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介绍了可拓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指出传统可拓评价方法在确定权重系数时存在人为因素,造成评价结果的主观性。根据评价指标的超标指数,对确定权重的层次分析法做了改进,并应用于某矿山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对比发现,改进后的可拓评价结果优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评价图刻画更加精细,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产品配置设计过程中企业对历史设计数据利用率不高,客户需求分析不完全,产品配置可变化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可拓知识的工业泵产品配置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企业历史数据信息,建立了工业泵产品的可拓配置模型,对工业泵产品配置进行求解;根据模块特征信息,采用了可拓距的相似度算法,实现产品配置实例的检索;最后通过可拓配置变换,消除客户需求与产品实例间矛盾不相容问题,实现了工业泵产品的智能配置。  相似文献   

3.
米旭明 《系统仿真技术》2007,3(2):68-71,101
科学合理地评价信息系统项目,对于企业建立和运行一个稳健的信息系统,从而改进管理水平,获得并保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构建信息系统项目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可拓学的方法,建立了信息系统项目的可拓评价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供应链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花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10):3724-3726
为了及时跟踪和动态调整供应链柔性,将可拓方法应用于供应链柔性评价。在对供应链柔性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可拓学应用到供应链柔性的评价上,给出了供应链柔性的物元模型。通过计算该模型综合关联度,对模型中的各个柔性维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通过案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供应链柔性的可拓评价能揭示不同层次的供应链柔性水平,体现柔性变化的趋势,有利于动态调整供应链管理策略,持续提高供应链的柔性。  相似文献   

5.
物元变换是可拓检测功能模型的环节之一,变换结果直接影响着能否解决不可测问题。基于可拓学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利用相关物元在可拓检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不可测物元实施的具体可拓变换方法,研究了可拓检测的可拓变换机理。  相似文献   

6.
可拓物元变换方法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拓学是新的学科,它是由蔡文先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试图从事物矛盾转化形式入手,打开一条新的研究途径。本文对可拓学的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即利用可拓学解决矛盾问题的思想,如物元理论、可拓变换等,来解决检测方法中大量存在的不可测问题。  相似文献   

7.
可拓控制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控制技术。本文在主要基于可拓集合理论发展起来的控制器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完善,主要是引入物元来表示控制中的各种信息流,并结合物元变换拓展及物元可拓展运算一起来实现控制算法,而使系统可实现多变量控制,同时因引入文献[4]中的可拓专家系统来实现上层控制器而使控制器的智能大大提高,真正具有创造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可拓信息-知识-智能形式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可拓论和可拓方法,把信息、知识和智能统一在一个形式化体系中,用可拓推理和可拓变换,去建立生成策略的推理规则,把可拓集合和关联函数作为策略生成和策略评价的定量化工具,探讨建立“可拓信息-知识-智能形式化体系”.给出了建立该体系的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块.这一研究为利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矛盾问题提供可行的工具,为提高计算机的智能化水平创造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赵锐  余永权  张静 《计算机科学》2010,37(12):167-170
目前可拓变换推理中的可拓变换主要依靠历史资料、人为指定或过往经验来进行,这大大制约了可拓变换在智能化推理中的应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数据分析的可拓推理机制。该机制首先采用粗糙集对数据进行分析来获取分类及规则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可拓推理,从而实现了可拓变换及推理的可控性和高效性,为可拓推理的智能化应用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可拓数据挖掘概念和矛盾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研究了可拓数据挖掘方法过程及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得出应用可拓数据挖掘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可以为技术实现策略生成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Contemporary advance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fforts from various research initiatives in the AEC industry are showing evidence of progress with the emergence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BIM). BIM presents the opportunity of electronically modelling and managing the vast amount of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a building project, from its conception to end-of-life. Researchers have been looking at extensions to expand its scope. Sustainability is one such modelling extension that is in need of development. This is becoming pertinent for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as recent design criteria have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sustainability credentials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criteria of structural integrity, constructability and cost. With the complexity of designs, there are now needs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tools to aid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stainability credentials of design solutions. Such tools would be most beneficial at the conceptual design stage so that sustainability is built into the design solution starting from its incepti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buildings is related to life cycle and is measured using indicator-terms such as life cycle costing,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carbon footprint.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ling framework combining these three indicators in providing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s of alternative design solutions based on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pillars. It employs the principles of feature-based modelling to extract construc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from product models for the purposes of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A prototype system is implemented using .NET and linked to the BIM enabled software, Revit Structures™. The system appraises alternative design solutions using multi-criteria performance analysis.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current process and data modelling techniques can be employed to model sustainability related information to inform decisions right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structural design. It concludes that the utilized information modelling representations – in the form of a process model, implementation algorithms and object-based instantiations – can capture sustainability related information to inform decisions at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专家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效益,成为人工智能的三大前沿之一。针对传统专家系统开发周期过长,用户参与系统开发过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型技术的专家系统开发方法,并对如何建立原型专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满福  张正锋 《计算机应用》2016,36(6):1533-1537
针对网络信任评估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的问题,以复杂开放网络中的安全交易为研究背景,引入可拓云理论,利用可拓学中的物元理论和云模型的不确定性兼二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可拓云的网络信任评估模型,实现了信任值定性与定量之间的转换。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基于可拓云的网络信任评估方法,对网络安全交易能够有效地进行信任评估,为最终信任决策提供有利依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信任决策调度算法提高了信任评估的准确性和交易的成功率,有效缓解了网络交易实体的欺骗行为,评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某型方向舵分配机构延寿研究是飞机延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向舵分配机构延寿研究过程重点对壳体进行疲劳寿命估算。针对目前常用延寿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延寿综合决策方法,在分析产品延寿可行性、确定延寿目标和壳体为薄弱环节后,应用有限元分析及细节疲劳额定值(DFR)对壳体开展疲劳寿命估算。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到寿方向舵分配机构壳体在额定工况下各主要功能管道的最大应力值,确定壳体是否满足静强度设计要求;其次,应用细节疲劳额定值(DFR)方法,对壳体疲劳寿命进行37.5万次(延寿目标值对应耐久试验循环次数)耐久试验循环校核;最后对壳体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壳体未出现裂纹和其它机械损伤等现象,满足飞机的延寿使用需求,与仿真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采用的延寿综合决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高智慧        邹广天     《智能系统学报》2018,13(2):214-219
针对海量住宅建筑设计信息的应用需求,借助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提出基于ArcGIS软件的可拓住宅建筑设计数据库构建方法。包括可拓住宅建筑设计数据的分类表达方法、数据信息整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图像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匹配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某居住区实例构建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住宅建筑设计图像与属性信息分别转化为统一格式、可量化的结构数据库,并进行匹配,从而便于计算机识别,并形成高效的住宅数据存储平台,为可拓住宅建筑设计和后续的数据挖掘过程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伸缩因子的代数曲线曲面变形方法。首先构造了一种用于代数曲线曲面变形的伸缩因子,然后将所构造的伸缩因子分别作用于待变形的代数曲线与曲面,通过改变伸缩因子各参数的取值实现对代数曲线曲面的变形。实例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可获得丰富的变形效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代数曲线曲面变形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网络安全评估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拓模糊层次分析的安全评估算法。该算法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可拓理论,将调查问卷表收集到的指标值映射到可拓区间中,通过相对隶属度的计算,构建了新的判决矩阵,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对相对隶属度的加权排序,得到网络安全评估值。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能综合考虑专家打分的权威性和调查问卷的普遍性,提高了网络安全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传统主成分分析法中权重确定过于客观,不能反映不同群体顾客需求的缺点,将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评价,提出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产品的市场调研提取了顾客需求评测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不同顾客群体需求的指标权重,对无量纲化后的数据加权,再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改进后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需求进行评价。同时选用均值化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减少了数据信息的损失。海尔冰箱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网格环境下基于灰色理论多属性综合信任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传统信任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多属性综合信任评价模型。模型通过定义信任评价等级灰类及其白化权函数,计算网络实体各个属性的灰色评价权,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属性权重,最后给出实体灰色综合信任值及信任等级灰类。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可靠,为网格环境下解决多属性综合信任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