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常规弹药弹道修正引信使用环境“区域有限,弹道高度低”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伪卫星定位的常规弹药弹道修正引信用弹道参数测量系统的概念,对其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引信系统的弹道修正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引信系统对无控弹药飞行弹道进行修正的功能,并分析和探讨了实现弹道修正的技术途径。最后通过数字仿真,说明了采用引信系统对飞行弹道进行修正是提高弹药命中概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引信系统对无控弹药飞行弹道进行修正的功能,并分析和探讨了实现弹道修正的技术途径。最后通过数字仿真,说明了采用引信系统对飞行弹道进行修正是提高弹药命中概率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产品样本文献、会议文献以及科技报告和专利文献中,可窥见国外引信的一些技术创新点和发展趋势:(1)引信信息化与机电一体化;(2)引信灵巧化与多用途化;(3)引弹(战)一体化(包括远程压制弹药的弹道修正引信和制导弹药引信对制导信息的利用等);  相似文献   

5.
弹道修正弹是一种在头部安装修正引信的低成本、高精度、远射程的精确打击弹药,它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时控制提高命中率;介绍了修正弹修正方式,建立了弹体动力学模型,应用模糊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控制器并对弹道特征点俯仰通道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能够适应弹道修正引信,且比传统PID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国外弹道修正引信的发展现状,根据修正能力的不同,可分为一维弹道修正引信和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按照引信上弹道修正执行机构的特点又将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分为CCF型、GIF型和PGK型,分析了各种弹道修正引信的修正机理和技术特点以及国内在相关技术领域存在的主要差距。介绍了弹道修正引信旋转隔离技术的作用、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概述了该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对比国内在旋转隔离技术上的相关研究,对将来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弹道修正弹药现状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勃彪  严平 《四川兵工学报》2011,32(4):37-39,43
分析了弹道修正弹药的原理和国外发展现状,研究了弹道修正弹药的关键技术,飞行弹丸弹道探测、弹丸姿态测量和弹道修正控制技术,对国内弹道修正弹药技术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引信软件化的概念,基于DSP的可编程快速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利用GPS的快速空间三维定位信息,进行了GPS弹道修正引信的弹道解算、电子安全系统的软件化设计,满足新一代引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炮武器系统的发展不仅要重视自动炮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弹药系统的技术发展。35mm弹药的今后发展方向主要是发展智能化和可控化的高新技术弹药。为对付不同类型的空中目标,主要发展的新弹种有改进型AHEAD弹、35mm集束穿甲弹和35mm弹道修正弹。AHEAD弹的优点是:与直接命中的炮弹相比具有更高的命中概率,可拦截特别小的目标。AHEAD弹比一般近炸引信炮弹的抗干扰能力强,效费比好。AHEAD弹的电子时间引信不受敌方电磁干扰。对几种弹药的毁歼概率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0.
国外弹道修正引信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了国外弹道修正引信的研究现状,对美国近几年研制的迫弹和榴弹弹道一维修正引信样机及修正装置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史凯  张倩  刘马宝 《兵工学报》2019,40(8):1587-1595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实现弹道修正的前提是对头部翼面部分转速进行控制。基于155 mm 固定翼双旋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平台,分别对双旋环境下弹体和翼面的转速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翼面作用下双旋弹丸运动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翼面各项气动力参数;通过对二维弹道修正滚转通道动力学方程展开分析,以弹丸和头部翼面部分转动惯量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翼面转动惯量、摩擦力矩、翼面滚转阻尼力矩和翼面导转力矩对全弹道转速、落点、横向偏差、攻角的影响;在转速控制基础上对155 mm 固定翼二维弹道修正引信修正能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导转翼面角度取5.0°~5.5°、修正翼面角度取8°~9°时可以满足控制所需的平衡转速和修正能力要求;双旋转速仿真结果可以反映弹道修正引信、精确制导组件等双旋弹丸的转速特性,为此类双旋弹丸翼面部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二维弹道修正技术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鸭舵技术的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方案,确定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弹道辨识技术,鸭舵修正控制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等,进而探讨了弹道修正引信的发展方向.对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型惯性测量组合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MU)在国内外兵器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MIMU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的具体应用中的可行性问题;论述了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利用MIMU获得弹道参数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在二维鸭舵弹道修正引信中利用MIMU获得弹道参数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中提出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来建立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模型,在弹道方程基础上建立了卡尔曼滤波的弹道辨识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构建了二维弹道修正引信弹道辨识模型算法;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弹道辨识模型的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的弹道辨识模型可以满足弹道修正引信的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弹道修正弹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弹道修正弹作为继导弹后新型的精确打击弹药,以其灵活的弹道修正能力和低廉的造价,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青睐。文中介绍了弹道修正弹的基本概念,概述了弹道修正弹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实现弹道修正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实际弹道探测技术、弹道修正方案的优选和修正执行机构的设计。指出了各种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探讨了弹道修正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旋转稳定弹弹道修正引信的减旋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并建立了七自由度外弹道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表明:采用减旋翼减旋,通过轴承连接引信和弹丸的减旋装置不仅可以使弹道修正引信减旋,而且可以使弹道修正引信在弹道飞行过程中逐步达到较低的平衡转速,为二维弹道修正引信正常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验证了带减旋装置的弹道修正弹满足飞行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近年来国外弹道修正弹药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阐述了弹道修正弹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价值, 并对其中关键的探测和修正技术, 如GPS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子弹药引信发展情况、分析了目前子弹药引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对子弹药引信实现自毁的技术关键、途径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发展子弹药引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机电技术在引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机电技术是实现引信小型化和引信功能拓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综述微机电技术在精确打击弹药引信、灵巧弹药引信、防空反导引信、轻武器面杀伤弹药引信、水中高效毁伤弹药引信应用现状.利用微机电技术实现引信微小型化提高弹药的高效毁伤能力,识别发射环境和目标,提高引信的信息利用水平,提高引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引信功能多样化和扩展化,实现引信系统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对比我国微机电技术在引信中的应用与国外技术在三维加速度传感器、微型卫星定位信号接收机、微型惯性测量组合、射频MEMS器件等方面的差距,指出了我国加速发展微机电技术在引信中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力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几种典型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力器结构的优缺点,并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力器的设计原则,对今后一维弹道修正引信阻力器的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