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松经风霜挺且节,剑砺泉濯锋乃刃。《颜氏家训有勉:"有志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先生自小存志,终成事业,缘之于他的信念与执着。"眼下虽说临近年关,却遭上了二十年一遇的大雪,"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记者如约来到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专程采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先生。  相似文献   

2.
正梅迄今已有逾三千年的栽培史,从古至今始终是文人吟咏不绝的主题。古有位列唐宋八大家的北宋王安石《梅花》五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今有当代著名词作家阎肃《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  相似文献   

3.
曹新民 《陶瓷研究》2008,23(1):7-12
松经风霜挺且节,剑砺泉濯锋乃刃。《颜氏家训》有勉:“有志者,速能磨砺,以就素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维开先生自小存志,终成事业,缘之于他的——  相似文献   

4.
艺术场     
正西汉初期,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谓鸡有"五德":"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而这几种美好的品德正是古人推崇的君子之德。抛开"君子之德"的美誉,鸡因谐音"吉",又因鸡有鸡冠,"冠"与"官"谐音,寓意风调雨顺、升迁腾达,为世人喜爱。在民俗文化里,它具有无上的神力,亦被视为太阳的使者。"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东方美与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倭角盖罐"的紫砂泥手工艺品以简约小巧的外形与富有文化内涵的装饰传递出一种几何美学与文化意蕴,一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优美画面在此件艺术品上自然地展开,在有限地空间中展示了意蕴深长而又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彰显了手工艺人的技艺之精湛与文化之精髓。  相似文献   

6.
<正>聊起老树的画,他说:"我画的人是‘我',画的花儿也是‘我'。"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说尽千般不是,有意总在心里。"梦里春雨初落,江边芦芽新发。去年残荷尚在,隔岸开了桃花。"2月初,"老树"刘树勇像往常一样把一幅小画配上写的几行小诗贴在微博上,然后去自己的工作室里忙活。画中有他最常用的元素:寥寥数笔勾勒出的一个穿着长衫的男人,意态闲适。斜斜倚靠在一棵柳树上,四周枯荷围绕,芦苇抽芽,江对岸桃花朵朵开得绚烂。诗是他一贯的风  相似文献   

7.
梅花与梅桩高洁不屈的精神品质为众人钦佩,北宋王安石《梅花》中写道"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梅花、梅桩在凛冽的冬天里争奇斗艳,这一种坚贞不屈的品质也被誉为是民族精神.紫砂壶的器型繁多,对于梅与紫砂的融合,最能表现这一艺术手法的唯有花器了,这样一种仿生器将梅桩的设计更显新颖独到,细细观之整套作品都将梅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陶瓷绘画中,竹是重要的表现题材。古诗云:"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颇无妖治,雅俗共赏",竹的天性让它成为高洁的象征,"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五瑞图"中竹、松、梅、月、水,竹在中国文化和陶瓷艺术中有重要的地位。当我们用青花、粉彩、颜色釉等手法描绘竹之时,欣赏的不仅是它四季长青、亭亭玉立、清秀素雅、天姿俏丽的外部特征,也寄托了个人情感和时代审美。所以我的青花竹系列作品,是表现竹的气节,也是意在笔先,通过山乡野竹、青花幽靓表达个人的出世情怀。  相似文献   

9.
经利峰 《江苏陶瓷》2012,45(2):41-41
紫砂壶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可以"直齐商彝周鼎而毫无愧色"。它又是实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云:"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里有:"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  相似文献   

10.
在悠久的中华文化历史上,"竹、梅、松"历来被称作"岁寒三友",以"风雪知筋骨"之意来颂扬它们的高风亮节。而在紫砂艺术造型艺术中,"岁寒三友"造型或分或合亦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创作一件作品,首要的是立意新颖,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清代的制壶名家杨凤年精于塑器制作,其代表作有"梅段壶"、"竹段壶"等,将梅、竹的形象塑在壶上,其精到的贴塑技艺,简约传神的艺术手法,把自然界的梅竹塑成了立体的画面,栩栩如生,使紫砂壶平添了一股清新之气,可赏可玩,使人爱不释手。由于对梅、竹的偏爱,在创作设计"寒香竹韵茶具"时,笔者有意地把梅和竹塑在一把壶上(见图1),  相似文献   

12.
梅花是吉祥物,古人认为"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  相似文献   

13.
<正>"开中华涂料之先,立世界涂料之林",这是原化工部谭竹洲部长为上海开林造漆厂的题词。上海是中国涂料的发源地。"中华第一家"涂料企业开林颜料油漆厂(意为开发原始森林)诞生于1915年,由阮霭南、周元泰两位先生在上海宝山路合伙创办,生产白厚漆和白铅粉。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上海涂料"海纳百川,荟萃精华,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涂料品牌,"光明牌"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光明牌"油漆的诞生还得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14.
长沙窑记     
<正>潭州北去五十里有石渚,其南曰石渚山,楷圣欧阳询之故里也。山下有湖,曰石渚。环湖而绕,长沙窑之故址。以其在铜官域内,亦名铜官窑、长沙铜官窑,唐潭州之石渚窑也。长沙窑发轫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败于五代,而沉寂于千年间。其复显于世间者,乃"黑石号"之所惊也。廿九载前,南洋印尼勿里洞岛"黑石号"沉船出水,响动天下。是船乃西亚旧物,载华夏器逾六万,中有长沙窑五万六千五百件,证其实者,一碗耳。碗径六寸,高二寸,敞  相似文献   

15.
紫砂自明代鼎盛,传承至今,历经500多年历史的积淀,在陶文化、茶文化、书法、绘画、篆刻等众多文化艺术门类的相互融通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紫砂文化。深邃的文化品味和精湛的工艺创作技法,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在我国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紫砂艺术不仅是中国陶瓷文明发展的灿烂硕果,也是华夏民族文化艺术进步智慧结晶。紫砂壶艺传承至今,形成了紫砂光器、花器、筋纹器、塑器、陶艺器五大主要器型,其中紫砂花货更惟妙惟肖,仿自然植株、瓜果、鱼虫、禽鸟等自然界与动物界,甚至人体本身的形态,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段表现自然形态中富有美学价值的部分,并符合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实用原则,或者在几何形体上运用雕、镂、捏、塑将自然形态变化为造型的部件,习惯上称之为"花器"、"花货"。从明朝供春"树瘿壶"仿自然银杏植株创作,到时大彬"印包壶"的问世,再到陈鸣远"南瓜壶"的鹊起,时至近代朱可心"云龙壶"、蒋蓉"百果壶"、汪寅仙"咏梅壶"的声名远播,紫砂花货提炼取舍,以其高雅的艺术创作、设计、收藏价值而"百花齐放"。"圣桃梅段壶"(见图1)的创作,依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全手工原创成器。作品"圣桃梅段壶"是通过对大自然中梅花的植株、树桩的认真观察,对桃子果实与果核的细致思考,将自然界中两者的自然形态,以艺术的创作表现手法,借以紫砂泥料所能表达出的艺术外观效果,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相互融合设计、创作的全手工紫砂花货作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品通体古朴清雅,趣味性更兼艺术表现的张力与文化内涵的穿透力,树桩、枝干、树瘿、果实、果核、年轮等细节处理细致入微,凭借多年对紫砂花货的理解与感悟,把整件作品"趣"、"雅"、"境"升华至上。"趣"自毫无雕琢的自然形态美,清趣如实;"雅"自"梅桃"联姻,端庄高雅,别于它处;"境"自"梅"傲骨高洁,气韵独到,自"桃"寿而不庸俗,老而不蹉跎,境界清幽高远,至真至美。壶身以"梅桩"为创作原型,凹凸自然,树瘿仿自然以"乱真",在"松鼠葡萄桩"、"咏梅壶"、"树瘿提梁壶"等其他花货创作中,"树桩"为壶身的创作很多,但是不免有繁琐、呆滞的现象,此作品"梅桩"创作以求自然,不可以雕琢,欣赏壶身简而有力;壶柄高擎至上,尔后自然弯曲,两杈树枝稳抓壶身,贴切牢固,形成一个弧度,一方面便于使用时的提携,即紫砂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是紫砂花货通过艺术的抽象化与仿自然形体的"真实"而表现的艺术性;壶嘴三杈树枝衔接而成,直嘴虽有树瘿装饰,但不失其力度,嘴上两树杈枝,一枝自然蜷曲贴于壶盖边缘,一枝扬枝而上与壶柄遥相呼应;壶盖则神似截取后的树桩,表面呈现出年轮的形态,壶盖一半做实,并塑以两颗"寿桃"与其上,果蒂连叶,叶色苍翠鲜活,一半嵌盖年轮圈圈可数,并以紫泥雕塑桃核与其上,生动逼真、鲜活如生;至此整件作品经反复雕琢、修整、调和,突出了"圣桃梅段壶"的创作主题,完成了一件由自然界自然形态植株,升华为具有实用性、艺术欣赏性、收藏性等于一体的形神兼备、意境高远的紫砂花货艺术作品。汪寅仙大师曾说:"自然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与紫砂花货的创作更为密切。紫砂花货的创作就是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通过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提炼加工,使之升华为高于生活的高雅艺术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对紫砂花货的创作,一方面是通过对老一辈紫砂创作者作品的欣赏、感悟,另一方面是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圣桃梅段壶"的创作就是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寿桃"与"梅"的形态,转化成艺术的表现形态,又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着生活、体现着自然,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因此,"圣桃梅段壶"的创作,无论是"精、气、神"还是"趣、雅、境",都是对自然"梅"、"桃"所代表的"高洁"、"长寿"内涵的充分表达,也就是其他艺术门类中讲求"万化冥合"、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就是他对生活感悟的高度、深度、广度",紫砂艺术创作也是这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探索之路。"圣桃梅段壶"的创作,借以"桃"之"寿"、"梅"之"清"来表达个人对紫砂艺术创作的追求,用心做好每一把壶,对生活、对艺术、对生命保持一颗长寿心,保持一颗清净心;以"桃"随喜、随缘之心,以"梅"不惧风寒之志,"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艺术追求态度,在紫砂艺术的继承、创新、创作之路上携手奋进,共享紫砂艺术文化的美好今天与明天。图1圣桃梅段壶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陶瓷》2016,(3):42-42
正霸气十足的"大猴王"、威风凛凛的"关公"、闲适自在的"情趣罗汉"……4月16日,由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收藏·瓷塑名家原作邀请展"在景德镇中国收藏展厅隆重登场,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活动现场,近20件风格迥异的瓷塑现身中国收藏展厅,它们均出自当代瓷塑名家之手,有国大师的力作,也有青年艺术家的精心之作。著名陶艺雕塑家周国桢教  相似文献   

17.
正梅,"独天下而春",是象征中国民族精神的花卉,其坚贞高洁、铁骨铮铮的品格为世人所敬重。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在万芳摧折的冬日独自傲然挺立,绽放于枝头,幽幽暗香随风袭人。作为中华民族最具傲骨的花,梅在艺术世界中也可觅得芳踪,它绽放在诗人辞藻华丽的诗句中、画家缤纷绚丽的画布上、歌者优美动听的旋律里以及古朴的宜兴紫砂艺术中。  相似文献   

18.
小瓶为宜     
《中华手工》2016,(2):16-19
茶文化的兴盛,也将古人四艺里的插花带上了厅堂。但爱花者众,好瓶者鲜。袁宏道在《瓶史》载:"养花瓶亦须精良。"足见在空间陈设上,瓶也是精致生活的必备器具。而瓶,追求器形自然,以小为宜。古时还有吉祥之意,寓意平平安安。这几组花瓶,出自景德镇的北风陶瓷创意联盟。纯手工捏制,大小不一。将梅瓶、冬瓜瓶、玉壶春瓶、棒槌瓶、桶瓶等样式融合,出于古而成于今。三个一组,自成体系,可分插几种时令花卉,不显孤单,方便移动。为案几之上增添小雅小趣。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世人影响深远,比如,"四君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题材之一。古人以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用以比喻君子高尚的品德。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旷世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他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四君子成为中国文人高洁人格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字画常见的题材,明代文人黄凤池便辑有《梅竹兰菊四谱》,并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成都市新都区海峡茶城二楼,"荥窑砂器"展馆里人来人往。这里有几百上千件秦汉风格的作品,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看似粗犷的杯身,个别部位竟显现出橙、粉、蓝、紫等色彩,在灯光的照射下,格外好看。"这是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的窑变,在开窑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呈有怎样的颜色,尤其是孔雀蓝,十分少见,大约烧制200只杯子里才会出现—个。"荥窑黑砂艺术馆馆长叶骁介绍说。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叶骁算是"半路出家",从零开始接手荥经砂器这门技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