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据认为,地球上的大部分石油储量,因细菌活动而发生的原油的生物降解曾大大地降低了储集层中石油的质量。为了经济而又卓有成效地勘探石油,弄清导致石油降解在地层中的过程和条件,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虽然目前的研究推测表明,细菌活动很可能都是在高达150℃的温度下发生的,但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则是在地质年代表上有效的石油生物降解一般都是在温度低于80℃的储集层中发生的。可是这似乎与未被降解的石油仍然能够在低于此温度的储集层中被发现这一观测结果并不一致。这里,我们收集了有关在某些油藏中石油生物降解范围的资料,发现广泛存在于浅而冷的盆地中的未被生物降解的石油都局限于地球深部温度较高地区所隆起的盆地。我们认为,这些油藏都曾在深埋过程中,由于受热使温度达到大约80~90℃而被灭菌与此同时,在深层生物圈中,即发生了促烃类降解的微生物变得不活泼。甚至当这些储集层隆起而成为更冷的地区且又为石油所填充时,也并未发生降解,这意味着被灭菌的沉积物并未成为促烃类降解的细菌的二次移居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据认为,地球上的大部分石油储量因细菌活动而发生的原油的生物降解,曾大大地降低了储集层中石油的质量。为了经济而又卓有成效地勘探石油起见,因此,弄清导致石油降解在地层中的过程和条件,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虽然目前的研究推测表明,细菌活动很可能都是在高达150℃的温度发生的,但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则是在地质年代表上有效的石油生物降解一般都是在温度低于80℃的储集层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据认为,地球上的大部分石油储量因细菌活动而发生的原油的生物降解,曾大大地降低了储集层中石油的质量。为了经济而又卓有成效地勘探石油起见,因此,弄清导致石油降解在地层中的过程和条件,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虽然目前的研究推测表明,细菌活动很可能都是在高达150℃的温度发生的,但是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则是在地质年代表上有效的石油生物降解一般都是在温度低于80℃的储集层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原油生物降解模拟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查明原油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化学组成的变化,在30℃恒温和有氧条件下,对渤中凹陷BZ36-2-1井和PL14-3-1井原油进行了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原始化学组成明显影响原油生物降解作用的进程,链烷烃浓度高的原油降解速度低于链烷烃浓度低的原油,低分子量正构烷烃先于中、高分子量正构烷烃被细菌降解。植烷系列抗生物降解能力强于正构烷烃系列,正构烷烃系列原始浓度高的原油其植烷系列受生物降解作用的时间晚于正构烷烃系列原始浓度低的原油。在生物降解作用的早期阶段,Pr/Ph几乎不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但Pr/nC17和Ph/nC18极易受到影响。因此,对生物降解原油而言,这些参数应该慎用。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5.
6.
注水开发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常用方法。为了探索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遭受的次生蚀变作用和组分变化规律,对典型注水开发的济阳坳陷曲堤油田曲9油藏进行了动态跟踪和地球化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水开发过程的推进,原油族组成中饱和烃相对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芳烃相对含量呈降低趋势,体现出典型的水洗作用效应。Pr/nC17和Ph/nC18比值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或先升高后降低的复杂变化,推测不仅受到水洗作用或生物降解的影响,还有类似地质色层效应的加入。C158β(H)-补身烷/C168β(H)-升补身烷逐渐升高,指向生物降解抑或水洗作用的蚀变,尚无法区分。三环萜烷/17α(H)-藿烷、C27重排/C27规则甾烷和甾烷/17α(H)-藿烷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C31藿烷22R/C30藿烷(C31R/C30H)则呈现幅度较小的降低趋势,均指示生物降解作用的结果。甲基菲指数(MPI1)、二苯并噻吩/菲(DBT/P)、C26三芳甾烷20S/(20S+20R)与C26/C28三芳甾烷(20S)基本保持不变,表明水驱过程中三芳甾烷并不受影响,菲系列和二苯并噻吩系列未表现出显著的水溶性或抗生物降解能力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降解原油的微生物种类与摄取模式及化学表面活性剂与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生物降解的强化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化学表面活性剂有毒且难于降解,应用受限;而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生成的天然产物,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相近或优于许多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且易于降解等特性,在石油生物降解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概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种类及其在强化原油生物降解中的应用;探讨了在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参50  相似文献   

8.
9.
生物降解作用对芳烃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降解作用是造成原油变稠的最主要原因。目前,生物降解作用对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和含氮化合物及参数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芳烃生物标志物及参数的研究较少。选取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4个不同降解程度的原油样品,采用GC-MS分析测试,初步探讨了自然条件下,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中一些芳烃生物标志物参数(主要是成熟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甲基萘比(MNR)计算降解原油的成熟度时,结果比降解前的实际值小;运用甲基菲比(MPR)计算降解原油的成熟度时,结果比降解前的实际值大;而运用三芳甾烷/单芳甾烷(TAS/MAS)计算降解原油的成熟度时,基本不失真。  相似文献   

10.
烷基萘系列是指示热演化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通过对辽河油田冷东地区遭受不同生物降解作用的14个油样的分析,对比不同程度生物降解原油中二甲基萘系列、三甲基萘系列和四甲基萘系列浓度的变化,确定了烷基萘系列的生物降解顺序是二甲基萘系列>三甲基萘系列>四甲基萘系列。通过研究烷基萘成熟度参数与生物降解程度之间的关系,表明这些参数已不能为生物降解原油提供有效的成熟度信息,其原因是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热稳定性高的异构体的浓度较热稳定低的异构体的浓度下降幅度大,说明前者抗生物降解的能力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陆内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风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陆内裂谷盆地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在讨论裂谷盆地成因、构造样式和沉积体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主动型和被动型裂谷含油气系统的成藏模式差异。主动型裂谷一般边界断层较缓,沉降速率大,火山活动频繁,地热梯度高,由于多次热扰动,同裂谷期发育的粗-细-粗的沉积旋回中形成多个次级旋回,构成良好的“自生自储自盖式成藏组合”,发育滚动背斜、披覆背斜和潜山圈闭油气藏,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同裂谷期层序中。被动型裂谷通常边界断层较陡,伸展速率和沉降速率小,火山活动不发育,地热梯度低,同裂谷期沉积旋回中的次级旋回不明显,后裂谷期的辫状河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层,上覆的新生裂谷期滨、浅湖相泥岩是有效的区域盖层,形成良好的“下生上储上盖式成藏组合”,反向断块是最主要的油气藏圈闭类型,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后裂谷期层序中。图3参25  相似文献   

12.
任意含油气盆地内,油气田的规模分布可以利用截断的Pareto分布来进行描述.文中提出了求取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可能存在的油气田的个数及其总资源量计算方法的思路;另外,还对如何应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含油气盆地内的资源结构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以煤型气为主,含有部分油型气和少量生物气。中国主要油型盆地具有油多气少的特点,与鄂尔多斯等以产气为主的盆地相比,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也远远不足。全球天然气以油型气为主,且大型油型盆地表现出油气资源俱丰的特征,这与中国天然气类型与勘探现状有明显差异。通过国内外油气勘探成果与认识的调研,在总结油型气勘探领域认识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外含油气盆地的成藏条件,对中国油型盆地油型气的生气潜力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油型盆地具有巨大的油型气勘探潜力,发展前景广阔,是中国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陆相致密油总体上运移距离相对较短,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构造背景、烃源岩、储层及源储配置控制,呈现出在优质烃源岩发育区内连续或准连续分布、局部富集的特点。烃源岩和储层在纵向和平面上的匹配关系,控制了致密油藏的形成、分布与规模,以源储配置关系为依据,将致密油资源划分为源内型和源外型,这2类致密油在中国各大含油气盆地均广泛分布。源内型致密油资源的分布和富集受烃源岩和有利储层分布控制;源外型致密油资源受输导体系和有利储层分布控制,但输导体系的有效性也受到烃源岩分布的控制,致密油资源的分级评价应考虑烃源岩和储层这2个核心参数。烃源岩和储层条件分类评价是致密油勘探潜力评价的基础,松辽、鄂尔多斯、四川、三塘湖、柴达木、准噶尔等六大重点盆地致密油资源总量为90.51×108t,是致密油勘探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15.
致密油是指致密储层中的石油聚集,储层主要为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2大类,覆压渗透率多小于0.1×10-3 μm2,一般无自然产能,需经技术改造方能获工业油流。我国主要发育陆相湖盆致密油藏,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发现,发育优质烃源岩、存在"甜点区"、具备成藏原动力、近源聚集是我国陆相致密油成藏的主要条件。我国陆相致密油主要发育2类优质烃源岩:Ⅰ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潜力大;Ⅱ类烃源岩生烃转化率较高。发育致密砂岩和碳酸盐岩2类储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横向不连续,垂向叠置分布。生烃增压是我国陆相致密油成藏的主要原动力,强大的源储压差驱替生成的石油向紧邻优质烃源岩的致密储层中持续充注;其中,微裂缝沟通、微—纳米孔发育是致密油运移聚集的关键。微—纳米孔发育增大了致密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微裂缝沟通为致密油的运移聚集提供了有效通道。我国陆相致密油资源丰富,初步预测其有利勘探面积约16×104 km2,地质资源量约(160~200)×108 t,有利勘探领域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渤海湾、柴达木、四川等盆地。  相似文献   

16.
南美西部主体为安第斯造山带,该造山带东侧亚安第斯地区由南至北分布有大量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但由于各盆地演化历史及大地构造背景不同,其源岩、储集岩、盖层及圈闭条件也不尽相同,进而影响其油气潜力.通过综合分析前人在该区的基础地质及油气地质研究成果,总结该区大地构造分区及盆地演化,比较各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油气潜力,进而明...  相似文献   

17.
塔河地区寒武系储层深埋藏白云石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塔河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具过渡型成岩演化环境成因特征。寒武纪碳酸盐沉积物在经历了短暂的早期成岩作用(海底成岩加大气淡水成岩作用)后,即进入埋藏成岩环境,经历了准同生白云岩-早成岩浅埋藏白云岩-晚成岩深埋藏白云岩-热液成因白云岩的成岩作用演化过程;裂缝、溶蚀孔(洞)是塔河地区寒武系不同类型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深埋藏白云石化条件下的与深部断裂热液流体有关的溶蚀作用是塔河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储层储渗空间形成的主要机制,而不同期次的充填和胶结作用的强度及热液溶蚀之后稳定的埋藏过程、较小的构造变动是有效储集空间得以保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页岩油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页岩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类型,拓展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湖相泥页岩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大、埋藏较浅、普遍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具有巨大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在与北美典型页岩油产区对比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页岩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相带、岩石组合、储集空间类型、烃源条件等特征,将页岩油藏划分为深凹区纯泥页岩型、盐间型(盐间高压泥页岩裂缝型、盐间泥页岩夹薄砂岩裂缝型、盐间泥质云岩裂缝型)和泥页岩夹脆性层型(泥页岩夹薄砂岩型、泥页岩夹灰岩型、云质泥岩夹白云岩型)3大类页岩油藏类型,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页岩油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预测了页岩油有利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球52 928个油气藏压力特征统计,从盆地类型、储集岩性、储层物性、油气藏温度、油气相态等5个方面出发,对深层和中浅层油气藏压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地中浅层,油气藏总体以常压为主,前陆盆地、碳酸盐岩储层、致密储层、高温环境、凝析气中更易形成超压油气藏;在盆地深层,油气藏总体以超压为主,被动陆缘盆地、碎屑岩储层、非致密储层、高温环境、油气混相中更易形成超压油气藏.不同压力特征油气藏随埋深呈现一定规律性:①负压和常压油气藏分别分布在深度2 500 m和3 500 m以上地层中,超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深度4 500 m以下地层中;②常压油气藏在冷盆、温盆、热盆开始大量出现的深度分别为2 400 m、1 600 m和1 200 m,呈变浅趋势;超压油气藏在冷盆、温盆、热盆开始大量出现的深度分别为4 400 m、3 600 m和2 800 m,同样呈变浅趋势;③负压油气藏有利发育区主要位于盆地浅层,常压油气藏有利发育区主要位于盆地中层,超压油气藏有利发育区主要位于盆地深层;④冷盆超压油气藏发育范围较宽,热盆超压油气藏发育范围较窄,温盆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20.
朱伟林  崔旱云  吴培康  孙和风 《石油学报》2017,38(10):1099-1109
2006年以来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已成为全球油气储量的主要增长区。通过统计分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勘探趋势,系统总结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进展,阐述了主要盆地的油气分布基本特征和勘探潜力,并提出了下阶段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呈现出由浅水盐上走向深水盐下、由构造走向地层-岩性、由大西洋向印度洋拓展、由常规带走向极地、天然气储量比重日趋增大等5方面趋势,在深水盆地、深水沉积、盐下储层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是取得油气突破的重要原因。大西洋沿岸、印度洋西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规律性的共轭关系,但其油气富集程度、分布和类型有很大差异,以共轭关系为主线对寻找新的勘探领域提供了新勘探思路。对于未来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应重点评价近期获得突破的深水区盆地,并坚持对含盐盆地盐下裂谷期层系进行持续勘探,同时要加强超深水盆地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