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源头,向称百科之母,万事之则,群经之首,学问之宗。由于《易经》在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重要指导价值,近年来,《易经》课程逐渐成为一些学校的选修课程。因《易经》成书年代久远、文字深奥、寓意难懂,很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常因听不懂、看不明白而困惑,导致听课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对《易经》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具有紧迫性。笔者在《易经》课程教学中较多地应用了提问式教学法,该法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课程内容,增强师生间的互动等,提高了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是中西方两部关于逃遁与隐逸主题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逃遁隐逸的原因和目的,方式,结果来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反应两部作品中作者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之间的相似和不同。  相似文献   

3.
王在华 《建造师》2010,(7):406-408
为了创新、发展、弘扬易经文化,推动现代易学发展进程,在坚持传统注解的同时系统探索易经经文新的阐释方式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本文依据作者提出的易经新释方法(祥见《伏羲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对易经之蹇卦进行了传统阐释与现代新释之比较研究,提出了蹇卦新的阐释系统,同时利用现代手段模拟了蹇卦的变化规律,系统破解了蹇卦的变化奥义,使该卦的卦辞、爻辞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化、符号化、图表化、语言化阐释,创设了蹇卦之卦、爻变数、变化趋势图、变化模拟表等,并用新的数、符、图、表、文等分别从变化模拟及变化趋势、应变法则、应变谋略等四个层次完成了蹇卦卦、爻的诠释,使蹇卦的象数及义理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新的系统发展,从而增强了蹇卦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9)
《易经》如同一眼清泉,随每个时代的适时加入,逐渐由潺潺清泉发展成汪洋恣肆的文化长江和文化黄河,承载了重大的思想历史思考与世俗化传播,其文献意义也就愈加凸显和重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阐释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即阐释。翻译的过程即阐释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阐释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历代学者对《易经》的翻译和阐释是不同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本文以三个不同的《易经》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从阐释学的视角探究译者的主体性在经典阐释过程中的作用及《易经》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蔡雪婧 《建筑工人》2009,(10):61-61
如今,打麻将十分流行,但您知道麻将牌的由来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931-932
通过对《瘟疫发源》的作者、版本源流进行考证发现,该书从成书到刊刻出版历经30余载,但初刻本问世后,版本流传很少。马印麟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对成书内容不断进行补充,包括瘟疫则验、瘟疫治法、瘟疫病按等。并针对气运不同的年份提出了相应的不同治法,提出7个药方,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是书秉《类经》运气学说,探瘟疫发生之由,理、法、方、药俱全,是明清以来较为实用的运气学、温病学著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
隐逸在中国古代较为盛行,它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思想形态。当下,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只有真正静下来,将自己"隐逸",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3)
隐逸文化在中国山水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的隐逸之美,笔者能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人性思维是极富审美价值的。文章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识形态,在隐逸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画的隐逸情感进行系统分析,力图探寻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感与精神追求,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呈现中国山水画的隐逸之美。  相似文献   

10.
郭鹏飞 《南方建筑》2006,(12):106-108
传统的隐逸文化对文人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的产生的回顾与研究及其与文人园林的联系,初步揭示隐逸文化对文人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7)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思想情感和社会生活态度的形象表现,是一种物化了的意识形态,伴随着时代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对隐逸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隐逸所表达的意蕴,无论是对于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静  张斌 《现代装饰》2008,(3):146-146
1月20日下午2点于百利玛厨卫国际中心5楼博洛尼联手工商银行举办了博洛尼新年答谢会。 会中特别邀请了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师陈飞杰和著名国学大师余中哲。主要讲解了《易经》布局中关于风水、朝向,与人心理、活动习惯的关系,及家居布局应怎么根据易经来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3.
贺宏亮 《江西建材》2014,(1):252-252
随着我国公路行业不断的发展,公路行业所涉及到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公路行业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就针对我国《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16)
关于林逋书法研究方面的成果多是针对林逋书法风格的分析,鲜有对林逋这种隐逸书法风格形成因素与原因的论述。文章从时代背景因素、书家师承、书家思想三个方面论述林逋书法风格的形成因素,试图揭示形成这种隐逸书法之高逸绝俗、率真风趣风格的真实原因,以加深对这位尚意书风前期先行者的认识,这对我们深刻理解林逋隐逸书风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士大夫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它肇始于魏晋,成熟于随唐,鼎盛于两宋。士园林产生和发展与士人隐逸文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是士大夫相对独立的社会理想、人格价值、生活内容、审美情趣等的物象表现。要真正体味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不能离开对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特点和士大夫阶层隐逸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元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特殊时代,而元代的隐逸散曲则是这一特殊背景下生长绽放的艺术奇葩。本文立足于元代的历史背景,结合元代文人的心态变化和精神风貌,以白朴、卢挚的隐逸散曲为例,分析二人隐逸散曲创作的主题指向与精神追求的不同,并总结了造成二者明显心理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6)
文人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人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并按照这种标准衡量画工画。文人画的审美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与画工画区别,它丰富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在封建社会,文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态和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心理的微妙变化会对其艺术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文人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其内心世界产生苦闷,这种苦闷转化为对隐逸题材的偏爱,同时使得文人画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易学研究。《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向称《周易》为六经之首,博大精深,她与各科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易》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
隐逸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产生,便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实质是隐逸传统,山水画与隐逸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审美和创作中隐逸的精神实质从未在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中消失,画家通过山水画艺术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以追求尚意的"象外之境"的艺术审美特征,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20.
王健 《安徽建筑》2002,9(6):20-20
传统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士人隐逸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园林受此影响,向自然山水园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士大夫隐逸文化体系的熏陶下,中国园林终于以山水文化的综合实体作为了传统园林形态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