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妲 《安徽建筑》2012,19(6):75-7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型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体现了创新学习的本质,在教学实践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以一次校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为例,对城市规划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与方法进行探索,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桂芹 《山西建筑》2014,(15):268-269
论述了城市规划原理教学背景的动态性,并对城市规划原理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以体现时代性、增强实践性、富于创新性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提出实习指导、最新政策法规以及成果反馈机制等一系列方法,达到了提高《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学习兴趣和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就业形式,以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教学为例,着眼于学生实习特点,探讨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从校企合作机制,自主学习方法,实习教师队伍等方面总结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经验,探讨研究型与应用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的教学等同于建筑学专业低年级的教学,造成了学生对高年级城市规划专业课阶段的学习难以适应。针对这一问题的根源,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城市规化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面对课时有限、课题难度大,如何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顺利完成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要求,一直是困扰任课教师及学生的一个问题。该文从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学科特点入手,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以工作室制模式为背景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的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6.
以研究性学习为立足点,分析了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通识教育、调整通识教育结构、加强方法论教育、增设创新性实践课程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规划本科课程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面向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城市规划原理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探讨了城市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研究了以增强实践性和前沿性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方案体验教学、板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的新方法,强调了案例教学、方案讲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表明: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城市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设计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建筑设计学习的基础上 ,从单体到群体、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转变 ,是使学生养成城市规划专业的思维方法以及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要通过从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分析 ,到小区的组织结构形式、公建、道路、绿化以及建筑空间组织等的学习和训练 ,使学生具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在保证上述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对地方文化、居住模式、生态环境等有所探索和创意。   1 参评办法  参评者应为各校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在完成…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1998,14(4):113-113
经过在城市规划领域内十多年的学习和工作,基本上经历了城市规划领域内的不同岗位——城市规划学习、研究、教学和城市规划管理,并担当了不同的角色。1981年进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学习.1985年获学士学位后就职于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1988年考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德平教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6)
城市规划原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较强的理论性一直是课程的教学难点,本文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出发,分析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定位,通过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的城市发展空间要求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具备对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全面整合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也需要敏锐把握地域文化、城市特色,建立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感性表现能力。在教学中培养感性思维方法是全面培养城市规划设计人才的一种途径,因此,要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恰当的授课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加强学生感性认知能力,进而增强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城乡规划学科和地理学本科专业都经历了调整,顺应了城乡规划学科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学科综合性、人文地理学不断加强理论深度和专业性的发展趋势。这一举措帮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厘清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培养方向,给新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新专业也面临着培养方案制定、学时设置有限、社会认同待验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抓住学科调整的重大机遇,发挥地理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面的传统优势,利用地学信息技术的先机,组织教学实践,推进新型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教育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从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建设发展现状出发,综合分析目前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的特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对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的影响,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与形式,打破原有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思维模式,建立适合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教学框架,培养新型城乡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夏宏嘉  李冬梅  张卓 《山西建筑》2012,38(5):270-271
针对城市规划专业原有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断层的现象,提出了本专业基于CDIO模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运用CDIO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应体现"四位一体"综合创用能力的课程目标。将"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应用于全国城乡规划专业"7+1"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从校际协同、校内协同及校政企等多个层面阐述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措施,提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联合毕业设计改进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助推新工科建设下城乡规划教育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形态作为城市复杂问题的外在表现,吸引了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识别它、解剖它,包括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主要介绍以建筑学背景为主的意大利和法国城市形态研究,并对近年来主要的国际交流活动———城市形态国际专家研讨会作简要介绍,从中概括出建筑学领域城市形态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立足实际,面向市场,依托行业,发挥优势,走出特色化的专业办学之路。地方性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强化基础、突出应用、注重创新、提高能力、优化素质、办出特色”为指导思想,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上承综合型工科大学、下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面向基层和地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相关专业的发展对未来建筑行业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浙江省各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设置的现状出发,与国内外高校对比,了解国内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以及国外高校科学、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发现浙江省各高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探讨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加速浙江省建筑类教育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城市规划的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镛 《城市规划》2019,43(9):9-10,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专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建设成就巨大,对城市规划复杂性和综合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人居科学应运而生.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工作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要更为自觉地大力发展人居科学,为美好人居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LCTBC’2012年亚洲低碳城市国际学生设计竞赛及工作坊"由北九州市立大学国际环境工学部主办,邀请来自中国、日本、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法国等国家的学生参加,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工程、景观设计等专业,体现了国际化与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本文通过介绍工作坊的组织框架、低碳项目观摩及对北九州城野区(JONO)的设计提案,揭示当今国际低碳城市设计的发展策略,提出由国际学生参与的设计工作坊方式的可能性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