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某在役箱涵为研究对象,对其裂缝病害进行了检测,采用了碳纤维加固方法对其进行了维修加固。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计算分析了加固后箱涵顶板的内力分布及变形特点,并与实桥荷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拉区混凝土工作状态良好;涵体的实际内力分布比理论计算结果更加均匀,涵体的实际挠度比理论计算结果更小;粘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式对荷载的分担效果不明显,但是有利于提高箱涵结构的整体性,有利于改善结构整体刚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规范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了受损箱涵的计算模型,对不同损伤状态进行受力计算,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受腐蚀箱涵的破坏模式,提出受腐蚀箱涵的极限承载力界定方法,讨论箱涵受力性能随损伤程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箱涵腐蚀后,顶板跨中的抗弯能力大幅降低,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但这一抗弯能力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消耗两腋角的抗弯能力来弥补,并对有腐蚀风险的排水箱涵提出针对性的加固及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敏 《山西建筑》2012,38(5):67-68
针对某过水箱涵在主体完成后就出现裂缝的情况,通过对裂缝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加固后的计算和观测表明箱涵能满足使用要求,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深圳地铁7号、10号线福民站换乘通道暗挖段下穿既有地下雨水箱涵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设计预加固方案下换乘通道暗挖段下穿既有地下结构施工的力学行为及环境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在设计加固及施工方案中,换乘通道施工对既有地下雨水箱涵受下穿暗挖的影响有限;浅埋暗挖换乘通道的开挖效应更多地表现为卸载效应,其施工会致使上覆黄岗河箱涵出现轻微隆起;本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特别是预加固方案,可保证在施工时皇岗河雨水箱的受力和变形在安全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5.
陈正杰  陈鸿  顾闻 《岩土工程界》2006,9(2):69-71,75
介绍北虹路地道工程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后靠方案的比选过程,对于采用加固土体和暗埋段作为后靠结构的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述了采用暗埋段结构作为箱涵顶进后靠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某工程地下车库顶板在其上部覆土后,发现-1层处无梁预应力楼盖结构框柱与顶板交接处混凝土被压裂,需进行加固处理。针对此情况,通过对多种加固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对,提出利用一种新的伞状斜撑式型钢承重支架支撑体系进行支撑,采用压力灌注的方式灌入高强豆石型灌浆料置换该处混凝土的方案。该方案经济、快捷、实用,施工完成后通过监测数据表明框柱加固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了地下车库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具体工程,采用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撑架设计加固方案,使地下室顶板满足汽车式起重机行驶及吊装过程中的支撑要求,并对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与分析。本文所采用的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施工简单、安全可靠,为同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某盾构区间下穿既有铁路箱涵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了盾构区间下穿既有铁路对其箱涵的影响,以及盾构穿越过程中,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分布等特征,由此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以期为类型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下室钢筋混凝土顶板结构承受超大荷载而容易引起破坏的现象,提出一种通过用后撑钢柱对钢筋混凝土顶板结构进行临时支撑加固的新方法,包括加固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基本原理、钢柱安装方法、施工工艺和步骤等,并对加固后的地下室顶板结构承载力进行了校核.该技术施工简便、安全可靠、速度快、造价低.  相似文献   

10.
依托桓集高速涵洞工程,针对装配式箱涵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展开研究。以填土最高断面K204+569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压力计算、查阅规范等方式确定了箱涵所受覆土和车辆荷载以及侧向荷载。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装配式箱涵涵节的应力和变形模拟结果。分析发现箱涵变形和3个方向的应力极值多数都出现在箱涵顶板上,顶板位置处于受力的最不利位置,在构件预制过程中应重点保证顶板浇筑质量。研究工作可为箱涵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斜交异形箱涵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变形规律,针对西安站改工程地下大跨三孔斜交异形箱涵通道,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箱涵结构的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重点研究了箱涵整体结构在正常状态下的受力特性和极限状态下的最终破坏模式; 通过分析箱涵各构件的应力分布、裂缝开展以及最大变形,对整体模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提出了箱涵相关设计建议。结果表明:箱涵整体结构的变形主要来自顶板和底板的弯曲变形以及侧板的剪切变形,裂缝主要集中于顶板底侧和板墙隅角处; 正常使用状态下箱涵各构件最大变形以及钢筋和混凝土最大应力均远小于规范限值,符合设计要求; 箱涵在开洞部位、板墙隅角和斜交段钝角处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应在相应位置加强构造措施; 当变形缝处斜裂缝沿箱涵纵向长度与箱涵跨度的比值K≥0.77时,建议采用斜交计算理论,当K<0.77时,建议采用正交计算理论,但应在斜交变形缝处增设补强钢筋进行加强,K值对三孔、板墙开洞、斜交等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管棚-箱涵法下穿越高速公路工程中,管棚与箱涵的建筑空隙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合理的建筑空隙在保证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为施工带来方便。结合郑州至开封城市通道下穿越京港澳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工程,讨论了管棚与箱涵间合理建筑空隙的影响因素及其取值。  相似文献   

13.
王丽群  姜辉 《山西建筑》2007,33(11):329-330
分析了涵洞产生病害的原因及表现形态,就涵洞病害的预防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压力灌注水泥浆和洞身补强两方面提出了病害产生后的处理措施,以解决高填土路基中箱梁的病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某电厂过渠斜交异型箱涵的配筋问题,对其进行了热固耦合场三维有限元计算,得出了箱涵配筋的指导性结果,同时为了探明异型箱涵非温度荷载的受力规律,进行了不同斜交角异型箱涵的系列计算,总结出了异型箱涵非温度荷载的配筋简化计算导则。  相似文献   

15.
飞机滑行道下的长大箱涵顶进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佑新 《建筑科学》2007,23(7):94-97
介绍了在首都机场飞机滑行道下施工Ф325mm大管棚的工艺和在管棚支护下顶进长度为148m双孔公路隧道的关键技术。文中涉及顶进前的超前支护、顶进中的周边土体稳定和道面沉降控制,以及带坡双向顶进中的箱涵顶进姿态的调整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付杨果 《山西建筑》2006,32(12):331-332
结合工程实例,对涵洞沉降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涵洞加固方案,总结了涵洞加固施工要点,以搞好沉降缝防水处理的施工,有效防止涵洞的不规则沉降。  相似文献   

17.
铁路涵洞病害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龙华 《山西建筑》2009,35(19):333-334
阐述了某铁路涵洞的病害现状及危害,进行了涵洞裂缝的趋势性分析,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压力注浆的地基加固方案,介绍了具体的施工工序,得出了采用树根桩加固处理后,整治效果良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杨宏华 《山西建筑》2007,33(11):159-160
结合工程概况,分析了宜万铁路DK17 577.2箱涵侧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对其施工方案进行了改进,并给出了裂缝的控制措施,指出应加强各环节的监控管理,以消除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了箱涵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某重型工业厂房的抽柱改造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某单层工业厂房抽柱改造的设计内容,包括柱子的粘钢加固、托架的设计、柱间支撑的移位与施工工序安排等,包含了从工程实际出发的一些独特处理。该方案使得改造在不破坏屋顶维护结构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得以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施工工作量。实践证明加固方案合理、经济,可为同类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