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NH4)2HPO4作为沉淀剂,通过选择性沉淀,进行酸性含砷冶金废水回收铁及砷铁分离研究,考察了pH、搅拌速度、温度、磷铁摩尔比等因素对铁的回收及砷铁有效分离的影响,得到合适的工艺条件为:pH 2.0,搅拌速度500 r·min-1,温度50℃,磷铁比n(P)/n(Fe)为3.5.此条件下铁的回收率99.83%,液相中砷的存留率98.64%,实现了铁的回收和砷铁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2.
采用预氧化-亚铁盐除砷法,对模拟含砷废水亚砷酸钠溶液进行了除砷研究。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As(Ⅲ)氧化成As(Ⅴ),加入氯化亚铁生成砷酸铁。考察反应时间、溶液pH值、反应温度、铁砷物质的量之比对砷酸铁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85℃、溶液pH值为4、铁砷物质的量之比为2.2时,氯化亚铁除砷效率最高,达99.85%。X-ray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产物为砷酸铁,SEM分析结果表明沉淀为直径5μm左右砷酸铁。  相似文献   

3.
以冶炼厂水处理污泥为原料,对其进行除砷提铜研究.探索了采用硫酸熟化-催化氧化从污泥中提取铜的工艺条件,当污泥中硫酸量为1 t/t,氧化剂(CH80)量为0.01 t/t,在液固比为4:1,常温条件下,以250 r/min搅拌3 h,铜的提取率为94%.调节浸出液pH为3.7~4.0后,利用固砷剂除砷固砷,砷去除率为98.54%,此时铜的损失为1.34%,除砷后的浸出液制成硫酸铜产品,铜的总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从含砷铁溶液中将砷沉淀为臭葱石的过程.对常压和水热条件下的沉砷效果,以及水热条件下铁源、初始pH、Fe/As摩尔比、氧分压等因素对合成臭葱石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条件下易生成具有晶体结构的臭葱石,而常压条件下仅获得非晶形的沉砷渣;适当降低含砷铁溶液的初始pH和Fe/As摩尔比有利于形成晶型良好的臭葱石,但不利于沉砷率和沉铁率的提高,氧分压对沉砷效果影响不显著.在初始pH为1,温度为160℃,Fe/As摩尔比为1.5,氧分压为0.4 MPa的优化技术条件下,沉砷率为96.82%,沉铁率为95.95%,得到的臭葱石渣中砷、铁含量分别为25.04%和30.21%.  相似文献   

5.
研究活性水合氧化铁对砷(Ⅴ)的吸附行为,讨论不同砷铁比、反应时间、温度、pH值、干扰离子、老化时间等对砷(Ⅴ)吸附的影响,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及其对砷(Ⅴ)的吸附动力学,确定活性水合氧化铁处理含砷(Ⅴ)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平衡,其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en二级方程.干扰离子F-和Cl-离子对砷(Ⅴ)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而SiO2-3、SO2-4、PO3-4-等离子的存在则抑制砷(Ⅴ)的去除.  相似文献   

6.
高砷铜精矿浸出液中因含砷较高存在砷害问题,砷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针对某高砷硫化铜精矿除杂后的浸出液,探讨了以砷酸铜形式综合利用砷的热力学及工艺参数。绘制了Cu-As-H2O系电位-pH图,进行了砷酸铜制备工艺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对净化后的某高砷硫化铜精矿浸出液,以氨水为中和剂,当pH=5.0~8.0,温度80~90℃时,制得了CuAs2O4、C4H6As6Cu4O16、Cu5As2O10.5H2O、Cu5As4O15.9H2O、Cu2AsO4OH.3H2O及Cu2AsO4OH 6种不同结构的砷酸铜,沉砷后溶液中砷含量为9.11~35.82 mg/L。  相似文献   

7.
以冶炼厂水处理污泥为原料,对其进行除砷提铜研究,探索了采用硫酸熟化-催化氧化从污泥中提取铜的工艺条件,当污泥中硫酸量为1t/t,氧化剂(CH80)量为0.01t/t,在液固比为4:1,常温条件下,以250r/min搅拌3h,铜的提取率为94%,调节浸出液pH为3.7~4.0后,利用固砷剂除砷同砷,砷去除率为98.54%,此时铜的损失为1.34%,除砷后的浸出液制成硫酸铜产品,铜的总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初始砷浓度和pH值对氢氧化铝吸附砷(Ⅴ)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对砷的吸附与pH值有关:在弱酸性到弱碱性条件下,氢氧化铝吸附砷的能力最强.在低初砷浓度(0.000 01~0.001 mol/L)和相同pH值条件下,吸附效率随砷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pH=3、7和12时,吸附等温线都可以用Freundlich公式来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0.99.  相似文献   

9.
铁改性锰矿对砷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影响铁改性锰矿除砷效果的各种因素,并对改性前后锰矿的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改性的最佳浓度为20g/L。在改性锰矿投加量为0.100 0g、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60min、pH为3.0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200μg/L的含砷水样,改性锰矿对As(Ⅴ)的去除率高达98.34%,而对As(Ⅲ)的去除率只有85.11%。水中Ca2+、Fe3+有增强砷的去除效果的趋势;SiO23-、CO23-和HCO3-能明显降低其去除效果。正交实验表明,SiO23-对改性锰矿除砷效果的影响大于CO23-,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其影响则较小。改性前后锰矿的吸附等温线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改性锰矿投加量为0.100 0g的条件下,改性锰矿对As(Ⅴ)和As(Ⅲ)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701 5mg/g和2.112 0mg/g,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96.77%、87.23%。  相似文献   

10.
高砷烟尘中砷的浸出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为浸出剂,浸出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砷烟尘.通过pH、液固比、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等浸出条件变化对砷浸出率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能谱分析仪(EDS)表征原料及浸出渣的结构和形貌,揭示烟尘中砷的浸出规律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液固比和浸出温度对砷的浸出率影响最大,浸出过程符合Johnson-Mehl-Avrami (JMA)模型,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其动力学方程为-ln(1-α)=9.4×106 exp[-503 80/(RT)]t0.310.6,浸出过程的频率因子A =9.4 ×106,表观活化能Ea=50.38 kJ/mol.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中铁锰钙协同除砷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模拟地下水成分,利用氧化混凝沉淀法,对比铁锰钙离子对于除砷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铁离子5mg/L时,氧化混凝法对砷的去除率基本上可以达到90%.水体中的钙离子可以促进水中砷离子的沉淀分离,钙铁离子同时作用除砷效率更好,比单铁除砷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单独的锰离子对混凝除砷效率有促进作用,当铁锰共存时,锰离子会促进氢氧化铁的形成,但同时会降低砷酸铁的形成率,造成混凝除砷效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酸性硫脲溶液中金较银易于形成硫化物沉淀的性质,利用硫脲的酸碱分解性,恰当地控制溶液pH值,在存有添加剂条件下,原作为浸出剂的硫脲可转作为沉淀剂。文中给出了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pH为6~7,硫脲浓度为40~45克/升,室温,适中搅拌15~20分钟。分离因子3850。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石灰——硫酸亚铁化学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铅、砷重选尾矿废水。探明了石灰、硫酸亚铁的加入量、PH值等因素对废水中铅和砷等有害物质去除率的影响和沉淀时间对悬浮物去除率的影响。废水经处理后,铅、砷和悬浮物含量均能达到排放标准。这是一种适用于钨锡矿山尾矿废水处理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厂含砷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厂中的含砷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值、沉降时间、投加量、铁铝硅摩尔比对聚硅酸硫酸铁铝混凝处理含砷废水的影响。采用Ferron逐时络和比色法测定了聚硅酸硫酸铁铝中铁、铝的形态分布,对聚硅酸硫酸铁铝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并对其除砷前后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讨论了其除砷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7,铁铝硅摩尔比为1:1,沉降时间为10min,混凝剂投加量达100mg/L时,聚硅酸硫酸铁铝的除砷率为90%,且沉降时间快,残余色度低。  相似文献   

15.
以郑州市北郊水源地为研究区,在水砷超标与不超标地下水井附近钻孔取样,选取10个地层沉积物,分析不同粒径沉积物总砷的含量;利用Tessier修正法提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砷,分析不同形态砷的分布以及不同形态砷与沉积物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粒径沉积物总砷的含量多少依次为:黏土>粉黏>粉土>细砂>中砂;不同形态砷的分布顺序为:残渣态>弱有机态/强有机态>铁锰氧化态>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残渣态砷是该研究区沉积物砷的主要形态;沉积物水溶态砷与pH呈显著正相关;铁锰氧化态砷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铁、锰均呈正相关;强、弱有机态砷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正相关;离子交换态砷、碳酸盐结合态砷受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大;残渣态砷与pH、有机质、铁、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石灰-铁盐法处理含重金属及砷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石灰-铁盐法处理含重金属和砷工业废水的过程.阐述分两段控制中和pH、分两次投加铁盐对去除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控制为8.5-11,铁盐按Fe/As=40/1、200/1(质量比)分次投放时,出水残余杂质达到环保标准,此时铜、铅、锌以及砷去除率都达99.40%以上.此法具有操作简便、沉淀效率高、处理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砷锑钼蓝光度法测定外购生铁中砷含量,在现有分析方法上加以改进,在称样之前将生铁粉在高温马弗炉内灼烧1 h左右除去C。之后,对溶样温度控制范围在200℃左右,溶样过程的冒烟时间进行了实验和比较,并研究了抗坏血酸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线性范围和测定检出限,将其它方法定值过的样品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方法可行。通过实验,本方法的准确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砷的相对标准偏差〈4%,适用于外购生铁中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以高砷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铁、锰、砷共存水样除砷效果的影响及机理,通过改变不同试验条件,研究了臭氧预氧化以及与混凝结合工艺对于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过程中,铁锰离子单独存在时可以提高除砷效率,其中铁离子除砷效果比锰离子强,当敛锰共存时,锰离子会抑制铁离子的除砷效果;原高砷水经过臭氧预氧化沉淀,除砷的效果明显,当曝气时间为5min,沉淀时间为15min时,砷去除率50%~60%,混凝沉淀与臭氧预氧化结合工艺可大幅度提高除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