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述漏泄同轴电缆是在同轴外导体上周期性地设置辐射电磁波用的狭长槽孔的新型传输线。漏泄同轴电缆以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隧道、地下铁道等无线电波传播受阻碍的场合。在漏泄同轴通信系统中,固定台与移动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漏泄槽孔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进行的。随着传输距离的延长,由于电缆的传输衰减致使辐射电平越来越小,当辐射波的强度低于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通讯系统中,用来导引电波的漏泄同轴电缆是一种良好的通讯媒质,它能弥补无线通讯系统的缺陷。因此,对它在各方面的实际应用可能性作了研究。我们研究了漏泄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证实了它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进而明确了通过变更槽缝的布置,就可在相当宽的频带内获得均匀的辐射场。漏泄同轴电缆不仅在铁路通讯系统而且在公路通讯系统以及移动体的监视,遥测系统中都可广泛地应用。其中,我们还考虑了把漏泄同轴电缆用至无线电话系统中,确认了它在辐射场方面要比普通的天线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干线电话使用 LCX 方式,该方式是利用敷设在新干线旁边的同轴电缆漏泄的电波来进行通信的。它是在适当的距离内装接力机,从接力机经基地台通过载波同轴电缆,由控制台和普通的通信网接通。利用这种方式,不用电波就可在线路所及的长距离内直接进行无线通信,但必须在全线路内敷设漏泄同轴电缆。每台接力机和基地台都可以分配通话线路,但在移动台加识别码,控制就比较难。这是因为使用漏泄电缆时,不能保证那么多的信道。  相似文献   

4.
列车、汽车、船舶以及携带电话等等移动体通讯,随着情报的广阔化、多样化而不断地扩大其市场。本公司研制的漏泄同轴电缆,特别适用于列车通讯,已有很多实用的例子。漏泄同轴电缆是适用于上述要求长距离传输的使用场合的电缆。在这里介绍的螺旋同轴电缆是适用于站内等等短距离传输的电缆。螺旋同轴电缆,在柔软性、电缆重量、敷设等方面,使用很方便,制造也比较容易,可作为移动体通讯、特别是携带电话用电缆来使用。  相似文献   

5.
漏泄同轴电缆,实际上是现代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过程中,有线与无线分界点之特有组成部分及不可或缺之部分。从功能上讲,漏泄同轴电缆能对电磁场弱、盲场强区以及传播受限区域进行信号覆盖,可实现任何空间概念上的的无线通信信号无缝隙覆盖,其中包括有电磁干扰和无电磁覆盖的环境;从传输介质角度讲,辐射同轴电缆是通信链路中传输介质无线部分的有线补充。  相似文献   

6.
漏泄同轴电缆的新近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漏泄同轴电缆作为一种将信号传输、发射及接收功能溶为一体的高频传输线,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超宽使用频带,同一根电缆可以同时具有80MHZ、150MHZ、400MHZ、900MHZ或更多的工作频段。本文着重介绍国外几种典型的超宽频带漏泄同轴电缆,详细列出电缆的性能参数,这些将对广大漏泄同轴电缆的研制人员及漏泄同轴电缆通信系统的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前言作为甚高频及特高频带电波不能接收的地方的补救措施,以及获得高品质的移动无线电通讯回路的方法,平行双线,表面波线路(高鲍线),螺旋电缆以及漏泄同轴电缆等等,同时作为波导线以及空间波回路的传输线,已经受到各方面的讨论,并且实用化了。特别是作为隧道内列车无线电通讯的解决措施方面的应用,从1964年在东京单轨线上实用化以来,以新干线作为典型例子,是保证长距离的高质量的移动无线电通讯回路所不可缺少的。作为波导线路方式,如上所述,有好几种方式。在电气特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也各有特色。但考虑到可靠性,漏泄同轴电缆是最实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常规的漏泄同轴电缆出发,推演了系统性能。随着离放大器距离的增加,泄漏同轴电缆的纵向衰减增加而使接收电平下降。这限制了无中继段长。用几乎恒定接收电平的漏泄同轴电缆能克服这种限制。在可变漏泄电缆的概念中,用随电缆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辐射槽的数目以增加辐射功率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由于增加辐射槽的数目而增加的纵向衰减是用逐一地缩短等辐射功率段的长度来补偿的。本文描述了这种VARIO漏泄电缆,并与常规漏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输》2015,(1):44-45
·射频/漏泄同轴电缆中天日立射频电缆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无线天馈系统、轨道交通漏泄电缆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及产品。中天日立射频电缆及漏泄同轴电缆具有低衰减、低驻波等特性,适用于3G、4G建设。产品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北京地铁、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工程。中天日立射频成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建有国内唯一漏缆模拟隧道测试平台,牵头制定辐射型漏缆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煤矿、大楼以及各种大型建筑物内的通讯的需要越来越增加了,而在这种场合下,一般的天线系统的传输特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在这方面以前所使用的几种漏泄传输线路的性能也不是十分成功的,而一种新型同轴电缆要比以往使用的传输线有好多优点。“Radiax”是一种开槽的泡沫介质同轴电缆(图1),电缆上的槽允许电缆中传输的讯号,以一定的比例,沿着电缆全长辐射出  相似文献   

11.
地铁无线通讯系统是20世纪运输和通讯相结合的产物。并且已经成为地铁运营的关键及重要部分,无线通讯系统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还可以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地铁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光纤传输、蜂窝电话引入、无线集群通信、无线寻呼引入和中继器加漏泄同轴电缆传输等子系统,地铁无线通讯属于移动通讯范畴,它的特点是限定空间、技术要求高、限定场强覆盖范围、专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中安装了中波波段的路边通信系统进行通信业务。以前,司机靠路边指示牌及普通无线电广播等获得交通信息,与此比较,路边通信系统能够在信息多的地区,迅速而全面地传输信息。本文叙述了用螺旋泄漏同轴电缆作为天线电缆的路边通信系统的概况,同时,介绍了有关这次研制的螺旋泄漏同轴电缆的设计方法及试制电缆的测量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能确保在信号有效作用区域内有足够高的实用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13.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移动体通讯方式的示意图,图2说明了本发明的漏泄同轴电缆的一种例子,图3是本发明的漏泄同轴电缆的原理图,图4说明在本发明的漏泄同轴电缆上设置的漏泄槽的另外的形状。  相似文献   

14.
目前,铁路无线通信综合化、数字化、多信道已成为发展方向,但因投资、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铁路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沿用既有成熟的无线列车调度用通信系统,区间弱场强处理工作依然存在。无线列车调度区间弱场强处理方式比较多,主要有:光纤直放站、中继器加漏泄同轴电缆、区间遥控台、区间中继台等。其中中继器加漏泄同轴电缆的使用,是解决山区无线列调信号覆盖行之有效的方案,得到广泛麻用。  相似文献   

15.
王春明  汪洋  王君 《电子世界》2013,(15):59-60
由于漏泄同轴电缆在特定使用场合里场强覆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漏泄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漏泄同轴电缆的应用逐步向宽频带方向发展。因此,提出了一种扩展漏泄电缆频带的方法。这里主要是从漏泄同轴电缆的辐射模型理论出发,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分析了漏泄电缆单模辐射的产生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展倾斜开槽的漏泄电缆频带的方法,该方法对于设计应用于超宽带通信的漏泄同轴电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线通讯漏泄电缆是一项很重要的通讯设备,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无线通讯漏泄电缆施工技术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它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环境,例如地下、坑道、隧道灯进行无线电波传输,这样做能实现天线和信号传输线双重功能。一般来讲,泄漏同轴电缆的使用频率在1GHz之内。文章从漏泄电缆的原理、结构特征、配置、工作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让人们更深层次地加深对无线通讯漏泄电缆施工技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1.绪言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下列车或汽车之类的移动无线电通讯,在隧道内,山谷里,地道内等无线电波难于传输的场合下,难以可靠地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探讨了各种天线以及开放型传输线。其中漏泄同轴电缆具有特性易于控制,特性稳定等优点,分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日立电线公司从1962年在日本国有铁道东海道新干线小田原试验段进行了漏泄同轴电缆的试验开始,对这种电缆一直进行着研制与制造,已经用在山阳新干线,以往线路的长隧道以及日立运输东京单轨公司,大阪市交通局的隧道内作为通讯传输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于山区及隧道弱场区通信的漏泄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中继器的类型和技术性能;典型中继段配置以及铁路漏泄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特点与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本发明报导开槽漏泄同轴电缆。传统的开槽漏泄电缆的典型结构示于附图1,这种开槽同轴电缆包含内导体1,外导体3(其上开有槽5_1、5_2……,开槽方向在导体的轴向,有相等的周期),绝缘2(填在内导体1和外导体3之间)及保护外导体3的绝缘层4。这种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例如漏泄波分布的均匀性,稳定性,可使用的频带宽度(指在这些频率下漏泄波的辐射是稳定的)等等,主要取决于外导体的开槽结构,例如,  相似文献   

20.
漏泄同轴电缆在无线通信中兼具信息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双重功能,尤其在分立天线无法提供足够场强的区域, 如山区、丘陵、地铁、隧道、建筑物等固定体对移动体之间的无线通信,主要靠漏泄同轴电缆实现。铁路无线通信系统中,在隧道、路堑等弱场区或盲区地段,常使用挂设漏泄同轴电缆方式来解决区间场强覆盖问题。漏泄同轴电缆的特点:在无线电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