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当前输油管道压力监控现状,结合GPRS通信模块MC39i,给出了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并可广泛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实现数据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采用基于状态机的结构设计方法实现PPP链路层协议,实现GPRS模块与互连网络的连接;分析和比较了UDP和TCP两种传输层数据传输方式,并给出了基于uIP TCP/IP协议栈实现TCP和UDP传输协议的原理;对UDP协议的传输可靠性进行改进,采用带握手的UDP协议可以较好地满足实时性的可靠性要求,并对数据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输油管道压力监控现状,结合GPRS通信模块MC39i,给出了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并可广泛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实现数据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采用基于状态机的结构设计方法实现PPP链路层协议,实现GPRS模块与互连网络的连接;分析和比较了UDP和TCP两种传输层数据传输方式,并给出了基于uIP TCP/IP协议栈实现TCP和UDP传输协议的原理;对UDP协议的传输可靠性进行改进,采用带握手的UDP协议可以较好地满足实时性的可靠性要求,并对数据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种移动图像监控设备,该设备以GPRS网络为移动通讯平台,通过因特网网络与监控中心实现信息交互。该设备采用一种建立在UDP协议基础上的保序重传协议解决移动网络大数据量数据流传输问题,避免了使用TCP协议易造成的移动网络传输效率降低问题和仅采用UDP协议造成的丢包、乱序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用户使用UDP协议实现大数据量的可靠传输需求,采用事件与多线程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分包与重组方法。根据UDP协议通信的性能和特点,分析了传输数据的分包与重组原理,对分包与重组的程序设计进行了研究。利用在应用层对报文进行重新封装技术,讨论了传输数据合理分包的原则,以及接收方对一系列无序到达的报文正确重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输油管道压力监控现状,结合GPRS通信模块MC39i,给出了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并可广泛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实现数据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采用基于状态机的结构设计方法实现PPP链路层协议,实现GPRS模块与互连网络的连接;分析和比较了UDP和TCP两种传输层数据传输方式,并给出了基于uIP TCP/IP协议栈实现TCP和UDP传输协议的原理;对UDP协议的传输可靠性进行改进,采用带握手的UDP协议可以较好地满足实时性的可靠性要求,并对数据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6.
以太网通信在网络化测试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海峰 《通信技术》2010,43(4):118-120
文章详细介绍了网络化测试的一个基本通信技术----以太网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实现。使用INTEL386EX设计一块以太网通信测试单板NCEX,使用C语言实现一个在该单板上运行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单板成为UDP服务器;并使用Visual C++ 6.0的Socket功能在计算机上设计UDP客户端,实现多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和UDP/IP协议与NCEX测试板同时通信。  相似文献   

7.
数字家庭UPnP及AV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数字家庭的核心标准UPnP以及基于UPnP的AV框架.UPnP的工作流程是基于一个协议栈,这个协议栈利用的是Internet的一系列协议,包括IP,TCP和UDP等;AV框架在实现上主要以AV控制点为中介来设计各个设备间的交互.最终的AV框架包括AV控制点、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控制器.在此所设计的框架交互能力强、远程网络控制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提出采用UDP协议,在C语言编程环境下设计和实现基于UDP协议的Jabber系统,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发挥无线网络传输协议本身功能的目的.并在Jabber系统模块中,实现无线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和连接保持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基于GPRS技术的大口径水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利用GPRS的Internet接入功能,通过移动公司的网络来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数据服务器之间的无线通信。文章介绍了GPRS无线通信原理、水表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TCP/UDP/IP协议的实现以及水表数据短消息编码协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DSP技术的IP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详细论述了系统结构以及音频接口模块、网络接口模块的设计方法。针对软件结构,给出了G.729语音编码以及UDP传输协议的选择与在TMS320C5402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孔明  艾树峰  杜辉 《电讯技术》2005,45(5):167-171
本文研究基于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系统在网络智能设备中的测控应用设计。以Rabbit2000网络微处理器和Dynam ic C软件开发环境为例,阐述构建嵌入式W ebServer的具体技术及相关的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实现TCP、UDP报文进行网络通信、串行口数据通信和对网络智能设备的测控技术等,并给出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和有关软件实现的程序代码及流程图。  相似文献   

12.
声纳信号处理中UDP协议数据传输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声纳系统中通过以太网口进行大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处理,在FPGA中硬件实现了嵌入式UDP协议栈,完成了架构设计、软件仿真验证及硬件实现。用FPGA硬件实现UDP协议栈,加速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使信号传输速率达到了80MB/s,实现了千兆级通信,很好地提高了声纳系统中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性能。同时,用FPGA硬件实现UDP协议,栈减小了PCB版图面积和布局布线复杂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3.
基于UDP的网络音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建荣  胡剑凌  张玫 《电声技术》2004,(5):55-57,62
介绍一种基于UDP协议的网络音频系统,重点介绍系统网络传输的软件设计和实现。TCP传输能够获得较高的传输质量,但在网络不可靠时会产生很大的时延,而UDP传输能减少时延但传输质量将下降。分析了UDP协议在实时音频传输中的实时性优势,提出实现方案。并给出一个音频点播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为节省网络资源,充分利用TCP与UDP两种网络传输协议各自的优势,设计了TCP、UDP的多路多数据流融合网络系统。该系统在数据采集端的多端复杂网路中采用TCP网络协议传输数据,保证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同时在数据转发端的点对点网络中采用UDP网络协议传输数据,节省了网络资源,解决了网络拥塞问题。该系统在多路TCP数据流融合过程中应用了队列(Queue)融合算法,解决了数据流不同步导致的数据重复转发及丢失问题。经过长时间运行测试,整个系统在网络传输速率、稳定性及可靠性方面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忠民  邬晓静 《电子科技》2013,26(6):140-144
为满足以太网与CAN总线网络的互联,设计了一种以LPC2294为控制芯片,嵌入式μC/OS-II为操作系统的网关模块,实现了以太网协议与CAN总线协议的相互转换。给出了网关模块的软硬件设计,重点阐述了网关模块使用的自定义UDP报文结构,该报文结构可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有利于网络的管理。测试表明设计的网关模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种建立音频播放系统的方法:DirectSound技术以及直接调用低级音频设备。该系统基于RTP/RTCP实时协议控制音媒体流的传输,采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在PC机+MS Windows OS系统上,实现了音频流媒体播放器。  相似文献   

17.
牛铁军 《无线电工程》2007,37(12):37-39
面向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轮式装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简要介绍了Zigbee协议栈、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网络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网络组织结构,并详细讨论了软硬件实现方案。该系统借助Zigbee技术在低速率无线通信方面的优势,实现装备与管理控制中心的实时通信,可以大大提高装备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GPRS(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由于其流量计费、高速传输等特点,正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车载监控、电力抄表、气象监测等行业的远程数据传输。它支持TCP/IP协议体系,然而用户面对可选的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传输控制协议),没有明确的选择标准。文中主要将这两种协议进行对比,从可靠性、适用性、资费等方面讨论了在GPRS网络上,两种数据传输协议在车队管理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Real time video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environment considers various parameters of wireless channel like information rate, error resiliency, security, end-to-end latency, quality of service etc. The available internet protocols ar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nd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But most of the real-time applications uses UDP as their transport protocol. UDP is a fast protocol suitable for delay sensitive applications like video and audio transmission as it does not provide flow control or error recovery and does not require connection management. Due to the tremendous growth in wired and wireless real-time applications, some improvemen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existing systems or protocols. Various techniques to improve end-to-end performance of system for real time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channel are available in literature. Authors claim that the solution suggested in the paper provide more reliability in wireless video transmission. In the proposed solution, adaptive redundant packets are added in every block (or datagram) transmitt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desired recovery rate at the receiver. The suggested method dose not use any re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network simulator NS-2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method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uarantee satisfied end-to-end performance by increased packet delivery ratio, reduced end-to-end delay and hence increased network throughput for video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