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继续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不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弱凝胶调驱体系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用均质光刻玻璃模型和非均质光刻玻璃模型模拟天然岩心,通过弱凝胶调驱体系驱油实验,将光学显微镜与微观驱油成相软件相结合,观察光刻玻璃模型的驱油过程及如何提高采收率,并对驱替后剩余油分布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剩余油主要以膜状、盲端、柱状、油滴剩余油为主。其中,均质模型的采收率提高了14.36%,非均质模型的采收率提高了8.06%。研究证明了弱凝胶调驱体系驱油的可行性,这也有助于推广弱凝胶调驱体系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羊三木油田三断块先导试验区现场试验过程中出现碱、聚合物、污水三者之间匹配性差的问题,室内进行了新二元复合体系筛选研究。通过界面张力、碱与聚合物的匹配性实验、物理模拟实验等研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筛选出了一个新型复合体系,体系组成为:活性碱+聚合物,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与注入水配伍性好,室内驱油结果比水驱高17%。 相似文献
5.
油井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上升,油水井之间的大孔道,造成注入水的无效循环,水驱效率降低,导致最终采收率降低,调剖堵水是提高水驱效率的必要手段.目前常用的聚丙烯酰胺可动凝胶体系存在施工不方便、成胶时间不易控制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具有核壳双层结构的核壳类聚合物微球调剖体系,并利用室内实验对水化规律进行评价.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研究了核壳类聚合物微球遇水膨胀与微球相互聚并产生封堵的过程.并在某油田实施新型聚合物微球体系深部调驱矿场试验,增油控水效果显著.该技术为水驱油田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海上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和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研究了一种新型复合调驱技术,并对其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CQ-2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和封堵性能,推荐其最佳注入质量浓度为3000mg·L-1,最佳注入量为0.5PV,其对岩心的封堵率可以达到98%以上。表面活性剂SN-5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驱油效果,推荐其最佳注入质量浓度为2 000 mg·L-1,最佳注入量为0.5 PV。聚合物微球和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驱油效果,使用目标区块储层段天然岩心水驱后,继续注入复合调驱体系,可使采收率继续提高26.0%。 相似文献
7.
pH敏感性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调驱体系,其重要特点是聚合物分子结构对溶液pH的敏感性。在酸性条件下,聚合物分子卷曲,溶液黏度低,注入性能好;当酸进入地层与储层岩石发生反应后,pH值升高,聚合物溶液黏度增加,有效封堵高渗层,达到流度控制的目的。在调研国外pH敏感性聚合物调驱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聚合物的pH敏感特性,总结了矿化度、聚合物质量浓度等因素对pH敏感性聚合物流变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低pH聚合物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性能,证实pH敏感性聚合物能够提高注入能力,在油藏深部调剖和流度控制中效果良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海上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通常会形成高渗窜流通道,具有水驱效率低、水窜严重等特点,为此,本文借助室内实验,对一种新型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进行了研究,所用自组装颗粒由刚性内核及粘性覆膜组成,其平均粒径为117.226μm。静态实验表明,自组装颗粒具有耐温100℃,耐盐35 000 mg/L的特性。驱油实验表明,对于渗透率级差为5(20 000/4 000×10~(-3)μm~2)的非均质砂管模型,在适宜的注入条件下,自组装颗粒的注入量为0.02 PV时,采出程度提高幅度为52.93%,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该研究可为高渗油藏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提供数据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18,(1):62-66
针对渤海油田储层条件,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调驱的新型自组装颗粒。通过颗粒粒径测试试验、耐温耐盐性能试验、封堵性能试验以及驱油试验,对颗粒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静态试验结果表明:自组装颗粒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其耐温范围65~100℃,耐盐范围10~35 g/L,适用于海上油藏的储层条件。封堵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渗透率介于10~15μm~2的砂管模型,自组装颗粒封堵后,水驱压力梯度达17.04~141.71 kPa/m,砂管渗透率降至(240~1 993)×10~(-3)μm~2,砂管有效封堵率在86.83%以上,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驱油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渗透率在10μm~2左右的砂管模型,在水驱采收率为27.71%的基础上,注入0.05 PV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其采收率可提高36.05百分点,其最终采收率可达63.26%。该研究可为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提供数据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静态吸附规律研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分别使用单一组分的聚合物和单一组分的碱,碱和聚合物、表活剂和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以及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其吸附能力增强,对表活剂的吸附影响也随之加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呈现先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规律。碱和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主要表现为聚合物的吸附和与大量碱发生水解反应。而在三元复合体系中,表活剂对聚合物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聚合物与大量碱发生水解作用仍然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脲醛树脂(UF)/淀粉(St)复合体系中引入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丙烯酰胺(PAM),氨基硅烷偶联剂(A212),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复合体系的常温固化过程、材料微观结构及其性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当m(UF)/m(St)/m(PVAc)/m(固化剂CA)/m(PAM)/m(A212)=200/50/2/3/5/0.06时,体系冲击强度为190kJ/m2,弯曲强度为24MPa。PVAc的引入延长了体系的固化时间,PAM较好地改善了体系的分散状态。A212明显改善了体系分散的均匀性和相界面结合状态,材料微观结构更为致密,力学性能提高,尤其是韧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14.
《化学工程师》2021,(9)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微观结构改善剂(MSI)和微观油水流度比改善剂(MMI)组成的双微改善复合调驱体系(BMIS),可同时改善储层微观结构和油水流度比。主要研究了MSI在模拟水和BMIS中的分散、膨胀特性和微观结构,模拟油与MMI溶液间的界面张力(IFT),MMI溶液对F油田原油的降粘作用。MSI水化膨胀10d后体积膨胀了64倍。在原油-水-MMI体系中形成了水包油(O/W)乳液,油在MMI溶液中呈球形或椭球形分散。MMI达到1600mg·L~(-1)时,MMI溶液与模拟油的IFT降至0.06mN·m~(-1);原油与MMI溶液为3∶7时,原油降粘率达94.97%。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双微改善复合调驱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在优选出可与大庆油水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开展了聚驱后不同颗粒+二元泡沫驱室内三层非均质驱油实验,优选出最佳体系配方指导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聚驱后采用0.1%PPG颗粒+泡沫驱驱油效果最佳、注入压力最大,最佳体系配方条件下,聚驱后采收率提高值为13.4%。 相似文献
17.
18.
二元复合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评价不同起泡剂在无油和含油30%条件下的泡沫高度、半衰期和泡沫综合指数,筛选出了起泡和稳泡性能良好的起泡剂FC-2和TC-12。加入能够降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BS和稳泡剂HPAM,优化得到了二元复合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0.12%FC-2+0.08%TC-12+0.1%BS+1 500 mg/L HPAM。该泡沫体系具有很好的配伍性和耐油性;当含油30%、气液比3∶1时,具有良好的起泡和稳泡性能;油水界面张力达到38.3×10-3m N/m;双管并联岩心实验结果显示,水驱后,泡沫注入量越大(0.1~0.4PV),高渗岩心对应低渗岩心的采收率越高;渗透率级差越大,对应的低渗岩心的采收率则越低。说明该泡沫体系具有一定的封堵和调剖作用,能够调整流量分配,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改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22,(3)
通过评价不同起泡剂在无油和含油30%条件下的泡沫高度、半衰期和泡沫综合指数,筛选出了起泡和稳泡性能良好的起泡剂FC-2和TC-12。加入能够降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BS和稳泡剂HPAM,优化得到了二元复合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0.12%FC-2+0.08%TC-12+0.1%BS+1 500 mg/L HPAM。该泡沫体系具有很好的配伍性和耐油性;当含油30%、气液比3∶1时,具有良好的起泡和稳泡性能;油水界面张力达到38.3×10-3m N/m;双管并联岩心实验结果显示,水驱后,泡沫注入量越大(0.10.4PV),高渗岩心对应低渗岩心的采收率越高;渗透率级差越大,对应的低渗岩心的采收率则越低。说明该泡沫体系具有一定的封堵和调剖作用,能够调整流量分配,提高波及体积,从而改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G271C8油藏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藏进一步稳产面临着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C8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油田递减大、部分注水井吸水剖面不均、边部低产井较多等严重问题,尤其是油井见水后采液(油)指数下降,油藏稳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2015年开始在油藏中部率先开展聚合物微球调驱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超低渗透超前储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