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杏南油田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寻找和开发剩余油非常重要。杏南油田密集井网区的油气开发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是影响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大型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砂体物性变差的部位,分流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中的剩余油主要存在于薄砂层或孤立的小透镜体中;沉积韵律层渗透性的差异控制剩余油的纵向分布,厚油层顶部是剩余油富集的有利区段。另外,开发因素对剩余油的分布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成因的砂体中,剩余油分布不同。分流河道砂体、分流间砂体及水下分流砂体因非均质性严重,故易形成剩余油。  相似文献   

2.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是油田开发的重点。为满足精细挖潜需求,砂体识别技术需要不断的深化研究。以喇嘛甸油田北北一区为研究区块,依据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成因及沉积作用的差异,结合电测资料,从井组剖面和砂体微相相带图两个方面对高台子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曲线韵律特征、渗透率特征、砂体厚度特征以及砂体的几何形态等四个方面分析,找出了识别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一套识别方法,对喇嘛甸油田高含水时期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后,微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往往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正向微型构造区域剩余油开发潜力较大,其次为斜面微型构造区域,负向微型构造区域剩余油开发潜力较小。在对葡萄花油田北部四断块葡I油组典型"窄"、"薄"砂体油藏进行研究后,认为微构造对该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不大,而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能力较强,这对"窄"、"薄"砂体油藏剩余油挖潜可提供一定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单元以及相对应的挖潜技术对策。低渗透油藏砂体是地质上具有成因联系、开发上相对独立的砂体单元,既是地质上的成困单元,也是与剩余油分布有关的渗流单元,既反映了砂体的沉积成圈,也决定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注水开发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剩余油分布愈加零散、措施挖潜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寻求新的产量接替阵地是摆在石油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胜坨油田部分单元二、三类砂体分布零散,展布不规则,长期以来未形成合理完善的注采井网。一直认为二、三类砂体剩余油分布零散无潜力可挖,造成其储量动用程度较差,采出程度较低。在深入认识、分析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4-6单元为例,进行了二、三类砂体的挖潜研究,以提高砂体的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层间矛盾剩余油分布零散等问题,以"精细储层研究、精细单砂体剩余油挖潜、精细韵律层挖潜"为重点,进行储层评价、水驱动用状况及潜力分布,搞清储层空间展布规律,研究分析各井点、各小层测井相展布情况,结合单砂体、小层砂体发育变化规律等资料,绘制出单砂体沉积微相图,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特征,选择和配套应用了相控剩余油挖潜、韵律层挖潜集成配套工艺技术,实现单砂体动用程度最高、层内驱油效率最高,为老区高含水后期挖潜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首先通过单井相分析、连井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对喇嘛甸油田的沉积微相进行分析,将研究区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远砂坝微相、席状砂微相和河口砂坝微相四种沉积微相。研究喇嘛甸油田储层的物性、岩性以及含油性,分析了储层非均值对剩余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喇嘛甸油田剩余油的影响因素,确定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开采措施。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研究区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非主体席状砂发育的部位,其次是表外储层,最后是水下分流河道和主体席状砂等物性较好的砂体之中。  相似文献   

8.
水下分流河道内部薄夹层因小、密、多等特征,对高含水时期剩余油的控制越来越重要。本文以现代沉积模式和古代野外露头为指导,依靠测井曲线识别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夹层的位置、厚度及其数量,找到剩余油的位置,从而确定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类型,并制定了相应的挖潜措施,对老油田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为油田更好的寻找和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葡北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构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力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5):110-112
葡北油田平面上连片分布的水下分流河道厚砂体实际上是两个或者多个单期河道在纵向上的叠加。两期河道之间和单期河道内部都发育有岩性或者物性的隔挡层,这种隔挡增强了储层非均质程度,降低了水驱效果,严重影响开发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本文根据岩芯和测井资料分析提出了储层构型5级划分方案来描述葡北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内部结构,其中四级、三级结构面所控制的结构体分别为单一河道砂体和单河道砂体内的加积体,可以通过测井和岩芯进行识别和井间对比,单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内部夹层是葡北油田开发后期控制剩余油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将三级和四级结构体特征和识别作为本文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埕海一区明化镇储层为典型的曲流河沉积,河道展布特征变化大,单河道追踪困难,河道边缘难以识别,导致油藏储层类型复杂多样,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高效开发、剩余油挖潜等工作的开展,制约了油田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时频分析等技术来识别河道砂体,对研究河道砂体分布具有指导意义,促进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濮城油田沙三上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通过对沉积构造、储层粒度特征岩性等分析 ,进一步将前缘亚相细分为 6个微相 ,即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等。动态监测资料分析认为 ,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微相为目前主力产层 ,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席状砂、水下决口扇微相砂体中 ,故为今后挖潜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2.
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东高台子油层经过几十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由于储层非均质等因素造成剩余油高度零散分布,预测难度越来越大,影响了区块开发调整挖潜的针对性。为了搞清该阶段各类储层和砂体的剩余油分布和潜力,我们逐步建立起以精细储层描述技术、精细数值模拟、精细储层预测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一体化油藏研究技术体系,认清单井、单层的剩余油分布状况及潜力,制定相应的调整对策,提高措施效果。重点在补孔措施上,突出窄小河道砂体的挖潜作用,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兴隆台油田南部地区主要为马19断块区,主要含油层系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下部兴隆台油层。经过近40年的高效开发,目前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利用沉积相分析、粒度分析、古生物标志及古环境响应等资料,总结了马南地区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和发育背景,探讨了扇三角洲有利的成藏条件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马南地区扇三角洲发育于高山入湖的短促的湖相沉积,湖平面的周期变化造成了多期的砂泥岩互层,水下分流河道是扇三角洲的主要沉积类型。上述沉积特征决定了储层平面、纵向上的严重非均质性,水驱效率不均导致分流河道间、正韵律沉积顶部剩余油富集,具有较大的挖潜、提高采收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双河油田Ⅵ油层的储层发育特征,为该区剩余油的开发提供较为符合实际的储层地质模型,对该区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划分,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分流河道间湾共六种沉积微相。研究区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远砂坝砂体。  相似文献   

15.
在油藏的高含水开发后期、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建立相适应的注采井网及相应的配套挖潜措施难度较大。沉积微相影响油藏砂体的展布情况及砂体的物性,对于陆相砂岩油藏而言,砂体相变快、分布不稳定。通过依靠储层沉积特征准确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部署合理注采井网、适时实施相应的配套挖潜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油藏水驱效率,实现油藏高效开发,该研究及实施方法的突破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周期注水的作用机理,对高含水期低渗透油田的大面积河道砂体、窄小河道砂体、河间砂体及微裂缝发育砂体应用不同的周期注水方式,来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动用剩余油,改善了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单砂体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单元以及相对应的挖潜技术对策。所指单砂体是地质上具有成因联系、开发上相对独立的砂体单元,既是地质上的成困单元,也是与剩余油分布有关的渗流单元,既反映了砂体的沉积成圈,也决定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注水开发特征。单砂体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多期河道叠加型、分支河道型、单一河道型和席状砂型4个大类;结合注水开发特点,每种类型具有高注高采、高注低采、低注低采和低注高采4种注采方式。剩余油潜力评价昀结果表明:多期河道叠加型单砂体潜力最大,其次是席状砂型单砂休,分支河道型和单一河道型单砂体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8.
要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更加细致详细的了解,那么就需要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的空间位置分布以及数量需求与储层间的关联性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以此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开采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驱油效率和采摘效率。喇萨杏油田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水淹问题,从而导致剩余油分布集中度不高,基于沉积相带图来具体分析影响河道砂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相关因素,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依据该油田自身特点来构建地质分析模型,在分析实地勘探收集到的现场资料基础之上,对油藏数值进行模拟分析,具体展开物理模拟实验,旨在研究曲流河型砂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剩余油的横纵分布规律。通过对河道砂剩余油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地明确不同沉积类型河道中剩余油实际形成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储集层单砂体的三维空间展布及相互间连通关系成为研究重点。应用岩心、录井及密井网测井资料,综合层序地层分析及储集层层次分析,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顶面拉平的小层对比技术和测井曲线特征变化,在新民油田研究区中提出了复合河道的4种连接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进一步对单体河道边界进行了识别。分析表明,单体河道砂体平均宽度150~500 m,平均厚度3~5 m,平均宽厚比为50~150。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宽度和厚度较大的复合河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及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0.
国内东部老油田开发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非均质性成为挖潜主力油层的主要矛盾。夹层空间上改变液流方向,影响厚砂层内剩余油分布。夹层研究已成为老油田开发的关键性技术。本文依据岩心、测井及化验分析资料,从夹层的定义入手,运用砂体叠置等地层层序及地层结构理论,系统研究文东油田沙河街组三角洲前缘夹层成因类型、分布特点和影响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挖潜意向指导老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