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涵 《中国包装》2023,(3):30-33
本文针对因药品包装引发的儿童误服药,分析儿童操作模式与药品包装开启方式导致的安全问题,结合障碍设计的概念与特点,障碍式结构在药品包装设计中的作用,总结出药品包装障碍式设计对儿童安全的意义,提出一款标准化、障碍式,具有管控提醒功能的防儿童开启药品包装障碍式创新设计方案,为药品包装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形式借鉴。  相似文献   

2.
交互设计在儿童药品包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斐 《包装工程》2017,38(18):41-45
目的改善儿童药品包装设计,帮助患儿克服用药困难。方法儿童是药品消费的特殊群体,通过对患儿用药心理分析及儿童药品包装现状的研究,将以人为本的交互设计理念导入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分别从游戏行为交互、多感官交互和情感交互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结论在儿童药品包装中应用交互设计,能有效避免患儿产生先入为主的抵触心理,解决因其排斥用药造成的系列问题,同时也对未来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OTC药品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儿童OTC(非处方药)药品的包装设计,分析了我国OTC药品包装设计的现状,讨论了OTC药品包装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步骤。文章指出,在OTC药品包装设计时需要着重研究其设计理念、消费群体及消费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钟纯  许安娇  蒋玉洁 《包装工程》2022,43(6):220-228
目的 发掘学龄前儿童对药品包装的真实情感需求,从而探讨儿童药品包装的移情设计策略,以有效缓解儿童对药物的抵抗情绪及家长协助儿童服药的精神压力。方法 运用情感层级理论,针对学龄前儿童在药品包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情感需求,从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和反思层级3个层级进行策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案例,提出相应的儿童药品包装移情设计策略。结论 基于情感的3个层级对儿童药品包装进行设计,不仅契合了儿童的情感需求,还增强了药品包装与儿童及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儿童对服药产生积极情绪,达成深层次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儿童安全包装的特点和特殊性,以儿童包装为案例,调研智能化包装结构在儿童安全包装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传统的儿童安全包装和新型儿童安全包装的结构特点和应用,阐述了智能化包装技术在保护儿童、预防儿童误服药品而中毒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娅娅  江牧 《包装工程》2022,43(8):225-230, 265
目的 对现有儿童药品包装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入修辞性叙事理论中的叙事交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修辞性叙事为设计方法,从具体案例中研究分析文本内修辞性叙事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的关联,挖掘实践可行性。结果 从“人”的角度出发,基于文本叙事到设计叙事的转换,发挥设计语言价值,提升儿童药品包装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注重药品包装情感传达,给使用者留下一个深刻的用户体验。结论 将文本类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相结合,为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借鉴叙事交流模式解读人与“物”,产品、设计者、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而创作出带有标识性、独特性的儿童类药品包装设计。儿童药品包装作为媒介承载信息向用户输出设计意图和情感,在视觉、行为交互体验中促进各要素间的信息传达,实现叙事的修辞交流。由此,探讨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修辞性叙事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元慧慧  何格  曹雪 《包装工程》2022,43(16):218-224
目的 提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药品包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满足用户(家长和儿童)的实际需求,为我国儿童OTC药品包装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群众访谈,深入了解当前用户对儿童OTC药品包装的具体需求。其次,依据用户需求制定儿童OTC药品包装设计方案,并以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例进行设计实践。结果 针对具体的用户需求,提出儿童OTC药品包装设计可以通过安全性、便利性和互动性3个方面来实现。结论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药品包装可以解决现阶段包装信息传达不明确、内袋剂量划分不精准、无法缓解儿童不良情绪、遗漏或重复喂药等问题,为儿童OTC药品包装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爱弱势群体——儿童药品安全包装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慧  黄志刚  张宇东 《包装工程》2006,27(4):157-158,165
文章基于关爱弱势群体,通过市场调研分析,设计药品安全泡罩包装.阐述了药品泡罩包装性能要求;并从人体工学角度,视觉警示角度,儿童行为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儿童安全包装设计依据,进而设计了儿童安全使用的药品泡罩包装.  相似文献   

9.
肖丽  詹珺桐 《包装工程》2024,(8):263-270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包装安全设计缺乏且粗放生产的现状,利用智能包装技术提升儿童用药安全的功能,为我国儿童药品包装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从儿童药品使用过程出发,对家长与儿童的一系列行为进行拆解,提炼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隐患,探讨儿童药品智能包装的安全功能设计与实现方式。结果 通过分析现有儿童常用药——布洛芬混悬液包装的使用痛点,提出以精准划分为主的安全智能包装改良方案。结论 儿童药品包装以安全需求为导向,对家长与儿童的行为心理进行拆解并提炼出具体的安全需求,再借助智能包装的技术提升安全功能设计,从而更好地保护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何钰  熊兴福 《包装工程》2006,27(6):341-342
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特征,并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来分析药品包装所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问题方案.目的在于设计儿童安全包装,使这药品包装在儿童使用的过程中减少误食药品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付彧 《包装工程》2015,36(6):37-40,49
目的对市场销售的非处方药品的包装色彩设计进行分析,指出药品包装色彩设计应准确反映药品特征并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方法通过基于CIELab的Photoshop色彩均值法,对药品样本进行色彩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掘药品包装的色彩设计规律及作用,探究药品主治功能与色彩之间的关联性。结论提出以"病状色"与"疗效色"为基准的色彩设计策略,为药品包装色彩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鹤  彭璐 《绿色包装》2023,(2):131-134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药品行业蓬勃发展,而药品包装对于用药群体来说是药品的名片,包装传递了药品的基本信息,也能通过其外包装与用药群体建立安全感。儿童药品作为药品领域的组成部分,其优秀的药品包装设计不仅可以给孩子们建立起安全的心理链接,还能减少其对于用药服药的抗拒心理。“疗愈系”插画作为近些年逐渐流行的视觉风格,常以其可爱幽默的外在形式让人感到触动,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也屡见不鲜。本文从相关概念的定义、设计方法等角度去探究“疗愈系”插画在儿童药品包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程萍 《包装工程》2023,44(12):282-287
目的 探讨情感化设计在抑郁症药品包装中的运用,并分析抑郁症药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对于患者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出发点,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三个层面对抑郁症患者的情感需求做出具体分析,并针对患者对药品包装的需求进行抑郁症药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方法分析。结论 抑郁症药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可以满足患者对药品包装的情感需求,并且对病情的康复起到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站在抑郁症患者的角度来看,具有情感化的包装设计也是一味良药,设计师要转变和更新设计思路,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基点,从包装定位、图形、色彩和结构设计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创新,使得抑郁症药品包装的功能和情感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从而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好的用药服务。  相似文献   

14.
多感官设计理念下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贾丽丽 《包装工程》2015,36(20):126-129
目的改善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方法老年人作为药品消费的特殊群体,在对其生理、心理变化及药品包装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官为主导的多感官传播方式融入到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中,从而弥补老年人生理上的不足。结论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融入多感官设计理念,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对未来老年人药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药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倪倩  江璐 《包装工程》2014,35(4):13-16
目的研究药品包装设计中的情感化表达方式。方法结合国内外的设计案例,从图形、造型、文字、障碍化几个方面探讨了药品包装的情感化设计方法。结论只有把人们的情感化需要真正融入到药品包装中,与消费者形成情感互动,才能实现真正的情感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石岩 《包装工程》2018,39(11):1-5
目的让消费者通过药品包装上的常用防伪标识就可以识别药品的真伪及药品质量的优劣,了解智能防伪技术在药品包装中的应用。方法介绍药品包装上的常用防伪标识,并结合药品防伪包装的实例及图片总结智能防伪技术在国内外药品防伪包装上的应用。结论药品防伪包装将成为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一些著名制药厂商预防不法分子仿冒其产品的有利保障。药品防伪包装的设计不仅便于消费者识别药品的真伪,而且对于提升药品企业品牌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传 《包装世界》2015,(1):72-73
本文从多方面总结、分析了包装中的干燥剂包装的现状和造成的儿童安全性问题。主要针对惠氏、纽崔莱等儿童营养药品中的干燥剂包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以及儿童包装的安全要求,基于TRIZ理论,对瓶型容器的结构及其干燥剂包装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包装儿童安全方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曾强 《上海包装》2024,(2):24-26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传统包装设计流程,并从个性化、可持续性和交互性三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对包装设计的创新影响。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包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并讨论了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包装行业的创新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代芳  熊礼梅 《包装工程》2022,43(2):235-239
目的探析药品包装智能化设计的路径,为病患的药品使用提供更好的安全防护,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技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法患者用药安全的需求、包装行业的发展是药品智能包装设计的两个主要驱动要素;阐述药品智能包装在结构防护型、活性材料型和信息技术型3种路径上的具体应用;对我国药品包装智能化设计的现状提出易用性和低价位的策略建议。结论结构型药品智能包装应该摈弃通过增加开启难度来实现安全防护的思路,应转向易操作的电子警报装置;活性材料型药品智能包装应广泛采用变色材料和发光材料来判别药品的时效,确保患者使用药品的绝对安全;信息技术型药品智能包装采用射频识别或二维码技术,让患者与药品进行交互,灵活地获取所需各种信息,并协助用药。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性包装设计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马蕾 《包装工程》2011,32(4):77-80,100
从可持续发展观、保护生态资源以及人类健康为目标的绿色设计角度出发,论述了推广可持续性包装设计在乌龙茶品包装中应用的必要性。针对目前安溪铁观音茶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与不足,分析了地域和文化、观念与习惯等因素对可持续性设计的发展所形成的种种阻力。透过可持续设计与设计重用理念,通过结构设计来探讨实现可持续性绿色包装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