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莱赛尔亚麻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亚麻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物理指标;比较了莱赛尔与亚麻纤维的两种混和方案;介绍了亚麻纤维和莱赛尔预处理工艺;采用两道混并工艺,避免条子过于熟烂;比较了环锭纺与集聚纺两种纺纱方式的成纱指标;对比了不同规格的网格圈纺纱效果;最终顺利生产出莱赛尔/亚麻80/20 7.4tex集聚纺和环锭纺纱。认为:选择合理的亚麻纤维预处理和工艺配置以及纺专器材,可以保证莱赛尔亚麻混纺细号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汉麻原生纤维长度差异大,可纺性能差、制成率低而不能大面积推广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汉麻纤维的性能以及用嵌入纺纺纱方式生产T 25/汉麻原纤15/汉麻粘胶40/CJ 20 16.2tex纱的试纺实践;重点阐述了嵌入纺的纺纱机理,汉麻原料的准备,纺纱工艺流程、生产及质量控制要点。指出:汉麻原生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排汗、抗菌保健、抗紫外线等性能,采用汉麻原生纤维、汉麻粘胶与精梳长绒棉混纺,同时并入两根22dtex涤纶长丝通过嵌入丝进行纺纱,所纺纱条干好、强力高、纱号细、抗菌强;纺制该纱线虽有难点,但发展前景广阔,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探讨丝光黑羊毛莫代尔精梳长绒棉混纺色纱的纺制方法。根据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在投入生产前需对生产场地进行隔离,对黑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先将精梳黑羊毛与莫代尔两种纤维原料混和纺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长绒棉条进行三道混并的混和方法,保证混和均匀且混纺比例准确;成卷采取防黏卷措施;加强生产管理,优选各工序工艺参数,并控制好各生产区域相对湿度,最终成功生产出丝光黑羊毛/莫代尔/精梳长绒棉40/35/25 15.5tex混纺色纱,且成纱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探讨多组分赛络混纺纱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介绍了莱赛尔、粘胶、亚麻和有色涤纶的性能特点及物理指标;莱赛尔纤维单独制成生条;其余4种纤维混和后制成混和生条;采用三道混并工艺,保证几种纤维的混纺比例;采用赛络纺技术,保证成纱表面光滑,毛羽少,条干均匀,最终顺利生产出了莱赛尔/粘胶/亚麻/蓝色涤纶/红色涤纶40/30/20/7/3 14.5tex赛络混纺纱。认为:针对各组分纤维特性配置工艺,可以保证混纺纱的顺利生产和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疆长绒棉精梳/细绒精梳混纺集聚纺纱的性能,分析了长绒棉精梳/细绒精梳混纺纱的混合路线和纺纱工艺流程。长绒棉和细绒棉生条分别经过预并工序,在条并卷联合机上按比例混和,纺制了50%长绒棉与50%细绒棉和15%长绒棉与85%细绒棉集聚纺精梳纱,并与同工艺的100%长绒棉的集聚纺精梳纱进行成纱质量对比。研究认为:随着长绒棉含量的降低,成纱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合理确定长绒棉的比例,能够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探讨棉/罗布麻72/28 18.3tex赛络集聚纱的生产工艺及其纱线特点。罗布麻纤维预处理后与扯松的精梳长绒棉条混和后再经清梳联成条,罗布麻与棉混和条预并后经过三道并条制成熟条。分析了罗布麻纤维的性能特点、前处理工艺、纺纱工艺流程,制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分析了棉罗布麻混纺纱内纤维径向转移特性。指出:合理的参数配置可提高罗布麻纤维的可纺性能,使成纱质量达到要求;纺纱过程中罗布麻纤维易向纱线内部转移,棉纤维易向纱线外部转移。认为:棉罗布麻混纺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顺利纺制出羊毛Modal长绒棉混纺纱,针对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需对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羊毛与Modal纤维采用原料混和,成卷采取一定的防黏措施,为了保证混纺比准确且纤维混和均匀,羊毛Modal生条预并后再与精梳长绒棉条进行三道混并;优选各道工艺参数,如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后区牵伸偏小掌握等;控制好各工序相对湿度,最终顺利生产出羊毛/Modal/长绒棉45/30/25 14.8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莱赛尔/腈纶/壳聚糖/羊毛40/35/15/10 12.3tex赛络集聚色纱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对腈纶进行抗静电预处理;采用纤维混和与条混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好预并条湿重,确保混纺比例和无色差;优化各工序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纺制出四组分混纺赛络集聚色纱。认为:优化工艺配置,确保多组分纤维原料混和充分,采用赛络集聚纺纱技术,对于改善毛羽、提高纱线强力等成纱质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混纺集聚纱的生产工艺.阐述了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从产品定位入手,通过在原料选配、纺纱工艺配置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措施,成功纺制出精梳棉/莱赛尔纤维/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50/30/20 11.7 tex集聚纱.认为:只要合理选配原料,对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采用正确的混和工艺,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就可以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混纺集聚纱.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精梳长绒棉/超细腈纶/eks 40/35/25 14.6 tex赛络纺针织纱的生产方法。介绍了长绒棉、超细腈纶和eks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采用将超细腈纶与eks纤维原料混合纺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棉条进行三道混并条的混和方法,有效控制混纺比例;清棉工艺上,对细超腈纶和eks纤维纺纱采取"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低速度,大隔距"及防黏卷措施;梳棉工艺采取抬高给棉板,使用密封式小漏底,适当降低各部速度和放大锡林与盖板隔距等措施;并优化配置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等工序工艺参数;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顺利生产出精梳长绒棉/超细腈纶/eks纤维40/35/25 14.6 tex赛络纺针织用纱。认为: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可完成此产品的开发及满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综述生物质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3类绿色纤维的研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生物质化学纤维包括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物理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原液着色纤维的常见品种包括原液着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等。通过分析各纤维的优势与研究现状,为纺织企业提供更多从原料到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电磁辐射及其危害,对防辐射纤维进行了分类;重点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防X射线纤维,防中子辐射纤维,防电磁辐射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丽赛棉圣麻康特丝小提花装饰布的织部生产技术要点.在络筒工序要最大限度地清除粗细节和其他有害疵点,减少毛羽;在整经工序要适当降低车速,避免纱线过度伸长;在浆纱工序要对浆料配方及浆纱工艺参数进行优选,贴伏毛羽;在织造工序要合理确定开口时间及引纬时间等工艺,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三种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经对比分析后认为纺棉毛甲壳素纤维混纺纱应首先将棉纤维开松、除杂、梳理、制成生条后再撕断,然后与毛、甲壳素纤维进行混和。实践证明,这种工艺流程虽长,但可纺性好,可操作性强,成纱质量稳定,落棉可以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再生竹纤维Tencel纤维混纺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利用新型原料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开发了竹/Tencel 50/50 14.7 tex混纺纱,产品具备了两种原料的特点,服用性能好.介绍了再生竹纤维与Tencel纤维的性能特点、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6.
总结韧皮纤维的开发利用现状。韧皮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水溶物等物质组成。介绍了麻类纤维、新型韧皮纤维的脱胶工艺、工艺条件,分析了制取的韧皮纤维素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其性能以及制取的韧皮纤维素纤维的应用前景。认为:应加强麻类韧皮纤维在复合材料领域应用研究,加强棉秆皮纤维、芙蓉纤维、甘蔗皮纤维等新型韧皮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选取11种高性能纤维,包括PBO纤维、芳纶1313纤维、对位芳纶纤维、高强聚乙烯长丝和高强聚乙烯短纤等,采用单纤维压缩弯曲仪测试纤维的单纤维压缩弯曲性能,并对其压缩弯曲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1种高性能纤维中,Technora纤维的最大力和抗弯刚度最大,在相同条件下,Technora纤维更难被压弯;PBO纤维普通丝的抗弯刚度远大于高模量丝的抗弯刚度;直径相同的条件下,芳纶1414纤维的最大力、等效弯曲模量及抗弯刚度明显高于芳纶1313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压缩弯曲曲线变化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探讨导湿涤纶甲壳素竹棉四合一混纺纱的生产工艺要点.介绍了导湿涤纶纤维、甲壳素纤维、竹纤维的特性.优选了四种纤维混纺比例,确定了混和方案和纺纱工艺流程.梳棉采用"多梳、少落、轻定量、中隔距、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并条采用"低速度、中定量、大隔距、顺牵伸";粗纱和细纱采用"低速度、大隔距、中捻度"的工艺原则.实践表明,纺纱顺利,成纱质量稳定,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亚麻纤维的特性.采用亚麻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线)时,首先亚麻纤维与涤纶纤维棉包混和制条,棉纤维制条,然后再在并条工序混和、纺纱.  相似文献   

20.
Wheat grass powder contains various antioxidant compounds and has excell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Wheat grass powder was added at 0, 2.5, 5.0, and 7.5% levels by replacing wheat flour to make muffins namely control, WG2.5, WG5.0, and WG7.5. The viscosity in the muffin batter, hardness, chewiness, protein, total dietary fiber, ash, an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of baked muffin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heat grass powder levels. The volume, cohesiveness, springiness, and color (L, a, b values) of samples showed a reverse trend. Sensory testing of WG7.5 showed lower acceptability while WG5.0 had the maximum score (8.4) as compared to other lev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