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据化,网络数据信息爆炸性的增长,使网络存储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采用何种方式完成数据的网络存储,如何提高网络存储的安全性、稳定性,如何提高网络存储的效率是现代网络存储最关心的新问题。就常见的3种网络存储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公司局域网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网络边缘的防护、数据存储、防病毒的措施,重点阐述了公司在数据存储和备份方面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数据存储应用RAID、SAN技术;数据备份应用TSM、SAN备份。  相似文献   

3.
网络存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存储容量和I/O吞吐量的需求大幅攀升,数据管理的高可用性成为关键,更强大的数据管理是网络技术应用的根本,于是网络存储技术出现了。一方面,存储设备从服务器转向独立的网络存储,网络技术丰富了存储的手段,而反过来,网络化的存储也使网络技术得以进化。电力企业的业务系统,应该具备较高的数据管理能力以及灾难事件发生时的容错和恢复能力,网络存储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和机构保存数据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迅猛发展的势头成为网络行业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数据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宝贵资源,也是支持电力管理人员和公司决策人员进行企业决策的依据和载体。因此,如何有效、安全地管理。整合业务数据,是当前各大企业正着力研究和实施的一大关键技术。结合某企业SAN存储的建设实际,着重对网络存储技术的各有关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力求为提升企业数据存储工作水平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简述数据信息共享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网络存储相对传统存储方式的优越性.结合SPEC公司实施网络存储、实现信息集中管理和共享的实例,对网络存储、信息管理、信息共享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数据管理,可大幅降低管理成本,也使信息数据更具有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中广核集团信息规划提出建立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环境和方案。总体思路是以集团总部(深圳)和大亚湾区域数据中心机房为基础,建设成两大数据中心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架构,在两大数据中心间实现生产应用.工程应用、综合应用等信息应用系统的互备互用,达到异地容灾的要求,从而保证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数据的安全和运行的连接性和可靠性。从存储网络技术研究出发,以适用性原则规划、设计并建设完成了大亚湾区域数据中心SAN存储网络基础设施架构,实现了信息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统一备份,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共享能力,保证了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为重要信息系统容灾实施提供了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7.
王晓雯 《电力学报》2010,25(1):81-83,87
为企业有效地进行灾难恢复及业务持续性计划来保护关键的业务流程,通过对站点范围业数据恢复、离站数据存储、远程数据复制,以及远程系统备份及备用系统进行的阐述,根据业务要求,为企业提供了各种解决方案及权衡恢复成本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芳 《电力信息化》2005,3(10):40-41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建发展,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正日益成为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网络存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从电力企业目前网络存储应用情况来看,其发展应用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9.
基于Oracle Spatial的配电网GIS数据存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存储技术方面目前存在的数据不一致、存取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racleSpatial的数据存储方法。对比目前主要的数据存储方式,介绍了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在空间数据存储方面的优越性,分析了利用OracleSpatial组件存储GIS空间数据的原理,并且提供了一个该方法的应用实例。该实例的程序使用Java语言编写,而且采用了面向GIS应用的开源代码。程序的运行结果表明实例所采用的数据存储方法能够在配电网GIS中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  相似文献   

10.
利用SAN存储网络构建内蒙古电力公司高可用的备份平台,不仅可以保护大量数据的安全、提高企业数据的安全性,更重要的确保企业的应用能够安全高效运行,为企业的业务扩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电力二次系统存储备份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二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目前所采用的主机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对数据进行单机人工冷备份方式越来越不适应需要,研究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势在必行。在分析了DAS、SAN、NAS的特点后,结合电力二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电力二次系统存储备份建设方案,即基于DAS NAS SAN的存储备份方案设计,实现了异构环境下电力二次系统数据的自动在线备份和快速恢复,提高了电力二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适应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新型配电网架构,蜂巢状有源配电网利用多端口能量枢纽(multi-port energy hub,MEH)可实现多微电网/配网单元间功率的互联互济,如MEH中包含储能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电网可靠性。文中提出一种含储能的MEH及其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上层控制根据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和配电网运行状态协调控制储能变流器与各并网端口变流器之间的功率分配,使得MEH在平抑新能源波动、配网故障恢复等运行模式下均能够对内部储能系统进行能量管理。下层控制通过将储能变流器有功功率的微分值反馈至储能系统控制环路进行补偿,提高储能变流器输入/输出有功功率响应速度。文中设计了MEH控制系统关键参数,利用MATLAB/Simulink对MEH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仿真。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证明该策略能够延长储能系统工作时间,提高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变化率,减小直流母线的电压波动。  相似文献   

13.
根据配电网的结构特点,基于面向对象思想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设备模型,并由此在支持指针的编程语言环境中提出了一种链式存储结构对整个配电网进行拓扑描述。同时,利用链式存储结构中少量链节的修改实现快速地对配电网络结构进行动态修正,适应了配电网当前的快速建设和运行特征;基于该配电网拓扑模型设计了一个设备搜索模块,编程简练、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实际应用表明,这种基于面向对象与链式存储结构的配电网拓扑分析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对配电网储能进行优化成为了学术界的前瞻性研究,这对于我国加速发展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及双层多目标优化配置数学方法,构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配电网储能优质优化研究模型,该模型在对主动配电网概率潮流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达到了提高广义电源运行效率的效果,从而为相关人员进行含广义电源的配电网管理提供了方法参考。以PG&E-69节点配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算法类型对广义电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并不大。同时较上层模型,下层模型对广义电源优化配置的效率更高,因而,要实现广义电源的高效运行,进而提高配电网的储能效果,必须实现双层模型的合理运用。本研究可以为配电网储能优质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选择企业级网络设备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礼明 《电力系统通信》2002,23(10):52-52,54
介绍了选择一个实用的企业级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应考虑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info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月琴 《广东电力》2004,17(1):44-47
为了更好地对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广的配电网络进行管理,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东区配营部建立了一个基于GIS Arcinfo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为此,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目标、配置、结构及技术特点,同时提出了在系统建设中应当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主动配电网中的负荷和分布式发电出力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性,已有的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其规划结果均是接入点和容量固定不变的储能配置,储能的灵活性和价值尚存在较大的发挥空间。提出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储能动态配置规划方法,即伴随负荷需求和分布式发电出力场景变化,在配电网中动态配置储能装置。以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接入点、容量、运行方式为决策变量,以储能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了主动配电网储能动态配置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是对储能装置灵活性运行方式的有益拓展,使其能够服务于主动配电网多变的运行场景,从而使储能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规模风光出力和负荷的波动性使得配电网对运行灵活性的要求不断增加。智能储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integrated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 ESOP)具有智能软开关的功率灵活调节能力及储能系统的功率储存能力,可以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文中首先对ESOP的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阐述;然后,从节点和网架灵活性资源的调整能力出发提出净负荷调节量和支路负荷裕度,将其作为配电网灵活性的评价指标,将配电网运行成本及ESOP规划建设成本作为经济性指标,从而建立以含ESOP的配电网灵活经济运行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规划模型;最后,采用二阶锥规划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灵活性指标可准确量化配电网运行灵活性,优化规划模型可实现配电网经济灵活运行。  相似文献   

19.
张巍  栗杰  张光伟 《智能电网》2013,1(1):84-87
随着电力通信行业及光纤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维持电力各项系统稳定运行的数据量也与日俱增,急需完成数据的存储、保护、备份和复制任务,并力争达到最优性价比。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是一种提供在计算机与存储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高速网络,专注于企业级存储的各类需求。主要讨论SAN网络中裸光纤(dark fiber)或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连接,同步光纤网(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ONET)连接和IP网络连接3种适合电力通信系统的连接方式,比较其优缺点,并给出电力通信系统中适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鉴于虚拟专用网技术在电力数据通信网和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隧道技术和认证加密等虚拟专用网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虚拟专用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