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包括地震、重力、航磁和电法等资的料综合运用,深入揭示研究区地质结构和构造面貌。采用地震迭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复杂构造正确成像。采用测井数据约束地震资料反演,预测储层横向展布。从而精细研究有利圈闭特征,指导鄂西残留盆地天然气勘探。  相似文献   

2.
油气沉积盆地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石油天然气勘探问题,实质上可归结为对含油气沉积盆地的研究。而油气沉积盆地是一种构造形式,因此,地球物理的任务就是阐明盆地的构造形态和物质的分布状况,进而研究盆地演化的时空过程,并揭示其含油气性。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需依赖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过程,才能正确认识盆地的成因,而要研究这种过程,则不仅要有沉积的内幕信息,而且还要有基底内幕的信息。但是,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探测这些信息的能力均有其局限性。所以,只有发挥各种方法之长,综合运用,才能获得良好结果。方法的综合运用宜置于一个系统中进行,解释的最终结果应力求转换成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应用计算机对沉积盆地进行综合地球物理研究和定量的动态模拟以及建立油气评价系统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介绍了有关数据资料的获取及处理方法、综合解释与人机联作方法,重点阐述了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盆地沉降史与地温史模拟研究在珠江口盆地的具体应用情况和所获成果。  相似文献   

4.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准噶尔盆地的岩性圈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岩性圈闭研究的关键在于圈闭的识别和评价方法的逐步完善。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识别技术的研究,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各种岩性圈闭识别手段和分析技术。从沙南二叠系梧桐沟组岩性油藏的探明和阜5井南侏罗系三工河组岩性圈闭的发现等典型勘探实例出发,从技术手段、工作流程上探索适用于准噶尔盆地岩性圈闭识别的研究思路和识别规范,以便为今后岩性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这对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浅层地震反射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在输气管道中的实际应用,阐明了两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工作原理、数据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在该工区用两种方法综合解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算法在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杨文采 《石油物探》1995,34(2):116-120
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导出的神经网络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地球物理信号处理,而且还可以用于地球物理反演,本文讨论了神经网络的设计步骤,反传神经网络训练的基本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在地球物理反演中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与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集束勘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众多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中,根据待解决的地质问题和地震资料的品质确定相应的技术方案最关键。从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众多岩性体的发现,到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与技术进行快速精确评价,最后成决策层决定进行集束勘探,均与高品质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岩石物理特性的基础研究以及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等密切相关。钻探结果表明,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在东方区地层研究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9.
在众多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中 ,根据待解决的地质问题和地震资料的品质确定相应的技术方案最关键。从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众多岩性体的发现 ,到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与技术进行快速精确评价 ,最后促成决策层决定进行集束勘探 ,均与高品质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岩石物理特性的基础研究以及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等密切相关。钻探结果表明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在东方区地层研究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分形几何在应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准确地估算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对于估算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可采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核心是剩余油饱和度的精度。目前,确定剩余油尚无一种最佳的方法,通常应用多种方法研究,以便达到提高剩余油饱和度精度的目的。各种方法确定的剩余油饱和度反映不同范围内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在总结了开发地质学、地震、测井、岩心分析、物质平衡、水驱特征曲线、数值模拟法等剩余油的研究方法后,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孙涛 《特种油气藏》2005,12(2):29-31
以石5油藏为例,论述了地球物理综合技术在油气藏(尤其是砂砾岩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中蕴含的有用信息有助于解决地质问题,可提高寻找油气藏的能力、钻井成功率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贝中次凹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内的一个小型断陷,面积为260 km2,主体勘探面积仅110 km2,其下部为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上部为遭受严重剥蚀的断坳和坳陷。2005年以来,以残留型叠合断陷盆地勘探理念为指导,通过实施三维地震和不断深化地质研究,在贝中次凹探明了5000×104 t 级规模储量,成为小凹陷获得大发现的成功案例。贝中次凹勘探经验揭示,“残留”和“叠合”的特点可能是小凹陷富含油气的关键因素。“残留”意味着原始沉积时断陷规模有可能很大,与未遭受过剥蚀的小凹陷相比,残留凹陷通常有效烃源岩比例要大,油气资源丰度相对要高,而且,富含火山物质的残留断陷期储层易溶蚀形成次生孔隙;“叠合”意味着其上的断坳期地层可作为良好的区域盖层,多期不整合面和断裂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断陷盆地广泛分布,其中发育众多的残留型叠合小断陷,贝中次凹勘探的成功预示着这些小断陷可能具有类似的油气成藏优势,是下一步实现勘探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盆地形成演化历史及结构特征,将中国沉积盆地划分为单型与叠合型两大类。单型盆地的原型可以划分为克拉通盆地、拉张盆地和挤压盆地。2种或3种单型盆地的叠合可以形成若干不同的叠合盆地。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以成盆-成烃-成藏的动态过程分析为主线,在成盆方面,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盆山耦合关系与盆地结构的形成和改造是研究的基础;在成烃方面,应加强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环境、生排烃机理和效率的研究;在成藏方面,强调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与含油气系统演化。针对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采用波动分析方法是叠合盆地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鉴于叠合盆地多源、多期油气运聚、调整成藏的特点,使用“元素-结构-功能”系统思想体系,提出了油气成藏体系的概念,采用“源-位”分类方案,建立了油气成藏体系的6种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5.
以渤海湾盆地砂砾岩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富集主控因素分析评价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思路,建立了断陷盆地岩性勘探目标基于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储集层、油源等4大主控因素的分级评价模式.在区域地质背景评价中,对断陷盆地5种构造带和3大类沉积体系进行了地质、含油性和勘探成效对比分析.在储集层评价中,引入储集层结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发育有下海上陆的多旋回生储盖组合,总体形成了震旦系-下古生界及中-上古生界2套大的海相成藏组合;平面上形成以江绍-十万大山断裂为界的南、北两大成藏区,其中北区发育2套组合,南区发育中-上古生界1套组合。平面上古油藏与油气显示分布受古隆起控制,油气成藏经历了加里东-海西期生油、印支期裂解成气、燕山-喜马拉雅期调整与改造3期以上事件。现今保存的海相油气藏具有明显的残留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南方海相普遍存在勘探程度低、技术尚不成熟、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局限等方面的风险,其中常规油气勘探风险相对较高,海陆叠合盆地勘探风险相对较低,非常规页岩气勘探风险最低,并由此对南方海相进行了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  相似文献   

17.
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残留盆地埋藏生烃史模拟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黄海南部地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龙潭组和三叠系下统青龙组的海相残留盆地形成于印支至燕山运动早期,为一系列的逆冲背斜断垒带组成,与苏北地区南京-安丰对冲带相接,经历克拉通形成、挤压冲断和裂陷走滑三个演化阶段。大隆组-龙潭组和青龙组是其主要的烃源岩。根据构造演化、地层结构的不同,可将南黄海地区划分为两种生烃模式:勿南沙隆起一次深埋藏一次生烃模式,潜山内幕油气藏是主要勘探对象;而在南部坳陷区则为两次深埋藏两次生烃模式,可形成海相和陆相多套含油气系统和油气藏,潜山油气藏、潜山内幕油气藏是其主要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8.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仁超 《特种油气藏》2006,13(5):10-14,25
盆地动力学是一门通过研究发生在地球深部(包括地壳和岩石圈以下)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平衡过程,来揭示盆地的成因、演化机制、成矿过程及其全部动力学过程的科学。作为当代地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在近10a之内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别从深部作用、热动力、动力学模拟、盆山耦合、盆地充填动力学、流体成矿动力学、成藏动力学及成煤动力学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认为沉积盆地动力学仍是今后地质学研究的前缘和热点,盆地动力学研究趋向于定量化、整体化、动态化和综合化,注重深部信息的获取和深部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倪卫明  王继涛 《物探装备》2005,15(4):294-295
GPS定位技术因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低而被广泛应用。文中分别介绍了均值挂靠法、加权平均值法、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曲面拟合等高程拟合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