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是一个标准的TCP/IP协议,工作在IP层,所有的IP路由器和主机都支持该协议,其功能是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反映网络本身状况的控制消息。  相似文献   

2.
宋伟昊 《电子与电脑》2001,6(6):106-107
Ping是一个验证网络上的两个主机之间连通性的分析工具。遇到连通性问题时,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用户首先想到的诊断工具就应该是Ping。它发送网间控制报文协议(ICMP)的回应请求(Echo_Request)报文到一个远程IP地址,然后准备接收返回的ICMP应答报文。自该程序诞生以来.已有许多人修改和重写它,并在不同程度上沿用了Ping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聚集算法的DDoS数据流检测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路由器的嵌入式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算法.针对DDoS攻击的本质特征,对IP数据流进行轻量级协议分析,把IP数据流分为TCP、UDP和ICMP(网间控制报文协议)数据流,分别建立相应的聚集模式,根据该模式来检测DDoS聚集所占资源,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过滤攻击数据包,从而保证合法数据流的正常转发.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到DDoS攻击,处理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交易类系统的业务处理,主要是围绕双方或者多方的报文进行,要实现报文处理的灵活性、易扩展性、以及较好的容错能力,报文的动态处理很重要。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动态定义、动态解析和动态处理上,其中动态定义是基础。以XML方式将需求阶段的报丈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语言描述。通过预定义的报文特征码,动态关联到报文解析器和报文处理器上,从而使得报文定义和报文解析、处理松耦合,保证了报文定义和报文解析、报文实现编程的灵活性。该报文灵活的动态处理方式已经在某地市民卡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敏  袁丁  肖筱 《通信技术》2009,42(4):123-126
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01,NDP)作为IPv6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了IPv4中的ARP协议、ICMP路由发现和ICMP重定向功能。文章主要分析了在使用CGA(cryptographically Generated Addresses)保护NDP安全情况下存在的一种新的中间人攻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CGA来防御这种中间人攻击,同时分析了这种改进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6.
ICMP协议是基于IP层之上,同时为IP层服务提供辅助的一个协议,它的一些特殊的功能实现,为黑客利用它进行网络攻击提供了环境。文中介绍几种常见的ICMP攻击手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ICMP协议的缺陷常常被攻击者用来进行网络DoS攻击。论文探讨了利用ICMP缺陷进行DoS攻击的机理,模拟了利用ICMP缺陷实施DoS攻击及其拦截,并由此提出了一些防范此类攻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种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并发传输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万荣  王晓东  周兴铭 《电子学报》2006,34(8):1433-1437
本文提出一种工作在单信道、单发射器和单发射功率模式下的并发传输MAC协议.该协议在控制报文(RTS/CTS)和数据报文(DADA/ACK)之间插入附加控制时隙,以便相邻节点有机会交换自己的控制报文.为了保证并发传输的可靠性,协议在控制报文中包含了冲突避免信息,邻居节点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自己的传输能否在不影响已有传输的情况下并发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与IEEE 802.11相比,CTMAC协议在网络中存在并发可能时,使系统吞吐量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文中首先阐述了基于TCP/IP协议的信息隐藏原理,并利用ICMP协议信息隐藏的实现方法与修改TCP连接中IP首部的源地址的方法相似性,提出一种利用ICMP进行数据隐藏的方法。即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隐藏数据时可以对IP协议头和TCP协议头双重修改,并利用ICMP的IP欺骗隐藏自身的IP地址,以达到信息容量最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效果。实验结果实现了信息隐藏,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对实际工程中的数据隐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MCP2510的CAN总线分析仪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MCP2510的CAN总线协议分析仪的软硬件设计。使用AVR单片机ATmega64L控制独立的CAN控制器MCP2510对CAN总线上的报文进行监听,并将报文通过士笋机传输给PC机显示。由PC机上显示的报文就可以对协议进行完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月云  霍艳芳  谈振辉 《通信技术》2009,42(12):115-118
在MANET子网互连架构中,其网关发现采用洪泛通告报文的方式,所形成的广播风暴引起较大控制开销。由此提出一种动态自适应网关发现协议,该协议可根据MANET的移动节点信息自适应设置网关通告报文GWADV的TTL值和发送间隔,同时采用基于距离门限的动态计数DDC网关洪泛通告报文抑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地应对网关洪泛通告报文的问题,在保持较高分组投递率的同时,能够减小时延和控制开销。  相似文献   

12.
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DiscoveryProtocol,NDP)作为IPv6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代了IPv4中的ARP协议、ICMP路由发现和ICMP重定向功能。文章分析了NDP存在的安全问题,尤其是伪造IP地址攻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加密生成地址和签名技术等来解决这些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13.
颜诗洋 《电子设计工程》2014,22(22):108-110
嵌入式设备网络化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网络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具有TCP/IP协议栈是嵌入式设备网络化的必要条件。针对大量存在的8/16位机,本文开发了一种微型TCP/IP协议栈。并对ARP协议、I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以及TCP协议的开发进行讨论。通过在Silicon Labs公司的C8051F340微控制器和CP2200以太网卡的平台上构建Web服务器进行测试,证明嵌入式TCP/IP协议栈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
双信道接入协议在解决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报文监听的Ad Hoc网络双信道接入协议无法消除数据报文的冲突.本文对基于载波监听的Ad Hoc网络双信道接入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DCMA载波监听信道接入协议.其中DCMA_CSBI通过载波监听和BI控制报文完全解决了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文章通过仿真对DCMA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CMA_CSBI是一种非常高效实用的Ad Hoc网络双信道接入协议,载波监听对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Ping的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成袆 《信息技术》2005,29(6):70-71
Ping命令是在互连网络中进行故障检测的工具,通俗地说就是它向指定的机器发送一个消息,然后通知是否成功地传送了该消息。简要的介绍了ICMP协议,ICMP报文格式和IP报文格式,阐述了Ping的原理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6.
动态显示网络系统的拓扑图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常见的拓扑搜索算法大部分都是基于网络层的,不能对链路层的动态网络拓扑进行搜索且不能发现和管理虚拟网。提出一种利用SNMP协议、ICMP 协议和ARP协议三种协议相结合的网络拓扑搜索算法,发现ATM网络的链路层网络拓扑和提取ATM虚拟网的配置信息。最后,以哈工大通信所的某一子网(ATM虚拟局域网)为例,对此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航空电子环境下的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Avionics Environment,FC-AE)交换网络路由访问控制灵活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编程协议处理单元(slice)进行FC的协议解析、匹配与处理,从而实现FC网络路由访问控制。该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对自定义的报文域段进行规则检查,并根据用户定义的访问策略进行报文的输出控制。相比于传统配置ZONE(物理端口分区)或者虚拟端口分区(Virtual SAN,VSAN)的路由访问控制策略,该设计可以将可选的配置域段范围带宽增加10倍,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从TD-LTE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技术链出发,介绍了TTCN-3标准化开发技术在TD-LTE终端一致性测试的作用和进展,以及基于TD-LTE的TTCN-3代码系统模型和多模架构,并从3GPP的测试用例角度对TTCN-3代码进行了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无线电工程》2019,(12):1037-1041
标准OLSR路由协议以固定间隔周期性交互HELLO报文进行邻居感知。当网络拓扑快速变化时,固定的报文发送间隔将不能及时更新邻居信息;当网络拓扑相对稳定时,固定的报文发送间隔又会带来网络带宽的浪费。提出一种基于当前链路连接稳定性度量的HELLO报文发送间隔自适应调节算法,通过估计相邻节点间链路维持概率,选择合适的HELLO报文发送间隔。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OLSR路由协议以及其他相关改进算法相比,节省了网络控制报文开销,增大了吞吐量,提升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RTP(实时传输协议)流量控制的步骤和可用的流量控制措施,分析了传统流量控制算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流量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改变RR(接收者报告)报文的发送规则,设置两个丢包率门限,以及同时调整报文发送周期和数据编码方式等途径,以减小丢包率,提高数据流的平稳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流量控制算法能够根据丢包率对RTP数据报文的发送周期和数据编码方式进行自动调整,并有效消除由于丢包率波动而引起的流量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