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研究深圳市滨海地带海水入侵为例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奈件将其划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研究。运用Grubbs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剔除。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在判定各项组分符合何种分布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了确定,为研究海水入侵是否发生入侵提供了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化学组分存在形式及其SI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化学组分形式主要为络阴离子和单一离子,但络合物也是地下水化学组成不可忽视的存在形式。络合物的存在对饱和指数SI值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背景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降水的同位素含量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环境数据,也是开展环境同位素科学研究和环境同位素水文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本文以我国17个地区的近两年多的实测长观资料为依据,参照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的赋存、分布规律,初步总结了全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背景值的基本分布特征和赋存、变化规律。得出了各地区雨水线和全国雨水线,讨论了影响降水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鄂西山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分析检测鄂西恩施地区中高山区4275件土壤样品,提出鄂西山区表层土壤(0~20 cm)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研究结果表明,鄂西山区表层土壤中As的推荐背景值为13.2 mg/kg,Cd为0.46 mg/kg,Cr为86 mg/kg,Cu为32 mg/kg,Ni为38 mg/kg,Hg为0.110 mg/kg,Pb为34 mg/kg,Zn为99 mg/kg。与1990年发布的湖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相比,研究提出的鄂西山区表层土壤的As、Cr、Cu、Ni背景值与其差异不大,Cd背景值提高2.67倍,Hg、Pb、Zn背景值提高18.6%~37.4%。研究成果可为鄂西山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地科学管理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袁胜超 《采矿技术》2021,21(6):77-79,85
某矿山在实施帷幕注浆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后形成碱性物质,导致地下水pH值升高.利用高压固结试验平台,研究高压注浆环境下水泥水化反应机理,得出了导致地下水pH值升高的主要因素为水泥水化反应生成的Ca(OH)2,而高压注浆环境为pH值升高的次要因素,并获得了OH?离子释放各阶段时间,为研究降低矿山地下水pH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海市偏酸性地下水pH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海市滨海平原分布有低矿化度(小于200mg/L)的潜水和承压水,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的pH值为3.33~7.0,平均值为5.12,其中潜水3.67~7.0,平均值5.17;承压水3.33~6.97,平均值5.07。地下水的pH值没有显著的上升或者下降,部分监测孔有一定的波动,一般在丰水期要略高于枯水期。总体上,雨水的pH值高于潜水,潜水的pH值又略高于承压水,自内陆地区向海边,地下水的pH值呈略减小趋势。pH值较低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具有多层结构的越流含水系统,有利于这一地区偏酸性地下水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结果,论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As元素背景特征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与地下水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及土的酸碱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煤矿主采煤层(6煤)底板受高承压太灰含水层的威胁,对太灰含水层进行了大型群孔干扰放水试验,并重点对试验过程中的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取样化验,分析放水过程中的地下水化学动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在放水实验过程中太灰水化学特征并无明显变化,太灰水补给来源为水化学特征相近的层间径流补给,且太灰水与深部奥灰水无明显水力联系,为煤矿防治水规划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水质分析数据,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对中山市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评价分析,最终将中山市地下水化学类型划分为氯化物型水、重碳酸型水、重碳酸·氯化物型水及硫酸型水、重碳酸·硫酸型水、重碳酸·氯化物·硫酸型水四大类,该分析结果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有着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淮南煤田各矿区各煤矿太原组灰岩岩溶水水质化验样统计,分析总结水质、主要离子浓度和矿化度分布规律,反映出补给、迳流条件和构造控水特征,为指导淮南煤田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和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水害防治提供依据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地下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雷  钱家忠  赵卫东 《煤炭学报》2012,37(3):490-494
为了更加客观、高效地进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划分,基于GIS技术,分别采用Voronoi图和DTM方法进行地下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划分,并以潘一矿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为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种基于GIS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区方法可行,且在实例应用中分区结果总体一致,基于DTM的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数据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且可视化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时产生了稀释和冲洗作用。为探究背景地下水作用下酸法地浸退役采区地下水中铀在水岩微界面上的扩散模式和控制机理,开展了静态稀释实验和动态冲洗实验。静态稀释实验结果显示,背景地下水与污染地下水比例为50∶1时,1 440 min内铀浓度降到背景值60 μg/L以下;初期阶段(0~20 min),反应速率主要受膜扩散控制;中期阶段(20~150 min),反应速率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后期阶段(150~600 min),反应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动态冲洗实验结果表明,用25个孔隙体积的背景地下水,10 d内铀浓度降至50 μg/L;初期阶段(0~4 d),反应速率主要受膜扩散控制;中期阶段(4~7 d),反应速率同时受膜扩散与颗粒内扩散控制;后期阶段(7~10 d),反应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上游背景地下水流入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中后铀的扩散和迁移规律,为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自然净化的可行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常静 《河北煤炭》2011,(4):6-7,42
范各庄矿主要开采6个煤层,共含有4个含水层组,文章通过对煤系含水层地下水化学组分分析,探讨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为判断矿井水害的地下水来源及矿井防治水提供水化学特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全面地介绍了采用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技术施工西气东输焦——安支线穿越共产主义蕖的旅工情况,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由于煤矿工作性质的原因,在开采过程中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1],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以山西晋煤集团阳城晋圣固隆煤业有限公司为例,说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希望能为煤矿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非平稳随机地下水流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磊华 《煤炭学报》2000,25(Z1):16-21
系统地研究了非平稳随机地下水水流模型的模拟问题,重点讨论了非平稳随机过程的处理方法,同时将Neumann展开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方法引入水文地质研究领域,并提出了2种处理随机地下水水流模拟的新方法——Taylor展开随机有限元方法和摄动待定系数随机有限元方法,利用2个数值例子论证了新提出的随机模拟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将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白杨水源地潜水水资源的随机模拟评价.  相似文献   

17.
针对乌海市特定的神会经济、矿产后备资源、试探索一条既发挥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又注重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治理保护,适合乌海市地区的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新乡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矿山开采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因此,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还要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的需要,又要转变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新乡市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淡化地下水对缓解某矿床地浸化学堵塞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地球化学模式计算结果,分析某矿床采用常规酸法和碱法地浸工艺失败的原因,说明在该矿床地浸前进行淡化的必要性。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淡化作用对防止硫酸钙沉淀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只要适当地控制pH,也不会导致碳酸钙沉淀。淡化效果受流体混合作用和盐离子综合体的溶解作用影响,但总体效果影响不大。因此,用淡化地下水方法解决该铀矿床地浸化学堵塞问题,进行有效浸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环境条件,赋存了丰富的地热资源。研究了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地热资源地质特征,研究区属于中牟凹陷地热区,主要热储层为新近系明化镇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新近系馆陶组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古近系半固结碎屑岩孔隙裂隙热储层,地热类型为层状分布的盆地型地热,地温场类型为地层热传导型,区内断裂无显著导热、导水特征,地温场以地层传导型为主,地温梯度在2.33~3.02℃/hm。并分析了开发利用情况,根据研究区开发利用潜力,为平原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提供地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