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岩溶矿区采动裂隙发育及溶洞破坏特征相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岩溶矿区煤层开采采动裂隙发育规律及其对溶洞稳定的影响问题,通过构建岩溶洞区域煤层开采模型,对煤层开采条件下的岩溶洞破坏特征以及岩层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强烈的采动影响下,岩溶洞顶板最容易发生破坏,导致采动裂隙发育高度在岩溶洞顶板方向达到最大;在非均匀采动影响下,岩溶洞两侧岩层呈现极不均匀下沉,岩层以岩溶洞为端点发生回转,致使岩溶洞顶板和底板发生破坏。若此时,岩溶洞处于浅埋状态,则其顶板裂隙与地表容易贯通,使得地表土体颗粒流失,而底板裂隙造成岩溶洞内充填物漏失,岩溶洞顶板裂隙和底板裂隙的共同作用为岩溶地表塌陷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煤层开采时,应防止岩溶洞区域受到非均匀采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蔡建国 《山西建筑》2007,33(2):110-111
煤矿采动引起地基水平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是造成建筑物损害的主要原因,分析常见建筑结构的损害形式,提出防治建筑物损害的措施,为矿区建筑物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长距离顶管穿越海堤时的堤面沉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顶管在顶进过程中,产生地层扰动和地层损失,从而导致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文中所述顶管工程,当穿越某一新建海堤时,其最大沉降量达585mm,并伴随较大的差异沉降。本文以该工程的实测沉降为依据,分析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地层损失和堤面沉降,分析了受扰动土体的再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4.
顶管在顶进过程中 ,产生地层扰动和地层损失 ,从而导致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文中所述顶管工程 ,当穿越某一新建海提时 ,其最大沉降量达 5 85 mm,并伴随较大的差异沉降。本文以该工程的实测沉降为依据 ,分析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地层损失和堤面沉降 ,分析了受扰动土体的再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5.
赵连英 《四川建材》2010,36(4):92-93
论述在采空区上建房,采动影响与建(构)筑物破坏关系及房屋抗变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即使是非坚硬顶板条件,当开采强度加大时,也将发生冲击地压灾害。针对厚及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大采高综采等高强度开采条件,立足于由顶板岩层-煤层-底板岩层所组成的力学系统,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研究采动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过程对采掘空间受力、变形及破坏的影响及远场应力与近场应力的相互影响及诱发冲击地压的条件,弄清煤岩层垮断、采动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揭示非坚硬顶板条件下高强度开采采动诱发冲击地压及瓦斯灾害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区中西部地区多为卵石地层,在这种松散、不稳定地层中进行地铁施工,沉降控制是关键。结合地处卵石地层中的地铁6号线车公庄西站和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的施工,介绍了在卵石地层中采用洞桩法施工控制沉降的措施,提出了在卵石地层中各工序施工造成沉降的分解值及分解控制理念,为类似工程的沉降变形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北京平原地区的PS-InSAR时序监测结果(2003年~2009年),结合GIS空间分析构建北京平原区沉降数据。选取地质区域类似,沉降量最大的山顶点和沉降量最小的山谷点为典型研究区,针对公路汽车、地铁、火车等动荷载,选取主干道影响区域为动载荷影响区;进一步,选取2个典型时段,分析山顶点和山谷点在道路缓冲中分布;最后,定量分析动载荷对北京市典型区沉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载荷是北京平原区冲积扇边缘沉降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地下水大量抽取期间。  相似文献   

9.
韦生达  姚佩仪  彭鑫  龚杰  吕岩  张书建 《建筑技术》2021,52(11):1331-1334
以成都高漂石含量砂卵石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PFC2D模拟了双线隧道盾构掘进时对砂卵石地层的扰动规律,并通过Midas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双线隧道盾构掘进时的地表沉降规律.结果 表明砂卵石地层在掘进过程中将形成一个倒三角的松动区,并引起掌子面前方土体向此区域移动,最终形成楔形移动面;同一里程处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随着盾构推进呈增大趋势,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地表沉降规律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双线盾构施工时,左右两侧的地表沉降相互影响,最大沉降位置将随着开挖方向发生偏移,并呈中心轴线沉降量最大,两侧地表沉降亦呈现出基本对称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合福高速铁路采空巷道上方桥梁基础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软件分析采空巷道上方桥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规律,揭示不同工况下的地基沉降特性,为基础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处理措施完全满足高速铁路对沉降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理论对高层建筑沉降变形进行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思忠  王利民 《建筑科学》2007,23(11):13-16,55
提出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并基于MATLAB计算程序,对实际工程进行了分析和检验,实践表明应用该理论对高层建筑沉降变形进行预测,尤其是应用于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之间后浇带浇灌时间确定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贝雷片支架变形及沉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一实际工程的贝雷片支架搭设及使用情况,通过对支架的变形及沉降的预测和实际观测值的比较,分析了影响支架变形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减少该类支架变形和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何国富 《特种结构》2012,29(2):27-31
大型钢制储罐是一种地基沉降十分敏感的特种结构,尤以沿罐周的不均匀沉降即基础局部沉陷对罐体的影响最为关键。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分析了大型钢制储罐沿罐周相邻点不均匀沉降达到临界值的情况下,钢储罐的变形形态以及其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基础局部沉陷情况下,储罐的变形形态表现为褶皱式扭曲凹凸,具谐波状特征;罐壁内最大Mises应力点对浮顶罐主要发生在罐壁的中下部,对拱顶罐主要发生在罐壁底部。结果同时也表明,基础局部沉陷对浮顶罐的危害影响主要为浮盘的升降困难,对拱顶罐为罐底部局部应力的加剧。  相似文献   

14.
滨州某商务大厦沉降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对滨州某商务大厦沉降观测的点位布设和观测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了“时间-荷载-沉降量”关系分析处理,揭示了该建筑不同位置的沉降规律,并对沉降监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沈阳市采煤沉陷区的加固方案设计,对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破坏特点、修复原则、加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提出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分析浅埋隧道的地层变形性状,并将结果与试验 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预测隧道周边变形和地表沉陷的分布形式及规律。  相似文献   

17.
周永波 《城市勘测》2015,(5):124-127
结合菜园生建煤矿井筒、井架及提升设备检测项目,针对菜园生建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检测方案的设计,并研究了一种井筒检测的新设备,成功进行了井筒、井架、井架变形检测;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井筒、井架以及提升设备的纵向变形、环向变形及径向变形情况以及井架基础的沉降情况;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确保地面建、构筑物和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以及矿工、设备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为进行同类条件下井筒、井架的安全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曹原  邱铭 《工程质量》2014,(2):13-17
通过对新国标《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及美国标准中的层间位移性能测试的分析,对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检测设备进行了设计、研究,并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建筑幕墙层间变形性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面沉降现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指出了上海市区地面沉降在“八五”期间的明显增加与地下水采灌数量、布局改变以及大规模市政建设密切相关,提出了切实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以及城建项目的设计论证、施工监理和行政监督等有助于沉降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复合地表变形对输电铁塔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塌陷区上典型输电铁塔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复合地表变形对铁塔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荷载条件下,在复合变形(双支座水平变形+倾斜)作用下铁塔中Q235杆件初始屈服时的支座水平位移值与双支座单独水平变形时基本相同;复合变形时,Q345杆件初始屈服的支座位移基本上是随着上部电线、风等荷载值的增大而减小,即上部荷载越大,杆件初始应力越大,出现屈服的支座位移越小.复合变形时Q345杆件达到屈服时的支座位移要比单独变形时小.90°大风荷载工况下塔架整体弯曲,在复合变形下出现屈服时支座位移较小.研究结果为处于塌陷区的塔架结构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