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以泡沫镍为基体,通过提高镀液中硫脲浓度的方法梯度电沉积制备了非晶态Ni—S—Co合金镀层电极。用SEM观察镀层表面形貌,面能谱测试镀层的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硫脲浓度的升高,镀层中S元素的含量逐渐提高,钴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镀层由内到外形成了S元素含量不断增加的梯度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非梯度镀层相比,梯度镀层的极化电位在各电流密度条件下都显著低于非梯度镀层电极。  相似文献   

2.
不对称交流电低温镀铁工艺简称低温镀铁,是一种新的电镀修复工艺。实践证明:这种工艺是恢复磨损零件尺寸的一种很好的修复方法。通过几个月的生产性试验,我们已较成功地采用碳钢或球墨铸铁件的镀铁工艺,修复了曲轴、齿轮轴、花键轴等共20多件,最厚镀层可达3毫米,硬度达HRC48以上。有一根修复的4110型60马力柴油机曲轴运行近1000小时后检验,磨损只0.03毫米,效果良好。现将我们的认识及其作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封装中的陶瓷外壳经常出现的电镀镀层不稳定的现象,通过滚镀工艺的阴极导通方式和面积加以改进,以改善电镀时镀件表面电流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滚镀的镀层质量,通过对比,发现影响镀层的关键性因素是与镀件连接的阴极,改进工艺后镀层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和纳米复合镀层技术修复了矿用汽车曲轴,介绍了修复工艺和流程,并将修复层性能同低温镀铁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复效果好于低温镀铁修复。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和纳米复合镀层技术修复了矿用汽车曲轴,介绍了修复工艺和流程,并将修复层性能同低温镀铁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复效果好于低温镀铁修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渣浆泵易磨损件修复利用的实践,证明修复件成本较低,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与新泵件接近,表明渣浆泵磨损件修复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正> 鸡西矿务局机电厂采用低温镀铁工艺修复液压支柱,技术经济效益显著。过去,液压支柱采用直流电高温镀铁修复,镀层硬度低,耐磨性差,修复质量达不到要求。今年下半年,该厂改变了直流高温镀铁工艺,采用不对称交流—直流镀铁工艺,使镀层硬度、厚度、结合强度都达到了修复质量标准。其工艺过程是:先在被修复工件表面用不对称交流电施镀打底,获得与工件表面结合力较强的软铁层,再不断调节和  相似文献   

8.
45钢曲轴表面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荣立  刘怀喜  李涛 《煤矿机械》2011,32(5):190-192
通过热喷涂、冷焊、电刷镀3种修复试验对正火态45钢进行表面修复,根据其修复工艺及厚度,对各修复层的金相显微结构、维氏硬度、结合强度、耐磨性能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音速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喷涂层的结合强度相对较低,快速镍刷镀层的耐磨性能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镀锌件因其涂层硬度高,表面粗糙度值低,成本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先进的镀层处理工艺,可以提高镀层耐蚀性能,保护镀层原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邯郸矿务局玉和洼矿三根直径为200mm、长2000mm、重600多kg的采矿专用设备传动轴、轴颈径向磨损为0.85~2.67mm,并伴有大面积拉伤、磨损台阶和不规则砂眼等缺陷。经过分析,决定采用复合刷镀工艺修复。由于较好地解决了零件旋转、镀层超厚、镀层台阶过渡等问题,使修复获得成功,直接节省维修费用1.2万多元。  相似文献   

11.
化学镀Ni-P-B合金在液压立柱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液压立柱表面施镀Ni-P-B合金。研究了化学镀Ni-P-B合金镀层的晶态结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膜基结合强度和耐蚀性。研究表明,化学镀Ni-P-B合金镀层表面较平整,分布均匀;Ni-P-B镀层的显微硬度为HV560~650,经热处理后显微硬度可达到HV1 000~1 300。还介绍了化学镀Ni-P-B合金工艺在液压立柱上的应用,通过比较,说明了化学镀Ni-P-B合金在性能等方面优于传统电镀合金和化学镀Ni-P合金,在煤矿机械上推广此项技术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尖晶石LiMn2O4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镀包覆方法对尖晶石LiMn2O4进行表面改性。通过XRD和SEM等方法对改性后的尖晶石LiMn2O4表面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化学镀包覆方法能改善尖晶石LiMn2O4的充放电性能,特别是能大幅度提高Li/LiMn2O4电池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车用镁合金AZ31B点焊接头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形成Ni-P镀层,并通过失重试验和电化学试验分析有、无镀层情况下母材与焊点的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母材Ni-P镀层表面微观形貌优于焊点Ni-P镀层表面微观形貌,60min内形成的镀层厚度分别为8.10μm和9.90μm。同一时间内无论有、无镀层,母材的失重量均低于焊点,腐蚀速率近似线性增加,有镀层时增加趋势缓慢。形成Ni-P镀层后,焊点和母材的自腐蚀电位提高,自腐蚀电流减小,显著降低了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4.
对热镀锌烘烤硬化钢板进行了合金化处理, 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化镀层表面的组织形貌, 并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锌层的表面相组成, 对所研究的结果用相图计算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 450 ℃时在合金化退火开始时间段镀层为η相, 20 s左右部分ζ相长至镀层表面, 30 s后表面主要为ζ相, 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到300 s镀层大部分为δ相, 不再发生相变, 合金化结束; 500 ℃时合金化过程基本与450 ℃一致, 但退火3 s后表面就已出现少量的ζ相, 而9 s后表面基本由δ相和ζ相混合组成, 退火时间达到20 s后表面已完全为δ相; 550 ℃时退化3 s后表面出现少量的δ相, 到9 s后镀层几乎全部由δ相组成。  相似文献   

15.
奥氏体不锈钢轴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淑兰  罗秀建 《矿冶》1998,7(3):79-82,78
通过比较电刷镀、电焊(堆焊)、热喷涂(焊)几种技术,选定电刷镀技术对一种石油用浮选机的主轴部件进行修复。本文详细论证了该技术修复主轴部件的可行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与工艺,成功地修复了这一磨损部件,既满足了技术要求,又使工艺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化学镀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性能及应用情况。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镀液成分等与镀速的关系,提出的化学镀工艺镀速较快、稳定性较好,已应用于阀门行业。  相似文献   

17.
谷春艳 《煤炭技术》2004,23(9):19-21
为了实现摩擦电刷镀与GTAW焊接的最佳配合使用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台GTAW焊接与摩擦电刷镀电源控制器 ;在此基础上 ,对该控制器进行了GTAW焊接与摩擦电刷镀性能试验 ;结果表明 ,利用该控制器与直流恒压特性电源串联使用 ,不仅可以进行摩擦电刷镀 ,而且还可以进行脉冲GTAW焊接 ,实现一机两用。同时 ,为研制组合式焊接与刷镀两用电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高温下材料摩擦性能的稳定性和提高润滑组元与铜基体的界面结合效果,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C/hBN作为润滑组元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C/hBN含量和化学镀铜表面改性对摩擦材料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hBN作为润滑组元能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热稳定性,当C/hBN质量分数比为6∶3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在350 km/h制动速度下其摩擦系数高达0.472,且磨损量相对较低,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C/hBN表面镀铜后,摩擦材料的致密度提高,硬度略微下降,整体摩擦系数更加稳定,与未镀铜相比其磨损量降低了28%。C/hBN颗粒表面镀铜改善了C/hBN-Cu的界面结合,制动时摩擦表面的剥落坑数量明显减少。石墨和hBN润滑组元的综合运用及表面镀铜处理可有效提高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利于制动闸片轻量化设计,为C/hBN在铜基摩擦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工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周融  黄国钦 《有色金属》1999,51(1):74-77
本文对电子元器件引线贮存一定时间后,可焊性下降的原因进行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不同铋、锑含量的60焊锡镀层与铜基体间金属间化合物层生长规律。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饿与热浸镀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化合物生长影响最显著;热浸镀温度对其影响较显著;微量元素锑与热浸镀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化合物生长影响次之,微量元素铋的含量以及热浸镀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化合物生长有定促进作用。并由实验计算出一定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