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法对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连井大剖面进行构造演化分析,将黄桥地区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印支运动前平稳隆降阶段:构造形态简单、平稳;②印支运动-燕山早、中期运动挤压推覆阶段:三叠纪末,本区遭受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强烈的隆升、发育一系列推覆构造,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对冲构造特征。断层及地层褶皱量在18.3 km。③燕山晚期-喜山期拉张裂陷阶段:晚白垩-早第三纪时,下扬子地区应力场由原来的挤压转变为SE-NW向的拉张,表现为整体下降,广泛接受了上白垩统沉积,该阶段构造活动较强,致使先期逆冲断层发生构造反转,地层拉张量3.9km。拉张正滑大断层既控制着下第三系的沉积,又改造中古生界推覆冲褶构造,形成今日新面貌。致使黄桥地区构造形成由一系列的断垒和断鼻构造。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最近几年对下扬子进行的第三轮地震勘探资料、地质露头、构造演化剖面等将该地区构造演化分为三个阶段:①印支运动前平稳隆升阶段:构造形态简单、平稳;②印支期—燕山中期逆冲推覆构造阶段,此阶段又细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北西向南东挤压的作用,晚期为南东向北西的挤压作用,形成了目前的对冲构造特征;③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拉张裂陷阶段:下扬子应力场由挤压转变为拉张,发育白垩世断陷盆地,同时在应力松弛与重力作用共同作用下,断层类型发生了倒转,早期逆冲断层的上盘沿其断坡产生回滑,导致晚白垩世的断陷盆地逐渐演化为半地堑盆地。④喜山晚期隆升剥蚀阶段:喜山晚期,受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向西扩张的影响,欧亚大陆的遭到印支板块的强烈挤压,造成苏南地区发生剧烈隆升,从而遭受强烈的剥蚀,最终形成了苏北低台阶、苏南高台阶的构造格局。通过对构造演化分析发现在下扬子地区存在两个有利勘探区,一是南部的原生油气藏有利区,二是中部的晚期生烃有利区。  相似文献   

3.
莘县凹陷是临清坳陷东部的一个中新生代凹陷,莘县凹陷断裂[1]体系主要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通过对莘县凹陷构造演化进行分析,认为莘县凹陷断裂演化分为7个阶段,同时指出莘县凹陷重点勘探方向为堂邑次凹环凹带。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辽河油田西部凹陷的高升元古界潜山具备一定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是由于技术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未形成增储上产的主力区块,因此,本文结合相兴隆台潜山勘探的经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曙北-高升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搞清该地区元古界潜山的成藏主控因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川东南-湘鄂西地区主要的页岩层系段是上寒武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至下志留龙统马溪组,通过沉积历史分析可得,川东南-湘鄂西地区主要页岩层系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三大地壳运动期,从而导致了地层的埋藏-隆升-剥蚀的循环演化。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位于米仓山和大巴山交汇区,地表复杂的构造形迹表明该地区是多次运动的叠加和改造的结果。文章通过通南巴地区的形变特征研究认为,川东北地区的构造演化先后经历了:印支期构造雏形的产生、燕山期构造定型和喜山期的构造叠加三个演化阶段;结合构造演化与油气运移的匹配关系看,位于开江~梁平海槽边缘的下三叠统北东向构造圈闭具有先期捕获油气的条件,但北西向构造圈闭因为喜山期构造叠加作用对储层的改造,使得这类圈闭具有二次聚集油气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探讨了其构造演化阶段。研究表明,柴北缘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两次拉张——挤压构造旋回、四个演化阶段。即燕山早期断坳阶段(J1-K1)、燕山晚期挤压隆升阶段(K2)、喜山早期断坳阶段(E-N21)、喜山中晚期挤压反转阶段(N22-Q)。同时对马东地区的构造演化分析表明本区与整个柴北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史一致,也经历了两次拉张-挤压构造旋回、四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复兴场—李家台构造圈闭形成于荆沙组-潜江组沉积期,在潜江组层拉张程度控制了沉积厚度,沉积格局。本文分析了江陵凹陷复兴场—李家台构造的六个构造演化阶段,分析了构造对油气运移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玉代力克断裂带位于麦盖提斜坡西北部,主要发育NW向、NWW向两组断裂体系。本文主要分析玉代力克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和断裂期次,将玉代力克断裂带构造演化分成加里东早期—中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中晚期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前人对二连裂谷盆地构造演化的研究,本文进行综述性总结,二连盆地是在内蒙古华力西晚期褶皱基底上和燕山拉张翘断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育起来的新生代断陷沉积盆地,它是由众多小盆地组成的盆地群。二连裂谷盆地是在三叠纪区域性挤压隆起的背景上,经历了初始拉张裂陷、强烈拉张深陷以及后裂谷阶段等完整的裂谷盛衰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三江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生代以来,三江盆地总体处于弧后扩张与走滑的应力场环境,这一大地构造背景对三江盆地的构造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燕山晚期以来,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三江盆地进入扭张性断陷-坳陷盆地的发展时期,新生代,由于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密山-敦化等断裂带的联合走滑作用,统一的三江盆地才得以形成。研究表明,三江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晚侏罗世裂陷发展阶段、早白垩世断陷发展阶段、晚白垩世坳陷发展阶段和新生代统一盆地阶段。三江地区相继发育了绥滨坳陷、前进坳陷、汤原坳陷,以及其间的富锦隆起和佳木斯隆起,在发生-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到了新生代才成为统一的三江盆地。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沉积和油气成藏特点,绥滨坳陷下部沉积建造厚大,并以其海陆交互相煤系为特征,因而对成气有利。前进坳陷下部构造层的滨海相含煤建造,对成气有利;上部构造层较厚的河湖相砂泥岩建造,对成油有利。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背斜的构造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葡萄花背斜的构造演化,指出自泉头组沉积以来葡萄花构造主要经历了三次沉降,两次抬升,葡萄花构造主要在嫩江期末和明水期末的两次构造运动中形成。分析了葡萄花构造构造演化对成藏的影响,指出葡萄花构造圈闭条件好,圈闭形成时期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配合良好,沿断裂发育的圈闭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川东南-湘鄂西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牛蹄潭组的页岩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丰度,为油气的勘探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油田西部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其中沙四段是其主要的烃源岩层系,发育有多套湖相碳酸盐岩。目前该区已经进入勘探中后期阶段,其规模从之前的整装的构造油气藏勘探过渡到复杂破碎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研究区已经进入增储挖潜的精细勘探开发阶段。主要对辽河西部凹陷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西部凹陷勘探后备领域的拓展及油田的增储稳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对中晚元古代盆地雏形形成、寒武纪及奥陶纪盆地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晚元古代时期盆地主体东部为北北东弧形走向的吕梁隆起,盆内发育有庆阳隆起,盆地主体坳陷的雏形已经形成;寒武纪,加里东运动加速了盆地的差异升降活动,盆地主体扩大,北部形成了阿拉善-阴山隆起区,伊盟隆起继续发育,庆阳隆起由北东走向稍作左旋呈近南北走向;奥陶纪,差异升降运动加速了盆地沉积盖层的发育,为早古生代地层的主要发育期。此时,近西部庆阳隆起与南部洛阳隆起连成一片,形成庆阳-洛阳的呈L形窄带隆起区,绥榆坳陷东侧的吕梁隆起逐渐消失,代之以规模较小的恒山隆起与太岳-吕梁隆起,两隆起在太原西南附近倾没消失。  相似文献   

16.
龙门山冲断推覆构造带是从印支期开始形成,印支—喜马拉雅期自北而南依次发展起来。印支晚期呈叠瓦状逆冲推覆并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北段印支晚期构造呈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样式,龙门山前南段尤其是大邑地区则转换为生长的断层转折褶皱。燕山~喜马拉雅期在前陆方向发育构造消减褶皱带,发生在上述逆,中推覆带的下盘。龙门山与四川盆地构造结合部的最前排断裂带即山前叠瓦状逆冲推覆带,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期。按应力传播及消减方式的不同,在前山地区划分出以台阶状断层控制的叠瓦断片为特征的消减带和以褶皱为主的传播带,以及可能出现的以反冲断层和相关褶皱组成的反,中褶皱带。  相似文献   

17.
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盆地以断裂为界,可分为北部俯冲断阶带,中央坳陷带和南部台阶带等三大构造单元,每个构造单元又细分为若干个次级构造单元。盖层构造的形成与古生界褶皱基底断裂密切相关。盆地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其中三个主要的阶段形成了盆地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层序地层学的分析方法,对准东煤田含煤岩系开展沉积构造学、层序地层学分析,探讨构造演化下沉积充填序列和沉积体系,分析聚煤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山窑组巨厚煤层发育在SQ4中部湖扩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浅湖和滨浅湖相,八道湾组次要煤层分布在SQ1、SQ2两期湖扩体系域滨浅湖早中期。  相似文献   

19.
从松辽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出发,结合彰武、大冷某旗卡断陷地震、钻井等基础资料对彰武区块内结构构造、构造样式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各断陷间异同点.  相似文献   

20.
为理清温宿探区构造特征及其成藏模式,本文应用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及层拉平技术对区内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宿凸起为一个经历多期构造运动且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其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基底形成、开始形成和断隆发育、整体快速沉降3个发展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温宿探区不具备产生油气的烃源岩,但高效的运移通道、良好的油源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