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为典型的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设施,通过实验室人工模拟降雨,对道路1%横、纵坡条件下透水路面与生物滞留组合系统的径流雨水体积控制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径流系数法-等流时线法更适合试验条件下透水路面的产汇流理论计算;随着降雨重现期由1年增加至20年,透水路面的径流雨水体积控制率由30. 69%降低到10. 21%;高降雨重现期下组合系统增加蓄水层深度对雨水体积控制率的改善效果不如低降雨重现期下显著;随着降雨重现期由3年增加至20年,组合系统中生物滞留设施对雨水体积控制率的贡献比例从71. 56%增加至86. 31%;当组合系统中滞留带蓄水层深度为15 cm时,10年和20年重现期下的雨水体积控制率为75. 73%和74. 59%,径流雨水控制效果较好;影响组合系统雨水体积控制率的主要因素相关性排序为蓄水层深度降雨量峰值雨强。  相似文献   

2.
李思祎  江彬 《城市勘测》2021,(z1):16-20
为了研究城市区域的雨洪径流特征以及加装不同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径流削减的规律,该研究以西安市城区重点雨涝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模拟现状条件下不同设计雨峰系数、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降雨径流的变化及加装4种LID措施组合:15%透水路面和无绿色屋顶,15%透水路面和25%绿色屋顶,15%透水路面和50%绿色屋顶,15% 透水路面和75% 绿色屋顶后降雨径流削减规律.结果表明:当加设15% 透水路面和75% 绿色屋顶时,洪峰洪量削减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在设计降雨重现期P=1年时,较现状条件下洪量削减36%;设计降雨重现期P=10年时,洪量衰减率减至24.3%.所以LID措施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但随着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加装LID措施效果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3.
刘瑞菊 《四川建材》2019,(3):155-156
城市不透水面积越来越大,降雨往往汇入雨水管网流出城市,由此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透水混凝土路面孔隙率大,能够收集、储存部分雨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但透水混凝土面临堵塞问题,使用几年后渗透性严重降低,本文对透水混凝土堵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低冲击开发中,透水材料铺设形成的透水路面可以有效消除地表径流,缓和径流高峰,可以改善地表的水文环境,使城市开发后的水文条件接近未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状态.透水材料对雨水的渗透和存储功能使得透水路面具有控制地表径流的能力,主动地降低地面径流系数,而不是传统被动地排放雨水.透水路面使城市融入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低冲击开发城市目标.  相似文献   

5.
园林道路不同铺装结构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园林中采用透水砖铺筑各种场地和路面,可以有效缓解不透水硬化地面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建设节水型园林道路.本试验建立了透水砖铺装物理模型,采用4种不同道路结构形式,进行了3种模拟降雨条件下雨水入渗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3种降雨强度情况下,地基土壤含水率变化快慢依次为模型一>模型三>模型二>模型四,箱底排水早晚依次为模型一>模型三>模犁二>模型四,而且模型一在最大降雨强度情况下地表径流量最少.说明模型一处理水分下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建筑小区雨水利用示范工程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筑雨水利用(包括各种透气、透水的路面、地面材料、制品的工程应用)可以增加地表的透气透水性能,恢复土壤的活力。增加土壤水份的含量,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从而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1、国外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已经研究和建设了不同类型的雨水收集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理念为新一代的城市雨洪治理理念,简单来说是指整个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水天气城市可以吸水储水,在需要时再将贮存的雨水开释,提高整个城市的弹性,因此也称“水弹性城市”理念。在以前主要以铺设透水砖为主要形式,但透水砖也需要砖体下地面配合才能完成储水,效率较低,且透水效果不佳,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改进为修建透水混凝土路面。本文基于笔者参与的工程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实例,首先进行综合阐述,再剖析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关键施工技术,最后从“工艺”“材料”“人”“机械”“方法”和“环境”等角度分析如何做好质量控制,以供同行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沈阳市降雨情况及影响开发的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以缓解沈阳市雨水管道老化内涝频发现状,同时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分析路面、屋面、绿地三种下垫面雨水径流特征,针对三种下垫面及沈阳市的气候特征在低影响开发基础上选择适合的雨水收集利用方式。沈阳市的降雨及城市建设情况适宜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经分析屋面径流采用屋顶绿化和调蓄池相结合、绿地采用生物滞留设置、道路采用透水铺装等方式,基于以上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收集利用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很多城市管理者希望在不影响路面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减少排入市政排水管道系统的雨水量。透水性连锁混凝土路面满足了这种需求。缝隙透水路面指利用路面砖之间形成的"孔隙",使得雨水经孔隙渗入路面的骨料基层;骨料基层的孔隙用来储存雨水,给水最终渗入土壤提供更长的时间。这一措施不但减少路面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水量,并且提高雨水径流的...  相似文献   

10.
《园林》2015,(7)
<正>目前国内雨水收集的方式有许多种形式,例如屋顶集水、地面径流集水、截水网等。其收集的效率会随着收集面材质、气象条件(日照、温湿度等)以及降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建筑工程中的雨水收集有三种方式:建筑物屋顶硬化,雨水应该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地面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等,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中;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灌溉建设雨水利用设施。由于降水是随机事件,往往难以与用水同步,需要将来自不同面积上的降水径流  相似文献   

11.
透水路面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可以缓解雨水径流,还可以利用水分进行蒸发降温,降低人工下垫面温度,进而缓解城市热岛。本文以透水路面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格栅透水路面、缝隙透水路面、渗透路面和保水路面四种透水路面的构造形式及蒸发降温特点;然后,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透水路面蒸发降温机理及其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透水路面现今研究中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造能够进行实测的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和沉砂池渗水能力的测试场地,一家混凝土路面砖制造商、一家水泥制造商和Storm Aqua公司合作,在2014年开始一项专项研究。本研究项目包括四块测试场地。为测量和评价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的透水性能和稳定性,首先建造两块经受重型和频繁交通荷载的测试路面。路面面层材料为缝隙透水混凝土路面砖,保证雨水渗入路基内。路面上多余雨水汇集在一起流入沉砂池,在沉砂池测量流入的水量。由此评价路面的透水能力。为向试验场地提供地表径流雨水,专门建造一个停车场作为测试路面。该测试场地所接受的径流水量,来自面积为其自身面积13倍的区域。建设这块试验场地的目的是:确定透水路面在不同降雨量条件下的实际渗透能力。建造一块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示范试验区,通过现场演示和视频,能够直观地展示出混凝土路面砖透水路面的真实使用效果。在该示范试验区,可人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透水路面的渗透效果。对安装在试验场内传感器所传输的数据,进行连续记录,并记录所对应的气象参数。由此就能够确定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路面渗透能力和其它参数。此外,还可以确定由于路面磨损、灰尘进入和生物生长等,所造成路面渗透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无法通过透水路面下渗的多余水,将被导入沉砂池和减量池,以便以后再渗透到地下。在这里用于确定地下基础设施的渗透能力。整个研究项目的测试区域建造于2014年~2015年期间,从2015年5月开始进行实测。该研究项目所产生和文件化记录数据,可作为计算路面渗透能力的参数。计算结果不仅可在挪威应用、也可在国外应用,可直接应用于未来对路面应采取什么样透水措施的方案制定,通过路面渗透方式来处理地表多余的雨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降雨不仅产生了城市内涝问题,径流中的污染物也对水环境造成了威胁。透水路面作为低影响开发(LID)技术之一,它可以控制道路径流、削减面源污染,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国内对透水路面的环境效益研究较少,介绍了国外对透水路面生态效益的研究现状、不足和趋势,可以为国内透水路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上海市海绵城市实施意见正式实施。根据意见,各区县"十三五"期间将至少建一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6项措施来实现。其中"渗"就是通过铺装透水材料实现雨水就地下渗,减少路面径流。上海市宝山区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利用钢渣透水材料对小区休闲广场和步道路面进行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钢渣透水路面环保安全。记者在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社区的华能时代花园看到,改造完成的新休  相似文献   

15.
透水砖和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考察不同雨洪措施对防洪和增加雨洪资源利用量的贡献,采用城市暴雨雨水管理模型(SWMM),对北京某区域内铺设透水砖和采用下凹式绿地措施的排水管道主要断面洪峰流量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铺设透水砖和采用下凹式绿地均可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减小径流系数,从而增加雨洪资源的利用量。但对于不同降雨频率的地区,下凹式绿地在降雨频率较大的地区,雨洪利用效果较好;透水砖则在降雨频率较小的地区,雨洪利用效果较好。该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评价不同雨洪措施在不同降雨频率下对城市雨洪的利用效果,为防洪排涝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建设中贯穿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一些实例探讨了屋顶花园、下凹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和透水路面等海绵设施在缓解城市内涝、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27)
针对宁夏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一种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比较分析了透水混凝土路面较之传统路面的优点,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品种与构成,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现行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化带、架空人行道及透水路面以实现路面雨水蓄渗利用的技术措施,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可行性,可为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妮  王炜 《山西建筑》2009,35(25):361-362
研究了城市快速发展对城市防洪的影响,提出了城市的防洪对策,包括收集雨水、采用透水路面和透水铺装系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等,以减小城市化对城市防洪的影响,加大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透水性路面,大多利用混凝土骨料之间细小孔隙和砖体之间的缝隙,来使地表雨水渗透进入路基中。由于混凝土自身孔隙和砖缝隙极易被灰尘、砂土、垃圾等覆盖密实,而使透水性路面失去透水功能。另外由于透水性路面结构要求路基也需要具有透水功能,故它的路基强度必然会低于非透水普通混凝土路基层,导致透水性路面结构比较容易损坏。采用缝隙透水的结构透水模式,设计一种新型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再通过特殊铺设方法,实现路面结构具有透水功能的同时、还具备高承载力。并且可通过路面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简易维护措施,来保持路面系统的长期透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