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100%国产莱赛尔纤维紧密纺9.7tex品种的纺纱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根据国产莱赛尔纤维的特点,优化各工序纺纱工艺,解决了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损伤大、棉结多、可纺性差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9.7tex 100%国产莱赛尔紧密纺纱线,成纱质量达到乌斯特2018公报5%水平。测试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工艺配置对100%国产莱赛尔纤维进行纺制,纱线指标良好,可满足市场对国产莱赛尔纤维纱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粘胶莱赛尔改性涤纶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混纺各组分纤维的性能特点,分析了纤维应采用的混和方法以确保多组分纤维有效混和,通过清棉工序降低打手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工序选用配套针布,优选工艺参数时兼顾纤维梳理和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工艺,加强混和作用和确保混纺比准确;优化配置粗纱和细纱工序的定量、捻度、速度和隔距等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纺出粘胶莱赛尔改性涤纶混纺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石墨烯锦纶6的可纺性及成纱质量,介绍石墨烯锦纶6与莱赛尔纤维的物理性能,不同用量抗静电剂对石墨烯锦纶6预处理的纺纱情况,以及用52%石墨烯锦纶6和48%莱赛尔纤维混纺工艺流程;分析混纺过程中不同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及采取的技术措施。指出:石墨烯锦纶6纤维纺纱时静电较严重,需养生处理;混纺时注意并条、粗纱、细纱胶辊的选型和处理;半成品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轻搬轻放、先做先用;温湿度应严格控制,偏大掌握相对湿度,可保证半成品及成品回潮率稳定。  相似文献   

4.
探讨莱赛尔14.5tex+3.33tex涤纶DTY牛仔布用包芯竹节纱的生产要点。介绍了莱赛尔G100与涤纶DTY的性能特点。阐述了莱赛尔14.5tex+3.33tex涤纶DTY包芯竹节纱的纱线结构、纺纱方法及工艺配置。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工艺技术措施,最终开发出莱赛尔涤纶DTY牛仔布用包芯竹节纱。认为:控制好温湿度,合理配置工艺,选择专用捻接喷嘴与解捻管,采取热定捻等技术措施,是纺好莱赛尔涤纶DTY牛仔布用包芯竹节纱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5.
根据亚麻纤维、莱赛尔纤维、竹炭粘胶纤维的不同特性,对其混纺纱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技术探讨,并做性能测试,开发出具有吸湿快干、防紫外等功能的夏季服装面料用纱。  相似文献   

6.
莱赛尔纤维具有绿色环保、强力高等特点,在喷气涡流纺产品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在介绍喷气涡流纺成纱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喷气涡流纺生产莱赛尔纱线的工艺原则、专件选配及应用、质量控制关键点等,通过最终的成纱指标比较,说明了利用喷气涡流纺生产加工莱赛尔,相较于加工涤纶和粘胶纤维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相关工艺的研究,期望利用喷气涡流纺和莱赛尔的优势互补,扩展喷气涡流纺纱线产品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100%竹浆莱赛尔纤维紧密赛络纺纱的纺纱工艺。竹浆莱赛尔纤维是最新型莱赛尔纤维,因为使用100%竹浆生产,而具有更加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属性,根据竹浆莱赛尔纤维的特点,优化各工序纺纱工艺,解决了纤维在加工过程中损伤大、棉结多、可纺性差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了40S和60S 100%竹浆莱赛尔紧密赛络纺纱线。测试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工艺配置对100%竹浆莱赛尔纤维进行纺制,纱线指标良好,可满足市场对竹浆莱赛尔纤维纱线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探讨混纺比对丝维尔与莱赛尔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运用混纺纱强度预测理论预测混纺纱强力,并对不同混纺比的混纺纱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了混纺比与纱线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理论模型预测的混纺纱强力变化曲线与实际测试曲线基本相符;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随着丝维尔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当丝维尔纤维的含量达到80%左右时,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达到最低值。认为,实际生产中,可根据混纺比对强伸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调温要求和混纺纱的强度综合考虑,合理选用混纺比,混纺纱中丝维尔纤维的含量控制在50%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竹Tencel棉9.7 tex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顺利生产竹Tencel棉9.7 tex混纺纱,针对3种原料的性能特点,竹纤维与Tencel采用先棉包混和,再在并条机上混和的工艺路线;竹纤维强力较低,开清棉工序要减少打击点,以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工序梳理适度,可确保半成品的质量及最终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莱赛尔LF 9.8 tex×2色纺毛衫用纱线的生产技术要点。阐述了生产过程中的配色和对色流程、纺纱工艺流程,确保色纺纱线的颜色符合要求。在原料准备、预处理、工艺参数配置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经过并纱和倍捻工序设定合理的股线捻度;最终成功生产出了莱赛尔LF 9.8 tex×2色纺纱线,达到了横机织造无斜片的质量要求。认为:生产中严格按照来样配色可保证最终成纱颜色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探讨生产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混纺纱的工艺要点。通过研究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的纺纱性能,开发与之配套的新型纺纱技术,合理设计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有效解决了因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可纺性差而产生的纺纱技术难题,结果表明,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混纺纱的各项技术质量指标满足了后道的织造要求。认为:新型亲水柔软型改性涤纶与普通涤纶相比,分子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可纺性受到影响,各工序应围绕均匀混和、保证纤维顺利转移、防止缠绕、控制毛羽等技术要点合理设计纺纱工艺参数,才能确保成纱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涤纶与再生纤维素纤维Lyocel的混纺交织织物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了摸索与探讨,并分析了处理前后织物强伸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亚麻纤维的特性.采用亚麻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线)时,首先亚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棉包混和制条,棉纤维制条,然后再在并条工序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14.
探讨粘涤11.8tex AB双色集聚赛络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纺粘涤AB纱所配用5种原料的性能指标和纺纱工艺流程。通过对B组原料采取预混措施,A、B单独混棉纺成粗纱,对纺纱各工序优化配置工艺,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成功纺制出粘涤11.8tex AB双色集聚赛络纱,满足了用户需求。认为:生产AB双色纱,配色和对色是基础,工艺和管理是关键,应认真实施有关工艺和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棉绢丝牛奶蛋白纤维混纺弹力纱,根据原料的不同特点,重点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预处理,优选了原料混和方案和混纺比,改装了弹力牵伸装置;同时优化纺纱各工序工艺参数、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有效解决了成纱毛羽多、棉结多、成纱条干差等技术难题。使纺纱质量达到了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探讨涤粘混纺双层弹力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弹力织物上机图和经纬纱排列;并线速度35m/min,捻度680捻/m,并经过蒸纱定形;采用分条整经,整经速度400 m/min;重点针对织造工艺进行了优化,包括主辅喷嘴引纬气压、上机张力、开口时间和停经架位置等,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后,使织造过程中布幅稳定,布面均匀,无纬缩,织物有弹性,织机效率达92%。认为:优化织造工艺是生产双层弹力织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圣麻涤棉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赵博 《棉纺织技术》2006,34(6):46-48
为了顺利开发圣麻涤棉混纺纱,针对圣麻纤维吸湿透气、抑菌防霉的特点,采用条混的混和方法,在国产A系列纺纱设备上开发了系列混纺纱.主要介绍了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各工序的工艺设置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认为合理确定工艺参数、优选纺纱配件、保持良好机械状态、保持纺纱通道光洁、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混纺纱综合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纯涤纶纱及高比例涤纶混纺纱毛羽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织机的织造效率 ,为了降低纯涤纶纱及高比例涤纶混纺纱毛羽 ,通过对纺纱过程进行分析和对毛羽的测试比较 ,发现纤维的细度、纤维的梳理与伸直度、梳理隔距、粗纱的定量与加压、细纱纺纱三角区纤维的状态、钢领及钢丝圈的型号、槽筒的防静电性能、络纱张力及络纱速度对纯涤纶纱及高比例涤纶混纺纱毛羽影响显著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