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基体材料为纯铜、表面覆银的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材料。通过对触头表面粉末冶金覆银层和电镀银层的耐蚀性、耐硫性、附着强度和表面硬度对比实验,分析研究了应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材料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法制备的覆银层与基体铜的界面结合紧密且无明显缺陷,附着强度符合GB/T 5270—2005的要求,粉末冶金覆银层的耐蚀性接近电镀银层的耐蚀性,耐硫性与电镀银层的耐硫性基本相当,但表面硬度明显高于电镀银层,对提高其耐磨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高压开关触头的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隔离开关设备是电网中一种重要的开关类设备,大量的敞开式隔离开关在户外装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为了增大通流能力、减小回路电阻,通常对隔离开关导电杆、动静触头表面进行镀银处理。通过对近年来隔离开关设备现场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隔离开关动静触头镀银层磨损、脱落情况频发,造成回路电阻增大、隔离开关出现发热缺陷。本文针对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的三种镀银方式:普通镀银、镀硬银、石墨镀银,分别进行了大量机械操作试验,分时分阶段地观察镀银层磨损情况、测量镀银层厚度及回路电阻,通过试验结果分析论证三种镀银方式的厚度、硬度及抗磨损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导电触头是高压开断设备的重要组件,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文章通过对高压导电触头镀银层质量的检测,从镀层厚度、硬度、粗糙度、孔隙率、导电性能、结合强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导电触头质量的诸多因素,提出了镀银触头入网质量检验和运行监测方法,指导镀银层质量入网控制和运行寿命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变电站一批145 k V隔离开关触头过热更换后再次发热的故障,采用宏观检查、X射线荧光镀银层测厚、金相分析、显微硬度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结合现场运行情况,分析触头发热的原因,得出该批触头发热的原因之一是其局部存在露铜、导致接触电阻升高,露铜是镀层的硬度不足引起耐磨性差所导致,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压电器》2021,57(7)
以隔离开关关键零部件触头为研究对象,通过±60℃高低温试验平台,测试了±60℃环境温度下触头表面镀层特性、接触电阻等通流参数,建立数据统计理论模型,定性研究高低温对触头通流能力的影响。建立温度与触头镀银层磨损量和接触电阻的关系曲线,分析了触头镀银层和接触电阻随温度变化情况,研究了接触电阻增大的机理,并以此提出了减小磨损量的相关措施,为提高隔离开关通流能力的提升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压开关设备镀银层硬度检测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开关设备主触头的镀银层硬度是保证其耐磨性的主要性能指标,国家电网公司对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究分析了镀银层的厚度特点和硬度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对高压开关设备上镀银层进行不受基材影响的显微硬度检测方法,并结合镀银层厚度值推荐了检测的载荷力。  相似文献   

7.
<正> 奶形触头是SN10系列断路器的主要零部件,为了保证导电性能和良好的电接触,一般表面复盖采用镀银,但该零件在镀银过程中却常有“针孔”出现:即在镀层上有些微小的凹孔或点状穴。针孔影响银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影响外观质量和其表面粗糙度。为了防止、消除针孔,提队镀银质量,我们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压触头镀银层硬度检测精度欠佳的问题,通过采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开展了隔离开关镀银层硬度检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加载力、镀层厚度和镀层硬度属性对检测结果均有较大影响;为精准测量镀银层硬度,应先准确测量镀层厚度,并针对不同的镀层厚度采取合适的加载力进行检测;而对于超薄型镀银层硬度的测量,间接测量法较直接测量法具有更好的测量精度,可实现超薄镀银层硬度的精确测量,有助于高压开关触头镀银层质量的管控,提高电力物资入网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标准GB/T 16921—2005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8]979号文件中对金属覆盖层镀银厚度试验要求与规定进行研究,提出在进行金属覆盖层铜镀银测试过程中,会因产品测试点不同部位、不同面、不同角度的变化,对铜镀银层厚度数值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对调整测试仪器中的测量距离是否会改变铜镀银层厚度数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在测试金属覆盖层铜镀银产品时应当注意的事项与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厂承担了中央下达的聚四氟乙烯绝缘安装线的任务。原有的导电线芯均用铜丝表面镀银的,镀银铜丝具有很多优点;但首先银是国家的贵重物资,其次,作为电线的导电线芯,如果镀层质量差,孔隙率高,或者在加工过程中银层破裂而露铜,即形成铜-银的不同电位,铜的电位比银的电位负,容易失去电子,一旦受到外界水、氧等条件,就会形成原电池,产生化学腐蚀,造成质量隐患。要保证镀层质量,一方面使之镀细镀密,减少镀层孔隙率,另一方面,还必须适当增加其镀层厚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使用螺丝刀等传统工具拆装梅花触头容易造成触头损伤、费时费力、人身伤害等问题,研制一种小车 开关梅花触头电动更换装置,高效快捷拆装梅花触头,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保供电可靠性,避免了更换触指弹簧 时损伤导电臂镀银层,最后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技术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电弧作用下铜钨触头材料表面特征及失效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建辉  徐锦峰  李英挺  何东继 《高压电器》2004,40(3):231-232,234
阐述了型式试验后铜钨触头材料表面特征,得出铜钨触头材料在电弧作用下产生龟裂纹、裂纹、铜液态孔的主要失效机理及原因,并提出增加触头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观察了大电流电弧侵蚀后的铜钨触头表面,分析了触头的电弧侵蚀形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了钨粉粒度对铜钨触头电弧侵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引言电触头是电器开关的接触元件,主要担负着接触、断开电路及负载电流的任务,触头和灭弧系统是开关的心脏,开关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开断和关合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触头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电特性。因此,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开关电器的可靠性运行。CuW系触头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电弧侵蚀性、抗熔焊性及高强度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其工作过程中,因承受着机械冲击及电弧腐蚀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触头材料常常会产生缺陷和失效。从而影响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和电性能,到至开关设备不能实现正常合分,严重时会引起开关爆炸等事故。为此有必要通过电弧侵蚀后触头表面形貌,分析触头在燃弧过程中的行为及失效原因,为以后技术人员从事有关电器产品的开发和改进触头材料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2试样的制备及实验CuW70/CuCr整体触头由西安福莱电工合金有限公司提供,型式试验在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进行,触头装在SF6断路器上进行126kV型式试验。用扫描电镜观察实验后触头表面形貌。3触头表面组织特点及失效形貌附图为型式试验后铜钨触头的SEM图象,可看出触头材料的表面出现裂纹(龟裂)、铜喷溅和细孔洞等缺陷。3.1触头表面孔洞对型式试验后的铜钨触头进行观察,由附图...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属铟耐腐蚀性好,能减磨和防滞死的特性,将铟电镀层应用于大型核电发电机组转子导电螺钉镀银层的表面上,起到既防止镀银层腐蚀变色,又避免镀银层在导电螺钉在装配过程中发生被粘住、粘伤,导致镀银层被破坏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铜触头在不同介质中表面薄膜厚度与温度、时间的关系,介绍了有关计算公式、试验曲线及试验方法,计算了铜触头在不同温度、不同介质中表面薄膜厚度与工作时间的关系,并求出薄膜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电器产品中有许多铜铝结构型器件需要镀银,例如腔体、双工器、波导管、底板、机架、盒体等。这些器件要求有良好的导电性,较低的表面接触电阻。镀银虽然比较理想,但其工艺复杂,耗费昂贵银材及剧毒氰化物。在我厂引进电子产品国产化的过程中,解剖国外同类产品中铜及铝制器件发现镀银处理件很少。经过认真分析后,我们决定把产品中部分镀银件分别改为铜件钝化和铝件导电氧化并取得良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电弧作用后CuCrTe(W)触头熔化层组织及耐压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uCrTe和CuCrWTe真空触头经长时间电弧作用后的表面熔化层显微组织及成分的变化。金相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CuCrTe触头表面局部存在溅射坑点,熔化层厚度为0~70μm左右,Cr沉淀析出相的粒度为1~5μm左右;CuCrWTe触头表面平整,熔化层厚度约为10μm左右,CrW沉淀析出相粒度小于1μm。能谱成分分析表明:触头熔化层中Cu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其原始成分含量。耐压试验表明:电弧作用和在CuCrTe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W,均可显著提高其耐压性能。  相似文献   

19.
CuCr真空触头材料电特性的改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深冷处理引起的铜铬真空触头材料的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深冷处理使铜铬触头材料组织细化,尤其是合金材料中铬相细化明显,结晶的合金组织有助于改善铜铬触头材料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20.
由于触头等关键零件直接关系到高压开关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所以世界各国都对触头这类主要零件进行认真的保护。我国传统使用的方法是对触头这类零件镀银后再涂一层保护性的润滑剂,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因而应用广泛。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国内外大多数厂家都是采用油膏状的保护剂。这些保护剂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性能都不够理想,如有些保护剂与金属结合力不牢,有的防银变能力尚差,有的则是润滑性能不够,有的则不适宜与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