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JS直立干馏炉的炉型结构,同时分析了神府煤在JS直立干馏炉中进行低温干馏的生产过程。对入炉煤成分和半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温度、流量测试仪、红外测温仪等测试工具对JS低温干馏炉进行热工测试。经过物料平衡、热平衡计算,得出炉体的热效率为83.87%。根据低温干馏炉炉型结构、入炉煤气成分和兰炭质量的情况,探讨低温干馏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JS干馏炉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等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可行的节能措施,实现干馏炉热工效率和低温干馏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内热式低温煤干馏中,引入富氧燃烧,同时提高煤气当量比,是在维持炉内温度分布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煤气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富氧比及不同尺寸烧嘴下的大当量比煤气/富氧燃烧实验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富氧低温干馏中的内热火焰温度分布特性及其受工艺条件和烧嘴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富氧比的同时增大燃料当量比可以维持平均火焰温度与空气助燃工况基本一致,但火焰锋面温度受局部当量比及流动条件影响;减小燃料及氧化剂射流的初始速度差,可以减缓组分混合、延长火焰并降低火焰锋面温度;煤气中三种气体按参与反应的速率快慢排序依次为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随着燃烧反应进入湍流混合速率控制模式,组分间的选择性燃烧特征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3.
田丰  闫龙  范晓勇  李冬 《化工科技》2021,29(3):16-23
在煤低温干馏过程中燃烧过程的诊断及控制对于提高干馏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工业上所使用的10万t/a SJ低温干馏方炉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SJ低温干馏炉内燃烧场进行仿真模拟.通过改变燃气比以及气体流量研究其对干馏炉燃烧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气比的增加,干馏炉内的最高温度和最高压力均呈...  相似文献   

4.
陈国超  高筠 《当代化工》2013,(5):608-610
对干馏炉加料系统、炉内瓦斯导出系统、循环瓦斯系统、排灰系统以及页岩油回收系统进行工艺改造。改造后使干馏炉结构更加合理,生产操作省时、省力、高效、安全;页岩油回收系统的改造提高了页岩油回收率;发电以及脱硫项目的投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以褐煤为原料,在Φ800喷动床炉上进行的低温干馏试验。结果表明,工艺系统连续运转良好,工艺参数容易控制,半焦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抚顺油页岩干馏技术的核心是抚顺干馏炉,对于抚顺干馏炉和整个工艺系统,准确的工艺参数设计至关重要,但是抚顺炉内的化学反应复杂,反应过程不稳定,致使很多现代化测量和模拟技术得出的结果很难与现实情况吻合,为了能够阐明思路并解决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更简化直接的抚顺干馏炉计算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抚顺炉的干馏与气化特点,结合综合计算法对新疆油页岩进行了抚顺式干馏炉的物料计算,为油页岩应用抚顺炉进行干馏加工提供了通用的物料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的物料衡算结果,可对生产进行检查,评价工艺、设备是否先进、合理,判断物料的统计、分析、测量是否正确,了解过程中物料分布情况,为选用、设计净化输送设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组分传输模型、多孔介质模型以及P1辐射模型对内热式低温干馏方炉内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改变燃气比时,燃气入口处温度分布趋势不变,低温干馏炉内达到的最高温度受燃气比影响较大,当燃气比为0.6时,最高温度可达到1 870℃.根据低温干馏原理,并结合炉内煤层温度分布的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优的燃气比为1.8.  相似文献   

9.
艾春慧  倪维斗  李政 《煤化工》2006,34(5):19-24
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焦炉荒煤气的显热为出发点,提出了利用热焦炉荒煤气作为气流内热式低温干馏炉的气体热载体的设想。通过两种不同型式的气流内热式低温干馏炉:内热式中低温热解炉和鲁奇三段炉,对这一设想技术上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的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建议。同时分析了实现这一想法可以带来的利益和存在的问题。以热焦炉荒煤气作为气流内热式炉的气体热载体进行煤低温干馏的过程实现了物理能和化学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无论从焦化厂节约能源还是从原煤合理利用的角度来看,其在经济、环境和能量利用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刘俊  张永发  王影  陈磊  徐英  赵海滨 《化工进展》2013,32(9):2112-2119
用CFD Fluent 6.3软件对自主研发的与增收低温焦油炭化室相配套的褐煤热解旋流式低温燃烧室(1500 mm×200 mm×1500 mm)内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内坐标为(?25,550,0)和(25,?550,0)处设计两个关于燃烧室中央轴对称半径为100 mm的130°圆弧形挡板,燃烧室内平均温度(755 ℃)满足褐煤低温热解需求(500~650 ℃);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P-1辐射模型和非预混燃烧模型适用于计算焦炉煤气和空气低温燃烧室内温度场分布,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波动幅度为50~70 ℃,满足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步进式输送原理和燃气热辐射管加热式低阶粒煤低温干馏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系统组成和关键部件;该系统集干燥、干馏、余热回收和冷却为一体,工艺简单,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煤料性质和产能要求进行组合,单炉产能可达100万t/a;能处理直径5~20 mm的粒煤,可有效提高粉煤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广州化工》2021,49(6)
煤炭的分级分质综合利用提高了能源行业的高效发展。特别是低阶煤的分级分质利用,延长了能源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深加工利用途径。从炭化炉的结构及特点、原煤筛分与兰炭筛分及煤气净化与焦油氨水分离等对兰炭厂的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低阶煤炭化过程的机理,并对兰炭的现有应用领域及新型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对兰炭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以来,页岩炼油厂ATP干馏炉小颗粒页岩炼油装置逐步提高处理量,在此过程中,出现干馏炉内燃烧区气流场分布不均,温度场分布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引入了炉内建模气体流场模拟软件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得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顾全文 《山西化工》2013,33(2):58-60
低温干馏主要产品为半焦,附产煤焦油和煤气,煤焦油的产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褐煤等低阶煤低温干馏析出粗煤气中焦油回收率低的问题,分析了粗煤气中携带大量粉尘对焦油回收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煤气净化工艺的改进发现,在煤气湿法降温前先用干法除尘对焦油回收率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曹琳  王阿川 《化工进展》2013,32(1):27-32
介绍了油页岩低温干馏制油气的过程和工艺,阐明了干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传热和化学热解的过程,是整个页岩炼油中最关键的工艺,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关于低温干馏反应炉的技术,其中包括Galoter技术、ToscoⅡ技术、LR技术以及ATP技术。分析了在油页岩反应炉中温度对产油率的影响,表明温度对整个反应炉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温度对干馏所造成影响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温度测量的重要性与技术方法。对回转式油页岩干馏炉的测温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目前常用的一些回转炉测温方法,针对回转式油页岩反应炉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温度控制、系统检测、红外测温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油页岩综合利用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实验室油页岩低温干馏含油率数值是油页岩是否具有工业综合利用价值的重要参考。笔者通过长期的实验室操作,确定了适用于新型低温干馏仪器(辽宁辽阳文圣仪表厂GDW-Q)的样品制备粒度及称样量。  相似文献   

17.
陈磊  张永发  刘俊  王影  徐英  王永 《化工进展》2013,32(10):2343-2351,2534
低温干馏技术作为低阶煤清洁高效和科学分级利用的核心技术,已经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是现有工业化应用的煤低温干馏技术存在采油率低和原料粒度要求高等问题,开发新型低温干馏高效采油技术已成为我国低阶煤利用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低温干馏炉的结构特征、生产原料、干馏产品、能量利用率和采油率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典型煤低温干馏炉及干馏技术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介绍了作者课题组研究开发的低温干馏高效采油技术及其特点。分析认为,干馏炉的大型化、自动化和高效环保化;高温半焦和荒煤气热能的回收利用;粉煤资源的综合利用;干熄焦新技术;快速干馏、催化干馏技术等低温分级转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是低温干馏技术今后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介绍了油页岩低温干馏试验、油页岩与页岩灰掺混的干馏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页岩灰与油页岩以4:1比例掺混时,油页岩干馏所产页岩油(凝点10℃,密度0.898 2g/cm3)与油页岩不掺混页岩灰干馏所得页岩油(凝点26℃,密度0.909 6g/cm3)相比,页岩油品质有所提升,有助于后续加工。  相似文献   

19.
煤干馏生产半焦、煤焦油及干馏炉煤气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半焦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及综合效益。通过对半焦各项技术指标与铁合金专用焦的对比及半焦生产与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化肥及煤电一体化等煤化工项目投资、消耗、定员等的对比分析,认为半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并对半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发新型气体热载体干馏技术,自主搭建了气体热载体干馏炉试验台。对不同进气方式下的炉内温度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采集干馏炉内温度数据,得到炉内沿半径方向和高度方向上温度分布。分析了中心管和边壁同时进气的特点,并与中心管单独进气时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联合进气时的温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中心管单独进气时靠近边壁处存在滞留层,温度较低,与炉内中心处温差较大。采用中心管联合边壁进气可以较大程度改善滞留层温度较低的问题。联合进气时,炉内沿高度方向上升温速率有所不同。试验结果将为进一步研发和改进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炉布气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