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球化加热时奥氏体内碳浓度均匀与否在球化组织形成及长大过程中的作用 ,认为球化加热时不仅需要保留尽可能多的剩余碳化物颗粒 ,还要促使奥氏体过冷分解时另一相 (α)不受剩余碳化物的引领 ,而在远离碳化物的奥氏体深处单独形核 ,从而抑制共析体核心的形成 ,并使两个相各自呈球状独立长大 ,最终获得粒状珠光体 (Ps)。奥氏体内碳浓度的不均匀恰好起到这种作用 ,它是加速球化过程获得Ps 组织的有效措施 ,在生产中应用能使球化的加热时间缩短约 80 %  相似文献   

2.
根据扩散和相变动力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定量金相法研究GCr15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分析奥氏体化后未溶碳化物体积分数和颗粒尺寸与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奥氏体化后剩余碳化物体积分数和碳化物平均粒径的数学模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曲线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奥氏体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剩余碳化物体积分数越小,碳化物平均粒径也越小。该模型能够预测一定奥氏体化条件下剩余碳化物体积分数和平均粒径。  相似文献   

3.
低铬白口铸铁碳化物的团球化可以通过适当的球化热处理达到。本文研究了球化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对碳化物团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球化热处理的加热温度或延长其保温时间,均有利于碳化物的团球化;经球化热处理后的低铬白口铸铁,其组织中的碳化物由连续网状、粗大的板块状(莱氏体)转变为孤立细小的团、块、球状;冲击韧性提高117%;抗磨性提高10%~15%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间、等温温度3个热处理工艺参数对T12钢碳化物球化的影响,以碳化物的粒化程度和硬度值为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奥氏体化温度是影响T12钢碳化物球化的最主要因素,保温时间和等温温度是次要影响因素;在755℃保温1 min后以690℃等温的热处理工艺为T12钢较优球化退火工艺。利用较优球化退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得到了碳化物细小均匀的球状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5.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保温时间、等温温度3个热处理工艺参数对T12钢碳化物球化的影响,以碳化物的粒化程度和硬度值为目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奥氏体化温度是影响T12钢碳化物球化的最主要因素,保温时间和等温温度是次要影响因素;在755℃保温1min后以690℃等温的热处理工艺为T12钢较优球化退火工艺。利用较优球化退火工艺处理后的试样得到了碳化物细小均匀的球状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6.
从离异共析转变的原理出发,开发60Si2Mn弹簧钢的快速球化退火工艺.讨论加热温度对残留碳化物粒子数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以及残留碳化物粒子对碳化物快速球化的作用,研究冷却速度对相变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球化退火中,加热温度过高,碳化物完全溶解,没有残留的碳化物作为后续形核核心,加热温度过低,片层状碳化物溶解、断裂不完全...  相似文献   

7.
控制的基准点是工件透烧时间,奥氏体化的奥氏体状态的表征(指标)可以用奥氏体晶粒度,马氏体点Ms,淬火后硬度HV1及剩余碳化物量K,它是加热速度Vk加热温度tA和保温时间τh的多变量函数,通过建立奥氏体状态方程推算出奥氏体化到的tA-τh对奥氏体状态影响的等效系数η,因此可把奥氏体状态变成单变量tA的函数,工作透烧检测器是加热过程控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加热过程控制的基准点是工件透烧时间。奥氏体化的奥氏体状态的表征(指标)可以用奥氏体晶粒度、马氏体点Ms、淬火后硬度HV1及剩余碳化物量K,它是加热速度Vg、加热温度tA和保温时间τb的多变量函数。通过建立奥氏体状态方程推算出奥氏体化时的tA———τb对奥氏体状态影响的等效系数η,因此可把奥氏体状态变成单变量tA的函数。工作透烧检测器是加热过程控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研究了45钢的奥氏体(锻后的或重新加热的)通过控制冷却技术,使其碳化物粒化。得到Ps型的调质或球化组织。为中碳结构钢获得Ps型组织探讨出物理冶金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金相分析H13钢锻后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发现:锻造、球化退火对改善碳化物尺寸、分布均匀性有一定作用;采用正火、球化退火可对奥氏体中析出的碳化物的形态、分布有改善,但组织中夹杂物、共晶碳化物制约着H13的性能;锻造后常规热处理工艺对共晶碳化物的分布及形态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Nb对M2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铌对M2高速钢的共晶碳化物组织和共晶碳化物高温球化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快冷条件下,随着铌含量的提高,块状碳化物增多;在慢冷条件下,少量的铌就可使M2高速钢析出形状特殊的含铌碳化物;铌不进入基体和片状的M2C型碳化物、只存在于铌碳化物中,试验还表明:加入铌后不影响片状的M2C型碳化物的高温球化。但含铌碳化物本身高温球化很困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研究了45钢的奥氏体(锻后的或重新加热的)通过控制冷却技术,使其碳化物粒化,得到Ps型的调质或球化组织。为中碳结构钢获得Ps型组织探讨出物理冶金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碳工具钢(T_(10))在球化退火过程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温湿度、等温时间五个因素对缩短球化退火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提出了缩短球化退火时间的初步看法.在加热温度取750~770℃时,保温时间可缩短到0.5~1.5小时;从加热温度到等温湿度的冷却速度不谨影响碳化物颗粒的弥散度,而且还影响碳化物的形态;在680℃等温促使碳化物球化需要时间很长,显然是不经济的,适当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从而直接获得粒状碳化物组织,则等温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7Cr7Mo3V2Si钢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及球化退火机理,发现球化退火过程中,奥氏体的等温分解是以粒状碳化物的独立形核为主要机制。经过优化确定的快速球化退火工艺为:940~980℃加热2h,冷到780~800℃等温2.5h,再随炉冷至500℃出炉。采用此工艺可使7Cr7Mo3V2Si钢的硬度降至HBl94~202,从而大大改善了该钢的切削加工性和冷挤成型特性,并且用冷挤成型法成功地制造了模具。  相似文献   

15.
研究正火温度对新型高铬铸铁组织、硬度(HRC)及冲击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铬铸铁在800~950℃正火时,其组织由珠光体+少量铁素体+网状共晶碳化物组成;在1 000~1 050℃正火时,碳化物溶解析出,珠光体球化,得到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的粒状碳化物+共晶碳化物+少量珠光体,硬度略有降低;在1 100~1 150℃正火时,共晶碳化物溶解得更多,冷却过程中奥氏体中析出弥散碳化物,冷却后得到马氏体(过饱和铁素体)基体上弥散碳化物+共晶碳化物,硬度明显升高,并在1 15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在800~1 150℃正火加热温度范围内,冲击韧性在4.2~4.7 Jcm2之间波动,总体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着重研究了电渣熔铸GCr15钢碳化物球化的高温固溶处理、沸水淬火和高温回火的新工艺方法。此方法可以缩短碳化物球化处理周期,节省能源  相似文献   

17.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24(2):106-106
通常的金属是几种晶体的多晶体混合物,例如锻钢轧辊常用的钢种,辊身在淬火前就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构成,在淬火时高温加热让铁素体和部分碳化物转变成为奥氏体,同时还保留少量的未溶碳化物;而淬火以后,就得到马氏体和少量的碳化物,采用的工艺化手段不同,得到的组织其形貌和数量就会有差别,而这些组织和差别是微观的,是人的肉眼无法看得到的。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低铬白口铸铁时曾用不同钾盐与钠盐作变质剂,发现它们均能促使这种铸铁中的碳化物团球化。本文对这种铸铁在凝固与热处理阶段的球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球墨铸铁快速热处理强韧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拟定了生产条件下球墨铸铁一步加热快速正火工艺,并用实验研究出耒的规律对这种热处理工艺的强韧化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球墨铸铁随炉加热时,由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的温度将提高,从瞬时,局部平衡的观点耒看,在铁索体包围石墨球的情况下形成的奥氏体可以保持低碳状态。铁素体向奥氏体的转变速度大于碳自石墨向基体扩散的速度,也可以使奥氏体处于低碳状态。当奥氏体化进行到所需的程度时,应及时出炉加快冷却,可使球铁获得良好的强韧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不均匀奥氏体加热淬火原理,通过加热过程控制,使GCr15钢淬火后既细化了奥氏体晶粒又细化了马氏体,同时还获得了低碳板条马氏体及呈薄膜状或集聚态的残余奥氏体,包围在碳化物周围的组织,是韧化GCr15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