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广东五所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实证调研,勾画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并剖析产生文化认同困惑的原因,希望给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的多元性与民族性,即文化自我认同的问题已变得日益重要.在此从哲学的立场,对关涉各个民族文化的生存性事件进行梳理,应该有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主义是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培养加拿大国民认同感的重要举措.历史上,加拿大的公共事务处理就充分体现了加拿大的民族性:尽管存在着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却没有发生过因为意见分歧而引起的流血冲突与暴力革命,就连国家的建立都是一个和平协商的过程.1971年之后,英法之外的其他族群也获得了与这两个建国民族相等的文化地位,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主义多元并举的特色.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多元文化主义也意味着多种文化形式共存而无主体文化的凸显.因此,以多元文化主义来加强加拿大的国民身份认同问题,势必有得有失,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宗旨在于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东北兴起的魏、辽、金、元与清朝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奉行崇儒重道及其差别.认为各个民族政权在兴起前后,如不具有相当程度认同中原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成功进入中原并占住脚跟的;理解和认同中原传统文化的水平与王朝在中原统治时间长短有关;清朝满洲贵族将历朝崇儒重道做到极致,甚至超越中原帝王.  相似文献   

5.
何平教授的新著《走进美国音乐——一个美国音乐文化的历史透视》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教学性于一体,深度剖析美国音乐文化现象的理论专著。本文结合当今美国文化教育的现状,试图从各个层面拟出该著作的特点,为广大爱好音乐的读者提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6.
"皇民文学"因牵涉文学主体、身份认同与历史诠释之争,成为近年学界争论的焦点,持不同见解者在研究的动机、立场、方法与结果上各有区隔.本文拟从战时历史情境出发,以台湾医师作家用金波的文学书写,来透视其精神光谱中所呈现出的复杂认同倾向,进而分析殖民地文学历史诠释的错综复杂之原因.  相似文献   

7.
秦灭巴蜀后,巴蜀地方社会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乃至社会意识诸方面发展具有两层明显的面相.一是巴蜀地区深度融入"中央-地方"格局,巴蜀社会接受秦文化辐射,对"中央"逐渐形成政治和文化认同.二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首长出于掌握民众的需要,在日常行政中亦能尊重和接纳巴蜀本土文化传统,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秦蜀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刮起了一股更改地名之风,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折射出文化认同缺失的问题."改地名热"仅仅是文化认同缺失问题的冰山一角,因此加强文化认同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分析了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并就如何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电影长达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塑造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总统形象。这些形象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好莱坞对美国政治社会的深刻洞察,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美国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本文试以美国电影中的总统形象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演变历程与产生的政治和历史根源,来研究美国文化的时代变迁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纵观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可以看出,仅从社会经济需求的角度来阐释其发展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文化传统对其发展同样产生了强烈的推动作用,因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有着自身的文化适应性.通过分析,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族理念和实用主义是影响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市民百姓"活着就好"的人生理想,折射着中国传统实用理性精神.池莉这位中国底层的女性作家,深深体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活.尤其是80年代末中国市民的生活状况.池莉早期作品对中国普通民众庸碌无为的生活给予深深的同情和认同,在作品中拒绝崇高,认同凡俗人生.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员干将,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历史演变的潮流中.他却逐渐背离"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变节附逆,脱离了时代.个人思想、家庭社会关系以及他对日本文化的认同等因素把他引向了附逆之路.  相似文献   

13.
对于日益明显和加剧的美国种族多元化趋势,诸多学者主要从熔炉观和多元文化主义作为议论出发点,然而两者各自兼具的弱点使得美国国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愈显扑朔.鉴于多元文化主义弊多利少,大熔炉的观念更需与时俱进的借鉴前者的优势.以求同存异的本着美固信念等理念重构崭新的美利坚国民身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价值观随着商品及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涌入乡村.这种物质文化观严重地冲击甚至是侵蚀乡村民间道德.本文探讨了如何解决青海省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丰厚沉郁的江淮文化是现代皖西作家共同的宝贵财富,无论是"未名"主力台静农、韦丛芜、韦素园、李霁野,还是"左联"中坚蒋光慈,都书写着对故土的眷恋.从皖西小镇到十里洋场,从江淮大地到宝岛台湾,江淮文化伴随着作家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人生的潮起潮落.他们用眷乡者的眼光描述家园的爱恨故事、民俗事象;用稳固的地域文化心态诠释作品中的艺术人物和情境;甚至将地方方言和习语入文,在各方面展现作家浓郁的江淮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办高校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各种矛盾的存在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社会认同"是当今民办高校急需解决的焦点矛盾,社会的认同是民办高校的生存之本,只有提升社会的认同,民办高校才能蓬勃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词汇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美文化交流日益加深,通过检索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的中国文化词汇(本文选择6个方面、30个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这些中国文化词汇在当今美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对更好地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盘王大歌》是湘南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盘瓠"还盘王愿"仪式时的主要唱本。它具有歌曲并存,集音乐、舞蹈、歌谣于一体的风格特征。本文主要从曲调特征、唱词特征和演唱特征三个方面对"还盘王愿"祭祀仪式过程中的"七任曲"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泰华文学是泰国的华侨华人用汉语进行的文学创作.虽然泰国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和我国的华侨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但泰华作家坚持以汉语创作的姿态,却鲜明地表现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的建构.因此,泰华作家在不同时期与祖籍国的联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还乡,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身身份的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20.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兵团发展壮大的动力.兵团人对兵团精神的认同就是对兵团精神的领悟以及弘扬的自觉性,兵团人是创造与弘扬兵团精神的主体.强化兵团人对于兵团精神的认同是兵团改革发展的基础,是新时期屯垦戍边、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的精神源泉,也是实现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动力.所以,对于兵团人对兵团精神认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