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满足目前水环境质量实时监测的客观需要,针对现阶段水质监测中采用GPRS DTU设备进行远程监测时存在着需定期支付服务器租金增加使用成本、服务器接入方式单一增加开发难度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One Net开放平台的无线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微处理器、GPRS通信、GPS定位和云服务等技术,解决了以上问题,实现了对水质的实时无线远程监测。同时凭借One Net平台在监测网络领域的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和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服务,能够适应未来水质监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综合监测水平,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的无线综合监测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包括大气参数监测模块、GPRS无线传输模块、A/D转换模块和LCD显示模块等。大气参数监测模块通过终端节点对大气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将数据通过GPRS传输模块发送给主控端,实现对测量参数的实时显示、报警等功能。该系统为空气质量监测、空气污染预报等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季冻区路基在冻融作用下常常发生冻胀、融沉等病害,其中路基土的温、湿度水平是致灾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监测手段单一,路基温、湿度全时空监测困难等问题,利用远程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通信技术的季冻土路基温、湿度双参数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路基温、湿度变化。系统采用土壤专用的温、湿度传感器作为采集终端;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通过编辑AT指令控制GPRS连通网络和数据收发,实现温、湿度数据远程传输和存储。经实际验证该系统采集精度高、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可实现对季冻土路基内部温、湿度的实时无损监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Windows CE的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SN808模块设计基于Windows CE的人体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病人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在检测到病人出现危险性生理信号时,可进行本地报警和远程无线报警,同时对生理参数数据包进行保存.可绘制包括多导联心电图(ECG)等9种生理参数波形曲线.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监测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本地报警和远程无线报警均能正常、正确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实现能耗监测平台能耗数据稳定运行与准确性传输要求,应用无线传输技术优化能耗监测平台软硬件建设.方法 采用嵌入式系统、GPRS通讯技术和RS485总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管理平台方案,并提供GPRS核心软硬件实现方法.结果 该方案将公共建筑中的电能、水能、热能等能耗参数通过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公共建筑能耗的智能监测与管理.同时实现短信和Internet网络等方式,实现对建筑能耗参数进行的远程监控.结论 利用上述方法实现沈阳建筑大学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实现了能耗数据的稳定精确传输.  相似文献   

6.
系统采用STM32F103RBT6为微处理器,运用华为GTM-900模块完成数据传输.阐述了基于GPRS模块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模块外围参考电路图和GTM-900的初始化以及接入GPRS网的AT指令.在此基础上,该简易系统用于毒气远程监测试验,且监测成功.实践证明,采用此模块,可方便简单地实现无线互联网的接入,实现毒气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7.
基于动态IP的GPRS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GPRS网络与监控系统相结合,能低成本和实时地实现基于动态IP的GPRS(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远程监控。具体阐述了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要点,实现了GPRS网络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稳定、实时地发送数据,具有低成本、可远程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GIS、SMS/GPRS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环境监测中远程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的问题,研究了无线通讯SMS/GPRS的通讯原理以及与GIS无缝集成技术.系统通过SMS/GPRS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数据的无线实时传输,结合GIS可视化技术对监控数据进行可视展示,借助GIS窄间分析功能分析污染源影响的地理区域.解决了系统实现的软件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系统适用于环保部门监测数据采集、通讯传输、GIS管理和分析决策.  相似文献   

9.
能源与环保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取得新突破一种被称为“环保110”的水质远程实时监测网络系统由哈工大深圳研究院比奥公司研制成功。该系统采用的光谱法水质监测技术和环境监理无线传输技术均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水污染监测技术获得了新的突破。“环保110”水污染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是针对我国“十五”环保计划中提出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地表水质实时自动监测网建设要求而进行的。该公司研究人员经多年的努力,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采用国际领先的技术,开发了光谱法在线COD水质监测仪及配套的“环保110”远程无线实时监测管理系统。有…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环境水质的远程在线实时监测,设计了环境水质监测系统,对其最基础的现场监测终端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TI公司的MSP430F5438A控制器为核心,以ZM2410模块和USR-GPRS232-7S2模块分别构建了ZigBee和GPRS无线通信系统,同时设计了多种通信接口以满足现场需求。测试结果表明,该现场监测终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宽带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领域.GPRS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开发互联网、移动性管理以及无线监控等方面.针对系统在远程监控上的应用方案,制定了系统实现的功能以及性能指标.根据给定的应用方案设计了无线监控数据传输系统的模型,并对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实现进行了研究.基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针对GPRS模块通信编程,模拟量、数字量的采集任务编写以及触摸屏显示部分应用μC/GUI编程,通过GPRS网络使远程终端能接收到工业现场采集到的数据,从而达到监控的目的.在实现过程中,将终端的功能进行分类并安排到不同任务中实现,再利用操作系统对任务进行管理,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实用的同时,最终实现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广泛分布的道口监控设备,利用GPRS网络资源,设计了一套无线DDN通信系统,以满足铁路道口监控中心对道口远程监控及实时接收道口警报的实际需求.道口监控设备负责道口安全防护及对道口作业进行监控和记录,通过DDN通信系统的DTU终端与GPRS及Internet建立连接,将存储的数据发送到数据服务中心和用户手机,从而完成底层数据的采集与发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农村电网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管理及维护过程中工作量大和缺少实时监控手段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的远程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终端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检测和数据通讯,并通过GPRS无线通讯、GSM短消息功能,实现了主站、运行人员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之间的实时信息传输、数据查询及远程操控.  相似文献   

14.
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远程监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了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GPRS是目前远程监控系统理想的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5.
燃油加热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诊断不仅能节约生产厂家的人力资源,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且能及时而准确地为相关企业提供科学化管理的数据信息。文章以嵌入式微处理器C8051F020为核心,基于GPRS技术设计的数据通信方式,具有无需投资建设无线网路、通信覆盖范围大、数据传输速率高、通信费用低、安装施工十分方便等特点,在恶劣或者野外环境的工业生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Internet中GPRS和SMS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对无线传输的需求,设计了基于GPRS和SMS技术的"嵌入式Internet"。在完成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移植基础上,实现了μC/OS-Ⅱ中的网络接入、SMS报警和SMS定制的功能。详细给出了实现嵌入式Internet的难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GPRS和SMS中AT指令的使用技巧、编程技巧等。连续运行表明,基于嵌入式Internet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测系统具有稳定可靠、可扩展、运营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RS和Web模式的油井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RS技术和Struts2的Web架构,提出了一种实现油田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在介绍了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SC2410X和Arm-inux操作系统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GPRS数据传输的软硬件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GPRS的远程服务器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环境监测中远程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通过GPRS技术实现了监测中心与监测终端之间的实时命令控制及数据传输,系统采用了移动汇聚节点的方法,解决节点能量更换频繁且容易产生的“能量空洞”问题,系统测试表明,基于移动汇聚节点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确保各个节点的能量消耗均衡,并且网络整体数据包丢失率和时延与固定汇聚节点的监测系统接近,实现了远程监控数据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