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虚拟制造技术对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虚拟制造中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重配置的虚拟加工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虚拟的部件及部件关系树,根据所需机床的不同类型,来对数控机床的结构进行不同的配置;其中毛坯模型的建立采用的是voxel模型法。此外,运用C++和OpenGL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对数控加工过程的虚拟仿真(即虚拟制造);同时实际应用表明,在虚拟的加工环境下,机床对数控程序的验证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2.
虚拟数控车削加工系统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加工情况提出了一种虚拟NC车削加工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实现原理。系统在Visual C 平台上进行开发,利用OpenGL技术建立虚拟加工机床数字化模型;用C 语言实现几何仿真指令的建立并完成物理仿真相关的各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数控车削加工的几何仿真及物理仿真,实现产品的虚拟车削制造。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体几何法建模思想,建立机床(刀具)模型,采用基于三角网格的方法对工件毛坯建模,构建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加工环境。运用VC++与三维图形库软件Open Inventor编程,进行机床运动仿真及切削仿真。  相似文献   

4.
数控仿真是数控加工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射,它为产品的可制造性分析提供关键数据。通过基于VERICUT软件的虚拟制造软件平台,可以仿真零件数控加工的完整制造过程,包括验证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减少零件首件调试风险以及模拟数控机床的实际运动,检查潜在的碰撞错误,降低碰撞的风险。双主轴龙门加工中心的虚拟制造软件平台的创建是通过分析机床结构和特殊指令,并结合VERICUT软件进行机床结构树的构建、数控系统的配置、刀具的创建和加工零点的设置等主要切削仿真环境构建内容。重点研究了机床上同步和镜像加工特殊指令的配置及开发,以及刀具创建、特殊加工坐标系原点的创建,总结了双主轴龙门加工中心这类机床在VERICUT软件中构建仿真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型复杂薄壁壳体的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且加工效率低,其加工难度大,程序复杂;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无法人为判断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加工易出现碰撞、干涉和超程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对大型复杂薄壁壳体数控仿真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三维软件建立了某运载火箭三级尾段数控铣削加工所采用的GSF-5032龙门五轴机床实测尺寸模型,并在数控虚拟仿真加工软件VERICUT中构建该机床的虚拟仿真加工模型,对该三级尾段进行仿真加工,验证了数控程序的正确性,消除了加工过程中的碰撞、干涉和超程等问题,从而减少了试切时间,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最后通过实际加工,有效地验证了该机床的虚拟仿真加工模型以及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任宝钢 《工具技术》2014,48(12):51-53
利用Vericut软件进行五轴机床铣削加工过程的仿真并进行实际加工验证。通过建立虚拟机床模型、控制系统配置、刀具库设置构建了虚拟制造系统,对零件进行虚拟加工仿真。通过Vericut的仿真不但能防止程序错误造成的机床碰撞、零件的过切欠切问题,还可以进行NC程序轨迹优化,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VC和OpenGL的虚拟数控加工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永芳 《机械》2009,36(1):51-53
在分析虚拟制造中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基于OpenGL的实体建模和真实感场景的生成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在Visual C++6.0编程环境下,利用MFC集成方式,运用OpenGL进行数控加工仿真;以数控铣削加工为对象,对虚拟制造中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进行了实例研究,分析并建立了总体框架结构,运用程序设计技术对其功能模块和图形界面进行了设计。该研究测试表明:仿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交互性,能够有效地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较好地适应了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VERICUT非圆齿轮磨齿虚拟加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VERICUT软件环境下建立了虚拟数控非圆齿轮磨齿机床。首先基于成形砂轮展成磨削非圆齿轮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磨床的运动数据计算,并构造了符合实际加工要求的G代码形式。然后在VERICUT下进行了机床模型的搭建,并根据实际磨床的系统特性,选择了合适的控制器,配置了相关参数,建立了非圆齿轮数控加工的虚拟磨床系统。最后在VERICUT下进行了非圆齿轮的加工仿真,对加工仿真中各种干涉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该方法,可以很好地验证非圆齿轮磨削理论的准确性,同时为后续非圆齿轮的实际加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虚拟数控技术是虚拟制造的支撑技术之一。运用OpenGL技术,以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采用实体几何建模思想,建立机床以及加工模块的三维模型,构建数控仿真系统的虚拟加工环境;运用MFC框架与OpenGL编程,进行机床运动仿真及加工切削仿真。以上海机床厂CK0632型车床为原型,建立的虚拟数控车床系统包括机床场景模块、NC代码解析模块、虚拟切削模块、刀具及毛坯选择模块和操作面板等模块。实验表明,仿真效果达到了预期要求,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具体零件为加工对象,运用基于Pro/E和VERICUT软件的虚拟机床技术建立机床仿真模型和仿真加工模型,实现了零件的虚拟铣削过程动态仿真。阐述利用VERICUT软件对零件加工质量进行虚拟检验的方法,运用实体法检验仿真加工模型与设计模型的差别,刀具轨迹优化保证了刀轨具有最佳的进给率或主轴转速。将仿真研究得到的数控加工程序运用于实际零件的加工,评价了零件的加工质量,验证了仿真程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失效零件的再制造加工是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降低再制造费用的核心内容。本文叙述了再制造加工的概念,分析了失效零件进行再制造加工的条件,并对再制造加工技术方法进行了分类;重点分析了失效零件机械加工法再制造的特点,并探讨了常用的修理尺寸法、钳工再制造恢复法、镶加零件法、局部更换法、换位法和塑性变形法等再制造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魏立新 《机械制造》2010,48(4):42-43
通过改变零件的加工工艺,使原来的断续切削变为连续切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陈定芳  金孝发 《机械制造》2002,40(11):37-38
分析了干切削在数控加工中对刀具、机床、工件的要求,阐述了刀具实现干切削的途径及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适宜匹配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超精密加工精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超精密加工技术概要;从加工精度角度出发分析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内外动态及今后发展的目标;探讨进一步提高主轴和导轨运动精度以及微进给和超精密测量精度等的可能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展望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微细加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机械加工业作为我国的重工业,强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要想有效地提高我国的机械化水平,就要重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将计算机中的数控加工技术引入机械加工中,提高机械设备加工效率,当前数控技术已在机械加工的诸多领域有所运用,其具有精准加工的特点,并有效地提高了机械加工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深入研究数控加工技术,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控高效加工是将传统制造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制造技术,其特点及优势为: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完成普通设备难以完成或者不能完成的加工任务;一机多用,节省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费用,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整个加工工艺过程的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及时间的成本;减少了零件所需材料,降低了材料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特种加工技术在精密微细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的概况及特点 ,并对精密微细加工中常用的特种加工方法的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及加工精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仿真的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问题,通过加工仿真,计算每一走刀步的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并划分区间。在每一个由组合划分区间内所有刀步构成的一个加工特征组合段上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每一加工特征组合段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自动修改NC程序中的加工参数并反映优化结果。应用实例证明,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和优化求解算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9.
黄蓓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5):5-6,36
为提升对自由曲面零件的加工质量、精度和效率,在对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和高速数控加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对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和高速数控加工技术的工艺进行研究,并以螺旋桨叶轮为例完成其加工参数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现有圆弧齿线圆柱齿轮基础上,阐述了一种渐开线椭圆弧齿线圆柱齿轮的主要几何参数:齿廓为渐开线齿廓,任意垂直轴线的截面上周向齿厚、周向齿槽宽、分度圆处的压力角相等,齿线在分度圆柱面上的展开线是对称椭圆弧.推导了齿轮齿面方程、端面齿廓方程和接触线方程.提出了倾斜式旋转刀盘齿轮加工方法,利用VERICUT建立齿轮专用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