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钢站软基处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地铁一号线广钢车站位于平均厚度达10m深的淤泥质软土层上。该软土层容重小,压缩模量低,渗透性弱,含水量高,属工程地质条件极其不良的软弱地基。实践证明,铁路路堤不宜直接修筑在这样的的天然地基上,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软基处理的最大优点在于,现场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软土地基因结在离心机上仅仅运行几个小时即可实现。1离心模型试验1.1试验设备试验在四川联合大学259-t土工离心机上进行。该机由主机,施动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摄影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见图1。该设备1991年投入运行至今已成功…  相似文献   

2.
软基上加筋防波堤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在有无土工织物加筋垫层条件下防波堤和软基的变形性状,得到了地基沉降、隆起及水平位移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量测筋材张力的新方法,对土工织物在离心试验过程中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垫层能有效地减小地基的侧向位移,有一定的加筋效果:土工织物张力的发挥水平与堤坝的沉降量密切相关,工作状态下其最大强度发挥水平约为52%。  相似文献   

3.
砂砾石因其变形小、透水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作为路基填筑材料比普通素土性能更好,可用于控制扩建路基的差异沉降。文章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开展砂砾石加高软基路堤的变形特性研究,并通过与普通填土加高的对比试验进一步探讨加高软基路堤中砂砾石加高层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旧路堤沉降较小,新路堤沉降较大,新、旧路堤交界处会发生局部较大沉降。砂砾石由于密度较小且模量较高,减小了路堤加高层的沉降,特别是使加高层内的变形更加均匀。砂砾石层在相对较软的下覆非加高层和浅层软基中引起了应力扩散,减小了这些土层的不均匀变形。砂砾石层对软基变形的影响局限在一定深度,该影响深度约为非加高层高度的2/3。  相似文献   

4.
应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软基变形性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一组离心模型试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高填土路堤下软土地基在采用砂井排水固结或采用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等不同方法处置后的变形性状,所得之试验成果既有针对性,又具有普遍性,对软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层搅拌法加固码头软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对采用深层搅拌法加固码头接岸软基和沉箱码头基础的工作机理和破坏机理开展研究 ,弄清了影响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得出了不同地基条件、不同着底方式、不同宽度加固体的外部破坏型式和地基整体破坏型式 ,证实了可用朗肯理论计算加固体两侧主、被动土压力。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深厚软基处理的目的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深厚软基中常用的五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技术及经济比较,指出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可确保工程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塘河桥梁为例,介绍了软基处理的设计标准,阐明了处理桥头跳车的措施,并阐述了桥梁工程建设中设计方案的选择,指出坚持经济、安全可行的原则,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可将桥头跳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行车安全度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0前言某港区将在拟建区域内抛砂成陆,近期内陆域形成面积多达100多万平方米,然后在其上修建码头及堆场。除了考虑天然地基在回填层和使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还要考虑到陆域形成的砂土地基在自重作用下的压密,对超深厚回填层的承载力与变形规律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将直接涉及到工程投资、施工进度以及码头使用效果,与该港区能否顺利如期建成关系极大。众所周知,物理模型试验可以直观地反映模拟工程构筑物的性状,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及参数。在许多情况下,为了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往往还进行数值分析,做到物理模型与数值分析相互校正,这对于大型的、重要的工程建筑物尤为如此。这两部分结果加上现场原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和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发展历史、原理、方法和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离心模型试验在该地基处理应用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黏性土地基模型的制备、固结到50 g离心机加速度条件下对振动台激励的反应等方面,介绍水平黏性土地基地震动力响应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和步骤。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震动作用下,所研究的黏性土地基土层从下到上最大地震峰值加速度逐渐增加,说明该自由场地基土层从下到上对地震有放大作用。从土层的加速度反应谱可以看出,在输入的Parkfield地震波作用下,该地基的自然频率为0.5 Hz,地基对低频成分有放大作用,而对大于10 Hz的频率成分几乎没有放大作用。由位移和孔压的变化曲线可知,地基表层土在地震过程中发生的侧向位移最大,而表层以下的土层侧向位移不大。地震过程中中下部土层的孔压增长量最大,中上部土层的孔压增长量次之,底部土层的孔压增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1.
化学电渗法是通过电极添加化学溶液以提高电渗效率、增强加固效果的新技术。基于新型透明黏土材料和PIV技术,开展化学电渗法加固软基透明土模型试验,可视化观测土体内部位移场、排水量等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电压梯度、电渗时长、以及化学溶液浓度等因素对软基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试验条件下,电压梯度每增大0.2V/cm,电流峰值平均增大35%,排水速率峰值平均增大30%;加入化学溶液能降低40%的有效电阻,试剂浓度每增大0.5 mol/L,排水速率峰值平均增幅为25%。  相似文献   

12.
深厚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温州地区典型深厚软土 ,首先分析了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的4~ 8层建筑物地基的长期沉降观测结果 ,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沉降计算 ,发现计算结果是实测结果的 3倍左右。然后 ,试验研究了典型温州软土的结构性 ,得出主要压缩层的土体结构屈服应力比在 1 7~ 2 5范围内 ,发现当下卧层的附加应力σz 与有效自重应力σz0 ′之和小于土体结构屈服应力σsy 时 ,建筑物沉降将得到有效控制。最后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考虑软土结构性的沉降计算方法 ,考虑土的结构性对下卧层沉降的影响 ,对 12幢不同层数的建筑物进行了沉降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Y形沉管灌注桩软基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Y形沉管灌注桩是在传统沉管灌注桩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沉管灌注桩,2003年首次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工程中被应用于桥头段深厚软基的处理。本文介绍了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工程中Y形桩试验段的桩土应力、桩土表面沉降、分层沉降、侧向变形、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现场观测成果,并对路堤荷载作用下Y形沉管灌注桩加筋路堤的性状及其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软土路基沉降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长达 10多年的现场观测基础上 ,分析研究了工后沉降严重的连云港既有铁路软土路基的下沉规律 ,准确地预测了后期工后沉降。通过路基对称破坏形态分析 ,总结了考虑填土张性裂缝的稳定检算方法 ,并对采用该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与侧向变形、路基严重下沉、路基沉降计算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冀 《山西建筑》2007,33(7):133-134
探讨了软基处理工程中一些常用的监测手段及监测方法,并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浅层沉降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等手段对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软土地基处理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数,以便指导、优化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6.
以HK模型为研究对象,为适合于软土地基上的路堤沉降计算,提出了修正的HK模型,给出了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从计算结果来看,此方法不仅收敛性好,而且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结果,最后,给出一个工程实例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上海某挖深38m的超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两组类似工况下超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土压力变化、地表沉降等性状,同时也探索了主要工程性状的内在联系,并与现场施工实测数据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两组类似工况下超深基坑的开挖性状近似,其中,围护结构变形随开挖的进行而加大,在开挖后期水平位移最大值不再增大,只是最大值点下移,最大值点基本位于开挖面附近;围护结构后侧的土压力的变化值较好地吻合围护结构自身的变形状态;地表位移呈沉槽状,槽底随开挖的进行而逐渐加深并外移,试验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8.
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刚  李帅  刁钰 《岩土工程学报》2012,34(11):1977-1989
对上软下硬成层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进行了单排桩和群桩条件下路堤稳定破坏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桩体抗弯刚度和强度,不同桩体加固位置,不同桩间距和桩端嵌入硬土层深度条件下桩体的受力与变形性状,破坏模式以及路堤的失稳破坏机理.离心机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单排桩还是群桩条件下,桩身最大弯矩作用点均产生于软硬土层交界面附近;在群桩条件下,桩体越靠近路堤中心桩身弯矩越小;当桩身抗弯刚度与强度较高,桩距较大且桩下端嵌入较硬土层足够深度时,可产生桩间土体沿桩的绕流甚至因产生绕流而导致路堤失稳破坏;当桩身抗弯刚度与强度较低时,在单排桩条件下,桩体会首先在软硬土层交界面处发生弯曲破坏,并可在路堤失稳前在桩身上部发生第二次弯曲破坏,而在群桩条件下,坡脚附近部分桩体首先在软硬土层交界面附近发生弯曲破坏,并可能伴随桩体受拉破坏而使桩断为上下两段,最后由于部分桩体发生整体倾覆破坏或者再次发生弯曲破坏而导致路堤发生失稳破坏;针对路堤具体的破坏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大桩身抗弯强度,减小桩间距或增加桩端嵌入硬土层深度均可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室内试验方法,开展了阳离子摩尔量、CaCl_2和Na_2SiO_3化学作用等因素对软黏土电渗排水及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实测了化学溶液联合电渗试验中排水量与排水速率、土体导电性、能耗以及试验结束后土样含水率、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并开展了常规电渗试验作为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土样中阳离子摩尔量,是增加电渗排水量、提高排水速率及缩短电渗时长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常规电渗试验相比,联合注入CaCl_2和Na_2SiO_3溶液的土体平均抗剪强度提高了约120%,较单独加入Na_2SiO_3或CaCl_2溶液多提高约20%;联合注入CaCl_2和Na_2SiO_3溶液对改善电渗处理后土体含水率和抗剪强度分布不均问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曹建梅 《山西建筑》2004,30(17):68-69
以临侯高速公路箱涵、箱型通道软弱液化基底处理工程为例,就振冲碎石桩处理地基的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及条件进行了介绍,指出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约投资、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