖棉﹥双罗纹;透湿性关系为单面集圈﹥双罗纹﹥涤盖棉,表明织物厚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液态水传递方面双罗纹织物芯吸效应显著,3种组织结构中,各纤维芯吸高度关系为黏腈混纺纱黏涤混纺纱全黏胶纱。该研究为选用涡流纺纱线开发新型导湿快干针织面料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4种镀银纱纬编针织物为试样,测试了其单向拉伸时的导电性能,考察了拉伸性能对其电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应变的情况下,电阻与其应变成线性关系;竖条纹双罗纹针织物的灵敏度最大,横条纹双罗纹针织物的次之,镀银纱纬平针织物的最小;纱线间接触电阻的变化是引起纬平针织物电阻变化的最关键因素;将双罗纹织物重复拉伸来模拟心跳信号,结果显示电阻能基本稳定在一个值上,可以满足传感器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氨纶纬编导电织物在纵向拉伸时的电力学性能,采用锦纶/氨纶包芯纱和镀银导电纱线,经提花针织圆机编织了横列数为160,纵行数分别为24、48和74的3种不同组织结构的弹性纬编导电织物,并测试了该导电织物在拉伸状态下的电阻变化,分析其组织结构与纵行数对纬编导电织物电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沿线圈纵行方向拉伸情况下,纬编导电织物呈现的电力学性能与经编导电织物相似,且横列数相同时,纵行数越少的导电织物灵敏度越好;横列数与纵行数相同时,纬平针织物的灵敏度最好,1+1罗纹织物次之,2+1罗纹织物最差。  相似文献   

5.
电磁波在对电子设备造成电磁干扰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危害,采用不同混纺比的不锈钢纺纱,分别织造了纬平针组织、2+2罗纹组织、2+2双罗纹组织、单针双列集圈组织共12块针织物,并对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和服用舒适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单针双列集圈组织的透气性和透湿性能较好,2+2双罗纹组织的耐磨性能较好;在相同组织结构下,不锈钢纤维含量越高,织物电磁屏蔽效果越好;同种不锈钢纤维含量下,2+2双罗纹组织的电磁屏蔽性能优于2+2罗纹组织,单针双列集圈组织电磁屏蔽性能优于纬平针组织。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纬平针和双面集圈组织的顶破强力和准静态抗穿刺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顶破强力和穿刺力均随着针织物线圈长度的减小而增大,两者有显著的线性相关;织物组织结构的差异影响织物的顶破和穿刺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锗纤维纱线编织纬平针、1+1罗纹、单鱼鳞、罗纹半空气层、罗纹空气层5种组织结构的针织物,分别测试它们的保温性、透湿性、透气性、顶破强力、远红外发射等服用性能。应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纬平针组织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最好,接着依次为1+1罗纹、单鱼鳞和罗纹空气层组织针织物,而罗纹半空气层组织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最差。与纯棉、棉/黏胶混纺面料相比较,锗纤维针织面料还能够释放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功能保健性。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传感性能稳定且能满足人体穿着舒适性的织物型传感器,选择柔性涂碳导电复合丝,采用纬平和1+1罗纹针织结构制造了织物传感器的雏形。通过对导电针织物样本的反复拉伸,寻找织物电阻的变化与织物拉伸形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导电针织物的导电和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拉伸力作用下,随着伸长率的增加,涂碳纤维导电针织物的电阻逐渐减小,电阻变化近似于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左侧曲线;4种导电针织物中,灵敏度最高为1.52,纬平结构针织物的灵敏度高于1+1罗纹织物,并股纱线针织物比加捻纱线针织物灵敏度高;1+1罗纹组织织物的稳定性与应力松弛特性优于纬平组织织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发一种羊绒包芯纱来探寻解决羊绒织物耐穿性差、易起静电等问题的方法。以导电丝为芯丝,羊绒为外包纤维,在棉纺设备上纺制羊绒包芯纱。阐述了纱线的开发过程和工艺措施。测试包芯纱及其织物的拉伸、顶破、静电等性能,并与同规格纯羊绒纱线及其织物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羊绒包芯纱强力提高1.45倍,其织物顶破强力提高1.7倍,最大摩擦静电压降低86.5%,单位面积起球个数减少16.2%。显然,采用包芯纱结构可以改善羊绒织物的耐穿性、抗静电性和抗起球性。  相似文献   

10.
选用YG061电子纱线强力测试仪代替YG061电子织物强力测试仪测试棉氨单面针织物和涤氨单面针织物的拉伸回复性能,介绍了试验方法和测试结果,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针织物的弹性不仅与线圈结构有关,而且还与原料有关,纱线的弹性较大、摩擦系数较小的织物,纵向的弹性回复率比横向的回复率大,而且针织物的弹性随着摩擦系数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影响转杯纺成纱强力的因素,探讨提高转杯纱成纱强力的技术措施。通过测试转杯纱的成纱强力,得知细节处的强力比正常纱的强力值低35%,减少成纱细节是提高成纱强力的有效办法。分析了可纺纤维长度与混和、设备各打击点速度、各输纤通道的光洁度等因素对成纱强力和条干的影响。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提高设备完好率及接头合格率,适当降低各打击点速度,适度收紧并条隔距,定期检测转杯纺纱机负压,科学合理地利用电子清纱装置,降低原料的含杂率,合理选择适纺纤维的长度与混和比例,适当增加成纱的捻度。结果表明,改进后减少了成纱细节,改善了成纱强力不匀状况,降低了后道工序的断头几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更真实地了解纱线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对纱线的动态强力进行了研究.选取60种纯棉纱样,测试了纱线的静态强力、条干CV以及动态强力,分析了静态强力、条干CV对动态强力的影响,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棉纱的静态强力与动态强力呈线性关系,动态强力随静态强力的增加而增加,在100 m/min的速度下,动态强力相对于静态强力下降27%左右;棉纱的条干CV值与动态强力呈非线性关系,动态强力是随条干CV值的增加而降低;可以建立棉纱静态强力和条干CV值与动态强力的相关模型,通过静态强力和条干CV值预测棉纱的动态强力.  相似文献   

13.
血清蛋白质加热凝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清或血浆与卵白都有经加热可以形成凝胶的相同性质。食品中蛋白质凝胶的形成能力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品质。通过对一定浓度的牛和猪的血清蛋白质加热形成凝胶强度的评价,分析了血清中主要蛋白质成分在凝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牛血清的凝胶强度高于猪血清;牛血清中的白蛋白在血清加热凝胶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加热血清蛋白,蛋白质分子间的二硫键交联形成凝胶;利用血清蛋白质经加热可以形成凝胶的性质将血清添加到食品中,不仅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产清梳联取得的成绩及技术质量水平,指出国产清梳联工艺技术及其纺纱质量已达到国际同类设备先进水平.研究探讨了国产清梳联工艺及解决当前生条棉结、短绒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产清梳联取得的成绩及技术质量水平,指出国产清梳联工艺技术及其纺纱质量已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研究探索了国产清梳联工艺及解决当前生条棉结、短绒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产清梳联技术分析(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国产清梳联取得的成绩及技术质量水平,指出国产清梳联工艺技术及其纺纱质量已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研究探索了国产清梳联工艺及解决当前生条棉结、短绒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卷烟烟气pH与烟气总粒相物中游离烟碱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烟气总粒相物pH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准确测定烟气总粒相物pH的方法。对烟气总粒相物中游离烟碱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用配备FID的气相色谱仪准确测定烟气总粒相物中的游离烟碱含量的方法。按照国标方法测定烟丝中总植物碱、还原糖、总氮、挥发碱的含量;按照国标方法测定卷烟的焦油、烟碱、水分。请评吸专家对卷烟进行评吸,针对烟气劲头和刺激性进行打分。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烟气中游离烟碱占总烟碱的比例与烟气总粒相物pH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烟丝总氮含量与烟气总粒相物pH呈显著线性相关;烟气烟碱、烟丝总烟碱、还原糖对烟气劲头有较大影响,而对烟气刺激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烟气总粒相物pH、烟叶pH、总氮等。   相似文献   

18.
制备条件对玉米醇溶蛋白包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玉米醇溶蛋白(Zein)溶液的浓度、pH值、干燥温度及增塑剂种类与数量等条件对Zein包衣抗张强度(TS)和透气性(Ap)的影响,结果发现,当Zein浓度为10%、pH=5、干燥温度为45℃、添加2%的甘油时所制得的包衣具有良好的外观、TS与Ap,其中TS达1.47kN/m,Ap为1.54um/Pa.s。为Zein包衣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高纯涤帐篷布纬向强力的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提高纯涤帐篷布纬向强力的方法.通过测试在剑杆织机、喷气织机、有梭织机上织制的同一织物品种的纬向强力差异,分析了在不同织机上织制同一品种时进纬侧和出纬侧纬线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认为在织造帐篷布时进纬侧和出纬侧纬线断裂强度无差异,强力利用系数对纯涤帐篷布纬向强力影响较大,减小经纬织缩率可以提高强力利用系数,从而提高织物的纬向强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顺利纺制Taly 29.5 tex纯纺纱,保证成纱质量,针对Taly纤维的性能特点,对纺纱工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Taly纤维强力较低,长度整齐度较好,清梳工序要减轻打击、柔和梳理,并条、粗纱、细纱工序采用重加压、大隔距工艺,细纱和络筒工序要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各工序采取相关工艺技术措施后,成纱质量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