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应用大直径细纱胶辊进行纺纱的工艺配置及技术要点。采用大直径胶辊,前区集中牵伸、紧隔距、适度加压,后区大隔距、小牵伸倍数,大粗纱捻系数,胶圈中张力的工艺配合,增强了胶辊对纤维的控制力,缩小了浮游区,稳定了对牵伸须条的牵伸力。结果表明,采用大直径细纱胶辊纺制R 9.8tex赛络纱,降低了成纱条干CV值,减少了成纱毛羽。认为,应用大直径细纱胶辊进行纺纱可以在适度加压情况下,取得重加压条件下的成纱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盛庆石 《纺织器材》2022,(3):26-27+38
为了提高精梳集聚纺9.72 tex纱质量,在同机台、同锭位条件下应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钢丝圈进行纺纱试验,根据试验测试的成纱毛羽指数判断钢丝圈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BS516型细纱机上,使用直径为38 mm的布雷克泰腾钢领,配用布雷克22.4号蓝宝石C1 ELu dr 10/0型钢丝圈,精梳集聚纺9.72 tex纱成纱毛羽指标好,性价比优。  相似文献   

3.
探讨柔洁纺纱技术的应用效果。简要介绍了柔洁纺纱技术以及工作机理。在普通环锭纺细纱机上加装了JFT1511型柔洁纺纱装置,对C/T 50/50 14.5tex针织纱和莫代尔7.3tex机织纱两个品种进行了普通环锭纺与柔洁纺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柔洁纺纱装置后,两个品种的管纱3mm以上毛羽数可减少50%以上,筒纱3mm毛羽数分别可减少27.3%和42.73%;纱线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认为:采用柔洁纺纱技术能有效降低纺纱毛羽,纺纱强力和条干水平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凤  周湘祁 《毛纺科技》2012,40(6):12-15
从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出发,探讨影响纯苎麻纱线毛羽的因素。分析对比不同的钢领型号和表面状态、细纱锭子速度、导纱钩直径、细纱加捻程度、槽筒速度、络纱张力等条件下纺制的16.7 tex纯苎麻细纱,在标准状态(温度20℃,湿度65%)下采用长岭YG172A型毛羽仪测试纱线毛羽情况,了解不同纺纱条件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制定改善措施,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质量。实验表明:细纱、络筒速度是影响纱线毛羽的关键因素;4 mm以下的纱线毛羽占80%~90%,毛羽主要在细纱工序产生,络筒工序增加较快。因此,优选合理的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采用新的纺纱技术和纱线后处理技术是减少纱线毛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探讨T 2.81tex S捻纱的纺制工艺。针对原料特性,前纺工序减少纤维损伤,优选各类针布并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优化工艺配置减少堵缠现象,解决牵伸性粗节纱疵和缠罗拉问题;细纱工序分别采取措施提高纱线最低强力和减小纺纱张力,以降低千锭时断头率,最终成功纺制出T 2.81tex S捻纱。认为:所纺制纱线存在条干和细节偏高、毛羽较长等问题;可从增加半成品的多品种适应性、细纱胶辊处理工艺优化、降低纺纱张力和改用集聚纺纱设备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纺纱工艺和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优选纺纱器材,在纺C18.2tex和C29.2tex品种上采用V型牵伸装置,进行粗纱重定量、细纱大牵伸工艺试验。结果发现:在优选罗拉、上销、胶辊和胶圈的基础上,粗纱重定量、细纱大牵伸工艺成纱质量全面优于粗纱轻定量、细纱小牵伸工艺。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RY5型细纱机加装变频器后的纺纱效果,以C 14.6 tex品种为例,对细纱机变频改造前后的纺纱速度、纺纱断头、成纱毛羽及用电情况进行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细纱机加装变频器后,在细纱速度提高的同时,细纱断头、成纱毛羽、用电有所下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且生产中工艺调整方便.  相似文献   

8.
纺特细号纱胶辊胶圈的优化组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倪士敏 《棉纺织技术》2001,29(7):394-397
论述了不同性能胶辊,胶圈的纺纱特性,工艺配置及纺纱效果,以CJ4.0tex纱为例,通过纺纱试验,探讨了纺制优质特细号纱的纺纱专件器材的优选组合及工艺的合理配置,提出了降低特细号纱细纱断头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CJ/T 60/40 13 tex纱生产工艺。围绕降低棉结和毛羽,通过各工序优化纺纱工艺参数和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开清棉工序适当降低各部打手速度;梳棉工序优选针布和梳理工艺参数;精梳工序适当调整隔距;并粗工序采用合理的牵伸倍数和纺纱速度;细纱工序优化专件配置和调整纺纱十段速度;络筒工序采用合理的张力和络纱速度;加强温湿度和基础管理,使CJ/T 60/40 13 tex纱质量达到用户的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苎麻纤维粗硬,弹性回复性差,成纱毛羽多,且残余扭矩大,织物表面纬斜严重。为改善纱线质量,降低细纱的残余扭矩,采用赛络低扭纺纱技术试纺了16.7tex纯苎麻细纱,探究了喇叭口位置、假捻器高度、假捻器与前罗拉的速比、钢丝圈规格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并对细纱的断头率、断裂强力、毛羽指数、条干均匀度几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得出纺16.7tex纯苎麻赛络低扭纱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喇叭口位置左移0.5cm、假捻器高度为1cm、假捻器与前罗拉的速比为2.5、钢丝圈规格为G2。  相似文献   

11.
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对转杯纺、喷气纺设备风纱线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评述,并对赛络纺、集聚纺等新技术做了介绍。提出应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纱线产品开发,才能真正使新型纺纱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纺织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Shen M.  Xu B.  Liu X.  Su X.  Cao X. 《丝绸》2018,(9):21-26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densed spinning method on the yarn properties, the pure cotton yarn with 28. 1, 18. 5 and 14. 7 tex was spun by four kinds of condensed spinning methods based on traditional ring spinning such as four, roller lattice apron compact spinning, compact siro spinning, complete condensed spinning and low torque spinning. The breaking strength, breaking elongation, hairiness and evenness of the pure cotton yarn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influence of four kinds of condensed spinning methods on yarn performance were explor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rn structure by different condensed spinning methods will influence the inner properties of the yarn. The yarn spun with compact siro spinning has the highest strength, the yarn spun with complete condensed spinning has the most beneficial hairiness. The yarn quality of the low torque yarn is better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false twister. It has the best evenness, and the yarn spun with compact siro spinning has the lowest total hairiness. © 2018 China Silk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3.
研究环锭细纱机加装旋流器后成纱毛羽的变化情况.针对环锭纺纱毛羽产生的原因,在靠近细纱前钳口处加装旋流器装置,利用旋转气流加强对成纱的控制.介绍了旋流器的结构,对加装旋流器前后环锭纺纱的毛羽、强力及条干CV情况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旋流器能较大幅度地减少环锭纺成纱毛羽,成纱强力和条干有改善.认为旋流器与其他减少毛羽的纺纱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改造费用低,但在结构设计上还需进一步改进,以方便接头.  相似文献   

14.
环锭纺尽管早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纺纱技术,但是加捻三角区的存在仍然对成纱的质量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该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环锭纺纱技术-EliTe Spinning,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探讨将FA506型细纱机改造成多功能快速纺纱小样机的方法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安装了JC-SF型竹节纱装置以纺制竹节纱;采用齿轮传动导丝辊的包芯纱纺纱装置,实现了包芯纱的纺制;采用四罗拉加集聚网格圈的集聚纺装置对细纱机进行改造,满足了加工集聚纱的要求;进行了粗纱架和喂入喇叭口的改造,实现了赛络纱的纺制;安装了专用纱管支架,实现了捻线功能。实践结果表明:应用改造后的纺纱小样机纺制OE汉麻/棉55/45 59tex×2股线、JC 18.5tex赛络集聚纱,成纱质量稳定,可满足打样要求。认为:改造后的纺纱小样机品种适应性强,品种翻改迅速,占地面积小,且降低了能耗,能够适应纺纱企业打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喷气涡流纺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研究喷气涡流纺纱成纱机理.对喷气涡流纺纱成纱机理的自由端纺纱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HOENICS软件对喷嘴中气流的运动进行了模拟,并利用高速摄影对纤维加捻过程进行了拍摄,结合成纱结构进一步说明了成纱机理.认为:喷气涡流纺纱具有明显的自由端纺纱特征,但中心仍有未断裂的一定量的连续纤维.喷气涡流纺纱可以看成是部分自由端纺纱、半自由端纺纱或亚自由端纺纱.  相似文献   

17.
探讨涡流纺车间空调除尘配置要求。针对涡流纺纱机的生产特点,介绍了涡流纺品种、设备和工艺对空调及厂房的要求,分析对比了几种工艺排风过滤设备和空调回风过滤设备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涡流纺车间对工艺排风风量和压力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在空调配置上应将工艺排风和空调回风分别采用不同的系统处理,在除尘配置上采用JYW型卧式转笼过滤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探讨国产CNG橡胶节电锭带和转杯纺高速龙带的运转性能和纺纱质量.对CNG橡胶节电锭带、棉锭带和进口锭带的物理性能、纺纱质量及节电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在F1603型转杯纺纱机上对国产NYCO高速龙带和进口龙带进行了纺纱试验对比.结果表明:CNG橡胶节电锭带扯断强力高,抗静电性好,相对于棉锭带纺纱质量改善,节电效果好,其纺纱质量与进口锭带无差异;国产高速龙带具有传动效率高、节电、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认为国产节电平带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对绢纺落绵的纤维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针对其纤维特点 ,提出了在棉纺设备上生产绢纺落绵纱的工艺要点。指出 :采用棉纺系统生产的绢纺落绵纱 ,较采用绢纺丝纺系统的成纱质量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对转杯纺工艺理论和试验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低配棉36.4tex转杯纺产品的工艺流程设计和各工序的主要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各工序通过优化配置工艺参数,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