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9)
本文以"城市雕塑的概念""城市雕塑的共同特征""城市雕塑的创作手法"三个范畴对现代城市雕塑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运用讲城市雕塑的创作手法以概括、夸张、变形比较说明的方法,简述了景观艺术与城市雕塑相互完善的作用,为现代城市雕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看与被看"是苏州园林的造景之趣。这种情趣的营造,既包含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独特的创作手法。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文人隐世遁名的传统及"市隐"方式的选择,是其得以产生的极具个性的文化土壤。"实""虚""空"的空间层次创作手法,分别以白粉墙、漏窗和框景加以表达,是其独特的技术追求。它对当下景观设计的启示,就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理念和手法的同时关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0)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现代绘画从传统架上绘画转向综合媒介绘画,架上绘画似乎已经死亡,艺术家对冷漠、呆板的具象绘画艺术感到迷茫。直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表现主义""新写实主义""涂鸦艺术""具象表现主义"等艺术形式。在新艺术运动背景下,艾里克·费舍尔以其独特的绘画表现方式为世人所知。他从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入手,在创作中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他们生活中的隐私和禁忌。然而,艾里克·费舍尔使用的是具象的表现手法,画中人与人之间看似和谐,实则冷漠、虚伪,让观者产生疑问。艾里克·费舍尔的艺术为中国当代油画尤其是"新生代"油画创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手法,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不会有人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样,也不会有人否认在这一阶段的快速发展中,中国城市雕塑领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这来自于公众的直接或间接体验,突出表现为部分城市雕塑大而无当,形式不佳,主题晦涩不明等。特别是"十大丑雕评选""广西贵港梦露雕像""郑州宋庆龄巨型雕像"等一系列案例引起全社会较大关注,似乎进一步佐证了中国城市雕塑发展问题重重的观点。问题是现状(事实)与期待(目标)之间存在差距,而这又是必须解决的事情。但是,对城市雕塑发展这样一个牵涉面众多的庞杂问题进行分析可能需采取更多维的视角,而非仅站在雕塑艺术从业者的立场;需要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9)
情感化的城市雕塑设计要求在设计中充分关注大众情感的体验需求。文章基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诺曼的著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中对现代人心理学的分析,从情感设计的三个层面——本能、行为、反思着手,分析大众对城市雕塑的心理感受,对城市雕塑情感化设计进行剖析,以期达到改善城市雕塑创作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建筑》2016,(2)
灾难性事件纪念建筑的创作,通过建筑语言表达纪念主题,并遵循人的思维活动机制,逐步将参观者的情感带入该主题。分析总结了三个建筑作品,提出了"呈""转""启"三步创作策略,从三个层面逐级展开创作构思。在创作手法上,通过直白、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经纬有序地烘托出整体氛围与纪念意义,激发参观者情感的共鸣,并促进参观者心灵与思想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长安街及其延长线新落成城市雕塑9座;这些作品得到观众的赞赏,提高了城市景观的品位。彩色雕塑“蒸蒸日上”坐落于西单文化广场,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郝重海。高13.8米,取材于老北京传统的风筝“沙燕”造型。根据广场环境采用现代概括夸张的手法,整个造型生动完整,空间变化丰富。使人们在现代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到长安街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咋回风“中国风”城市雕塑在长安大戏院广场落成,作者是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严成。创作立足于北京城市文脉,以及长安街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位置,选择了京剧脸谱为题材,归纳提炼,并运用中国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太原市城市雕塑的实例,分析说明了城市雕塑创作中主题立意、形式构图、体量大小、材料、色彩和环境的关系。希望雕塑家和规划师、建筑师、园林设计师密切合作,提高城市雕塑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跃中 《中国园林》2010,26(5):42-46
"当代中式"在建筑上的探索已经相对成熟,上海世博中国园的创作是"当代中式"景观设计的一次有益尝试。项目中的山石景观、水体景观、植物配置等运用"当代中式"的设计手法,遵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从中国古典园林精华和大自然中抽象出可以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简洁语言符号,创作出属于当代的中式景观。在几十亩的园中有9个以亩为单位的"亩中山水"系列园林,包括以传统中国叠石手法结合现代设计元素,塑造出硬景观与软景观;把传统繁琐的水体景观用现代的简洁艺术语言进行抽象、提炼,创作出富有现代气息的节水型园林景观;把传统封闭的私家园林变成开放的现代参与性开敞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文化与风貌特征的重要展示载体.优秀的城市雕塑对于营造空间景观、提升地区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雕塑规划以空间环境特征分析为引导,采取通则与特例相结合的方法形成雕塑分级控制体系,根据承载空间形态的差异提出导控节点、导控廊道和导控片区等三种城市雕塑导控方式,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制定城市雕塑发展建设控制导则.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万科第五园因袭了万科旗下"第五园"的徽派建筑形制,以现代建筑的创作手法,将传统建筑中的精华进行吸收,以符合中国民居精神的内涵,诠释了新时代的低碳理念。  相似文献   

12.
《建筑技艺》2021,27(10):27-37
西塘市集上的美术馆选取折板屋顶作为唤起人类集体记忆的意象来源,运用一种独立于人的主体性的抽象设计手法,找寻一种恰如该建筑社会地位及文化身份的设计方式.作为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新作,设计中频繁出现"形制""秩序""原型"等关键词,建筑师不但以现代手法来重释双坡屋顶的思维脉络,又独立地对钢木结构的空间整合设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是城市文化和记忆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表现,但是如今有不少城市雕塑虽耗资不菲,却遭到质疑与否定。本文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以长沙市望城区的城市雕塑建设为例,认为城市雕塑的创作既要以城市记忆为源泉.也需要以适当的形式和方法来表达。  相似文献   

14.
冷眼看城雕     
马军 《城乡建设》2004,(1):34-3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雕塑建设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国城市雕塑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城市雕塑缺乏规划,城市雕塑的创作和摆放随意性大,与城市建设和发展脱节.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9)
随着城市更新和改造步伐的加快,城市雕塑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笔者以地域文化为着眼点,在分析城市雕塑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并针对白银市的地域文化特点,提出了"五彩白银"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创作了一组与此定位对应的城市街道小品雕塑,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地域文化建设和创造城市特色雕塑提供一条有效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6.
邹铁安 《规划师》2002,18(5):49-52
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决策中应加强对城市雕塑基本性质的深刻认识。作试以启东市的城市雕塑竞标活动为例,总结其经验,探讨城市性和市民性在标志性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昼  顾正飞 《华中建筑》2008,26(1):122-123
该文从宏观、微观及市民的参与三个层次出发,对城市雕塑及其环境的创作基本原则进行阐释,用方法论指导城市雕塑及其环境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江昼 《华中建筑》2008,26(3):68-69
该文从宏观、微观及市民的参与三个层次出发对城市雕塑及其环境的创作基本原则进行阐释,提出用方法论指导城市雕塑及其环境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3)
在探讨现代石雕艺术时,人们往往会考察西方现代雕塑领域的艺术风格与雕刻手法。笔者认为,石雕的整体面貌与20世纪之前的雕塑有着比较大的差别,以至于在定义名称时,在"石雕"前要加入"现代"这个词。西方现代石雕与传统石雕的差别,不仅表现在雕塑的造型面貌上,还表现在创作的手法与材料语言的运用以及艺术家的创作观念等方面。要认识现代石雕的产生,我们还得回到传统石雕的历史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手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李开然  冯炜 《规划师》2001,17(4):63-65
通过对大量现代环境艺术的优秀实例分析,总结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手法,归纳为以下几个倾向:城市雕塑的观赏性和标志性倾向、与水环境结合的蓝化与动感倾向、实用物的艺术化与装饰化倾向以及功能复合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