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信静态感应装定系统中的信息双向传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装定器和引信之间的信息双向传输技术是可编程引信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提出了三种实现信息双向传输的数字通信模型,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以中大口径引信静态感应装定系统为应用平台,根据引信静态感应装定系统的特点,选用半双工方式来完成装定器和引信之间的信息双向传输,并具体介绍了引信静态感应装定系统的设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介绍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小口径引信膛内感应储能磁场穿透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志亮  张合 《兵工学报》2010,31(10):1310-1315
为解决小口径电子引信设计空间小的难题,结合引信可编程感应装定技术,提出在弹丸发射前进行信息装定的过程中存储感应能量为引信供能。该方法节省了安装电源所需的空间,为小口径弹药的电子引信电源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为此建立小口径膛内电磁感应数学模型,并分析非铁磁性金属炮管内电磁场穿透特性。分析得出,外激电源谐振频率只有小于5 kHz,才能保证穿透后的磁场强度为信源磁场强度的80%;随着信源磁场频率的增加,穿透后的磁场强度呈指数规律衰减。实验表明,利用上述理论设计的某小口径感应储能引信原理样机,性能满足引信的技术要求。该结论能够用来指导膛内小口径引信感应装定及感应储能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王秋生  潘宗仁  孙艳 《兵工学报》2008,29(1):110-115
简要介绍了感应装定发展历程及目前国外感应装定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第三代感应装定技术——软件感应装定的方案特点及实现方法,指出感应装定应向软件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涉及到感应装定相关技术,包括:感应装定(含装定器、引信)“三化”,与发射平台信息交联的一体化设计,扩展装定GPS数据及装定载体装定等。  相似文献   

4.
一种野外使用的电子引信感应装定器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引信装定器野外使用的特点,从便携和降低功耗角度出发,通过改进电磁感应装定接口的感应和耦合效率,以获得在低压电池供电条件下的可靠工作,设计了通用型引信感应装定器.该装定器的硬件结构以AT89C2051微控制器为核心,包括显示、按键接口、感应装定接口、电源管理和RS-232/485通信等外围电路.其软件结构包括初始化、低电压判别、按键识别、装定按键及显示消隐等模块.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在炮口不便于安装炮口装置的武器平台进行信息装定,提出了一种在弹链上进行射前引信感应装定技术。针对引信感应装定的能量和信息一体化传输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电磁感应耦合的引信电路能量与信息非接触同步传输技术的通信模型,进行了射前装定信息感应耦合回路模型分析与匹配计算,具体介绍了装定信息编码、装定信息发送与引信电路信息解码控制流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正确地实现引信信号的装定,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口径火炮引信弹链电磁感应装定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少杰  张合  李长生  石磊 《兵工学报》2009,30(4):419-424
小口径火炮在防空反导近程防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求其在很短的反应时间内,必须实时地通过火控系统及弹药引信的快速信息交联技术实现引信的快速自动感应装定。炮口感应装定和弹链感应装定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式,其中后者更适用于转管火炮,由于装定磁场不规则,理论研究非常重要。初级线圈缠绕在弹链发送器上,次级线圈在引信中,构成电磁耦合回路;采用电磁感应方式将火控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引信;引信电路经过解码分析得到装定信息,从而实现对弹丸的精确控制。利用ANSYS建立弹链电磁感应装定分析模型,讨论架体材料和输入频率对耦合回路输出的影响,完成了准动态感应装定过程分析,对工程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弹药装填过程中将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送给炮弹引信,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RFID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引信感应装定系统。从理论出发对感应装定技术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字通信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无线装定系统的整体设计及抗干扰设计,最后利用引信装定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引信感应信息装定时,由于要在出炮口瞬间之前建立引信装定电源,采用常规化学电源不能满足快激活的需要,文章提出,在不更改炮管材料且炮口不安装磁钢条件下,在信息装定线圈之前加装强电磁供电线圈,采用电磁感应先行建立引信装定电源的方法,并分析了其两种实现途径:一是恒流装定线圈炮口感应供电,二是变流装定线圈炮口感应供电。前者的效果等同于磁后坐电机,但引信上只安装线圈,后者即为空芯变压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感应供电,能量可以满足低功耗电子时间引信工作需要。感应供电技术为无(储备)电源引信的供电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适时监测引信自动感应装定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副线圈的引信感应装定器反馈通道设计方案。该反馈通道置于装定器内,由副线圈和反馈电路组成,具有模拟引信装定接收电路的功能,从而使装定器独立形成闭环系统。文中描述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实践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适时监测引信自动感应装定器性能的需求,并具有电路实现简单、可靠性高、简化引信设计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炮口感应装定系统电磁场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感应装定系统的电磁场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引信感应装定系统发送线圈的电磁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了不同引信材料对装定系统发送场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发送线圈中的磁场分布基本是均匀的,引信材料对发送线圈所形成的发送场影响很大,应选用磁导率小的材料,这为感应装定系统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引信装定中射频装定易受到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和电磁感应装定距离短且信息容量提高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的装定方法。该方法通过装定器将载有装定信息的激光光束发射至外弹道形成激光信息场,弹丸在飞经激光信息场时通过多窗口复合接收装定信息。通过Optisystem软件对装定系统的通信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100 mW激光器在发散角为10 mrad条件下通信距离可以达到94 m,能够实现引信激光遥控装定。  相似文献   

12.
在分体式磁电源应用于膛口感应装定引信的过程中,为了尽量节约资源和引信空间,提出了电源感应线圈和信号感应线圈共用,电能处理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共用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证明,实现了分体式磁电源和膛口感应装定的兼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磁场感应膛口信息传输方法中装定器发射功率大、膛口装定装置长、信号受引信金属风帽的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电场感应膛口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是以电场为信号传输媒介,达到在膛口位置由装定器向引信传输信号的目的。实验验证表明,电场感应膛口信息传输方法极大提高了装定系统和武器平台的结构兼容性、电气兼容性、引信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引信炮口快速装定的数据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电子时间引信炮口感应装定技术中,由于数据传输时间短和引信工作的恶劣环境,装定数据的编码与数据压缩方法是其关键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校频二进制编码方法,讨论了其原理、应用及其优缺点,这种方法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装定数据的传输,并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在时间引信设计或一般电子引信时间功能及通讯功能设计时,一般会要求一个精密稳定的基准振荡器,目前这样的器件并没有研制成功,而且这样高标准的绝对参数器件成本会极其昂贵.提出将常规的绝对参数设计变为相对参数设计,用软件的方法对目的参数进行补偿式调整,从而在引信振荡源器件规格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了系统精度及通讯速度,系统在软件感应装定电子引信系统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软件感应装定采用软件时基校准方法,保证了时间引信在亚毫秒精度、兆级别以上数传波特率范围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战场上,为了实现反武装直升机和近程反导,引信的遥控装定是可以采取折一种有效手段,它要求在弹体出炮口的瞬间将来自发射平台引信作用时间自动快速地装定到引信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建立引信炮口快速装定作用时间信息的模型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引信装定窗口的概念,并针对静态感应装定中不同形式的时间信号接收线圈的装定窗口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随机起爆子母弹引信超近距一点对多点的数据装定,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建立了子母通信模型,设计了母弹发射单元、子弹引信接收与控制单元;通过对无线数据装定系统仿真和无线感应供电与无线数据传输过程实验,表明利用电磁感应设计的随机起爆子母弹引信数据装定系统能够完成预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动态感应装定设计时,一般要求在炮口安装共轴线圈,数据的传输过程在引信穿越线圈时进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在炮管或火箭发射管侧面安装发射线圈的感应装定模式,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证实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现有的空爆榴弹发射器引信采用膛口感应装定方式,引信电源(后坐发电机)与感应线圈占用的战斗部空间比较大.20mm空爆榴弹武器为单兵携带武器,武器系统重量与战斗部威力、射程之间的设计困难为武器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矛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利用感应击发装置向引信电子装置提供信息、能源的解决方案,利用电子学方法区分引信工作信号与底火击发信号,有可能大幅度压缩引信电子部件的体积,膛内静态实现的引信数据传输工作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子时间引信信息的快速装定问题,采用了近场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方法,对装定过程的能量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引信自适应匹配信号与能量传输的快速有效方法,并经过电路设计,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